(广州)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州)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注意: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Cu-64 Na-23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3 分)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下列加工制作豆腐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冷水泡豆
B.磨豆制浆
C.过滤豆渣
D.燃柴煮浆
【答案】D
【解答】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A、冷水泡豆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磨豆制浆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过滤豆渣的过程中,只是将不溶性固体颗粒分离出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
题意;
D、燃柴煮浆的过程中伴随着燃烧,燃烧会生成新物质如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3 分)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
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
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答案】B
【解答】解: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故选:B。
3.(3 分)消毒剂是生活常备品。下列消毒剂主要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MnO4
B.H2O2
C.C2H5OH
D.O3
【答案】B
【解答】解:A、KMnO4 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 A 错;
B、H2O2 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属于氧化物,故 B 正确;
C、C2H5OH 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 C 错;
D、O3 中只含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 D 错。
故选:B。
4.(3 分)下列有关空 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 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
B.CO2是空 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之
C.物质在氧 中燃烧的反应不 定是化合反应
D.稀有 体化学性质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答案】C
【解析】
A、空 的成分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地域的差异有所变化,A说法错误;
B、 氧化碳不是污染物,B说法错误;
C、物质在氧 中燃烧的反应不 定是化合反应, 如甲烷在氧 中燃烧,C说法正确;
D、稀有 体化学性质稳定,通常不与物质反应,但是不是任何物质都不反应,D说法错误;
故选:C。
5.(3 分)劳动最美,劳动创造幸福。下列劳动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劳动项 化学知识
A 酒精消毒 酒精具有可燃性
B 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 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作
C 氦 填充探空 球 氦 密度 空 ,性质稳定
D 和 氧化碳来灭 和 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A、 酒精消毒,与酒精具有可燃性 关,是因为能穿过细菌表 的膜,进 细菌内部,使构成细菌 命基
础的蛋 质凝固,将细菌杀死,故选项说法错误。
B、 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 ,利 了明矾能对悬浮杂质进 吸附,使杂质沉降,不能起杀菌消毒作 ,
故选项说法错误。
C、 氦 填充探空 球,是因为氦 密度 空 ,性质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
D、 和 氧化碳来灭 ,分别是利 了使温度降到着 点以下, 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 持燃烧、密
度 空 等性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 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图示
A 倾倒液体
B 加热液体
C 闻 味
D 连接仪器
【答案】D
【解析】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 ,瓶 紧挨试管 ;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
所 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 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 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
,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 、 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 操作错误。
C、闻 体的 味时,应 在瓶 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 体飘进 中,不能将 凑到集 瓶 去
闻 体的 味,图中所 操作错误。
D、导管连接胶 管时,先把导管 端湿润,然后稍 转动使之插 胶 管内,图中所 装置正确。
故选:D。
7.(3 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包括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方法
B.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
C.自来水厂常用 ClO2 消毒,ClO2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D.水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答案】B
【解答】解:A、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但不包括蒸馏,故选项说法错
误;
B、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
的吸附,使悬浮于水中的杂质沉降,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化合物中,氧元素显﹣2 价,设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零,可得 x+(﹣2)×2=0,x=+4,即 ClO2 中氯元素化合价为+4 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与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8.(3 分)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能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答】解:A、该图中只含一种分子,且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正
