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新蔡一高2025-2026学年上学期11月半月考
高二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召开,据完成下列小题。
1.大会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的方向是()
A.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B.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C.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2.大会期间,巴中市()
A.黑夜时间变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B.白昼时间变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C.黑夜时间变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D.白昼时间变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 ()
A 北半球中高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4.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下图为“全球不同日期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晨线的是 ()
试卷第1页,共8页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图中( )
A. ①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B. ②地自转角速度最大
C. ③地自转线速度大于①地 D. ④地自转角速度大于①地
2022年8月15-18日,第29届国际地理信息学大会于中国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会议召开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位于右图中的( )
A. a和b之间 B. b和c之间 C. c和d之间 D. d和a之间
8.根据左图分析,会议召开期间,太阳直射点运动情况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在①和②之间且向北运动B.太阳直射点从③处向南运动
C.太阳直射点在②和③之间且向南运动D.太阳直射点从④处向北运动
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干旱地区地面常形成很多不规则的土墩(垄)和浅沟(槽),称为雅丹地貌。下图为敦煌位置及雅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地貌的主要特征是( )
A.奇峰林立 B.山高谷深 C.千沟万壑 D.垄槽相间
10.图中敦煌雅丹地貌中土墩(垄)的走向大致为( )
A.东一西 B.南一北 C.西北一东南 D.东北一西南
11.图示雅丹地貌演化过程顺序依次是( )
试卷第2页,共8页
A. ④③①② B. ④①③② C. ②③①④ D. ②①③④
锡拉岛位于地中海,整个岛屿被厚厚的火山岩和火山灰覆盖,夏季岛上北风频发。约3600年前的古锡拉岛是一个圆形的大岛(范围包括现在的锡拉岛和附近小岛,以及这些岛屿之间的海域),后来演变成环形群岛,其中最大的岛屿为锡拉岛(左图)。锡拉岛的西部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当地农民在管理葡萄时将葡萄藤盘成圆形的篮子状(右图),并将葡萄果实置于“篮子”内生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导致古锡拉岛演变为环形群岛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火山喷发 B.地壳运动 C.海浪侵蚀 D.风力侵蚀
13.锡拉岛上的葡萄在需水量较大的生长期也无需灌溉,主要是因为()
A.大气降水多 B.土壤保水性好 C.地表蒸发弱 D.空气湿度大
14.当地农民将葡萄藤盘成篮子状的主要目的是()
A.保土 B.增湿 C.防风 D.降温
美国“魔鬼塔”耸立在怀俄明州的平原上,高度有264米,属于地质时期火山颈的残留物。分析美国“魔鬼塔”的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组成“魔鬼塔”的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白云岩 B.花岗岩、玄武岩
试卷第3页,共8页
C.石灰岩、大理岩 D.花岗岩、砾岩
16、下列关于“魔鬼塔”地质形成过程的推测,正确的是()
A、海洋沉积——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海洋沉积
C.海洋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上升——冷却凝固
D.板块张裂——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外力侵蚀——海洋沉积
冻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通常是由于冷、暖气团势力都很强大,形成对峙形势;高空水汽凝结形成冰晶;下降过程中至2000~3000米高度的暖气流层融化为液态;而后至近地面冷气流层形成过冷雨滴;到地表遇低于0℃的物体立刻冻结,形成冻雨。如图为2024年2月4日我国冻雨区域预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本次冻雨形成时,冷、暖气团交汇处的结构最接近()
A. ① B.② C. ③ D. ④
18.该日,甲地近地面和2000~3000米高度风向分别为()
A.偏北风、西南风 B.偏南风、东南风
C.偏北风、偏东风 D.偏南风、偏东风
19.监测发现丘陵山区冻雨历时更长,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
A.水汽含量 B.植被覆盖率 C.距海远近 D.地表温度
2025年4月中旬,我国部分地区经历了一次大风天气过程。下图示意期间某日14时的锋线位置和部分气象站点风级、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4页,共8页
20.图示时刻,我国华北地区 ()
A.风力南部强于北部 B.海平面气压东部高于西部
C.风向以东北风为主 D.海平面等压线接近南北向
21.图示时刻,控制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热带气旋 B.准静止锋 C.锋面气旋 D.副热带高压
气压带和风带使高低纬度、海陆之间的热量、水汽得到交换,调节全球的水热分布,影响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下图为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
22. 该季节, P 地盛行(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23.与该季节P 地盛行风形成密切相关的主要因素有()
