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件(9-12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件(9-12讲)

资源简介

(共104张PPT)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十讲 氯及其化合物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黄绿色
刺激性


2

扇动
少量
苍白色
2Fe2++Cl2===2Fe3++2Cl-
2I-+Cl2===I2+2Cl-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钢瓶
没有
棕色细口
氧化
NaClO+H2O+CO2===NaHCO3+HClO
褪色
先变红,后褪色
不褪色
NaClO+H2O+CO2===NaHCO3+HClO
ClO-+Cl-+2H+===Cl2↑+H2O
盐酸
NaClO
HClO
Ca(ClO)2+CO2+H2O===2HClO+CaCO3↓
Ca(ClO)2
CaCl2和Ca(ClO)2
CaCO3
HCl+O2
HClO
×
×
×
×
×
×
×
×



×
先变红后褪色
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外逸污染环境
ClO-+H2O2===Cl-+O2↑+H2O
ClO-+Cl-+2H+===Cl2↑+H2O
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ClO-
Cl-
H+
HClO
Cl2
H2O
OH-
×
×

Cl-、ClO-、H+、OH-
Cl2、HClO、H2O
盐酸
CO2
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Cl2+2NaOH===NaCl+NaClO+H2O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实验室制备氯气
强氧化性
酸性
还原性
向上排空气法
排饱和食盐水法
Cl2+2OH-===Cl-+ClO-+H2O
黄绿色气体
褪色
变红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湿润的淀粉 -KI试纸
分液漏斗(或恒压滴液漏斗)
把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用橡皮管相连通
澄清石灰水
NaOH
稀盐酸
浓盐酸
无水CuSO4,检验水蒸气
使圆底烧瓶与分液漏斗内气压相等,保证液体顺利流下
检查整套装置是否发生堵塞,若发生堵塞,现象为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先在被检测的溶液中滴入适量稀硝酸,使其酸化,再加AgNO3溶液,也可以直接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若产生白色沉淀,可判断原溶液中含有Cl-
×
×
×
×
×
ClO-+Cl-+2H+===Cl2↑+H2O
干燥的Cl2无漂白性,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有漂白性
干燥的红色(或A中)布条不褪色,湿润的红色(或B中)布条褪色
2Fe2++Cl2===2Fe3++2Cl-
溶液先变为红色,然后褪色
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Cl2+H2O H++Cl-+HClO
卤素
液化
挥发
升华
HAt>HI>HBr>HCl>HF
Cl2>Br2>Fe3+>I2>S
HF
难溶于水
水封

Cl2+2NaOH===NaCl+NaClO+H2O
Br-
Cl2
Cl2+2Br-===Br2+2Cl-
Br2+SO2+2H2O===2HBr+H2SO4
SO2
2H++2I-+H2O2===I2+2H2O
Cl2+2I-===2Cl-+I2
C
解析
解析
氯气与氯水性质的综合应用
B
解析
次氯酸盐和其他含氯消毒剂
A
解析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B
解析
以“提取卤素单质”为背景的化工流程
C
解析
连接好仪器,关闭止水夹,关闭分液漏斗下口的旋塞,向分液漏斗中注入足量的水;打开分液漏斗下口的旋塞,使水滴下,当观察到水滴入烧瓶的速率减慢,最终无法滴入时,证明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反之不好
解析
m
(e-C-d)
(f-D-g)(d-C-e)
有白色固体析出
HCl、Cl2溶于水使c(Cl-)增大,溶解平衡NaCl(s) Na+(aq)+Cl-(aq)逆向移动,析出NaCl固体
解析
气球膨胀,锥形瓶内出现白雾,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出现
打开止水夹
解析
样品中S的质量分数大于SO2Cl2中S的质量分数,必溶有SO2
SO2
解析
A
解析
A
解析
解析
图1
图2
解析
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7.15
解析
ClO-
解析
将丙装置浸在盛有冷水的水槽中
0.25
解析






解析
解析
浓硫酸
分液漏斗
解析
温度过高会使Cl2O分解
Cl2O+H2O===2HClO
解析
NaOH
Cl2、Cl2O(共85张PPT)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十一讲 硫及其化合物
硫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
硫黄
硫酸盐
硫化物
FeS2
CuFeS2
CaSO4·2H2O
Na2SO4·10H2O



