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机械运动 学案(含答案)2026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讲 机械运动 学案(含答案)2026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资源简介

第7讲 机械运动
考点通关 直击考什么
考点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常用单位及换算(米 是基本单位)
(2)测量工具:刻度尺(还有直尺、三角尺、卷尺、游标卡尺等)。
2.时间的测量
(1) 单位及换算:①_ _ _ _ ②_ _ _ _ (秒是基本单位)。
(2)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秒表,生活中常用钟、表。
(3) 秒表的读数法则
①认:小圈每圈,分度值;大圈每圈,分度值。
②读:当分针在前内时,秒针在内读数;
当分针在后内时,秒针在内读数。
③练:如图所示秒表读数为③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来源于测量者、测量工具、测量方法等)
(1)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校准或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消除;错误是不该发生、可以避免的(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等造成)。
要点必记
刻度尺的使用法则
(1)认: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分度值。
(2)放:放正,有刻度线的一边与被测物体的边平行;零刻度线或某整刻度线对准物体一端。
(3)读:视线垂直正对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考点2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④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叫作机械运动。
2.运动或静止的判断方法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可能⑤_ _ _ _ 。
易错警示
参照物的选取原则
(1)除了研究对象本身,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
(2)以方便研究为目的,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地面或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考点3 运动的快慢
1.速度: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作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
2.公式:⑥_ _ _ _ _ _ ;变形公式:,(速度单位:或,1=3.6 )
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瞬时速度 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4.运动的类型
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都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情况很多,以其中一种为例)
定义 物体沿直线且速度⑦_ _ _ _ 的运动 物体沿直线且速度⑧_ _ _ _ 的运动
图像
频闪照片
夯基综合练
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多选]( )
A.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
B.教室门的高度大约为
C.吃饭常用的筷子长约
D.课桌的高度约为
E.成年人大拇指的宽度约为
F.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G.男生跑完1 000米所用时间约
H.烧开一壶水的时间约为
I.中学生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
2.[2025湖南永州一模]数据处理 小丽同学用分度值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长度,结果分别是、、,关于三次测量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正确 B.只有正确
C.只有正确 D.三次结果都正确
3.相对运动 在横线上选填“静止”或“运动”。
(1) “神舟十九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是_ _ _ _ 的。
(2)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以铁路两侧的树木为参照物,列车是_ _ _ _ 的。
(3) 歼试飞,歼伴飞时两机“形影不离”,以歼为参照物,歼是_ _ _ _ 的。
(4) 以击出的乒乓球为参照物,球桌是_ _ _ _ 的。
重难突破 聚焦怎么考
突破点1 图像和图像的理解★☆☆
妙招突破点1
图像的理解
图像的理解
1.[2025山东临沂二模]甲、乙两小车在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出发做直线运动,两小车行驶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关于两小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小车比甲小车早出发
B.甲小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C.内,甲、乙两小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前内,乙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2.[2025江苏无锡一模]司机驾驶公交车接近学校门口时,为了安全先踩刹车减速,再轻踩油门继续向前行驶,此过程中公交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在内,公交车做的是_ _ _ _ 直线运动,行驶的路程是_ _ _ _ ;若已知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物体在此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交车在内的平均速度是_ _ _ _ 。
2题图
突破点2 速度的计算★★☆
方法突破点2
(1)若物体前半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后半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2)若物体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3.[2025山东烟台一模]我国运动员全红婵曾在女子单人10米跳台比赛中,出色地完成了“”动作。将其下落过程中的一段运动近似为直线运动,其中、、、四个点是她下落过程中的四个位置,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距离如图所示。关于此段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3题图
A.在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段的平均速度为
C.经过点的速度为
D.她的重力做功的功率保持不变
4.T3变式 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程一定。上学时,他以速度走完前三分之二路程,又用的速度走完后三分之一路程,则小明上学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重点实验 多维透析
实验7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新课标 测量类必做实验
问题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小车从点由静止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点和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证据
1.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_ _ _ _ _ _ _ _ 。
2.实验中处使用金属挡板是为了便于测量_ _ _ _ (选填“速度”或“时间”)。
3.小车从点出发后,小明还没摁下秒表,小车就已经运动到了点,则测得段的平均速度会偏_ _ _ _ (选填“大”或“小”)。针对这种现象,改进措施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解释
4.从点到点的路程是_ _ _ _ ,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_ _ _ _ 。
交流
5.图乙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下滑过程中运动情况的图像的是_ _ _ _ (选填序号)。
第7讲 机械运动
考点通关 直击考什么
考点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1) 60; 3 600
(3)
考点2 运动的描述
1.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3.不同
考点3 运动的快慢
2.
4.不变; 变化
夯基综合练
1.ACD
[解析]教室门的高度约为,即,错误。成年人大拇指宽度通常约为,错误。正常人心脏内跳动约70次,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错误。男生跑完所用时间在,太短,不符合实际,错误。烧开一壶水的时间约为,即,错误。中学生正常步行时每秒约走2步,每步长约,则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错误。
2.D
[解析]三次测量结果的测量值都精确到,因此这三次测量的差异都属于误差,三次结果都正确。
3.(1) 静止
(2) 运动
(3) 静止
(4) 运动
重难突破 聚焦怎么考
突破点1 图像和图像的理解★☆☆
1.C
[解析]由图像可知,乙小车比甲小车晚出发,错误。甲小车在以后保持静止,错误。内,甲小车行驶的路程,甲小车的平均速度;内,乙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小车的平均速度,正确。前内,乙小车行驶的路程,所用时间,乙小车的平均速度,错误。
2.匀速; 20; 7
[解析]由图像可知,内,图线与时间轴围成梯形,则公交车在此时间段内通过的路程,此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
突破点2 速度的计算★★☆
3.B
[解析]运动员在段的相同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不同,说明做变速直线运动,错误。在段的平均速度,正确。由图可知,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做加速运动,则经过点的速度大于,错误。运动员的重力不变,速度逐渐变快,由可知,重力做功的功率变大,错误。
4.B
[解析]小明走完前三分之二路程所用时间,走完后三分之一路程所用时间,总时间,小明上学的平均速度。
重点实验 多维透析
实验7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新课标 测量类必做实验
1.
2.时间
3.小; 减小斜面倾斜角度
4.40.0; 0.16
5.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