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区)二十四校联考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区)二十四校联考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14.一种铑磷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A坐标为(0,0,0),晶胞参数为anm,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B点坐标为(子}
B.晶胞中P的配位数为4
C相邻的P和Rh原子最近的距离为S
a nm
237×4
D晶体的密度为N,a入10yg·cm
OP
●Rh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5分)科学家研究了甘油催化制备胺类化合物的原理,部分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YOH NH.OH -H..
0+NH,.丫NH,
NH,
NH,
NH,
0
D
E
B
HO
OH
OR
NH,
NH,
C.H.O,NH HO OH NH.-H.C.H.NO,
+NH,
OH
NH.
H
J
G
OH
已知:CH,CHO+R一CHO R-一CHCH,CHO。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三个羟基的反应活性
(填“相同”或“不相同”),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E的系统名称为
(填“含”或“不含”)手性碳原子。
(3)F的结构简式为
(4)G→H的反应类型为
(5)H→1的化学方程式为
(6)E的同分异构体中,仅含一个一CH,和一个一NH的有
种,请写出其中一种
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即可)。
16.(15分)采用杂多酸盐NaPW,OCu负载于TiO2表面制备的PW1nCu/TiO2复合膜可见
光催化剂,该催化剂可催化水溶液中污染物罗丹明B(RB)的分解。其工艺流程如下:
浓硝酸
有机溶剂
Cu(NO,),3H.O
Na,HPO,12H,O
溶解I
Na,PWO
萃取除杂
结晶
铜取代
Na,w0.2H,0
溶液
Na,PWO..Cu
溶胶
Na,PW0Cu/Ti0,膜
陈化、制膜
溶解Ⅱ
钛酸四丁酯
[Ti(OC.H.)
已知:
①RB常用于实验室细胞荧光染色剂、有机玻璃、烟花燥竹等,是致癌物;
(高三年级)化学试卷第4页(共6页)
②钛离子水解程度很大
回答下列问题:
(1)杂多酸盐NaPW,O,Cu中W元素的化合价为
(2)“溶解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萃取除杂"“时,用过量有机溶剂除去溶液中的NO,再通过
操作分离杂质。
(4)“溶解Ⅱ“时,依次加入水、乙醇、钛酸四丁酯,后加稀硫酸调节pH=2~3
①加入乙醇的目的是
②钛酸四丁酯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pH过高,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5)NaPW,OCu的用量对NaPW:O,Cu/TiO,膜催化活性的影响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RhB是一种污染物),最适宜的用量是
0-1.0g
●-2.0g
△-3.0g
■-4.0g
0-5.0g
04
1●
0.2
0.0
20
40
80
100
的ln
(6)从绿色化学角度分析,为了控制RB污染,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填一条即可)。
17.(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Fe与AgNO,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深人探究。
实验操作:在试管中加入约5mL稀硝酸酸化的0.1mol/L AgNO,溶液,再加入过量铁粉,
振荡、静置,反应3min
实验现象:溶液颜色变为黄绿色,部分固体由灰色变为黑色。
I,溶液中金属阳离子成分探究:
(1)取上层清液于点滴板中,滴人铁氰化钾溶液,现象为
,说明含有Fe2+
(2)另取上层清液于点滴板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含有F +,同时产生白
色沉淀。
Ⅱ.溶液中Fe来源猜想及验证:
(3)Fe+来源猜想:Fe2+可能被Ag
(填微粒符号)氧化为Fe+。
(4)设计实验验证Fe+来源:
原实验
对比实验
足量铁粉
足量铁粉
5mL稀硝酸酸化的
5ml稀硝酸酸化的
T0.1mo/LAgN0,溶液
0.I mol/L一溶液
各取反应后3mn的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①对比实验中,所用试剂为5mL,稀硝酸酸化的0.1mol/L
溶液:
②通过对比实验,能证明溶液中Ag氧化F 2+为Fe的实验现象是
(高三年级)化学试卷第5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