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叶县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参考答案1.【答案】C【详解】A.“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蜡炬燃烧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该反应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B.“爆竹声中一岁除”中火药爆炸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C.“石穴中水,所滴者皆为钟乳”涉及CaCO3与Ca(HCO3)2的转化,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因此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符合题意;D.HgS受热分解产生Hg、S,反应产生的Hg、S在室温下又重新化合,反应产生HgS。在上述物质分解反应及化合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两个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2.【答案】B【详解】A.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A错误;B.16gO2的物质的量是 ,B正确;C.SO3中S、O的质量之比为(1×32):(3×16)=2:3,C错误;D.等质量的SO2与SO3中氧原子数之比为2:3,D错误;3.【答案】D【分析】0.2mol/L的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3=0.6mol/L。【详解】A、300 mL 0.2mol/L的MgCl2溶液中,c(Cl-)=0.2mol/L×2=0.4mol/L,错误;B、200 mL 0.5mol/L的NaCl溶液液中,c(Cl-)=0.5mol/L×1=0.5mol/L,错误;C、100 mL 0.1mol/L的FeCl3溶液中,c(Cl-)=0.1mol/L×3=0.3mol/L,错误;D、400mL 0.3mol/L的CuCl2溶液中,c(Cl-)=0.3mol/L×2=0.6mol/L,与0.2mol/L的 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正确;4.【答案】C【详解】A.甲: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色雾,注意: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此处白雾是燃烧产生的HCl与水蒸气形成的小液滴,A错误;B.乙: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使湿润的红布条逐渐褪色,氯气本身不具有漂白性,B错误;C.丙:实验时先将钠加热至熔成球状,再将盛有的集气瓶倒扣在上方,观察到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C正确;D.丁:若气球变鼓,则说明锥形瓶内气体被消耗,即能与NaOH溶液反应,D错误;5.【答案】C【详解】A.使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会与OH-反应生成沉淀,且与也可能生成沉淀,无法大量共存,A错误;B.在氢离子存在的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可以氧化亚铁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透明溶液中、、、之间无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生成,能大量共存,C正确;D.碳酸钠溶液中与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无法大量共存,D错误;6.【答案】A【详解】A.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反应至沉淀完全,氢氧化钡和硫酸均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生成BaSO4沉淀和H2O,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B.钠与水反应未配平,正确应为2Na+2H2O=2Na++2OH-+H2↑,电荷和原子均未守恒,B错误;C.少量NaOH与碳酸氢钡反应时,一个OH-应仅中和一个生成,且Ba2+会将完全沉淀,不应残留,方程式为,C错误;D.Cl2溶于水生成HClO(弱酸,保留分子式),而非ClO-,正确应为Cl2+H2O H++Cl-+HClO,D错误;7.【答案】A【详解】A.高锰酸钾固体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氯化锰、氯气和水,则题给装置能达到制备氯气的实验目的,故A正确;B.氯气有毒,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轻轻扇动气体,将气体飘进鼻孔,不能用鼻子直接闻气体的气味,故B错误;C.氯气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所以题给装置不能达到除去氯气中氯化氢杂质的实验目的,故C错误;D.鲜花中的水分能与氯气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使鲜花褪色,则题给装置不能达到验证氯气漂白性的实验目的,故D错误;8.【答案】B【详解】A.金属钠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过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A错误;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灼烧可去除杂质,B正确;C.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无法通过此方法检验,C错误;D.碳酸钠碱性过强,会刺激胃黏膜,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错误;C.观察K2CO3的焰色 D.比较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9.【答案】B【详解】A.Na2O2是粉末状固体,能透过有孔塑料板,且其遇到水后变为可溶性物质,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因此不能达到控制反应制取少量O2的目的,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操作合理,符合制取Fe(OH)3胶体的方法,B能达到实验目的;C.观察钾元素的焰色试验时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以排除钠元素黄色光的干扰,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要比较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应该把稳定性强的Na2CO3放在外面的大试管中,把稳定性弱的NaHCO3放在里面的小试管中进行实验,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10.【答案】D【详解】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光照过程中曲线下降,说明溶液酸性增强,原因是光照使次氯酸分解生成HCl和氧气,、增多,使得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A错误;B.若向氯水中加入足量碳酸钙固体,碳酸钙会消耗溶液中氢离子,pH变大,B错误;C.随着氯水光照时间的延长,次氯酸不断分解,氯水漂白性减弱,C错误;D.光照使次氯酸分解生成HCl和氧气,、增多,使得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D正确;11.