确;
B、该图中含有多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该图中含有多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该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且该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3 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铷原子钟,铷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铷位于第五周期
B.原子核内有 37 个中子
C.Rb+核外电子数为 37
D.相对原子质量为 85.47g
【答案】A
【解答】解:A、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铷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5 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
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37;根据原子中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37;相对原子质量为 85.47,不是质子数的两
倍,则原子核内中子数不等于 37,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37;根据原子中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37;Rb+是铷原子失去 1 个电子得到的,其核
外电子数为 37﹣1=36,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85.47,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0.(3 分)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铁丝伸 盛有氧 的集 瓶中,铁丝 即剧烈燃烧, 星四射,并放出热量
B.硫在空 中燃烧,发出蓝紫 焰
C. 炭在氧 中燃烧 在空 中燃烧更旺,发出 光,并放出热量
D.红磷在氧 中燃烧 成 烟雾
【答案】C
【解析】
A、细铁丝伸 盛有氧 的集 瓶中,若不点燃,铁丝不会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空 中燃烧,发出淡蓝 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 炭在氧 中燃烧 在空 中燃烧更旺,发出 光,并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氧 中燃烧,产 量的 烟, 不是 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1.(3 分)电解 的实验如图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1中是氢 ,能使带 星的 条复燃
B.产 氢 与氧 的体积 是1:2
C.该实验说明 是由氢 和氧 组成的
D.该实验说明 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答案】D
【解析】
A、由电解 时“正氧负氢、氢 氧 ”可知,负极产 的 体是氢 ,氢 不具有助燃性,不能使带 星
条复燃;故A说法不正确;
B、由电解 时“正氧负氢、氢 氧 ”可知,产 氢 和氧 的体积 约为2:1,故B说法不正确;
C、解 成了氢 和氧 ,实验说明了 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C说法不正确
D、电解 成了氢 和氧 ,实验说明了 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2.(3 分)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 反应放出氧 ,反应 程式如下:
2KO2+2H2O═2KOH+X+O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2
B.每71份质量的KO2反应,会 成32份质量的O2
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 变化
D.KO2、H2O、KOH均属于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A、反应前后钾原 都是2个,反应前氧原 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2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氢原
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X中,X的化学式是H2O2,故A错误;
B、每142份质量的KO2反应,会 成32份质量的O2,故B错误;
C、在 中,氧元素显 ﹣2价,在氧 中,氧元素显 0价,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 变化,故C正确;
D、氧化物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 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KO2、H2O都是由2种元素组成,且 种元素为
O,属于氧化物、KOH是由K、O、H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13.(3 分)硝酸铵(NH4NO3)可用作氮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铵是由氮、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B.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式为 14+1×4+16×3
C.硝酸铵中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个数比为 4:3
D.硝酸铵的含氮量比碳酸氢铵(NH4HCO3)的高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
化物.版权所有
【答案】D
【解答】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硝酸铵是由氮、氢、氧三
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 A 不正确;
B、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式为 14×2+1×4+16×3,故 B 不正确;
C、硝酸铵中铵根离子显+1 价,硝酸根离子显﹣1 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故
其的个数比为 1:1,故 C 不正确;
D 、 硝 酸 铵 的 含 氮 量 为
14×2
14×2+1×4+16×3 × 100% = 35% , 碳 酸 氢 铵 ( NH4HCO3 ) 的 含 氮 量 为
14
14+1×5+12+16×3 ×100%≈17.72%,故硝酸铵的含氮量比碳酸氢铵(NH4HCO3)的高,故 D 正确;
故选:D。
14.(3 分)氧化铜(CuO)常作为炼铜的原料。100kg 氧化铜中含铜元素质量是( )
A.50kg
B.60kg
C.70kg
D.80kg
【答案】D
【解答】解:100kg 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为 100kg×
64/(64+16) ×100%=80kg。
故选:D。
非选择题(共 48 分)
15.(7 分)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 Al 。
(2)由 18 个碳原子构成的碳分子的化学式为 C18 。
