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前强化训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前强化训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考前强化训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化学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研究范畴与化学有关的是( )
A. 软件开发 B. 雷达探测 C. 药物研制 D. 地图测绘
2.实验是一条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滴加液体 C.收集氧气 D.加热液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3~5题: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制备原理为。次氯酸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破坏微生物的分子结构,从而发挥漂白和消毒作用。次氯酸(HClO)见光或受热都易分解。
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氯气 B.氢氧化钠 C.次氯酸钠 D.水
4.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钠离子: B.二氧化碳分子:Co2
C.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NaClO D.2个氯原子:Cl2
5.下列关于84消毒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84消毒液能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 B.84消毒液消毒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C.84消毒液与热水混合,消毒效果更佳 D.84消毒液需要避光、密封保存在阴凉处
6. 被称为“快乐因子”的多巴胺(化学式为C8H11NO2)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下列关于多巴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属于氧化物 B. 由四种元素组成
C. 一个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 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
7.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 B.观察颜色区分氧化铜和二氧化锰
C.用磁铁鉴别铁片和铜片 D.通过闻气味鉴别碳酸氢铵和蔗糖
8.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因此带电荷的微观粒子一定是离子
C.过氧化氢溶液能分解产生氧气,因此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分子
D.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因此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9. 小组同学想探究用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测定氧气含量方法的优劣。他们用足量的蜡烛、红磷和白磷分别在相同体积与状态的空气中燃烧(红磷与白磷燃烧产物均为五氧化二磷),用氧气探测器测定容器中剩余氧气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证明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B. 三个实验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效果最好的是白磷燃烧实验
C. 根据图像对比可知,三种物质中,白磷能在更低浓度的氧气中燃烧
D. 若将足量蜡烛和白磷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燃烧,氧气的体积分数可降至0%
10.电解水制氢能耗大,效率低,因而未被广泛应用。某种光解水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
误的是( )
A.电解水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光解水过程需要不断补充和FeO以推动反应持续进行
C.光解水与电解水相比能充分利用太阳能,成本更低
D.反应II的符号表达式为
二、化学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40分)
11.(7分)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分析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图1:“打铁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是将熔化的铁水(主要成分是铁和少量碳)用一把在水中浸泡处理过的柳木勺舀出,用力击打到空中,形成如焰火一样璀璨的视觉效果,场面恢弘壮观。
①构成铁的微粒是____________;熔化的铁水属于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铁水被击打到空中后,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此过程__________(填“释放”或“吸收”)热量;三氧化二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熔化的铁水抛向空中却可以剧烈氧化,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图2:氮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氮气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焊接金属时会使用氮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填“稳定”或“活泼”),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填微粒符号)。
12.(8分)某同学开展关于水的探究式学习。
I.探究水的组成
(1)利用如右图实验探究水的组成。与b管相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_(填“正”或“负”)极,
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中的水中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生活用水的净化
(3)水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色素、异味、矿物质、微生物等。
①图2中去除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操作,如果在实验室中进行,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包括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
图1
图2
②图1为活性炭吸附后的微观图示,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______结构,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
(4)将饮用水瓶和纱布、活性炭等组合成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水的净化。其中,装置制作较合理的是____(填“A”或“B”)。
(5)利用膜技术可以高效净水,部分过程如图3所示。请根据图3比较大分子的直径a与微滤膜孔隙直径b和超滤膜孔隙直径c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a、b、c表示)。
图3
13.(6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我国科学家研制了全球首套捕集二氧化碳合成甲醇(CH3OH)的装置,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以下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CH3OH的流程图。
【查阅资料】甲醇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溶于水,熔点-97.8℃,沸点64.7℃。
(1)二氧化碳和甲醇中都含有碳____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2)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中能量的转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写出铁粉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要从CH3OH和H2O的混合物中分离出CH3OH,可选择蒸馏的方法。则蒸馏时应控制温度为( )
A.低于-97.8℃ B. -97.8℃~64.7℃ C. 64.7℃~100℃ D.高于100℃
14. (10分)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储存和应用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I制氢
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法制氢。由化石能源制得的氢气中含有CO,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从而实现氢气和液态CO的分离;电解水法制氢,可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等发电使水分解。
(1)下列有关氢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氢气燃烧的产物无污染,所以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B. 利用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C. 利用太阳能发电使水分解制氢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D. 现阶段氢能已经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
(2)利用液氮的低温能将H2和CO分离,说明H2的沸点比CO的沸点________。
II储氢
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物理储氢包括加压储氢和吸附储氢。用物理方法将石墨进行剥离,得到的石墨烯可用于常温吸附氢气。金属镁可用于化学储氢,反应后生成氢化镁(MgH2)。
(3)将氢气压缩进储氢瓶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4)氢化镁(MgH2)释氢原理是其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反应,实验室在保存氢化镁时该___________保存。
III应用
图1为工业上利用氢气合成化肥尿素[CO(NH2)2]的流程:
(5)含碳燃料燃烧前需将其粉碎,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氨气(NH3)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尿素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图2为合成尿素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图,请解释合成尿素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80~200℃,其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9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基于特定需求制取氧气”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I.实验室制取氧气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的实验装置,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①实验室可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该装置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还可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来制取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少 B.反应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不变
C.加二氧化锰可使产生氧气的质量变多 D.除二氧化锰外,一些物质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II.探究家用制氧机制取氧气
(2)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的学习,同学们对市面上常见的一种简易制氧机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甲试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它是一种白色固体,溶于水或受热时,会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乙试剂是难溶于水的二氧化锰固体。将一定量的甲试剂和乙试剂先后放入盛有水的反应仓中,即可产生氧气。
①写出反应仓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将___________________放置在加湿过滤仓管口处,来检验氧气。
③如图所示,同学们利用饮料瓶、注射器、吸管等日常用品设计并制作简易家庭制氧机。下列关于该简易制氧机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
A.装药品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中采用注射器可控制液体药品的滴速
C.通过乙瓶中的水可监测氧气产生的速率
D.通过乙瓶中的水可增大产生氧气的湿度
III.了解潜艇内氧气的来源
(3)潜艇可用氧烛作为应急氧源,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使用时发生如下两个过程:
①按下火帽点燃内部金属镁粉,放出大量的热;
②放出的热促使产氧药块中的氯酸钠(NaClO3)在催化剂的催化下持续分解,放出氧气。
一枚某型号氧烛中约含氯酸钠 21.3kg,假设完全反应后氯酸钠中氧元素全部转化为氧气,理论上最多可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kg;实际供氧过程中,发现制取的氧气质量小于理论值,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考前强化训练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10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A C A B A D B
二、化学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40分)
11.
①铁原子 纯净物 ②释放 +3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2)稳定 N2
12.
(1)负 H2O → H2+O2 (2)增强水的导电性
(3)①漏斗②疏松多孔 (4)A (5)b>a>c
13.
(1)元素 (2)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3) Fe+H2O→Fe3O4+H2 降低 (4)C
14.
(1)BD (2)低
(3)分子间的间隔(间隙)
(4) MgH2+H2O→Mg(OH)2+H2 密封
(5)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6)NH3+CO2→CO(NH2)2+H2O
(7)该温度下,尿素产率最高
15.
(1)
①BD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②BD
(2)
① H2O2 → H2O+O2
②带火星的木条
③ABCD
(3)9.6 氯酸钠为完全分解(或者催化剂活性不或者/装置漏气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