40
刺激性
SO2+H2O H2SO3
2NaOH+SO2===Na2SO3+H2O
SO2+2H2S===3S+2H2O
分解
受热
不稳定
Na2SO3(s)+H2SO4(浓)===Na2SO4+SO2↑+H2O
SO2+2H2S===3S+2H2O
SO2+2NaOH===Na2SO3+H2O
澄清石灰水
SO3+H2O===H2SO4
无色易升华的固体(标准状况下)
CaO+SO3===CaSO4
×
×
×
×
×
×
×
×
硫酸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预热SO2和O2,降低SO3的温度,便于被吸收
(NH4)2SO3+H2SO4===(NH4)2SO4+SO2↑+H2O,2NH4HSO3+H2SO4===(NH4)2SO4+2SO2↑+2H2O
先用氨水处理,SO2+2NH3+H2O===
(NH4)2SO3,SO2+NH3+H2O===NH4HSO3
H+


硫酸盐+SO2↑+H2O
×
×
×
×
×
×
×
×
×
C
解析
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及综合应用
H2SO3+2NaOH===Na2SO3+2H2O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SO2+Na2SO3+H2O===2NaHSO3
同素异形体
SO2、SO3
化学
解析
D
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A
解析
硫及其化合物性质实验探究
解析
A
解析
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无机推断题
B
解析
解析
A
解析
B
解析
D
D
解析
B
分液漏斗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正向
2 mol
水浴加热
解析
87%
最后半滴Na2S2O4溶液滴入锥形瓶后,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保持半分钟不恢复
淀粉(共64张PPT)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九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
碳、硅单质及其氧化物
化合态
正四面体
层状
正四面体
金刚石





石墨
半导体
空间网状
SiO2+4HF===SiF4↑+2H2O
SiO2+2NaOH===
Na2SiO3+H2O
橡胶
CO2+2NaOH===Na2CO3+H2O
CO2+NaOH===NaHCO3
Na2SiO3+H2O+
CO2(不足)===H2SiO3↓+Na2CO3
Na2O+CO2===Na2CO3

×
×






×
×
×
×
×

硅酸、硅酸盐和无机非金属材料
H2SiO3+2NaOH===Na2SiO3+2H2O
催化剂
干燥剂
Na2SiO3+2HCl===H2SiO3↓+2NaCl
四面体
岩石
金属元素


K2O·Al2O3·6SiO2
Na2O·SiO2
活泼金属氧化物·不活泼金属氧化物·SiO2·H2O
水玻璃
稳定




腐蚀
Na2SiO3+2HCl===2NaCl+H2SiO3↓
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
黏合剂









×




×
碳、硅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和用途
D
解析
解析
硅的制备
D
解析
硅酸、硅酸盐和无机非金属材料
A
解析
B
解析
B
解析
B
3SiCl4+2N2+6H2===Si3N4+12HCl
除去生成的水蒸气
除去原料气中的氧气
解析
硝酸
将体系中的氧气转化为水蒸气,而易被除去(或将整个体系中空气排尽)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防止局部过热,导致硅熔化成团,阻碍与N2的接触
解析
取少量过滤后的固体,加入适量盐酸,充分搅拌后滴加几滴KSCN溶液,无红色现象则说明“酸浸”操作已达到目的
除去粉煤灰中的有机物
解析
解析
图1
图2
图3
解析
H+与Cu2+均可与沸石分子筛中的Na+进行交换,pH较小时,H+浓度较高,与Na+交换的Cu2+变少;随着pH升高,溶液中的Cu2+会生成Cu(OH)2沉淀,Cu2+去除率增大(共88张PPT)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十二讲 氮及其化合物
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共用电子对
5
既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
第二周期第ⅤA族
自然固氮
化合
氮气
游离
N2O5
N2O3
3NO2+H2O===2HNO3+NO
2NO+O2===2NO2
红棕色
无色
×
×
×
×
×
×
×
氨和铵盐

刺激性
NH3+HNO3===NH4NO3
HCl+NH3===NH4Cl
浓硝酸
有白烟生成

NH3·H2O
×


×
×
×
×
×
B
解析
硝酸
挥发
钝化
×
×
×

×
×


氨气、铵盐的性质
A
解析
喷泉实验的拓展与应用
烧瓶Ⅱ中导管口处产生白烟
先打开a、b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a、b活塞)
解析
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a、c活塞),片刻后,关闭a活塞,然后打开b活塞
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a、c活塞),片刻后,打开b活塞
解析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思维模型
A
解析
B
B
图1
图2
图3
解析
B
解析
还原
图2 亚硫酸钠单独脱
除某工厂含氮废水
图3 亚硫酸钠与铁粉共同脱除某工厂含氮废水
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解析
Cl2+2OH-===Cl-+ClO-+H2O
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
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