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四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沧州市四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沧州市四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冰雪旅游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冰雪旅游地及其旅游产业的不断演变,由于特定的资源和区位发展优势,崇礼冰雪产业演化呈现独特性,其产业发展演化阶段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崇礼冰雪产业发展演化的推动力是( )
A.资源、技术 B.资源、市场 C.市场、政策 D.技术、政策
2.冰雪产业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
A.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B.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C.促进区域文化传承 D.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3.下列旅游产业优化提升路径不可行的是( )
A.鼓励旅游服务企业入驻,提升旅游接待水平 B.优化冰雪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旅游环境水平
C.加强区域交通设施建设,优化旅游产业布局 D.扩大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提高旅游产业效益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老年人口迁移已逐渐成为人口迁移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用老年人口净迁移率来反映省际迁移相对强度的关键指标。下图为我国1995—2020年各省份老年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1995—2020年间老年人口净迁移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的是( )
A.津 B.沪 C.黑 D.浙
5.结合老年人口迁移现状,海南省目前最需要做的是( )
A.收紧落户政策 B.加快地产开发 C.完善医疗水平 D.提高消费水平
北极东北航线钟摆运输模式是在北极东北航线两端各选择1-2个支点港口,将航段分为无冰区航段和冰区航段,在无冰区航段使用普通船舶运输,冰区航段选择合适的冰级船往返转运,运输轨迹类似钟摆。下图为北极东北航线钟摆运输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与北极东北航线普通的点对点直达运输模式相比,钟摆运输模式的优点是( )
①缩短东北航线的通航时间 ②简化东北航线的运输流程
③提升冰级船舶的利用效率 ④促进东北航线的资源开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与北极东北航线的冰区常规港口相比,东西支点港口的选址需特别关注( )
A.位于极圈以外 B.背风避浪 C.陆上交通发达 D.海冰较少
2024年12月22日,我国某乡村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太阳方位观测活动。下图为“该小组绘制的当日日落时太阳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校最可能位于( )
A.北京 B.上海 C.西宁 D.哈尔滨
9.该日,教学楼沐浴阳光的时长最接近( )
A.7小时 B.9小时 C.11小时 D.13小时
10.接下来一个月,α角( )
A.一直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一直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雷暴是一种强对流天气。雷暴有时会形成远低于环境温度的局部强下沉气流,其触地时形成“冷池”,“冷池”辐散出的气流与暖湿空气接触时形成阵风锋(下图)。阵风锋移动至大气层结不稳定区域常触发对流,这种现象称为对流新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阵风锋多出现在( )
A.夏季清晨 B.冬季傍晚 C.夏季午后 D.冬季午夜
12.有利于触发对流新生的环境场条件是( )
①近地面大气升温明显②高空水汽条件充足③低空存在逆温层④高空有冷空气侵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陇东黄土高原地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势北高南低,沟壑纵横,黄土厚度分布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下左图为陇东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厚度分布及四郎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四郎河流域沟谷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陇东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厚度分布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与其关联性最大的是( )
A.外力剥蚀 B.差异侵蚀 C.地质构造 D.植被盖度
14.四郎河流域沟谷分布状况可大致说明陇东黄土高原地区( )
①黄土厚度与沟谷发育程度呈正相关②黄土厚度与沟谷发育程度呈负相关
③高程与沟谷侵蚀发育程度呈正相关④高程与沟谷侵蚀发育程度呈负相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利比亚位于非洲北部,境内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北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利比亚人口及水资源空间分布极度不均衡。下图为利比亚调水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关于利比亚调水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主要是北水南调②主要是南水北调③主要在夏季调水④主要在冬季调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利比亚调水工程的主要水源是( )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尤卡坦半岛位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该半岛几乎全部是由珊瑚岩和石灰岩构成,气候南北差异显著。半岛北部河湖较少,分布着大量天然井,古玛雅人曾在其周围聚居,如今一部分天然井已成为洞穴潜水的圣地。半岛东岸拥有北半球最大的珊瑚礁群,不仅是天然防波堤,更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尤卡坦半岛区域图和天然井景观照片。
