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九年级(上)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分。
1.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的古国是(  )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罗马
2.据记载,古巴比伦开办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出借实物或金银货币,借贷人可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
A. 法学系统日臻完整 B. 君主权力衰落 C. 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 国内矛盾激化
3.《婆罗门法典》规定:人分为四个等级,各等级世代相袭,内部通婚。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这一规定表明其反映的制度(  )
A. 注重平等 B. 结构复杂 C. 内容单一 D. 等级森严
4.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段材料体现了雅典实行(  )
A. 分封制 B. 种姓制度 C. 君主专制 D. 民主政治
5.如图所示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
A. 促进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 B. 推动西方民主政治产生
C. 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 D.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6.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为限制贵族滥用职权,随意解释习惯法,罗马颁布了(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查士丁尼法典》 D. 《拿破仑法典》
7.2世纪,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这一帝国是(  )
A. 阿拉伯帝国 B. 亚历山大帝国 C. 罗马帝国 D. 东罗马帝国
8.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按公元纪年,它属于(  )
A. 公元4世纪前期 B. 公元4世纪后期 C. 公元5世纪前期 D. 公元5世纪后期
9.在希腊神话中,神就是人的最完美体现,这表明希腊神话的特点是(  )
A. 蕴含丰富哲理 B. 神人同形同性 C. 强调神权至上 D. 追求华丽宏伟
10.这个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这个帝国是(  )
A. 查理曼帝国 B. 奥斯曼帝国 C. 阿育王朝 D. 波斯帝国
11.下列表述与“封君封臣制度”相关的是(  )
A. 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分封 B.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 嫡长子继承王位,封地可再次分封 D. 大封同姓王,据守州郡重镇
12.西欧中世纪的庄园有住房、作坊、耕地、草地……以农业为主,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可自给,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这反映了西欧中世纪庄园(  )
A. 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B. 随意增加佃户劳役
C. 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单位 D. 领主直接经营份地
13.12-15世纪的欧洲大学通过官方特许状,获取了免税、司法管辖、生活和教学秩序不受干扰、迁徙等权利。这体现了欧洲大学的(  )
A. 自治地位 B. 严格等级 C. 多元文化 D. 基本义务
14.帝国的中心——君士坦丁堡,不仅以“丝绸之路”的终点而著称,也是当时世界商路的汇合中心。这使帝国文化独具特色,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这个帝国是(  )
A. 罗马帝国 B. 奥斯曼帝国 C. 查理曼帝国 D. 拜占庭帝国
15.7世纪中期,日本学习中国文化的事件是(  )
A. 大化改新 B. 建立庄园 C. 倒幕运动 D. 明治维新
16.将中国古代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入欧洲,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文化交流桥梁的是(  )
A. 西班牙人 B. 阿拉伯人 C. 法兰克人 D. 日耳曼人
17.西欧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在中世纪初期实际上已被摧毁得荡然无存,正是通过阿拉伯人的翻译才保留了下来,并将其传回欧洲。由此可见阿拉伯人(  )
A. 保存和传播了古代欧洲文化 B. 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
C. 用理性之光驱散了愚昧黑暗 D. 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18.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拿破仑主持制定民法典 B.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 法国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近代史产生重要影响
19.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逐渐形成的政体是(  )
A. 君主专制 B. 君主立宪制 C. 联邦制 D. 共和制
20.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是(  )
A. 《大宪章》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21.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如暴风,如骤雨,打垮了专制帝国,这场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 国会重新召开 B. 攻占巴士底狱 C. 来克星顿枪声 D. 苏格兰人民起
22.美国1787年宪法设计的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
A. 君主立宪 B. 三权分立 C. 中央集权 D. 地方分权
23.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分隔开来,但17、18世纪发生于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却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目标是(  )
A. 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B. 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C. 实现民族解放独立 D. 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24.1851年在伦敦万国博览会开幕的前两天,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什么都能做”,女王的思想反映了当时英国人自豪的心情。这种自豪主要源于英国(  )