①东北信风带南移 ②南半球地转偏向力 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④气压中心的位置变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4.若P 地处于高压控制的季节时()
A.气压带和风带南移 B.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C.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D.东南亚盛行东北风
松涛水库位于海南岛中部,始建于1958年,相继建成了松涛大坝、副坝、南丰隧洞、渠道等一系列水利工程。下图为海南岛的位置及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5页,共8页
25.为该岛带来丰富降水的主要是 ()
A.西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26.推测夏季该岛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位于()
A.东南部 B.西北部 C.东北部 D.西南部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 (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遇冷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21年11月18日,美国再现大湖效应,尤其纽约州影响最为严重。据报道,纽约州持续降下每小时3英寸至5英寸(约7.6厘米至12.7厘米)的大雪,伴随雷暴及强烈阵风,令多处道路封闭。下图左侧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侧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27.有关大湖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湖效应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强降雪天气 ②湖面结冰,但冰层不厚是发生大湖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③五大湖给冷空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④南岸、东岸位于向风岸,因此降雪量远大于北岸、西岸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8.下列地区冬季大雪可能类似“大湖效应”的是()
①瑞典东南部形成降雪 ②内蒙古高原地区冬季暴雪 ③山东半岛北部冬季大雪 ④苏必利尔湖西北岸(图中的甲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下图分别示意甲、乙、丙、丁四地受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时间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6页,共8页
29.甲、乙、丙、丁四地中距赤道最近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0.推测甲、乙、丙、丁四地中 ()
A.甲地可能位于法国 B.乙地可能位于新西兰
C.丙地可能位于巴西 D.丁地可能位于柬埔寨
二、综合题
31.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PM 是 (晨线或昏线)。
(2)此时,P点地方时 时,北京时间是 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4)比较该日E、F、P三点的昼长按从长到短排序 。
(5)图中 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P点的夜长为 小时。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阿尔卑斯山脉纵贯新西兰南岛,山地形成和形态演变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作用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其中西坡河流侵蚀强于东坡,导致南阿尔卑斯山脉分水岭向东移动。考察发现,南阿尔卑斯山脉断层所近的山体中富含硬度大、具有铁矿斑点的石英岩(砂岩与岩浆侵入的接触带形成)。下图示意断西兰南岛地理位置。
试卷第7页,共8页
(1)从板块运动角度,分析南阿尔卑斯山脉海拔升高的主要原因。
(2)从降水和流水侵蚀角度,分析南阿尔卑斯山脉山脊线向东移动的原因。
(3)描述南阿尔卑斯山脉断层附近石英岩自形成至广泛出露的地质作用过程。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萨尔瓦多地处中是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区年降水量在1800mm以上,沿海地带约为1000mm。图左为萨尔瓦多地形图,右为首都圣萨尔瓦多气候资料统计图。
(1)描述萨尔瓦多沿海地区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2)分析圣萨尔瓦多最高气温出现在4月,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的原因。
(3)说明造成萨尔瓦多山区和沿海地带降水量差异,并分析原因
试卷第8页,共8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11月月考地理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A A B C A C D C A A B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A D D C D B C B C D D A D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0分)
(1) 晨线
(2) 6;14
(3) (23.5°N,90°E)
(4) E > F > P
(5) 66.5°;12
32.(15分)
(1) 原因:南阿尔卑斯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板块挤压碰撞,地壳抬升,导致山脉海拔升高(5分)。
(2) 原因:西坡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侵蚀能力强;东坡为背风坡,降水少,河流侵蚀能力弱,故山脊线向东移动(5分)。
(3) 过程:砂岩沉积形成;岩浆侵入砂岩接触带,砂岩变质形成石英岩;地壳抬升,石英岩出露地表;外力侵蚀,石英岩广泛出露(5分)。
33.(15分)
(1) 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2分);特征: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3分)。
(2) 最高气温原因:4月太阳直射点北移,圣萨尔瓦多太阳高度角大,降水少,晴天多,气温高(3分);降水原因:夏秋季节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2分)。
(3) 差异:山区降水量大于沿海地带(2分);原因:山区地形抬升,盛行气流遇地形抬升,降水多;沿海地带地形平坦,抬升作用弱,降水少(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