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邢台市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检测
化学(人教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仔细审题,工整作答,保持卷面整洁。
3.考生完成试卷后,务必从头到尾认真检查一遍。
4.考生须独立作答,不得讨论,不得传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P-31 Ca-40
题号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总分
得分
选择题涂卡处
1 [A][B][C] [D] 6[A] [B][C] [D] 2 [A][B][C] [D] 7[A][B] [C] [D] 3 [A][B] [C] [D] 8[A][B][C] [D] 4[A][B][C][D] 9 [A][B] [C][D] 5[A] [B][C] [D] 10[A] [B] [C] [D]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对青蒿素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晶体 B.受热易分解
C.难溶于水 D.熔点为 156℃
2.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试剂时,常要用到量筒。图1所示液体试剂取用、量取过程中,方法或操作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瓶口位置
B.试剂瓶标签的朝向
C.试剂瓶瓶塞的放置
D.量筒读数时的方法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1页(共6页)
3.国家正在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多植树造林可净化空气
B.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C.空气中的氧气可供给呼吸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占比虽然很小,但用途广泛
4.烟花常用于庆典观赏,烟花的绚丽色彩主要是因为燃放时物质与氧气反应发出各种颜色的光芒。我们燃放烟花时经常看到淡蓝色火焰和闻到刺激性气味,产生该现象的物质可能是()
A.硫磺 B.木炭
C.铁粉 D.红磷
5.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6.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图2是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其中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装置内的水分子()
A.体积增大
B.质量增大
C.数目增多
D.间隔增大
7.如图3所示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是b
B.原子中a 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和c上
D.所有原子均由 a、b、c三种微观粒子构成
8.我国自主研制的薄膜铌酸锂(LiNbO )光子毫米波雷达芯片可用于智能驾驶。锂元素和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4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锂的原子序数是3
B.铌原子中含有41个质子
C.两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D.两种元素原子的电子数相差85.97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2页(共6页)
9.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水的组成,进行了如图5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与电源正极相连
B.玻璃管乙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C.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D.通过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10.明代修著的《本草品汇精要》中记载炉甘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锌( 具有“止血、生肌、明目,主风热赤眼”的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炉甘石属于纯净物
B.碳酸锌由三种元素组成
C.碳酸锌中含有臭氧(O )分子
D.碳酸锌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
得 分 评卷人
11.(3分)“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文物考古彰显我国古今科技文明。
(1)发掘的某些珍贵文物可放入氮气保护箱中,是因为氮气 。
(2)石青[主要成分为 是彩绘陶俑的一种矿物颜料,其中铜元素化合价为+2,则n= 。
(3)熟石膏(2CaSO ·H O)可用于文物修复,当其与适量水混合时会逐渐变硬、膨胀,生成生石膏(CaSO ·2H O),该过程发生的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2.(5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体试剂通常存放在 (填仪器名称)里。
(2)给容积为15mL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所盛液体体积最多为 mL。
(3)玻璃仪器洗净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 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4)指出下列操作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①实验剩余的试剂放回原瓶: ;
②加热试管中的固体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3页(共6页)
13.(5分)根据图6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6-甲所示为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红磷应足量的目的是 ,小明认为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你认为该方案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2)图6-乙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提供热源的仪器是 ;使用此装置收集氧气,正确的收集时机是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该 (选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14.(4分)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从宏观角度看,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如图7所示,甲、乙分别是某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甲是某种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 ;
②乙表示的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离子。
15.(5分)化学老师在课堂上表演了一个魔术————“空瓶生烟”,如图8-甲所示A瓶中充满氨气,B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抽开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已知氯化氢的密度比氨气大,发生反应的示意图如图8-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 变化。
(2)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的化学性质 (选填“相同”或“不同”)。
(3)氯化铵的化学式为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4)抽开玻璃片,两种气体就发生反应,从微观角度分析说明了 。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4页(共6页)◇
16.(6分)小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将其带到实验室与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中明矾的作用是 。
(2)操作Ⅲ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液体M仍然浑浊,原因除了滤纸破损外,还有一种错误操作可能是 。
(3)改正错误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若要制取净化程度更高的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
(4)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0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装置制作较合理的是 (选填“甲”或“乙”),活性炭的作用是 。
17.(7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制备氧气的实验,实验过程中不小心将氧化铜(CuO)粉末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有大量气泡生成,于是同学们开展了相关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氧化铜为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分别量取10mL的水和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置于编号为A、B、C的试管中。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向试管A中加入1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内 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缓慢
实验2 向试管B中加入10mL的水和0.5g氧化铜,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内 无明显现象 氧化铜不能使水分解产生氧气
实验3 向试管C中加入 1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0.5g氧化铜,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内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分析讨论】(1)实验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极少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 。
(2)实验2起的作用是 。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 5页(共6页)
(3)小明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氧化铜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的结论,于是他又补充设计了下列两个探究实验:
①在实验3前后,各对氧化铜进行一次称量,其目的是证明:反应前后氧化铜的 没变;
②倾倒掉实验3反应后的液体,向试管中余下的氧化铜中重新加入10mL (填试剂名称),又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氧化铜的 没变。
【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实验,最终得出氧化铜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拓展延伸】如图11-甲所示,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g二氧化锰、1g氧化铜,再将各装有10mL 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两锥形瓶内,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完全接触,测得相同条件下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1-乙所示。
(1)对比分析图11-乙中的 (填字母)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2)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反应虽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说明催化剂 (选填“能”或“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
18.(5分)赵县雪花梨是河北省赵县特产,栽培历史悠久,因其果肉洁白如玉,似霜如雪而得名。雪花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其中氮、磷、钾需求量较大但常供应不足,因此需要施加一定质量的化肥,已知磷酸钙[Ca (PO ) ]是一种常用的磷肥。
(1)求磷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
(2)若某果园需要增加6.2kg的磷元素,求应向该果园施加磷酸钙的质量。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6页(共6页)
2025—2026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检测
化学(人教版) 参考答案
评分说明:
1.本答案仅供参考,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一致,只要正确,同样得分。
2.若答案不正确,但解题过程正确,可酌情给分。
一、(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 C D B D C B
二、(11~17题每空1分,18题5分,共40分)
11.(1)化学性质不活泼 (2)3 (3)化学
12.(1)细口瓶 (2)5 (3)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4)①污染试剂 ②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13.(1)耗尽集气瓶中的氧气 不可行 (2)酒精灯 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 正放
14.(1)O (2)①8 ②7 得到
15.(1)没有 (2)不同 (3)NH4Cl -3 (4)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6.(1)使悬浮颗粒发生凝聚而沉降 (2)引流 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合理即可)
(3)蒸馏 (4)甲 吸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除去异味
17.【分析讨论】(1)不复燃 (2)作对照,排除水和氧化铜产生氧气的可能
(3)①质量 ②5%过氧化氢溶液 化学性质
【拓展延伸】(1)ab(或cd) (2)不能
18. 解:(1)磷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40×3+(31+16×4)×2=310;(2分)
(2)磷元素的质量分数===20%,
若某果园需要增加6.2kg的磷元素,
应向该果园施加磷酸钙的质量===31kg。(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