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培优卷)第1~4单元期中综合素养培优卷-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培优卷)第1~4单元期中综合素养培优卷-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1~4单元期中综合素养培优卷(人教版)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如果,那么a与b比较,(  )
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谁大谁小
2.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小的是(  )
A.2 B.2 C. D.2
3.下列(  )的积在和之间。
A. B. C.2
4.以广场为观测点,学校在广场的北偏东30°的方向,下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以上都正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小数的倒数比这个小数大。
B.已知:(A、B均大于0),则A大于B。
C.笑笑家在学校的西偏南35°方向上,则学校在笑笑家的北偏东55°方向上。
D.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6.小兰身上的钱可以买5支钢笔或15本笔记本,她先买了2支钢笔,剩下的钱可以买(  )本笔记本。
A.6 B.8 C.9
7.下面算式中a是大于1的整数,那么运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B. C. D.
8.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比是7:4,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比是(  )
A.7:4 B.14:8 C.49:16 D.16:49
9.六(1)班男生人数占全班的,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A.5:4 B.4:5 C.5:9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0.求的3倍列式是    ;算式表示    。
11.0.9的是    。36m增加是    m。比是    g。
12.一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耗油升,小时耗油    升。
13.如图,超市在学校    偏       度的方向上,距离约是    米。
14.在横线上填上“>”“<”或“=”。
3    5 8        
           
15.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0天完成,乙单独做12天完成,两人合做3天后,一共完成这项工程的    ,剩下的由甲独做,还需    天完成。
16.绿色消费,环保购物,“袋”“袋”相传。某小区物业分成两个小组制作一批环保购物袋送给本小区的业主,甲小组单独做8天可以做完,乙小组每天做这批环保购物袋的。两小组合作,_____   天能做完这批环保购物袋。
17.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古书中记载为“一硫二硝三木炭”,由硫磷、硝石、木炭按照1:2:3比例制作而成,古人制作千克的火药,需要    千克木炭。
18.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质量比化合而成的。由此可知,27kg的水中,含氧    kg。
三.判断题(共6小题)
19.1吨的和700千克的同样重。    
20.书店在超市的东偏南60°方向300米处,即超市在书店的西偏北60°方向300米处。    
21.一个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这个数.    
22.一项工程,甲队每天完成全部任务的,乙队每天完成全部任务的.那么,乙队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就比甲队少2天.   
23.在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正方形面积与圆面积比是4:π。    
24.淘气身高1米,爸爸身高178厘米,淘气和爸爸身高的比是1:178。    
四.计算题(共4小题)
25.直接写得数。
9
26.先化简,再求比值。
0.125: 360千克:0.45吨 0.35:1
27.解方程。
4x+9x=5.2
28.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 (2)
五.操作题(共1小题)
29.按要求画图。
(1)量一量,算一算,体育馆到学校的实际距离。
(2)图书馆在学校北偏东30°方向,距学校2500米处,按照这个比例尺,请用量角器和刻度尺标出角度、图上距离并画出图书馆的位置,用“△”标注出来。
六.应用题(共6小题)
30.有一个皮球,每次反弹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如果这个皮球从某一高度落下,反弹的高度是90厘米,那么它下落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31.学校五年一班有42名同学,其中参加舞蹈社团的学生占了全班的,舞蹈社团中男生占了,五年一班舞蹈社团中男生有几人?(先画图,再列式解答)
32.“创建文明城市”期间,四(1)班同学开展环保活动,任务是一共捡980个塑料瓶,每天捡49个,预计从7月10日开始,到8月1日(不包括1日)结束,学生们能完成任务吗?
33.师徒两人共做144个零件,师傅单做2小时后,徒弟才开始做。如果师傅每小时做12个,徒弟每小时做8个,两人还要同时做多少小时才能完成任务?
34.3月12日植树节,学校把63棵树苗分给六(1)班和六(2)动手种植,两个班分得的树苗比是4:5,那么每个班分到树苗各有多少棵?
35.六年级学生报名参加快乐数学节,报名的同学是六年级总人数的,后来又有20人报名,这时六年级报名的同学与未报名的人数的比是3:4。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报名参加快乐数学节?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B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ab1,分别求出a和b的值,然后比较即可解答。
【解答】解:假设ab1,
a1
a=1
a
b1
b=1
b
,所以a>b。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大小的比较,要求学生掌握。
2.C
【分析】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解答。
【解答】解:A.22
B.2
C.