(1)比较图中甲、乙地降水量的差异,并从地形和大气环流角度简析成因。
(2)推测尤卡坦半岛上天然井形成的地质过程。
(3)说明珊瑚礁群对尤卡坦半岛沿岸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疍民,是对中国沿海地区水上渔民的统称。海南陵水新村港的疍民世代居住在海上的渔排中,形成了迥异于传统村落的“水陆两栖式”疍家渔村。疍家渔排是疍民在海边搭建的集居住生活、养殖生产为一体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集合体,由网箱和浮屋组成。下层网箱上纵横的木板是行人道路,主要由木板和泡沫浮筒建造而成。上层浮屋主体结构一般采用耐腐蚀性强、浮力较大的杉木。主体木结构框架上铺木板,木板表面涂有桐油或油灰,木板外再贴一层铝板。下左图为陵水疍家渔村区位图,右图为疍家渔村景观图。
(1)描述疍家渔村的建筑特征及其分布特点。
(2)结合当地自然环境,阐述疍家渔村的民居在建筑材料与功能设计上有何特点。
(3)请为疍家渔排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萨赫勒地区是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延伸的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大多为100—500mm。联合国数据显示,萨赫勒地区每年有约1200万公顷土地退化。2007年,非洲联盟通过了在撒哈拉沙漠之南的萨赫勒地带建立“非洲绿色长城”的决议。下图1为萨赫勒地区地理位置及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位于我国西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2024年11月28日上午,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最后的缺口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占缺口总长的27%)完成“锁边合龙”。通过综合运用生物治沙、光伏治沙和工程固沙“三件套”策略,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科学化、系统化的治理模式,实现“绿进沙退”,确保沙源不扩散。下图2为塔干拉玛干沙漠区域图。
材料三:位于沙漠南部昆仑山北部凹槽的和田县各季节气温变化大,年降水量30.5mm,年蒸发量2756mm,属温带荒漠性气候。
(1)与萨赫勒地区相比,塔克拉玛干南缘和田区自然环境特征有何不同。
(2)分析和田地区是我国对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中最关键一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举例说明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对萨赫勒地区建设“非洲绿色长城”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5.C
6.C 7.D
8.C 9.B 10.A
11.C 12.B
13.C 14.B
15.C 16.D
17.(1)甲比乙地年降水量小。原因:冬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影响,甲地位于沿海平原,缺少对水汽的抬升作用,降水量小于乙地(乙地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甲地纬度较乙地高,受赤道低压带影响时间短,降水量比乙地少。
(2)温暖浅海中大量生物死亡后沉入海底,堆积、固结成石灰岩层;地壳抬升(或海平面下降)出露地表;流水沿裂隙下渗溶蚀形成洞穴,洞顶坍塌形成天然井。
(3)减少海水侵蚀,维持海岸线稳定;为海洋生物提供休憩、繁殖场所,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支撑渔业资源);珊瑚礁钙化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珊瑚礁是重要的碳汇),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等。
18.(1)渔村由陆上民居和海上渔排共同构成;渔排聚落沿着海岸线分布;海上渔排布局紧凑、规整,规模庞大。
(2)主体结构选用耐腐蚀性强的材料,并结合其他措施,形成多层防护体系,有效抵御海水侵蚀;下层网箱以泡沫浮筒为基座,上层浮屋使用浮力较大的杉木实现水上稳定性;下层网箱用于养殖生产(经济功能),上层浮屋满足居住需求(生活功能),实现垂直空间集约化利用;南偏西朝向兼顾采光与避让强海风。
(3)控制养殖密度,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开发“渔排民宿”“疍家文化节”等旅游项目,增强文化附加值;推动“渔业+旅游+电商”模式,通过直播带货销售海产品,延长产业链;完善渔排区域的海上交通、污水处理设施,改善生活环境;陆地聚落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缓解旅游承载力压力;政府提供环保材料补贴和技术培训,引导渔排改造升级。
19.(1)塔克拉玛干南缘和田区气温年较差更大;年均降水量更少,蒸发量更大;大风日数更多;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土壤以流动性沙丘为主。
(2)和田地区绿洲面积较小,是锁边工程的“最大缺口”;位于昆仑山凹槽部位,沙尘易堆积,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移的“重灾区”;和田地区位于沙漠南缘,是人口和绿洲集中分布区,也是风沙南侵的主要通道;和田地区气候恶劣,风蚀作用显著,沙丘流动性强,若不及时固沙,沙丘可能掩埋绿洲外围的防护林带和农田。
(3)生物治沙:水资源相对充足的区域,如沙漠边缘绿洲附近,种植耐旱的胡杨林、梭梭林;
光伏治沙:水资源匮乏但光照充足的区域,建设光伏电站,利用光伏板降低地表风速,减少沙尘活动;
工程固沙:沙丘高大、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区域,将沙丘分割为梯田状,坡面铺设草方格,平地种植红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