【答案】A【分析】向溶液中加入足量,发生反应:。【详解】A.浓度基本保持不变,A符合题意;B.反应生成,浓度增大,B不符合题意;C.反应生成OH-:,浓度增大,C不符合题意;D.反应生成氧气,被氧化,浓度减小,D不符合题意;12.【答案】D【详解】A.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适合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A错误;B.二氧化碳和氧气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都为2,但是没有告诉具体的物质的量,不能计算氧原子的数目,B错误;C.水中也含有氢原子,所以溶液中含有的原子数大于,C错误;D.通常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0.1mol,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个数为,D正确;13.B【分析】由图可知:反应I为:4FeSO4+O2+H2SO4=2Fe2(SO4)3+2H2O;反应II为:。【详解】A.反应Ⅰ中氧化剂为O2,还原剂为FeSO4,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错误;B.根据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C.反应过程中,不断向体系中通入二氧化硫,最终转化成硫酸,硫酸的浓度会增大,C错误;D.反应每脱除,转移电子:,1mol转移4mol电子,故理论上消耗的为,D错误;14.【答案】C【详解】A.A为金属单质,C为浅黄色粉末(),Y为液态氧化物()。A为Na,X为,Na与常温生成B(),与反应生成C(),B是Na O,A正确;B.C是光合作用原料(),A为非金属单质(C),X为。C与少量生成B(),与生成C();A(C)与C()高温反应生成B(),反应为,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C.A为黄绿色气体(),X为用量最多的金属(Fe)。与Fe反应无论少量或过量,均生成(B),与Fe反应生成(C),少量与Fe直接化合只能生成,不能得到C(),C错误;D.A为,漂白粉主要成分为,可由与反应制备( ),D正确;15.【答案】(1) abc B(2) bc(3)【解析】(1)氯气与烧碱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因为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故可以用作漂白、杀菌;选abc;由分析可知,在氯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二维图中的位置是B;(2)从化合价看,HClO(Cl为+1)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金属Fe以及盐酸中的Cl-,故可与选项b(Fe)和c(HCl)反应;HClO见光分解为HCl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漂白粉生效是其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化学方程式为:。16.【答案】(1)纯净物(2) ①③④⑤⑥⑦⑧ ② (3)NaClO+2HCl=NaCl+Cl2↑+H2O(4) 、(5)① 保证碳酸氢钠完全分解,减少实验误差②【详解】(1)明矾是一种复盐,为纯净物。(2)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因此①③④⑤⑥⑦⑧为电解质,②为非电解质,(3)84消毒液是次氯酸钠(NaClO),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HCl),氯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在酸性作用下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H2O。(4) 氯化钠、碳酸钠属于正盐,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属于正盐的是、;碳酸氢钠可用于面包的膨松剂,使用时加入一定量的食醋(主要成分是),膨松效果更好原因是,故答案为:、;;(5) ①“灼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至少进行两次“灼烧”和“称重”的目的是保证碳酸氢钠完全分解,减少实验误差,故答案为:;保证碳酸氢钠完全分解,减少实验误差;②两次灼烧后固体质量为,固体质量减少了即减少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根据方程式可知的质量,工业品纯碱的纯度是,故答案为:。17.(1) KNO3、S CO2(2)(3) 盐 2Fe3++3ClO- +10OH-=2+3Cl-+5H2O(4) +3 2+SO2=+2ClO2 作还原剂【详解】(1)反应S+2KNO3+3CK2S+N2↑+3CO2↑中S的化合价由0价降为-2价被还原作氧化剂,KNO3中N元素由+5价降为0价被还原也作氧化剂,故反应中的氧化剂是KNO3、S,C元素由0价升高为+4价被氧化生成CO2,故氧化产物是CO2;(3)高铁酸钠是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1价,得到2个电子,铁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失去3个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配平后的方程式为2Fe3++3ClO- +10OH-=2+3Cl-+5H2O;(4)NaClO2中O为-2价,Na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代数和为0可推知,Cl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反应1”所得的母液中的含硫微粒只有, “反应1”为NaClO2在酸性条件下被SO2还原,离子方程式为:2+SO2=+2ClO2,“反应2”中ClO2与H2O2、NaOH反应生成NaClO2,所以H2O2的作用是作还原剂。18.【答案】(1)64g mol-1 (2)X2Y3 (3)3.8mol/L 0.038mol/L (4)A、B、D(5)4.0 (6)ACE【解析】(1)已知81 g MCl2中含Cl-为1.2 mol。由于每1 mol MCl2含2 mol Cl-,故该样品中MCl2的物质的量为0.60 mol;则MCl2的摩尔质量 ,,,因此金属M的摩尔质量为64g mol-1;(2)设2体积X2与3体积Y2恰好全部反应,生成2体积Z。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体积比即物质的量比。若2 mol X2与3 mol Y2完全生成2 mol Z,则生成物每1 mol Z中应含X原子个,Y原子个,故Z的化学式为X2Y3;(3)根据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关系式可知此“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在稀释前溶液中,当溶液稀释100倍后,溶液中的浓度是原浓度的,故某同学量取此“84消毒液”,按说明要求稀释后用于消毒,则稀释后的溶液中;(4)配制溶液,需要将药品放入烧杯(E)中溶解,同时用玻璃棒搅拌,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玻璃杯引流移液至100ml容量瓶(F),然后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然后向容量瓶中注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至2cm时,改用胶头滴管(C)逐滴加入,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然后摇匀、装瓶,故不需要A(圆底烧瓶)、B(分液漏斗)、D(500mL容量瓶);(5)配制溶液,需要用100 mL容量瓶,故体积按0.1 L计算,应称取4.0g;(6)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导致称取溶质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大;B.