(3)Fe3+:右上角“3”的意义是 一个铁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H2O 。
(5)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Na+、 Cl﹣ 。
(6)“长征四号”是中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的运载火箭,采用四氧化二氮(N2O4)和偏二甲肼(N2H4)进行燃烧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生活中常见的无色液体,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2O4+2N2H4 3N2+4H2O 。
16.(10分)我国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某种新型催化剂表面分解水后,再利用某种高效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燃料 X。反应过程如图 1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反应①的能量转化形式中存在光能转化为 化学能 ,产生的 H2、O2 的质量比约为 1:8 。
(2)图 1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2CO2+6H2 4H2O+X,则 X 的化学式为 C2H4 ;可用 澄清石灰水 (填试剂名称)检验反应后的气体中是否还含有 CO2。
(3)图 1 反应②生成的水全部循环利用,为使该过程持续发生,但反应①需要不断补充水,其原因是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①中消耗水的量大于反应②中生成水的量 。
(4)反应①利用太阳光和新型催化剂可实现水的分解,分两步反应进行,见图 2 光解制氢的微观模型图,写出图 2 中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2H2O H2O2+H2↑ 。
(5)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 488 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固态金属氢。金属氢形成后,可保持稳定的状态。金属氢具有许多优良性能;超导性,输电效率在 99%以上;高导热性,大约是金属铜的两倍多;可作高能燃料,是理想的火箭推进剂。
①金属氢是由 原子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②下列有关金属氢的说法错误的是 BC (填字母)。
A.可用作导线
B.形成过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在氧气中不能燃烧
D.具有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
17.(4 分空 中氧 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图1是实验室 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 中氧 含量的装置。
(1) 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 中的氧 ,使瓶内 压强减 ,烧杯中 倒吸到集 瓶。若装置的
密性良好,操作规范,进 瓶中 的体积即为空 中氧 的粗略含量。
能证明空 中氧 含量的证据是_________进 集 瓶的 约占集 瓶空 体积的五分之 _。
18.(9 分)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已知:2400℃时水能分解,其微观过程可用以下示意图表示,请回答问题:
①请在图中“反应后”的方框内画出正确的微粒种类(微粒数量不作要求)。
②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H2O 2400°c H2+O2 。
③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解水装置来测定水的组成。实验结束时发现注射器Ⅱ中活塞停
留在 10mL 刻度线处,则注射器Ⅰ中活塞停留在刻度线 5 mL 处;将注射器Ⅱ接上针头,移向燃着的酒精灯旁,推动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
对比古今净水工艺,回答问题:
①“漉水囊”可滤出水中浮游生物,此过程对应的操作 1 的名称是 过滤 。
②永嘉出土的明末水处理池是最早利用“木炭吸附”的净水工艺,现代净水过程中常用
活性炭 代替木炭。
③我国规定 1L,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CaCO3 的含量不超过 450mg,则钙元素的含量不超过 0.18g/L。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称为硬水,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煮沸 。
(7 分)硒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适量的硒可调解人体对维生素 A、C、E、K 的吸收,促进机体中免疫球蛋白的增加,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清除人体内有害物质,避免产生毒性等重要作用。如图 1 是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图 2 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 3 是第三周期元素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信息。已知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其所在周期数数目相等。请据图 1、2、3 回答问题:
(1)图 2 中 n 的值为 6 。
(2)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 。
(3)硒是第 四 周期元素,属于 非金属(填“金属”“非金属”)元素。
(4)根据图 1 和图 2,硒化钠的化学式为 Na2Se 。硒化钠中钠元素与硒元素的质量比为: 46:79 。
(5)根据图 1 信息,结合已学的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填序号)。
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硒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34
C.硒元素与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硒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20.(11分)暴 过后的河 浑浊不堪,化学兴趣 组的同学收集到 瓶浑浊的河 ,经过以下净 过程,最终制成蒸馏 ,实验过程如图所 。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图中,加 的A物质是絮凝剂,该物质可以是 明矾 。
(2) 图中操作①的名称是 过滤;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AC。
A.液 于滤纸边缘
B.滤纸没有紧贴漏 内壁 留有 泡
C.滤纸破损
D.漏 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
(3) 操作②中,通过图中的装置Ⅱ可以除去 样中的 素和异味,则粒状固体层填充的固体 般是 活性炭 ,装置Ⅱ进 为 h (填“g”或“h”)。
(4) 图中的装置Ⅰ中, 从X经Y转移到Z的过程,以下不发 变化的是 ab(填序号)。
a.分
b.分 种类
c.分 间间隔
(5) 将最终收集到的蒸馏 倒 量筒中,刚好95 mL,请在图中画出液
从外观看,海 淡化和电解 都有液态变成 态的过程,但 者有本质的不同。请从微观粒 的 度图 这种区别,完成图A和图B。
宏观变化 微观解释
【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