D.2
所以,得数最小的是。
故选:C。
【点评】含有算式的比较大小,先求出算式的结果,然后再比较解答。
3.A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各个选项的结果,然后再进行比较即可判断。
【解答】解:,,所以符合题意;
,,所以不符合题意;
2,,所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能够灵活运用。
4.B
【分析】根据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结合所给角度,找到正确的图示即可。
【解答】解:以广场为观测点,学校在北偏东30°的方向,下图中正确的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向的辨别,关键是利用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辨别方向。
5.C
【分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举反例判断;
根据分数乘法、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计算并完成判断;
根据方向的相对性判断;
根据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判断。
【解答】解:1.5的倒数是,比1.5小,所以A说法错误;
(A、B均大于0),设A=1.,则BA,所以B选项说法错误;
笑笑家在学校的西偏南35°方向上,则学校在笑笑家的东偏北35°,方向上,也可以说是在北偏东55°方向上,所以C说法正确;
表面积和体积不是一个范畴的概念,无法进行比较,所以D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倒数的意义、方向的相对性、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及应用。
6.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5支钢笔和15本笔记本的价钱相等,即1支钢笔可以买3本笔记本,2支钢笔的钱可以买3×2=6(本)笔记本,再用15减6即可。
【解答】解:15÷5=3(本)
15﹣3×2
=15﹣6
=9(本)
答:剩下的钱可以买9本笔记本。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知道5支钢笔和15本笔记本的价钱相等。
7.D
【分析】一个数加上大于0的数,结果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减去一个分数差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
由于a是大于1的整数,所以。
故选:D。
【点评】完成此题不需要精确计算,可以根据给出的数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方法进行判断。
8.C
【分析】把这两个正方形的边分别看作“7”、“4”,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即可分别求出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再根据比的意义即可写出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比。
【解答】解:(7×7):(4×4)=49:16
答: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比是49:16。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及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9.A
【分析】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占5份,女生占4份。
【解答】解:六(1)班男生人数占全班的,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4。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判断出单位“1”,求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进而根据比的意义解答即可。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0.3;求的是多少。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表示求的是多少。
【解答】解:求的3倍列式3,
表示求的是多少。
故答案为:3;求的是多少。
【点评】此题考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11.;45;15。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0.9乘列式计算;
先用36乘求出增加多少,再加上36即可;
先用18乘求出少多少,再用18减去这个数即可。
【解答】解:0.9
36×(1)
=36
=45(m)
18﹣18
=18﹣3
=15(g)
答:0.9的是,36m增加是45m,比是15g。
故答案为:;45;15。
【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列乘法算式。
12.。
【分析】把每小时的耗油量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解答】解:(升)
答: 小时耗油升。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
13.北,西,40,600。
【分析】由图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米,由此计算出学校与超市的实际距离,利用平面图上方向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依据题意结合图示去解答。
【解答】解:3×200=600(米),超市在学校北偏西40度的方向上,距离约是600米。
故答案为:北,西,40,60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应用。
14.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这个数小,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大可得:35;
根据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这个数小,可得:8;
根据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这个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小,可得:;
根据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这个数大,可得:;
根据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可得:;
;;,所以。
【解答】解:
35 8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判断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判断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及应用,关键是明确:一个数(0除外)。
15.;4.5。
【分析】根据题意,把这项工程看作单位“1”,则甲的效率是,乙的效率是,第一个空用3乘甲、乙的效率和即可;第二个空用1减去3乘甲和乙的效率和,再除以甲的效率即可。
【解答】解:()×3
3
=4.5(天)
答:两人合作3天后,一共完成这项工程的,剩下的由甲独做,还需4.5天完成。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工程问题解答方法的运用。
16.。
【分析】根据题意,把环保袋的总数量看作单位“1”,则甲小组的工作效率是,乙小组的工作效率是,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甲小组的工作效率+乙小组的工作效率)”代入数值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1÷()
=1
(天)
答:天能做完这些环保袋。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的关系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灵活变形列式解决问题。
17.千克。
【分析】硫磷、硝石、木炭的比是1:2:3,把要制作的火药质量看作单位“1”,则木炭占硫磷、硝石、木炭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制作火药的重量,即可求出需要木炭的重量。
【解答】解:
(千克)
答:需要千克木炭。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应用。关键是把比转化成分数,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也可把火药的质量平均分成(1+2+3)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的质量,木炭的质量是这样的2份,再用乘法解答。
18.24。
【分析】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质量比化合而成的,氧占水的,27kg的水中,氧占27。
【解答】解:27
=27
=24(kg)
答:27kg的水中,含氧24kg。
故答案为:24。
【点评】本题考查了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判断题(共6小题)
19.×
【分析】先将1吨化成1000千克,再分别求出1000千克的和700千克的各是多少千克,看结果是否相等即可。
【解答】解:1吨=1000千克
1000875(千克)
700800(千克)
875>800
答:1吨的大于700千克的。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0.√
【分析】根据方向的相对性:方向相反,角度不变,距离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书店在超市的东偏南60°方向300米处,即超市在书店的西偏北60°方向300米处,故原题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向,注意方向的相对性。
21.√
【分析】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都小于1;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就是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由此解答.
【解答】解:真分数都小于1,它的倒数一定大于这个分数.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例如:的倒数是2,2大于.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的解答关键是明确真分数和倒数的概念,以及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2.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把这件工程的工作量看成单位“1”,甲队每天完成全部任务的,用1除以,即可求出甲队完成全部任务需要的天数,同理求出乙队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然后作差即可判断.
【解答】解:112(天)
110(天)
12﹣10=2(天)
即乙队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就比甲队少2天,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把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分别求出两队的工作时间,再作差.
