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3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张骞出使西域是“凿空”之举,为丝绸之路的正式形成和长期运行奠定了基础,此后,
两汉王朝与西域联系日益密切,使节往来“相望于道”。当时通过丝绸之路输出的商品以丝绸
为主,此外还有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则包括良马、葡萄、首蓿、石榴等。丝绸之路不仅是商
贸通道,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文化也沿此路传入中原,中原的造纸术、冶铁技术等也向外传播。
两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中外的交流。
摘编自董莉莉《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
材料二宋元时期,泉州的对外贸易蓬勃发展,成为重要的贸易港口。据《元史·食货志》记
载,泉州的港口设施完善,吸引了大量中外商人,使其成为与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等地贸易的
中心。外贸税收也因此显著增长,成为国库的重要来源之一。政府为了促进外贸,设立了市舶
司专门管理对外贸易,并实施了一系列优惠关税政策,这为外商创造了良好的商业环境。
—摘编自黄晖菲《略论市舶司制度及其对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之影响》
材料三明朝隆庆年间,在漳州月港设督饷馆,允许商民出海贸易,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形成月港体制。民间海外贸易出现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以东南海商为主体的亚洲海域华人贸
易网络逐步形成。白银的大量输入,推动了中国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广州也曾举办过一年
两次的“交易会”,带有鲜明的国际性特点,出现了许多经营外贸的商业组织。明代海外贸易走
向了世界,且与世界近代海洋贸易相衔接。
—摘编自逯杏花《论明代海外贸易的转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丝绸之路畅通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元时期泉州对外贸易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5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隆庆年间海外贸易的特点。(2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给你的启示。(2分)》
33.(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室内焚香肇始于春秋战国,两汉时期熏香风气在上层社会流行开来,来自西域各国的
香料也在此时传入中国…唐代用香更为增多,佛教与外来的印度文化为中国的寺庙带来了大
量的新香料,而众多的有关焚香和香料的习俗、信仰也随之传入了中国,从而加强和丰富了中国
古老的焚香传统。焚香作为礼佛的重要活动,向道教和儒家礼仪渗透,吸引了众多社会阶层的
积极参与。
一摘编自田梓榆《十四世纪前中国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等
材料二宋代是香文化的高峰。香药在当时海外进口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仅次于盐业、茶
业、酒业等的一大产业经济。进入宋代,香药的使用不再局限于上层社会的王公贵族官僚,也开
始大量进入下层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饮食用香、建筑用香、节日习俗用香等成为他们生活中的
一部分。
一摘编自夏时华《宋代香药经济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朝香文化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香文化的特点。(3分)
(3)有学者认为“中华香文化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包容创新的缩影”,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
识,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高一历史试卷第6页(共6页)2025年秋学期高一期中调研考试试卷


2025.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
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考试
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正确填涂考试证号。
2.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25年9月25日,无锡市斗山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主要分为内外两
重城,面积分别约为7.5万平方米和12.5万平方米。据此推知当时该区域
A.农业的生产水平较高
B.具备一定社会组织能力
C.国家形态已相当成熟
D.凸显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2.西周初年的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齐、鲁两国是东进的前哨,其后的卫国则既可接济东进,
也可北临燕冀,亦能东慑徐淮。(参见图1)这反映出西周初年的统治者
合思物分封的主要速食国
图1西周分封示意图
A.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
B.平乱避战,反复迁移国都
C.依赖占卜,稳定统治秩序
D.兴修水利,积极发展生产
3.春秋时,鲁国仲孙氏等三家权臣在祭祀祖先之后,撤除祭品时奏唱了乐歌《雍》。依照周礼,《雍》
原本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这反映出当时
A.祭祀流程日益复杂
B.君主专制制度确立
C.王室权威受到挑战
D.诸侯竞相参与争霸
高一历史试卷第】页(共6页)
4.孔子主张“为仁由己”,认为每个人都能成为弘道者。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将人的活动看成决定事物成败的关键。这些主张体现了儒家对
A.兼爱非攻的推崇
B.自身力量的坚信
C.等级秩序的批判
D.精神自由的追求
5.里耶秦简存留了大量关于秦朝邮传制度的记载,涉及邮的设置、管理以及邮人的待遇等,危害邮
传公文安全、不能及时传达公文的行为都将受到惩罚。可知,这一制度
A.体现了秦朝的严刑峻法
B.确保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C.保证了王朝的长治久安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6.秦统一后,大部分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原六国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钢思想的政策不满,平
民百姓则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这表明秦朝
A.国家治理模式落后
B.统治阶层内部矛盾激化
C.亟需强化国家认同
D.暴政引发农民阶级起义
7.汉武帝时期曾发行白鹿皮币和白金币。白鹿皮币的发行对象是王侯宗室,每张皮币价值40万
钱。白金币为巨额虚值货币,由银、锡合铸而成,作价奇高,面向富商豪民发行。这些做法的主要
目的在于
A.缓解财政压力
B.规范货币铸造标准
C.维护宗族利益
D.增加宗室日常收入
8.汉朝体育项目丰富,蹴鞠、步射、格斗等深受民众喜爱,贵族子弟也常以骑射、击剑为雅好,甚至帝
王也会参与“斗虎”“格熊”等极具挑战性的活动。这反映出汉朝社会风尚的一个侧面是
A.安适清闲
B.崇尚勇武
C.守静含蓄
D.恬淡纯朴
9.表1整理自《九章算术》。由表格内容可知《九章算术》
表1
板块
主要内容
方田
田亩面积计算
商功
土木工程体积计算
衰分、均输
赋税、徭役分配
A.主要侧重数理研究
B.奠定了小农经济的基础
C.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D.标志着传统科技的完善
10.据史料记载,西晋时期内迁的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的后裔,而同样内迁的匈奴族铁弗部侧自称
是大禹的后代,他们以此方式确立与中原文化的关联,表达对中原文明的认同。可知西晋时期
A.江南地区迅速开发
B.鲜卑匈奴本为一家
C.诸侯势力日益强大
D.民族交融不斯加深
11.长期以来,皖南一带,常受灾于长江水患,然而到南朝梁政权时期,皖南已是“良畴美拓,畦吠相
望,连字高甍(屋脊),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统一的再现
B.北人南迁的推动
C.高产作物的推广
D.自然条件的优越
12.南朝时期,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地位很高,基本由士族担任,但没有实权,而多由庶族担任的中书
舍人则受到重用,负责传宜诏命,“既总重权,势倾天下”。这一制度设计
A.基于强化君权的需要
B.导致了中枢权力的失衡
C.意在遏制贪腐的蔓延
D.消除了门阀政治的影响
高一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