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1 中国的地形与气候基础过关练(2025江苏无锡)读“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和“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回答1~3题。1.图中圈码表示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A. ①云贵高原 B. ②四川盆地 C. ③大兴安岭 D. ④华北平原2.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是( )A. 地势南高北低 B. 地形以平原为主C. 地势西高东低 D. 地形的类型单一3.我国的地形地势产生的影响有( )A. 山区面积广大,为粮食种植提供有利条件B. 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C. 地势特点不利于海洋水汽进入,气候干旱D. 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利于航运能力提升练(2024陕西)新考法 跨美术学科 我国山水画常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绘对象。下图为我国宋代著名山水画《寒鸦图》(局部),描绘的是我国某地冬雪消融时的景象。据此完成4~6题。4.画中景象除了描绘“群鸦寒塘”,还涉及的地理要素有( )A. 山峦叠嶂 B. 草木苍翠 C. 雪霁严林 D. 耕牛田舍5.画中所描绘地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最可能是( )A. B.C. D.6.下列简称所代表的省份最可能出现画中景象的是( )A. 台 B. 鲁 C. 赣 D. 琼(2025江苏无锡)一般当旬(指最近十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5 时,杨树、柳树、桃树、槐树等落叶乔木就会陆续长出绿色的叶子。右图为全国树叶变绿进程预估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7.从温度带来看,常绿林木主要分布在( )①热带 ②亚热带③中温带 ④暖温带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8.高寒草原主要分布在( )A. 内蒙古高原 B. 云贵高原 C. 青藏高原 D. 黄土高原9.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树叶( )A. 2月底前变绿 B. 3月底前变绿C. 4月20日前变绿 D. 全年常绿(2025楚雄模拟)本草是中药的统称,主要用于治病、保健、食疗等方面。下图示意我国部分本草分布。据此完成10~12题。10.云南省的主要本草是( )A. 人参 B. 枸杞 C. 雪莲 D. 三七11.本草种类丰富体现了我国( )A. 季风气候显著 B. 气温南北差异大C. 气候复杂多样 D. 降水东西差异大12.肉桂和玄参主产区的主要气候特点是(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C.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新考法 跨语文学科 小明同学在学习诗词的时候发现,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回答13~15题。13.“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从地理学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①“长风”指夏季风 ②“长风”指冬季风③“玉门关”位于季风区 ④“玉门关”位于非季风区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4.“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朔漠:北方沙漠之地),诗中描述的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15.拉萨的气温比同纬度的成都低很多,以下诗词描述的景象与此成因不同的是(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素养培优练16.(2022云南35题改编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青豫直流工程是世界首条清洁能源外送的特高压通道,起于青海,经甘肃、陕西,止于河南,连接了清洁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中东部地区。该工程源源不断地输送“绿电”替代部分煤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助推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材料二:青豫直流工程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1) 青豫直流工程共跨越了我国地势的_______________级阶梯。(2) 该工程从河南到青海经过的省区,年降水量变化的大致趋势是______________。(3) 青豫直流工程输送的清洁能源大部分来源于太阳能,青海省所在地区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青海的西北部还有被称为“聚宝盆”的____________盆地。(5) 青豫直流工程止于河南,该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简要说出该工程输送的清洁能源为河南及所在的中东部地区带来的益处。(答两点)(6) 尽量少使用塑料袋、尽量少开空调等低碳生活方式可助推“碳达峰”和“碳中和”。除此之外,作为一名中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践行低碳生活的行为。(答一点)课时1 中国的地形与气候1. B 2. C 3. B 4. C 5. A 6. B 7. A 8. C 9. C 10. D 11. C 12. B 13. D 14. A 15. C16. (1)三(一、二、三) (2)递减(越来越少) (3)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海拔高,光照强) (4)柴达木 (5)郑州 满足当地能源增长需求;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煤炭使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空气污染);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6)节约用电(人走灯灭、随手灭灯等);节约用纸(双面打印);绿色出行(尽量走路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学)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