A. 首先兴起文艺复兴 B. 最早开辟了新航路 C. 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D.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25.1871年,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它是(  )
A. 第一国际 B. 巴黎公社 C. 穆斯林公社 D. 幕府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6.城市承载着历史记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城所在的阿提卡半岛是希腊半岛的缩影,它和整个希腊一样,只有靠发展工商业来求得繁荣,日益强大的工商业集团就是希腊城邦的政治生活一步步走向民主化的主要推动力。
——摘编自《古代希腊城邦民主政治成因浅析》
材料二中世纪西欧城市是工商业中心,市民主要从事制造业或者商业,过着截然不同于农村居民的生活。城市拥有自治权,这是市民阶层与封建领主的斗争中逐渐获得的。
——摘编自《中外历史一百讲》
材料三在 13、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摘编自《世界史 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四进入 16世纪,由于来自美洲新世界的财富(白银)源源涌入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安特卫普、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城市,逐渐形成了以西班牙为中心的大西洋沿岸商品市场繁荣区,传统的地中海市场中心区走向衰落。
——摘编自《14世纪中叶—16世纪中叶西欧商品市场研究》
材料五 17世纪,曼彻斯特是一个小镇。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蒸汽动力棉纺厂在曼彻斯特建立,到1821年时则已经不少于66家。1830年又建成通向重要港口利物浦的铁路,率先实现了交通运输革命。到1851年时人口超过3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
——摘编自《近代英国城市化初探》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希腊城邦的政治生活的主要推动力。结合所学分析雅典只能靠发展工商业求得繁荣的原因。
(2) 依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特点。结合所学写出西欧城市获得自治权的方式。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是哪一史事的背景?材料中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指的是哪一思潮?举出两例“意大利沿海城市”的典型代表。
(4) 依据材料四,概括西欧商品市场中心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5) 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分析曼彻斯特飞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写出为曼彻斯特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推动力的两项发明。
(6) 综上所述,请你说说影响城市发展变化的因素有哪些?为长春的发展提一条建议。
27.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内容。
材料一
国别 古希腊 A B
成就 创立逻辑学 《蒙娜丽莎》、《C》 《资本论》、《D》
材料二
人物 事迹描述
汉谟拉比 君权神授,成文法典
屋大维 奥古斯都,元首帝国
查士丁尼 编撰法典,稳固秩序
克伦威尔 领导革命,军事独裁
华盛顿 推翻殖民,制宪立法
罗伯斯庇尔 临危受命,革命高潮
拿破仑 法典治国,扫荡欧洲
(1) 结合所学,完善材料一表格内容。
(2) 从材料二的表格中选取三位人物,结合他们的主要事迹,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史观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3) 从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我们能学到哪些精神品质?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A
14.【答案】D
15.【答案】A
16.【答案】B
17.【答案】A
18.【答案】D
19.【答案】B
20.【答案】B
21.【答案】B
22.【答案】B
23.【答案】D
24.【答案】D
25.【答案】B
26.【答案】【小题1】推动力:日益强大的工商业集团;原因:多山多岛屿,平原面积小,海岸线曲折多良港,便于从事工商业。
【小题2】特点:城市是工商业中心、城市拥有自治权;方式: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小题3】背景:文艺复兴;思潮:人文主义;城市:威尼斯、佛罗伦萨。
【小题4】变化: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原因:新航路的开辟。
【小题5】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发展;发明:火车机车、蒸汽机。
【小题6】因素:地理环境、科技发展、政府政策等合理即可;建议:依托本地产业基础(如汽车工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发展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同时完善城市生态环境与公共服务,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27.【答案】【小题1】A:意大利;B:德国;C:《最后的晚餐》;D:《共产党宣言》。
【小题2】观点:法治建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论述: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该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同时也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秩序。查丁尼是东罗马帝国皇帝,他组织编撰了《罗马民法大全》,维护了帝国的统治,对后世欧洲的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拿破仑在法国执政期间,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它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同时也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综上所述,从古代到近代,这些统治者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促进了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充分说明了法治建设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小题3】勇于创新突破;追求真理的执着;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坚韧不拔的毅力
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