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阶段测评(一) 学案(含解析) 2025-2026学年高二物理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阶段测评(一) 学案(含解析) 2025-2026学年高二物理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阶段测评(一)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第1~7 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8~10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果一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受到的冲量相等,则此物体的运动不可能是(  )
A.匀速圆周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平抛运动 D.竖直上抛运动
2.一质量为m的铁锤以速度v竖直打在木桩上,经过Δt时间而停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打击时间内,铁锤对木桩的平均冲力的大小是(  )
A.mgΔt B.
C.+mg D.-mg
3.从同一高度的平台上用相同的速率抛出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 A球竖直上抛, B球平抛,不计空气阻力,则(  )
A.落地前瞬间两球的动量相同
B.落地前瞬间两球的动能相同
C.落地前瞬间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相同
D.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两球受到的冲量相同
4.一只爆竹竖直升空后,在高为h处到达最高点并发生爆炸,分成质量不同的两块,两块质量之比为3∶1,其中质量小的一块获得大小为v的水平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两块爆竹落地点的距离为(  )
A. B.
C. D.4v
5.质量为2 kg的小车以2 m/s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面向右运动,若将质量为2 kg的沙袋以3 m/s的速度迎面扔上小车,则沙袋与小车一起运动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  )
A.2.6 m/s,向右 B.2.6 m/s,向左
C.0.5 m/s,向左 D.0.8 m/s,向右
6.A球的质量是m,B球的质量是2m,它们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动量运动.B在前,A在后,发生正碰后,A球仍朝原方向运动,但其速率是原来的一半,碰后两球的速率比vA′∶vB′为(  )
A.1∶2 B.1∶3
C.2∶1 D.2∶3
7.用豆粒模拟气体分子,可以模拟气体压强产生的原理.如图所示,从距秤盘80 cm高处把1000粒的豆粒连续均匀地倒在秤盘上,持续作用时间为1 s,豆粒弹起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变为碰前的一半,方向相反.若每个豆粒只与秤盘碰撞一次,且碰撞时间极短(在豆粒与秤盘碰撞极短时间内,碰撞力远大于豆粒受到的重力),已知1000粒的豆粒的总质量为100 g.则在碰撞过程中秤盘受到的压力大小约为(  )
A.0.2 N B.0.6 N
C.1.0 N D.1.6 N
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M内有一弹簧被A和B两物体压缩,A和B的质量之比为1∶2,它们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释放弹簧后,两物体在极短时间内与弹簧分开,分别向左、右运动,直到两物体相对小车静止,都未与车壁相碰,则(  )
A.B先相对小车静止
B.小车始终静止在水平面上
C.最终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
D.最终小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
9.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质量为m的装有弧形槽的小车.现有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以v0的水平速度沿切线水平的槽口向小车滑去(不计摩擦),到达某一高度后,小球又返回小车右端,则(  )
A.小球在小车上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B.小球离车后,对地将向右做平抛运动
C.小球离车后,对地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D.此过程中小球对车做的功为
10.长木板A静止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B以水平初速度v0滑上A的上表面,经过t1时间后,二者达到相同的速度为v1,它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能求得的物理量是(  )
A.木板获得的动能
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C.木板的长度
D.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答案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11.(7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半径相同且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球所发生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O点为球离开轨道时球心的投影位置,P点为A球单独平抛后的落点,P1、P2分别为碰撞后A、B两球的落点.已知A球始终从同一高度滚下.今测得OP=x,OP1=x1,OP2=x2,则动量守恒表达式为____________(用m1、m2、x、x1 、x2表示),若表达式__________成立,则可判断A、B发生弹性正碰.
12.(9分)如图所示,在实验室用两端带竖直挡板C、D的气垫导轨和带固定挡板的质量都是M的滑块A、B,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1)把两滑块A和B紧贴在一起,在A上放质量为m的砝码,置于导轨上,用电动卡销卡住A和B,在A和B的固定挡板间放一弹簧,使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上的压缩状态.
(2)按下电钮使电动卡销放开,同时启动两个记录两滑块运动时间的电子计时器,当A和B与挡板C和D碰撞同时,电子计时器自动停表,记下A运动至C的时间t1,B运动至D的时间t2.
