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南昌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
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10.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4生成氧气的质量g
到余固体中氧
剩余周体中二氧化锰
九年级(初三)化学
元素的质量
的质量g
●●●●●●●●●
●●●●●●●●●
1.本试题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为65分钟。
●●●●●●●●●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反应时间
反成时间
0
0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Li-7Fe-56
反成时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5每小题1分,610每小题2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选择和填充各1分,共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
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
选项中,先在A、B、C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
或未选均不得分。
置,然后填充D选项使其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传统节日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11.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学校
A春节燃放烟花
B.重阳节登高龈远
A.石蜡熔化一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端午节一赛舟包棕
D.中秋节—赏月分饼
B.水沸腾把壶盖顶开一分子体积变大
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C.1g水中约含有3.34×102个水分子—分子质量很小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D.桂花飘香

3商场有富硒大米、富硒西瓜,其中“硒”指的是
12稀土是战略资源,隐形战机涂层中的稀土元素,能够吸收雷达波,从而实现隐身效果。如图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单质
为稀土元素钆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A钆属于金属元素
B.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7.2g
班级
C.钆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阴离子
1572
D.钆原子的质子数为
1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A
B.
c.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5.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A
区别酒精和蒸馏水
观察颜色
A.张青莲
B.袁隆平
C.闵恩泽
D.屠助助
B
验证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观察现象
6.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是
分离铁粉和炭粉
将吸铁石靠近固体粉末
A.铁
B.氧气
C.硫酸铜
D.氯化钠
D
检验氧气
,观察现象
姓名
7.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A.M、N气体质量比为2:1
14.(6分)我国传统的色彩体系由古人从自然万物和天光物候的变迁中发据而出。又用液漫的
B.点燃N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
想象赋予它们雅致动听的名称,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学追求。
C.该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1)朱樱,熟透的樱桃色。樱桃酿酒的过程中发生了
(选填“缓慢”或“剧烈”)氧化。
D,实验结论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石绿:由孔雀石研磨而成。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OH),C0,这种颜料受热分解的一种生
8.氢气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分析反应过程,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成物为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
A.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3)群青:取自青金石,主要含Na、Al、C1、Si、0、Ca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非金属元素的
,这些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线
B.反应中最小的粒子为氧分子
●氧原子
名称:
学号
(4)桃红:古代的桃红胭脂可由红花汁制成,红花的染色成分为红花素(C,HO,),关于红花
C.氢分子分解为氢原子
●●●
●氢原子
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填字母)。
D.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
A.红花素属于化合物
B.红花素由43个原子构成
9.小明同学为解决如图“装置气密性检查”类问题构建如下思维模型:
C.红花素中含有3个氧分子
D.红花素含有三种元素
15.(5分)为研究分子的性质,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黄量
●●●●●●●●●
构建封闭体系一改变压强一现察现象一得出结论
30日后
实检1
实险2
实验3
●●●●●●●●●
结合思维模型分析,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1)实验1中,能证明氨分子运动的实验现象是
设计烧杯C的目的是
●●●●●●●●●
A.将导管放人水中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构建封闭体系
(2)实验2中,研究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是
●●●●●●●●●
B.用手紧握试管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改变压强”
(3)实验3中,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部分红墨水,再在液面上缓缓注满酒精,加盖密封后静置,
C.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0日后观察到液面下降(如图所示)。依据以上现象能得到的结论是
(双选,填字母)。
●●●●●●●●●
D,将试管放人冰水中不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不断运动
c.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一九年级(初三)化学第1页(共4页)一
一九年级(初三)化学第2页(共4页)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