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阶段监测试七年级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阶段监测试七年级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18.(1)影响:巩固了周王潮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但诸侯国拥有
山西省2025一2026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阶段二质量检测
较大的独立性,为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埋下祸根;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优越性:铁制农具比木、石等工具更为锋利,持久耐用。(1分)
变化: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粮食产量有了明显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增长,人口也不断增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是农业发展史上的
一次革命: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地主经济迅速壮大,推动了社会的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变革:促使井田制衰落,动摇了分封制: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3分)
答案BACAD D BD CA C B C DB
(3)共同点:背景相同,都是在新兴地主阶级实力壮大,与原来的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
矛盾越来越深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相同,都希望通过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
16.问题1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1分)历史价值:反映了商代晚期青铜器制作工艺高
序,实现富国强兵。性质相同,都是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手段相同,都通过法律形
超;反映商代贵族审美观念;为研究商代社会状况提供依据;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
式确保变法措施的推行。导向相同,都重视农业发展。影响相同,都在一定程度上打
分)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无为而治:
击了旧的奴隶主贵族,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4分)
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发行意义: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
(4)趋势: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国家趋向于统一。(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圆形方孔这一货币形制为历代王朝所沿用。(答出任
19.(1)河姆渡人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潮湿多雨:(1分)干栏式建筑有良好的通
意一点得1分)》
风和防潮功能,还可防虫蛇猛兽之害。(1分)都江堰利用地形与水势,通过“鱼嘴”将岷
问题2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
江分为内江和外江等方式:(1分)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
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
原成为沃野。(1分)智慧:顺应自然、敬畏自然、巧用自然: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
中国奠定了基础。(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处;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问题3原因:执政者不施行仁政,失去民心。(1分)判断:正确。理由:秦朝统治时期,
(2)孔子主张:反对苛政,实行德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天下。(1
赋税沉重;人民的徭役和兵役负担繁重;秦朝法律严苛、刑罚残酷;实行“焚书坑儒”;
分)意义:有利于统治者缓和社会矛盾,改善民生,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1分)
秦的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农民起义,秦朝统治被推翻。(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3)墨子主张:尚贤,即任命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国家的兴亡成败关键在于用人。(1分)
17.(1)领域:天文;历法。(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意义:有效地指导了人们的农业生产活
原因:从春秋到战国,社会变动剧烈,原有的社会秩序逐渐解体,为了富国强兵,统治
动;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天文观测记录为后世天文研究提供原始资料:等等。
者不得不改变传统选官用人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墨子提出“尚贤”,试图打破贵族垄
(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2)①反映西周时期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其作为礼器,体现了西周礼乐文化的成就:
断官职的状况。(1分)
铭文中“中国”一词的记载,展现了早期国家观念与汉字独特魅力。
(4)举措:设立皇帝制度:推行郡县制:修筑驰道:统一度量衡和文字;北击匈奴;统
②反映了战国时期纺织技艺的精湛(或手工业发展水平):其纹样设计展现了楚地神
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置桂林、象、南海等郡。(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5分)
秘瑰丽、崇尚自然的浪漫主义文化,有助于了解楚文化。
重要作用: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框架: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治
③体现了秦代陶俑烧制与雕塑技术的精湛;庞大的军阵生动展现了秦朝的军事力量;
理体系的形成起了开创性、奠基性作用;构建了大一统国家的共同基础;等等。(答出
反映出秦朝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
任意一点得1分》
评分说明:分别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共3分。
(3)特点《诗经》:内容丰富,关注社会现实:句式多是四言,兼有长短句;思想性和艺
术性极高。(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楚辞”:具有鲜明的楚国地域色彩;浪漫主义;意象多样、构思奇特;辞藻华美;等等
(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影响:《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丰富
了中国传统文化;共同塑造了后世的文人精神: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历史答案第1页(共2页)
历史答案第2页(共2页)姓名
准考证号
4.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特种邮票,一套4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
2025一2026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阶段二质量检测
为“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石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二里
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该组邮票可用于了解


A.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
B.甲骨文的起源
注意事项:
C.青铜技术发展与传播交流
12
1.本试卷采用开卷考试,分第I卷和第Ⅱ卷,全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
D.农耕技术成熟
1
分钟。
5.据史书记载,周人所用的皮与牛,由郑人自外输入;楚国所产的木材、皮革,输出于晋;
晋国亦与外族交换货物。列国间经济往来频繁,各地物产互相补充。这反映出春秋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时期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A.手工业的兴盛
B.铁器牛耕出现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C.王室日益衰微
D.商业活动活跃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6.《诗经》共有三百多篇诗歌,关注社会现实。下面《诗经》中的诗句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诗经·秦风无衣》
1.考古学家在山西襄汾丁村遗址(距今约10万年)发现多处集中分布的烧骨、红烧土,部
分区域经历过600℃以上的持续加热。此外,遗址内同一区域的灰烬层呈现多次叠压
A.统治残暴、民怨沸腾
B.礼崩乐坏、变法改革
状态。据此可推断,丁村古人类
C.使用铁器、发展生产
D.社会动荡、千戈不息
A.过着集体生活
B.会使用火并管理火源
七年级(1)班同学以“探晋国历史·品历史大势”为主题,制作了相关知识图谱,请据
C.掌握制陶技术
D.已从事原始农业生产
此回答第7、8小题
2.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下面的出土文物信息可用于研究
●山西太原光社出土
●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
●用于垦地,是一种
●体型虽然与野猪仍有些近
直插式的破土和整地
似,但其头部已经明显变短
图示
工具
石铲
陶猪
其特征与现代家猪高度吻合
A.原始农业的兴起
B.生产工具的改进

了越
C.阶级分化的出现
D.早期国家的产生
3.下表展示了大汶口遗址部分墓葬出土的随葬品情况,材料反映出当时
图一
春秋形势图
图二战国形势图
性质
争霸
兼并
墓葬号
随葬品
《国语·晋语》找,晋侯因采纳魏蜂“和《史记·赵世家》记战,(赵武灵王)召楼缓谋
10号
80余件精美的陶器、象牙梳、象牙雕筒,玉质的臂环、指环和铲子等
文献诸戎、款”之策,实现“八年九合诸侯”曰:“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
61号
只有一件陶鼎和一块砾石
的霸业
林胡、楼烦、奏、韩之边…吾欲胡服
70号
合葬墓,总共只有一件石铲
7.对上表中画圈部分变化(从图一到图二),解读正确的是
A.社会生活奢侈
B.商业交换频繁
A.军事战争是政权变革唯一动力
B.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走向瓦解
C.出现贫富分化
D.性别差异突出
C.周王名义上仍然是天下“共主”
D.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不断增加
历史第1页(共8页)
历史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