(3)重复几次取t1、t2的平均值.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在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应测量的数据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作用前A、B两滑块的速度与质量乘积之和为______,作用后A、B两滑块的速度与质量乘积之和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8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3.(11分)如图甲所示,A、B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的质量为3 kg.A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动,与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前A的速度变化如图乙中图线Ⅰ所示,碰后A、B的速度变化分别如图线Ⅱ、Ⅲ所示,g取10 m/s2,求:
(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物体B的质量.
14.(12分)某同学受自动雨伞开伞过程的启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滑杆上套有一个滑块,初始时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当滑块从A处以初速度v0为10 m/s向上滑动时,受到滑杆的摩擦力f为1 N,滑块滑到B处与滑杆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带动滑杆离开桌面一起竖直向上运动.已知滑块的质量m=0.2 kg,滑杆的质量M=0.6 kg,A、B间的距离l=1.2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滑块在静止时和向上滑动的过程中,桌面对滑杆支持力的大小N1和N2;
(2)滑块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
(3)滑杆向上运动的最大高度h.
15.(15分)如图所示,长木板C质量为mC=0.5 kg,长度为L=2 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两端分别固定有竖直弹性挡板D、E(厚度不计),P为木板C的中点,一个质量为mB=480 g的小物块B静止在P点.现有一质量为mA=20 g的子弹A,以v0=100 m/s的水平速度射入物块B并留在其中(射入时间极短),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求子弹A射入物块B后的瞬间,二者的共同速度;
(2)A射入B之后,若与挡板D恰好未发生碰撞,求B与C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3)若B与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05,B能与挡板碰撞几次?最终停在何处?
阶段测评(一)
1.解析:A 如果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受到的冲量都相同,由I=Ft可知,物体受到的力是恒力,则物体可以做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或竖直上抛运动,故B、C、D正确;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外力方向不断变化,合力为变力,不能满足在任意相等时间内,合外力的冲量相等,故不可能为匀速圆周运动,故A错误.
2.解析:C 设木桩对铁锤的平均作用力为F,对铁锤应用动量定理,有(F-mg)Δt=0-(-mv),解得F=+mg,所以铁锤对木桩的平均冲力大小F′=F=+mg.
3.解析:B 小球运动过程中,初动能相等,根据动能定理知,落地时动能的增量相同,落地的动能相等,但是速度方向不同,故动量方向不同,动量不同,故A错误, B正确;两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B球竖直分速度小于A的速度,根据P =mgvy知落地前瞬间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不相同,故C错误;小球竖直上抛、平抛,它们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不同,它们受到的冲量mgt不同,故D错误.
4.解析:C 设其中较小的一块质量为m,另一块较大的质量为3m.爆炸过程中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以质量小的那块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3mv′=0,解得v′=v,设两块爆竹落地用的时间为t,根据h=,解得t= ,两块爆竹落地点的距离为x=(v+v′)t=.
5.解析:C 小车和沙袋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取小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m1=2 kg,m2=2 kg,v1=2 m/s,v2=-3 m/s,共同速度为v,根据动量守恒m1v1+m2v2=(m1+m2)v,代入数据得v=-0.5 m/s,负号表示方向水平向左.故选项C正确.
6.解析:D 设碰前A球的速率为v,根据题意,pA=pB,即mv=2mvB,得碰前vB=,碰后vA′=,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2m×+2mvB′,解得vB′=,所以,选项D正确.
7.解析:B 豆粒从80 cm高处下落到秤盘上时的速度为v1,v12=2gh,则v1= m/s=4 m/s,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Ft=mv2-mv1,则F= N=0.6 N,故B正确,A、C、D错误.
8.解析:AC 由释放弹簧后物体在极短时间内与弹簧分开,可认为此过程中A、B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mAvA=mBvB,可得vA∶vB=2∶1.两物体滑行过程中,由μmg=ma可知,aA=aB.对小车受力分析有,μmBg-μmAg=M车a车,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行驶,又因vB与v车同向,故物体B先相对小车静止下来.由A、B、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可知,最终小车、A、B的速度均为零,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A、C正确,B、D错误.
