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期九年级适应性测试(一)化学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共4页,四大题,总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华夏历史悠久,中原文化厚重。下列传统工艺品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镇平玉雕 B. 禹州钧瓷 C. 陕州剪纸 D. 洛宁竹编2.下列科学家中,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贡献的我国科学家是( )A.徐光宪 B.闵恩泽 C.张青莲 D.道尔顿3.2025年六五环境日我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滥伐林木 B.修复草原 C.污水处理 D.光伏发电4.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加热液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 闻气体气味 D.过滤5. 装运汽油或乙醇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 )6.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氧气 B. 氨气 C.金刚石 D.硫酸铜生活中常见的“加铁酱油”“高钙奶粉”等物质中的“铁”“钙”指的是( )元素 B. 原子 C.分子 D.离子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9,其核外电子数为( )164 B. 115 C. 66 D. 49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放出热量。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10.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C. 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是因为分子受热变大 D. 为防止水污染,应禁止使用农药化肥11. 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中,下列做法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A. 活性炭用于自制净水器-----活性炭可消毒杀菌B. 用橡皮泥制作水分子模型-----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 过氧化氢溶液用于制作简易供氧器-----过氧化氢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 制作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需要检测的空气污染物不包括二氧化碳1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有如下操作:①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试剂集中加热 ④将试剂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 ⑤收集完毕,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⑥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开始收集气体⑦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②④①③⑥⑤⑦ B.②③①④⑤⑥⑦ C.②④①③⑥⑦⑤ D.④②①③⑥⑤⑦13.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空气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C.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14.下列各图表示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2分)汽车尾气中的NO可通过催化转化器转化为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2025年9月3日上午,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在大典结束时8万只气球腾空而起,壮观绚丽,为了绝对安全,气球内填充的是性质稳定的_______。16.(4分)化学用语是简明扼要、信息丰富的国际通用语言。请用化学用语表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2个铁原子:_____________硬水中较多的两种离子:_________、_________。17.(3分)某小组同学在实践活动中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并用其净化浑浊的河水。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该净水过程________(填“能”或“不能”)降低水的硬度。18. (2分)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有“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的表述。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胶泥刻字”或“火烧令坚”)。胶泥由SiO 、Al2O 、CaO等组成,在物质类别上胶泥属于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19.(3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的________(填“最左边”、“中间”或“最右边”)。20.(2分)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常温下,B、D是无色气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1)写出物质C的符号_________。(2)写出②中化学反应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21.(2分)液化石油气是常用燃料。从分子及其运动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1)25 m 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 m 的钢瓶中(如右图)。(2)液化石油气中添加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周围较大范围都能闻到特殊臭味,可及时采取安全措施。22.(3分)实验创新是重要的科学素养。某同学对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通常状态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1)写出图1实验中的现象: 。(2)图2实验中可观察到______(填“ab”或“bc”)段湿布条先变色。(3)图1和图2实验均能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2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由图可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填微粒名称)(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24.(3分)“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根据以下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C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四、综合应用题(每空1分,共10分)25.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 b: ____________(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该反应的表达式为 ,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作用,可以选用 (填字母序号)作发生装置。(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表达式为 ,欲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可选用的一套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4)可以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利用氧气的什么性质?(5)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检验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年级适应性测试(一)化学学科答案一、选择题1-5 BCACC 6-10 CADBB 11-14 DABB二、15. 氮气或N2 ; 氦气或He16. Al ; 2Fe ; Ca2+ ; Mg2+17.(1)过滤; 吸附色素和异味 (2)不能18. 胶泥刻字 ;混合物19. 20.18 ; ;最右边20.(1)H2O (2)S + O2 SO2(或文字表达式)三、21.(1)分子间有间隔,加压使分子间隔变小(2)分子在不断运动,使臭味扩散22.(1)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2)ab (3)分子在不断运动23.(1)水分子 (2)分解反应24.(1)D (2)A、C (3)S2-四、25.(1)酒精灯;长颈漏斗(2)H2O2 H2O+O2(或文字表达式);催化;B(3)KMnO4 KMnO4+MnO2+O2(或文字表达式); AC(4)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5)试管口未放棉花;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2026学年度上期九年级适应性测试(一)化学试题.docx 适应(一)化学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