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某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中山市某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8届高一上学期化学科一段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16题每小题2分,17-20每小题3分,共44分)
1. 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科学家”与“科学贡献”不匹配的是
选项 科学家 科学贡献
A 法国拉瓦锡 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
B 意大利阿伏加德罗 提出了“分子学说”
C 英国波义尔 提出了“原子学说”
D 俄国门捷列夫 发现“元素周期律”
A. A B. B C. C D. D
2.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 “朝坛雾卷,曙岭烟沉”,雾有丁达尔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饱和溶液,可得到胶体
D. 用激光笔分别照射碘酒和有色玻璃时,观察到的现象不相同
3. 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A. 盐酸、空气、醋酸、干冰 B. 淀粉胶体、食盐、烧碱、氯化钙
C. 胆矾、海水、硫酸钠、蔗糖 D. 胆矾、大理石、氯化钾、硫酸钡
4.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碳酸镁跟硫酸反应:
B. 铁与稀盐酸反应: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D. 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硫酸反应:
5.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及少量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过滤 ②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入过量的盐酸 ④加入过量的溶液 ⑤加入过量的溶液 ⑥加热蒸发
A. ①④⑤②①③⑥ B. ⑤①④②③⑥
C. ②④⑤①③⑥ D. ①②⑤④①③⑥
6. 下列关于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钠的化学活泼性很强,钠着火必须及时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 钠在常温下的空气中放置仅生成
C. 将金属钠投入水中,生成氢氧化钠,同时放出
D. 少量钠通常保存在煤油里
7.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2CO3溶液中:OH 、K+、Cl 、SO
B. 氯水中:H+、SO、CO、Fe2+
C. 无色透明溶液中:MnO、NH、Mg2+、SO
D. NaHCO3溶液中:OH 、Ba2+、NO、Cl
8. 下列关于焰色试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可用稀硫酸代替盐酸清洗铂丝
B. 蘸取待测液前,铂丝应灼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为止
C. 某溶液火焰颜色为黄色,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OH
D. 用焰色试验鉴别Na2CO3与K2CO3溶液,利用了Na2CO3与K2CO3化学性质的不同
9. 饱和氯水久置后,溶液中的部分粒子:①;②;③;④HClO;减少的是
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③④
10. 在氯气制备以及探究氯气性质的实验中,不会出现的实验安全图标是
A. B. C. D.
11.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 的结构示意图:
B. NaCl溶液中的水合离子:
C. 在水中电离:
D. 还原剂和氧化剂的关系:
12. 在酸性溶液中,5个恰好将2个氧化为,已知中O均为-2价,则还原产物中元素Xe的化合价是
A. +6 B. +5 C. +4 D. +3
13. 价—类二维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氯的部分价—类二维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光照下易分解 B. 在反应中只能表现氧化性
C. 可通过与反应生成 D. 和均能与碱反应生成
14.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与水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烧杯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B. 将带火星木条放在P导管口,木条复燃
C. 将水换成溶液,试管内有白色沉淀生成
D. 试管内固体换成,能观察到相同实验现象
15. 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①;②;③。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可发生:
B. 反应②中每生成1个转移1个
C. 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
D. 是的氧化产物
16.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17.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一小块金属钠加入至溶液中 溶液蓝色褪去,有红色固体出现 钠比铜还原性强,钠置换出铜
B 向包裹固体的脱脂棉通入气体 脱脂棉燃烧起来 有助燃性,脱脂棉能在中燃烧
C 向氯水中加入粉末 有气体放出 盐酸、次氯酸酸性比碳酸强
D 向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产生大量能让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和水反应后产生了
A. A B. B C. C D. D
18. 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Cl-、、、Na+、Mg2+、Cu2+。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组成,取一定体积的上述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白色沉淀1是硫酸钡
B. 溶液2中滴入硝酸酸化了的硝酸银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X中含有Cl-
C. 溶液X中可能存在Mg2+,一定不存在Cu2+
D. 溶液X中存在Na+、、
19. 工业上常用碱性NaClO废液吸收,反应原理为:,部分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是
A. “过程1”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过程2”可表示为:
D. 吸收过程中存反应:
20. 某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探究的某些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装置I中盛装浓硫酸,作用为干燥氯气
B. 装置Ⅱ中红纸条不褪色,表明干燥氯气没有漂白性
C. 装置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与溶液中生成的和有关
D. 装置Ⅳ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与具有还原性有关
第II卷(填空题 共56分)
二、填空题
21. 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电解质,是认识电解质的性质、研究离子反应的前提。
I.纳米磁珠(纳米)颗粒中含有人体代谢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铁,可以用于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免疫检测、组织修复和细胞分离等方面。
【查阅资料】为黑色固体,硬度较大,有磁性,不溶于①水、碱和②酒精;纳米在潮湿的③空气会中容易被④氧化,高温下被氧化成;纳米溶于⑤HCl溶液中,生成⑥和⑦;向含有一定配比的和的混合盐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碱液,如⑧NaOH、⑨氨水,使其达到某个pH范围,在适当的温度和高速搅拌下发生反应合成纳米颗粒。
