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晋中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姓名
准考证号
4.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特种邮票,一套4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
2025一2026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阶段二质量检测
为“良渚回家考古遗址公园”“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石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二里
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该组邮票可用于了解


A.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
B.甲骨文的起源
注意事项:
C.青铜技术发展与传播交流
1.本试卷采用开卷考试,分第I卷和第Ⅱ卷,全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
D.农耕技术成熟
12
分钟。
5.据史书记载.周人所用的皮与牛,由郑人自外输入:楚国所产的木材、皮革,输出于晋: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晋国亦与外族交换货物。列国间经济往来频繁,各地物产互相补充。这反映出春秋
时期
3答策金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A.手工业的兴盛
B.铁器牛耕出现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C.王室日益衰微
D.商业活动活跃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6.《诗经》共有三百多篇诗歌,关注社会现实。下面《诗经》中的诗句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岂曰无衣?与子同稳。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优!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
岂日无衣?与子同泽。王于类师,修我矛戟,与子馆作!
岂日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情行
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一诗经·秦风无衣》
1.考古学家在山西襄汾丁村遗址(距今约10万年)发现多处集中分布的烧骨、红烧土,部
分区域经历过600℃以上的持续加热。此外,遗址内同一区域的灰烬层呈现多次叠压
A.统治残暴、民怨沸腾
B.礼崩乐坏、变法改革
状态。据此可推断,丁村古人类
C.使用铁器、发展生产
D.社会动荡、干戈不息
A.过着集体生活
B.会使用火并管理火源
七年级(1)班同学以“深晋国历史·品历史大势”为主题,制作了相关知识图谱,请据
C.掌握制陶技术
D.已从事原始农业生产
此回答第7、8小题
2.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下而的出土文物信息可用于研究
●山面太原光社出土
●浙江余她河瓣波出土
●用于是处,是一种
●体型莫然与野猪仍布些近
直插式的破土和整地
似,但其头部已经明显变短
图示
石铲
工具
其特狂与现代家猪高度吻合
A原始农业的兴起
B.生产工具的改进
C,阶级分化的出现
D.早期国家的产生
3.下表展示了大汶口遗址部分基葬出土的随绰品情况,材料反映出当时
图一
乔秋形势图
图二战国形势图
性质
争霸
兼并
墓势号
随葬品
《国语晋语》载,骨侯因采钠魏蜂“和《史记·赵世家》记载,(越式灵王)召楼境谋
10号
80余件精美的胸器、象牙梳、象牙雕筒,五质的臂环、指环和铲子等
文献请戎,秋”之笺,实现“八年九合诸侯”日:“今中山在我顺心,兼有燕,东有胡,西有
61号
只有一件陶希和一块砾石
的霸业
林胡、楼烦、泰、韩之边…岳欲胡服
70号合葬慈,总共只有一件石的
7.对上表中画圈部分变化(从图一到图二),解读正确的是
A.社会生活奢侈
B.商业交换频繁
4.军事战争是政权变革唯一动力
B.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走向瓦解
C.出现贫富分化
D.性别差异突出
C.周王名义上仍然是天下“共主”
D.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不断增加
历史第1页(共8页)
历史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