将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称量,由于不需要使用游码,所以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转移到容量瓶中(热溶液体积偏大,冷却后实际总体积减小),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大;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质未全部转移,导致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小;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大;F.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影响溶液体积,故浓度不受影响;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则答案为ACE( ) ( ) (河南省叶县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答题卡) (班级姓名考场号 座位号)(考生号)(贴条形码区姓名XXX考号XXXXXXXX考场号XX座位号XX)(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先将条形码粘贴在‘贴条形码区’,并将本人学校、姓名、考号、考场和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作图时,可用2B铅笔,笔迹要清晰;选择题填涂时,必须用2B铅笔按■图示规范填涂。严格按题号所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纸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完整,严禁折叠或在答题卡上作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此栏考生禁填缺考标记)(11 12 13 14 ) (6 7 8 9 10 ) (1 2 3 4 5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二.填空题(共58分))(15.(除标注空外,其余每空2分,共12分)(1)(1分)(2)(3)(1分))( )(16.(除标注空外,其余每空2分,共19分)(1)(1分)(2))(请在各题目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题无效化学答题卷 第1页 (共2页))( ) ( )(18.(每空2分,共14分)(1)(2)(3)(4)(5)(6)) (17.(除标注空外,其余每空2分,共13分)(1)(2)(3)_______Fe3++______ClO-+_____OH-=______+_____Cl-+_____H2O(4)(1分)) ((3)(4)(5)①②) ( ) ( ) ( ) ( ) (请在各题目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题无效化学答题卷 第2页 (共2页))河南省叶县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安徽桐城被誉为“中国文都”,六尺巷张吴礼让典故,体现了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典籍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 《梦溪笔谈》“石穴中水,所滴者皆为钟乳”D. 《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2.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接触法制硫酸生产中的关键工序是的催化氧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的摩尔质量为64B. 的物质的量为C. 中、的质量之比为D. 等质量的与中氧原子数之比为3. 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200 mL 0.2mol/L的AlCl3溶液中Cl-浓度相同的是A. 300 mL 0.2mol/L的MgCl2溶液B. 200 mL 0.5mol/L的NaCl溶液C. 100 mL 0.1mol/L的FeCl3溶液D. 400 mL 0.3mol/L的CuCl2溶液4. 用图示装置进行氯气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实验现象是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色烟雾B. 乙中湿润的红布条逐渐褪色,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C. 丙实验时先将钠加热至熔成球状,再将盛有的集气瓶倒扣在上方D. 丁中若气球变瘪,则说明能与NaOH溶液反应5. 常温下,在给定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B. 的溶液中:、Cl–、Fe2+、C. 透明溶液中:、、、D. 碳酸钠溶液中:、、、6.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反应至沉淀完全:B. 将一小块钠放入水中:C. 向碳酸氢钡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D. 将氯气通入水中:7.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制备气体 B.闻气体气味C.除去气体中的杂质HCl D.验证气体的漂白性8. 侯氏制碱原理是先将、通入饱和食盐水制得,再进而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作干粉灭火剂,可用于实验室金属钠灭火B. 侯氏制碱产品中若混有,可通过灼烧法去除杂质C. 澄清石灰水可有效检验溶液中是否混有D. 与溶于水均呈碱性,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9.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控制反应制取少量O2 B.制取Fe(OH)3胶体C.观察K2CO3的焰色 D.比较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10. 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连,精准地对化学实验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如图是数字化实验得到的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对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pH减小主要是因为不断从氯水中逸出,、减少B. 若向氯水中加入足量碳酸钙固体,pH减小C. 延长氯水光照时间,氯水的漂白性不变D. 曲线不断下降的原因是光照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为HCl和氧气11.某溶液中含有、、、、、这六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足量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A. B. C. D.12.化学的学习与研究,由宏观到微观,由定性到定量。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定量分析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B.等物质的量的、含有的原子数均为C.溶液中含有的原子数为D.通常状况下,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13.