9.解析:ACD 当小球与小车的水平速度相等时,小球沿弧形槽上升到最大高度,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在水平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2mv,解得v=v0,故A正确;设小球离开小车时,小球的速度为v1,小车的速度为v2,整个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v1+mv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解得v1=0,v2=v0,即小球与小车分离后二者交换速度;所以小球与小车分离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故B错误,C正确;对小车运用动能定理得,小球对小车做功W=,故D正确.
10.解析:ABD 设木板的质量为m0,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0)v1,可求出m0,木板获得的动能Ek=,选项A能求出;系统损失的机械能ΔE=(m+m0)v12,选项B能求出;由v-t 图像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又因为a=μg,所以可求出动摩擦因数;由ΔE=μmgΔl,可求出相对距离Δl,但不能求出木板的长度.故选项A、B、D正确,C错误.
11.解析: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位置,P1为碰后入射小球的位置,P2为碰后被碰小球的位置,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它们抛出点的高度相等,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相等,碰撞前入射小球的速度v1=,碰撞后入射小球的速度v1′=,碰撞后被碰小球的速度v2′=,若m1v1=m1v1′+m2v2′,表明通过该实验验证了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代入数据得
m1x=m1x1+m2x2
若碰撞是弹性碰撞,动能是守恒的,则有
m1v1′2+m2v2′2
即m1x2=m1x12+m2x22成立.
答案:m1x=m1x1+m2x2 m1x2=m1x12+m2x22
12.解析:①为了保证滑块A、B作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必须使气垫导轨水平,需要用水平仪加以调试.
②要求出A、B两滑块在卡销放开后的速度,需测出A至C的时间t1和B至D的时间t2,并且要测量出两滑块到挡板的运动距离L1和L2,再由公式v=求出其速度.
③设向左为正方向,根据所测数据求得两滑块的速度分别为vA=.碰前两滑块静止,v=0,速度与质量乘积之和为0;碰后两滑块的速度与质量乘积之和为(M+m).
答案:①用水平仪测量并调试使得导轨水平
②A至C的距离L1、B至D的距离L2
③0 (M+m)
13.解析:(1)撞前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v-t图像得到加速度为
a= m/s2=-1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
解得μ=0.1.
(2)由v-t图像,碰撞前A的速度为2 m/s,碰撞后A的速度为1 m/s,B的速度为3 m/s;
碰撞过程内力(碰撞力)远大于摩擦力,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1v1′+m2v2′
代入数据解得m2=1 kg.
答案:(1)0.1 (2)1 kg
14.解析:(1)滑块静止时,滑块和滑杆均处于静止状态,以滑块和滑杆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知N1=(m+M)g=8 N
滑块向上滑动时,滑杆受重力、滑块对其向上的摩擦力以及桌面的支持力,则有
N2=Mg-f
代入数据得N2=5 N.
(2)解法一:碰前,滑块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1
解得a1=15 m/s2,方向向下
由运动学公式得v2-v02=-2a1l
代入数据得v=8 m/s.
解法二:由动能定理得-(mg+f)l=,代入数据解得v=8 m/s.
(3)滑块和滑杆发生的碰撞为完全非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M+m)v共
代入数据得v共=2 m/s
此后滑块与滑杆一起竖直向上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
-(M+m)gh=0-(M+m)v共2
代入数据得h=0.2 m.
答案:(1)8 N 5 N (2)8 m/s (3)0.2 m
15.解析:(1)子弹射入物块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0=(mA+mB)v1
代入数据解得v1=4 m/s.
(2)由题意可知,B与D恰好发生碰撞前达到共同速度,A、B、C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A+mB)v1=(mA+mB+mC)v2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A+mB)v12=
代入数据解得μ1=0.4.
(3)A、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最终三者速度相等,以向左为正方向,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A+mB)v12=v22+μ2(mA+mB)gs
碰撞次数n=1+,
代入数据解得n=4.5
由题意可知,碰撞次数为4次,最终刚好停在P点.
答案:(1)4 m/s (2)0.4 (3)4次 停在P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