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二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二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二卷)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海水 C.水银 D.加碘盐
2.成语简洁精辟,含义丰富。下列成语的本义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立竿见影 B.百炼成钢 C.铁杵成针 D.云消雾散
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收集氧气 B.稀释浓硫酸 C.熄灭酒精灯 D.溶解粗盐
4.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进入林区不携带火种 B.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
C.用煤取暖时保持通风换气 D.不在室内给电动车充电
5.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的关系不相符的是
A.液氧与甲烷用作火箭推进剂,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B.活性炭用于去除水中的色素与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C.铜用于制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D.氩气用作金属焊接时的保护气,利用了氩气化学性质的稳定性
6.稀土元素是具有重要用途的资源。其中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钆是一种金属元素 B.钆的元素符号是Gd
C.钆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64 D.钆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7.25g
7.中国古代冶炼锡常用的方法是将数百斤锡砂(主要成分是SnO2)和数百斤木炭混合,使其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锡的反应是: SnO2+CSn+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nO2中锡元素的化合价为+2
B.上述反应是置换反应
C.SnO2和木炭质量比为1﹕1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D.木炭在冶炼中只起到燃烧放热的作用
8.下图实验均可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关于甲、乙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条件相同
B.都会生成黑色固体
C.实验过程中乙实验更环保
D.红磷、铁粉的用量对实验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甲 乙
9.如图所示,盛有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有底部放有镁条的试管,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泡,烧杯内溶液逐渐变浑浊,恢复至室温后,将试管内的溶液倒入烧杯中,此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内有两种白色沉淀
B.稀盐酸与镁条反应吸收热量
C.烧杯内溶液质量变大
D.烧杯内溶液的pH变大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4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通常有包粽子、戴香包、挂艾草、赛龙舟等习俗。
(1)包粽子要用糯米,淘米时用筛网将糯米和水分离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 。
(2)制作香包用到蚕丝线,蚕丝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3)艾草能够驱蚊避虫,其中所含的蓝桉醇化学式为C15H26O,蓝桉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数目比为 。
(4)龙舟的制造中用到不锈钢,不锈钢的硬度比纯铁 (填“大”或“小”)。
11.(3分)“新栽杨柳三千万,引得春风度玉关”,是对中国人长期坚持不懈进行沙漠治理的成效写照。
(1)杨树、柳树拥有发达的根系,具有良好的涵水固沙作用,其根部从土壤中获取的营养物质中通常含有C、H、O、N、P、K、Ca、Mg等 (填“元素”或“原子”)。
(2)沙子的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碳酸钙等,它们都 (填“难”或“易”)溶于水。
(3)沙漠中经济作物的生长通常需要施用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填字母)。
A. NH4NO3 B. KNO3 C. Ca(H2PO4)2
12.(4分)2025年4月,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载人飞船的封闭系统里,主要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来满足航天员的日常需要。
(1)航天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主要通过电解水来获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航天员呼吸产生的CO2可以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进行吸收转化,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X所表示的粒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可作为最理想的清洁燃料的是 。
13.(3分)某同学通过下面甲、乙实验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甲实验验证铜、锌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乙实验验证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其中试管内的溶液X可以是 (只写一种)。
14.(5分)如图是NaCl和MgSO4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0℃~40℃之间,NaCl和MgSO4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
(2)交点A的含义是 。
(3)某学习小组欲从30g固体(含27g NaCl、3g MgSO4) 中得到较纯净的NaCl,40℃时进行如下实验:
乙中,烧杯内析出的固体物质是 ,溶液是MgSO4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40℃时,NaCl的溶解度为 g。
15.(5分)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SO4、CaCO3、NaCl、Ca(OH)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按照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
(1)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 。
(2)白色沉淀A是 。
(3)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6分)气体制备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字母 a 的仪器名称: 。
(2)用A装置制取O2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3)实验室制备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 。
(4)若某气体既能用C装置也能用E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
①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
②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
③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17.(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甲、乙、丙三支各盛有不同试剂的注射器连接在三通阀上,如图所示,利用该实验装置探究NaOH与CO2的反应。(注:连接注射器时,阀门a、b、c均处于关闭状态)
【学习交流】
(1)实验时观察到甲中产生无色气泡,活塞向上移动,生成的气体是 。待甲中反应完全后,打开阀门a和b,将甲中液体恰好完全推入乙中时,关闭阀门b,打开阀门c,向下推动甲的活塞,使甲中气体进入丙中,观察到丙中活塞向右移动,关闭阀门a,振荡后丙中活塞向左移动。
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 (填“能”或“不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2)小强接着打开阀门b,将丙中溶液推入乙中(忽略三通阀内残留的少量气体),观察到乙中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为红色。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写一个)。
通过该实验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拓展探究】使乙中溶液呈红色的物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Na2CO3 猜想三:NaOH和Ca(OH)2
【实验验证】小华取少量小强实验后乙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气泡,则证明猜想成 立,此时试管内溶液为 色。
【实验反思】小强的实验结束后,乙中溶液的溶质(除酚酞)有 种。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为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100g 稀硫酸样品中,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为 g。
(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5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二卷)
化学·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C 2.B 3.D 4.B 5.A 6.D 7.B 8.C 9.C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4分)
(1)过滤
(2)天然
(3)15﹕26﹕1
(4)大
11.(3分)
(1)元素
(2)难
(3)B
12.(4分)
(1)2H2O2H2↑+O2↑
(2)CH4;氢气(或H2)
13.(3分)
(1)Zn+H2SO4==ZnSO4+H2↑
(2)硫酸亚铁溶液(合理即可)
14.(5分)
(1)MgSO4(或硫酸镁)
(2)t℃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
(3)NaCl(或氯化钠);不饱和
(4)36.6
15.(5分)
(1)CuSO4(或硫酸铜)
(2)CaCO3 (或碳酸钙)
(3)2NaOH+CuCl2==Cu(OH)2↓+2NaCl
(4)Ca(OH)2、Na2CO3 (或氢氧化钙、碳酸钠)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6分)
(1)锥形瓶
(2)2KMnO4K2MnO4+MnO2+O2↑
(3)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收集满
(4)③
17.(7分)
【学习交流】
(1)二氧化碳(或CO2);能
(2)CaCl2+Na2CO3==CaCO3↓+2NaCl[或Ca(OH)2+Na2CO3==CaCO3↓+2NaOH]
【实验验证】二;无
【实验反思】三(或3)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5分)
(1)80
(2)解:设10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80g×20% x
x=19.6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9.6%。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