溶液催化脱除烟气中的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Ⅰ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C.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物质的量保持不变D.反应每脱除,理论上消耗的为14. 利用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可以制备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的新物质。已知纯净物A、B、C、D的组成中至少有一种元素相同,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部分条件和产物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A为金属单质,C为浅黄色粉末,常温常压下Y为液态氧化物,则B是Na2OB. 若A是非金属单质,C是光合作用的原料,A和C在高温下生成B,则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若A为黄绿色气体,X为生活中用量最多的金属单质,则少量的A可以和X直接化合得到CD. 若A为黄绿色气体,那么A可以制漂白粉二.填空题(共58分)15.(12分) 含氯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氯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二维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氯气与烧碱的反应可用于制备84消毒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84消毒液的功能有______(填字母),其有效成分应在“价一类”二维图中的位置是______(填“A”或“B”)。a.环境消毒 b.器物杀菌 c.织物漂白 d.发酵食物(2)某同学利用以下试剂研究的性质,并进行了如下预测:从化合价角度看,具有氧化性,可能与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a. b. c.从稳定性角度看,具有不稳定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漂白粉也具有和84消毒液类似的作用,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漂白粉生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6.(19分)生活中离不开化学,家庭厨卫中有许多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括号内为厨卫商品的主要成分:①食盐(NaCl);②料酒(乙醇);③食醋(乙酸);④碱面();⑤小苏打();⑥84消毒液(NaClO);⑦洁厕灵(HCl);⑧净水剂(明矾);⑨铁锅(Fe)回答下列问题:(1)明矾的化学式为,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厨卫用品的主要成分(括号内的物质)是电解质的有______(填序号,下同),是非电解质的有(3)⑥和⑦不能混用,原理为______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4)①④⑤(括号内的物质)属于正盐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碳酸氢钠可用于面包的膨松剂,使用时加入一定量的食醋(主要成分是),膨松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5)为测定工业品纯碱(含小苏打)的纯度,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灼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至少进行两次“灼烧”和“称重”的目的是___________。②工业品纯碱的纯度是___________×100%。17.(13分)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存在于生产和生活中,请结合相关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由硫黄、硝酸钾和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下同),氧化产物是 。(2)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其中一个反应为2CO+2NON2+2CO2.用双线桥法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用某种方法制备高铁酸钠的原理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Fe3++ClO-+OH-→+ Cl-+ H2O(未配平)。高铁酸钠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Fe3++______ClO-+_______OH-=_______+_______Cl-+_______H2O。(4)亚氯酸钠(NaClO2)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常用于漂白织物。工业上制备NaClO2的流程如图所示。Na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 ,“反应1”所得的母液中的含硫微粒只有,试写出“反应1”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2”中H2O2的作用是 。18.(14分)I.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空白(1)81g某金属氯化物中含有,则金属M的摩尔质量为______。(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2体积气体与3体积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Z,则Z的化学式是______。(3)某“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1所示,被广泛用于酒店、医院、家庭等场所消毒,该“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回答下列问题:此“消毒液”有效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某同学量取此“消毒液”,按说明要求稀释后用于消毒,则稀释后的溶液中______。II.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某同学欲配制溶液:(4)在下列给出的玻璃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填字母)。(5)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用托盘天平称取______g固体。(6)下列操作使所配物质的量浓度偏大的有______(填写字母)。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B.将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称量C.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F.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南省叶县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参考答案.docx 河南省叶县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答题卡.docx 河南省叶县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