(1)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编号,下同)。
(2)上述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3)若将直径为80 nm的纳米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混合物为_______(填“溶液”、“胶体”或“浊液”)。
II.写出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4)_______。
(5)_______。
III.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铁与硝酸银溶液_______。
(7)醋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_______。
IV.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原理_______。
(9)漂白粉的工作原理_______。
22. 回答下列问题:
(1)经检测,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呈酸性,且其中含有大量、、、、。取100 mL该废水于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呈碱性过程中,原废水中存在的离子的数目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是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导电能力()随新物质加入量(V)的变化曲线不同。请为下列表述匹配相应的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图:
①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_______(填字母,下同)。
②向NaCl溶液中通入HCl气体_______。
(3)工业制主要是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实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且已知:每生成2 g 转移a个电子,请问:该反应中作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生成17.75 g 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
(4)常温下将氯气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制取漂白液,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已知氧化性:,少量氯气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在酸性条件下,容易转化为,某反应体系中共存在下列6种粒子:、、、、、,则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7)已知与Zn可以发生如下反应:(反应前后H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请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23. 浩瀚的大海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富含大量的氯化钠,将海水蒸发可得粗盐,精制后得到精制食盐,不仅可食用还可用作工业生产的原料。
(1)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侯德榜先生,设计出“侯氏制碱法”,提高了食盐的转化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工艺流程如下图a,部分盐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b:
①“侯氏制碱法”工艺中先氨化后碳酸化的顺序不能颠倒的原因是_______。
②碳酸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从滤液中制得的副产品中含有少量的NaCl和,请设计实验方案提纯样品:将样品溶解于水,搅拌下加入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再_______,_______,过滤,冰水洗涤,低温干燥。
(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少量固体。
①装置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装置II洗气瓶中试剂为_______。
③装置III中用冰水浴冷却试管内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
④12.6 g 固体煅烧后最多可以得到_______g 固体。
24. 含氯物质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I.氯气的制备: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主要成分为)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810年,戴维将其该气体命名为chlorine(氯气)。
(1)实验室沿用舍勒的方法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某同学拟用该原理制备并收集纯净的氯气,虚线框内应选用发生装置①_______(填“甲”“乙”或“丙”)。试剂X是②_______。NaOH溶液的作用是③_______。
(3)某兴趣小组用上述方法制备过程中发现,反应停止时与盐酸仍有剩余。
【提出猜想】
猜想1:随着反应进行,反应混合液中浓度降低,盐酸不能被氧化。
猜想2:随着反应进行,反应混合液中①_______降低,盐酸不能被氧化。
【实验探究】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倒出,平均分在两个试管中,设计并进行实验ⅰ和ⅱ。
备选试剂:稀NaCl溶液、NaCl固体、浓硝酸、浓硫酸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置于试管口,加热试管;加入②_______,充分振荡,继续加热。 试纸未变蓝 猜想1不正确
ⅱ 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置于试管口,加热试管;加入③_______,充分振荡,继续加热。 一开始无现象,滴入溶液后试纸变蓝 猜想2可能正确
ⅲ 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置于试管口,加热试管;加入固体,充分振荡,继续加热。 试纸④_______(填“变蓝”或“未变蓝” 猜想2正确
II.探究氯水的性质
(4)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B处的弹簧夹时,C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处的弹簧夹后,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溶液可能是_______。
A. 饱和NaCl溶液 B. NaOH溶液 C. 浓硫酸 D. 水
2028届高一上学期化学科一段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16题每小题2分,17-20每小题3分,共44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D
第II卷(填空题 共56分)
二、填空题
【21题答案】
【答案】(1)①⑤⑥⑦⑧
(2)② (3)胶体
(4)
(5)、
(6)
(7)
(8)(胶体)
(9)
【22题答案】
【答案】(1)Na+、H+、Cu2+
(2) ①. A ②. C
(3) ①. 氧化剂 ②. 0.25a
(4)
(5)
(6)
(7)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CO2溶解度较氨气小,先通氨气使溶液呈碱性,可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②. 或 ③. 蒸发浓缩 ④. 冷却结晶
(2) ①. ②. 碳酸氢钠溶液 ③. 降低温度,使碳酸氢钠溶解度更小,促进碳酸氢钠析出 ④. 7.95
【24题答案】
【答案】(1)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 ①. 丙 ②. 饱和食盐水 ③. 吸收尾气Cl2,防止污染
(3) ①. H+浓度 ②. NaCl固体 ③. 浓硫酸或浓H2SO4 ④. 未变蓝 (4)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