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3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劳动教育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下列劳动实践包含化学变化是
A.麦田锄草 B.面粉发酵 C.落叶清扫 D.房间整理
2. 鲜虾中含有丰富的锌,适当补锌可以预防睡觉磨牙症状,这里的“锌”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元素
3. 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唐代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写道“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能闻到“一院香”是因为
A.分子在不停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的体积变大
4.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氖气:Ne2 B. 氧化铜:CuO
C. 1个水分子:H2O2 D. 2个氮原子:N2
5. 人类照明利用的能源和使用的材料变迁情况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火把 煤油灯 白炽灯 LED灯
A.从火把到LED灯的发展,体现了化学在能源利用与材料开发领域的作用
B.用白炽灯和LED灯照明相对于使用火把和煤油灯更方便清洁
C.白炽灯中填充N2可防止灯丝在高温下氧化,延长使用寿命
D.LED灯的发光元件为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其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6. 下列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系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氯化钠固体 B.量取90 mL水 C.配制溶液 D.用温度计搅拌
7. “铁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打铁花时要先将生铁(主要成分为Fe、C等)加热熔为铁水,再将铁水猛力击打至空中,散开后产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属于纯净物
B.生铁熔化为铁水后,铁原子发生了变化
C.铁水散开后能燃烧的原因是增大了氧气的浓度
D.打铁花的场地应选择在空旷且通风良好的地方
8. 兴趣小组收集到一些浑浊的河水,进行净水操作的实验过程如图一,用到的实验装置如图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一中,加入的A物质是明矾。
B.图一中操作①对应图二中的装置Ⅲ
C.图一中操作②可完全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
D.图一中操作③分离混合物的思路是直接提取有用物质
9. 镧元素可用于制造氢能源储存材料,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X的值为2 B.镧原子的质子数为57
C.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8.91g D.镧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
10. 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比较:钠原子(Na)和钠离子(Na+)核电荷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B.分类: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
C.分析: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因为通电时稀有气体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推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11. 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建立的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原子核结构模型 四个氮原子模型 化学反应模型
A B C D
12. 兴趣小组探究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中CO2含量的差异,使用实验装置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气可观察到玻璃管1管口有气泡冒出
B.呼气时需要关闭右边软管夹、打开左边软管夹
C.通过几次呼吸后,烧杯B中的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
D.玻璃管4的作用是调节压强
13. 阿奇霉素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药物,部分说明书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说明书 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阿奇霉素。 化学式:C38H72N2O12 性状:本品为白色颗粒或粉末,气芳香。 规格:0.1g/袋。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1次。
A.气芳香是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的化学性质
B.1个阿奇霉素分子含有114个原子
C.阿奇霉素的化学式量为748
D.阿奇霉素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14. 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测量木条和蜡烛燃烧至熄灭过程中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数据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两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均约为21%
B.70s时,甲集气瓶内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8.3%
C.木条、蜡烛均熄灭后,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甲<乙
D.可以通过调节氧气的体积分数调控燃烧
15. 存在于地表附近的臭氧气味强烈,即使浓度很低也会损伤人的肺功能,引起打喷嚏、咳嗽、胸痛和肺水肿等,它还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地表附近臭氧的生成,与二氧化氮、PM2.5等多种污染物有关,在阳光作用下,一种生成臭氧的原理如下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的分子有4种
B.N、O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C.NO和NO2可相互转化
D.随着分子的数目不断增加,NO2分子的数目不断减少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5分。
16. (14分)化学在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1)中国智慧:“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包含了古人对物质构成奥秘的表达,其能够表达出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的性质是 。
(2)中国农业:种植农作物使用的农家肥需要腐熟,该过程发生 (填“缓慢氧化”或“剧烈氧化”)。
(3)中国建筑:粉墙黛瓦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之一,画粉墙时需使用氢氧化钙,写出氢氧化钙的化学式并标注原子团的化合价 。
(4)中国环境:我国2025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随手关闭电灯 B.露天焚烧树叶
C.加高烟囱排放废气 D.洗菜余水用于浇花
(5)中国科技:南京大学科研团队的研究表明,月壤在光伏电解水和光热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性能和选择性。月壤表面具有丰富的微孔和囊泡结构,这种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月壤的催化性能。用月壤实现地外人工光合成图如下:
①第1步存在能量转化,先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然后用于分解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
②月壤表面具有丰富的 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月壤的催化性能。
③第3步二氧化碳加氢的光热催化反应,月壤作催化剂,可以生成甲烷(CH4)和水,写出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6)中国医疗: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发出首款脑胶质瘤靶向药——伯瑞替尼,填补了该类药品的空白。
①伯瑞替尼()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②伯瑞替尼()中F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到0.1%)。
(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2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会上,8万只“环保气球”在激昂的乐声中同时升空,化作一道绚丽的彩虹。这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化学科技与环保理念的完美融合。
球皮的奥秘:本次大会放飞的气球,材质为全降解天然材料,主要成分为天然乳胶、植物淀粉和由玉米、甘蔗等植物发酵制成的聚乳酸(PLA)。这些材料均属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具有环保、无害、可完全降解的特性。这种气球所用材料在通常日照环境下,约一个月后,气球表面就会开始粉化,180天内自然降解率可达60%—70%,在1年至1年半的时间内可完全降解,最终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有机质,不会造成永久性污染。
气体的选择:氢气密度小,曾是填充气球的常用气体,但它是一种极易燃易爆的气体,一旦泄漏,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遇明火极易发生剧烈反应,可能发生爆炸,安全隐患极大。为确保绝对安全,基于化学性质的充分评估,工程师们最终选择了稀有气体氦气。氦气密度同样远小于空气,且化学性质极度稳定。
(1)本次放飞气球环保无害的原因是 。
(2)氢气燃烧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氦气的化学性质极度稳定,从原子结构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
18. (6分)兴趣小组用纯净水、红茶粉、白砂糖等物质自制冰红茶,进行如下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蔗糖溶液:蔗糖的溶质质量分数决定了冰红茶的口感,为了得到甜度适中的冰红茶,现要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①用蔗糖固体和蒸馏水配制,需蒸馏水的体积为 。(已知水的密度为1 g/mL)
②用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蔗糖溶液和蒸馏水配制,需蔗糖溶液的质量为 。
(2)配制冰红茶:称量3 g红茶粉,量取150 mL水,加入烧杯中充分溶解,再加入上述配制的蔗糖溶液改善口感。自制所得冰红茶颜色均匀、甜度一致,这体现出溶液具有的性质是 。
19. (19分)兴趣小组以“氧气的制备及性质”开展主题式探究。
Ⅰ. 工业制氧
兴趣小组调查常用工业制氧方法如下,回答相关问题:
(1)分离液态空气法。其原理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 不同而分离的。
(2)分子筛分离。变压吸附法制氧气(如下图):控制调节按钮,利用变压吸附技术,分子筛吸附气体和解吸气体交替进行,可连续生产大量高纯度氧气。
①空气通过分子筛吸附材料时,更容易被吸附的是 (填“氮分子”或“氧分子”)。
②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图1中制得富氧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含量较少可忽略)
③结合图2分析,通过压强的 (填“增大”或“降低”),能使被吸附的气体释放出去(此过程称为解吸),分子筛吸附材料可恢复吸附能力。
Ⅱ. 实验室制氧
兴趣小组使用下图实验装置完成氧气制取,回答下列问题:
(3)标号仪器①的名称为 。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序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5)若用F装置收集生成的氧气,验满时进行的操作为 。
Ⅲ. 家用制氧机制氧
甲图是兴趣小组收集的某品牌制氧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在反应仓中先后加入粉末状过碳酸钠(2Na2CO3 3H2O2)、水和粉末状二氧化锰,即产生氧气。
甲 乙
在实验室中模拟该制氧机制氧,可用乙图装置模拟加湿过渡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n导管连接反应仓 B.可以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C.可以增加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Ⅳ. 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兴趣小组利用收集的氧气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7)实验一: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8)实验二:铁丝燃烧实验中,需要在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
(9)实验三:集气瓶底预留少量水的主要作用是 。
20. (10分)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能生成氨水。氨气的应用十分广泛,工业上常用来制氮肥、硝酸和纯碱。氨气也能用作燃料,燃烧时生成氮气和水,在工业、电力、交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前景。工业上合成氨气的一种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各写一条)。
(2)与煤炭、汽油等燃料相比,氨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
(3)结合右图信息,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最终氨气的含量最高的是 。
A.2×107Pa、300℃ B.2×107Pa、500℃
C.4×107Pa、300℃ D.4×107Pa、500℃
(4)在1.01×105Pa时,欲将NH3与N2、H2分离,根据下表中数据分析,温度范围应控制在 。
物质 H2 N2 NH3
沸点/℃1.01×105Pa) -252 -195.8 -33.35
(5)据流程图分析,氨气生产过程中,可重复使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1. (10分)宋朝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青绿山水为主调,描绘壮丽山河,为中国青绿山水画巅峰之作。画作使用了石青、石绿、砗磲粉等传统颜料,已知石绿主要成分为含铜元素的化合物,兴趣小组对石绿的成分及形成进行了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资料1: CuCO3受热时会分解生成CuO和CO2,Cu(OH)2受热时会分解生成CuO和H2O。
资料2:白色的无水硫酸铜(CuSO4)固体遇水变蓝色。
【提出问题】石绿中的成分是怎样的?
【做出猜想】猜想①只含CuCO3;猜想②只含Cu(OH)2;猜想③含有CuCO3和Cu(OH)2。
【实验验证】用图1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1)按气流方向填写图1中装置的正确顺序为 ,实验中观察到装置A中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装置B中液体变浑浊,装置C中现象为 ,验证出猜想③是正确的。
(2)若在B装置前加防倒吸装置,应选择图2中的装置是 (填“甲”或“乙”)。
(3)石绿可用xCuCO3 yCu(OH)2表示,也可用Cu2(OH)2CO3表示,则x∶y = 。
(4)《本草纲目》载:铜得紫阳之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而生绿,绿久则成石,谓之石绿。形成石绿的符号表达式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