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杨桥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适应性训练(一)化学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福州市杨桥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适应性训练(一)化学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福州杨桥中学初三化学适应性训练(一)
(全卷共8页,1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火力发电厂排放的废气必须处理达标后排放B.大量发展轨道交通,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C.建设环城河景观带,增大绿化面积
D.建筑工地车辆未经冲洗直接进入路面
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石头粉碎
C.光合作用
D.铁钉生锈
3.试管是化学实验中使用最多的玻璃仪器,如图使用试管的操作正确的是()
777777
A.塞橡胶塞
B.加热试管
C.滴加液体
D.取用固体
4.“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造纸、制火药、烧瓷器是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
B.古代的炼丹术违背了自然科学,对化学的发展毫无贡献
C.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D.现代科学技术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微观探测
5,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实验结果、实验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实验操作中
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连接仪器时,先用水润湿玻璃管,后与胶皮管连接
B.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先放质量大的砝码,再放质量小的砝码
C.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然后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6.某同学利用如图创新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过程进行探究。当蜡烛燃烧约1分钟后,观察到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U型管内出现大量水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20x200mm
B.该实验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的U型管
C.吹灭蜡烛时,观察到的白烟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澄清
D.该创新实验现象明显,便于观察
石灰水目
一细蜡烛
7.利用膜分离技术进行多级分离可以实现含氧量(体积比)超过90%的“富氧空气”,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1.“富氧空气”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因此可以用作助燃剂
B.“富氧空气”可以完全替代普通空气用于所有场合
C.“富氧空气”因纯度不够不能代替用于医疗急救
D.“富氧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8.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和要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白瓷板
导管
=●一子火焰
母火焰
蜡烛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直至熄灭
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D.实验4成功的关键是导管不宜过长
9.冰箱中常用“气调保鲜”来达到对食物保鲜的效果。其中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部
分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宫氧
空气
空气→
篇氮
空气
空气
送风机
膜装囹
空泵
过滤器
A.上述流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空气过滤器的作用是去除空气中的尘埃和杂质
C.膜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
D.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富氧空气”
10.蜡烛(足量)在如图1所示的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
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氧此19一1956
18
分数
15.96
16
炮灭
T
0
50
100
150
图1
时间)
图2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9%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蜡烛足量,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就能被完全耗尽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