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3 极地地区基础过关练(2022云南13~14题4分)右图漫画用夸张的手法提醒人们关注全球变暖。据此完成1~3题。1.漫画中北极熊和企鹅的家乡的共同特点是( )A. 位于北半球 B. 以陆地为主C. 有人类定居 D. 气候寒冷干燥2.该漫画反映了( )A. 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B.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C. 草场退化,荒漠面积增加 D. 气温升高,大气污染加重拓展设问3.为缓解漫画反映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将极地动物全部转移至动物园B. 沿海地区加快填海造陆速度C. 停止极地科学考察,保护极地环境D. 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2023云南10~11题4分)2023年4月,我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结束。30多年来,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五个科学考察站,并单独或联合设立了多个南极特别保护区和管理区,取得许多重大成果。据此回答4~5题。4.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1—2月,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 )A. 正值暖季,气温较高B. 最为寒冷,冰层坚硬,地基牢固C. 正值极夜,风雪较小D. 冰雪全部融化,地面裸露,便于施工5.设立南极特别保护区和管理区的主要目的是( )A. 勘探矿产资源,便于今后开采利用B. 进行科学考察,观测极地环境变化C. 研究极地环境,便于今后大量移民D. 保护好环境,作为今后的旅游景点能力提升练6.(2025云南) 我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于2025年4月8日返回上海,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主要任务,如在我国秦岭站(74°56′S,163°42′E)应用“风、光、氢、储”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积极践行“绿色考察”理念。读“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1) 从东、西半球看,秦岭站位于______________半球,昆仑站位于秦岭站的_______________方向。(2) “雪龙”号返回上海时,地球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的__________ (填圈码),此时上海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析我国秦岭站可以应用风、光清洁能源的自然条件。(4) 请简述南极科学考察积极践行“绿色考察”理念的意义。素养培优练7.(2025云南)2025年3月,我国货轮“天惠”轮从上海港启航,满载各类货物,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路穿越北冰洋,突破极寒环境,仅用15天就顺利抵达了鹿特丹港。与传统经苏伊士运河的航线相比,航程缩短了近三分之一,显著提升了中欧贸易运输效率。在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冰层持续消融的背景下,北极航道的商业通航价值正逐步释放,有望成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贸易新通道。读“北极航道和苏伊士运河航道示意图”,回答问题。(1) “天惠轮”从上海港启航,沿北极航道穿越_________ 海峡,最终抵达___________洋沿岸的鹿特丹港。(2) 新考法 思维导图 请将下列内容的圈码填入对应的横线内,完成“‘天惠’轮能够突破极寒环境,顺利穿越北极航道的原因”的框图。①及时调整航线 ②全球气候变暖 ③破冰能力增强(3) 与传统的苏伊士运河航线相比,说明北极航道在航运方面的优势。(4) 简述在北极航道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北极地区可能面临的生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课时3 极地地区1. D 2. B 3. D 4. A 5. B6. (1)西 西南 (2)④ 昼长夜短 (3)南极地区多大风天气,风力资源丰富;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内,暖季时有极昼现象,光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 (4)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保护南极地区环境;减缓全球变暖趋势。7. (1)白令 大西 (2)A② B③ C① (3)航程更短,运输效率更高;节省燃料,降低运输成本;水深相对较深,轮船承载货物更多,航运能力较强等。 (4)问题:环境污染;冰层加速消融;破坏生物栖息环境等。措施:使用清洁能源;加强国际合作,保护北极地区生态环境,制定环保公约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