23.√
【分析】在一个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可设圆的半径为r,则圆的直径为2r,正方形的边长为2r,由此利用圆的面积公式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解答。
【解答】解:设圆的半径为r,则圆的直径为2r,正方形的边长为2r,
圆的面积:πr2
正方形的面积:2r×2r=4r2
正方形面积与圆面积比为:4r2:πr2=4:π
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正方形面积公式和圆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
24.×
【分析】先统一单位,根据米和厘米间的进率,把米化成厘米,再比即可。
【解答】解:1米=100厘米
100:178
=(100÷2):(178÷2)
=50:89
所以淘气和爸爸身高的比是50:89。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注意:单位不同时,要统一单位。
四.计算题(共4小题)
25.1;;;;0;;;;;15。
【分析】根据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直接进行口算即可。
【解答】解:
1 0
915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计算,计算时要细心,注意平时积累经验,提高计算的水平。
26.1:3,;4:5,;7:20,。
【分析】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或比的意义进行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
【解答】解:化简比:0.125:1:3
比值:0.125:
比:360千克:0.45吨=360千克:450千克=(360÷90):(450÷90)=4:5
比值:360千克:0.45吨
比:0.35:1=(0.35×100):(1×100)=35:100=(35÷5):(100÷5)=7:20
比值:0.35:1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比的意义及比的性质的应用。
27.x=0.4;x=9;x。
【分析】①先计算方程左边的加法,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3,据此解答;
②先计算方程左边的加法,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乘,据此解答;
③先计算方程左边的减法,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乘,据此解答。
【解答】解:4x+9x=5.2
13x=5.2
13x÷13=5.2÷13
x=0.4
x=15
x15
x=9
xx
x
x
x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方程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
28.;;。
【分析】(1)分数乘分数,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积的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积的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可以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后再计算;
(3)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把分母相同的分数结合一起先计算。
【解答】解:(1)
(2)1﹣()
=1﹣()
=1
(3)
=()+()
1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分数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五.操作题(共1小题)
29.(1)1700米;(2)。
【分析】(1)经过测量,体育馆到学校的图上距离大约是1.7厘米,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解答;
(2)根据方向、距离和方向角确定物体的位置,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解答。
【解答】解:(1)体育馆到学校的图上距离大约是1.7厘米,
1.7170000(厘米)
170000厘米=1700米
答:体育馆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1700米。
(2)2500米=250000厘米
2500002.5(厘米)
如图所示:

【点评】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六.应用题(共6小题)
30.225厘米。
【分析】根据每次反弹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把这个皮球的下落高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反弹的高度90厘米是其中的2份,用90除以2,求出1份是多少,再乘5,就可以计算出它下落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解答】解:90÷2×5
=45×5
=225(厘米)
答:它下落的高度是225厘米。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把这个皮球的下落高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先求出1份是多少,再求出它下落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31.;4人。
【分析】先把全班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画一条线段表示,整体线段标上“42名”,把它平均分成3分,把其中1份标上“参加舞蹈社团的学生占了全班的”,再把表示参加舞蹈社团的学生人数的这1份平均分成7份,其中2份标上“男生占了”,再标上“?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人数乘就是参加舞蹈社团的学生人数,再乘就是男生人数。
【解答】解:根据题意画图如下:
42
=14
=4(名)
答:五年一班舞蹈社团中男生有4人。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分率。解答分数乘、除应用题,画线段图分析是常用的方法,要掌握。
32.能。
【分析】7月是大月,有31天,所以7月10日到7月31日一共有22天,每天捡塑料瓶的个数乘活动开展天数等于可以捡塑料瓶的个数,再与980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解答】解:7月10日到8月1日(不包括1日)一共是22天。
49×22=1078(个)
1078个>980个,能完成。
答:学生们能完成任务。
【点评】先计算出环保活动开展的天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3.6小时。
【分析】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先算出师傅单做2小时所做的个数,用总个数减师傅先做的个数就是剩下的个数。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师、徒的工作效率之和就是两人还要同时做还需要的时间。
【解答】解:(144﹣12×2)÷(12+8)
=(144﹣24)÷20
=120÷20
=6(小时)
答:两人还要同时做6小时才能完成任务。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34.六(1)班28棵,六(2)班35棵。
【分析】把63棵平均分成(4+5)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的棵数,再用乘法分别求出4份、5份的棵数,即六(1)班、六(2)班分到的棵数。
【解答】解:63÷(4+5)
=63÷9
=7(棵)
7×4=28(棵)
7×5=35(棵)
答:六(1)班分到28棵,六(2)班分到35棵。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应用。除按上述解答方法外,也可把比转化成分数,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
35.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题意,把六年级全体学生的人数看作单位“1”,则报名的同学是六年级总人数的,后来又有20人报名,这时报名的同学与未报名的人数的比是3:4,即此时报名的同学是六年级总人数,则这20人占六年级总人数的(),用除法即可求出六年级全体学生的人数,再用六年级全体人数乘即可解答。
【解答】解:20÷()
=20
=210
=90(人)
答:六年级一共有90人报名参加快乐数学节。
【点评】此题考查比的应用及分数除法应用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到20人对应的是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