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秋季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9.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是中国水周,其目的在于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下列叙述正确17.下列各项对的是选项九年级化学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A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B用封(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C.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可以节约水细注意事项: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因此工业废水可直接排放D给进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10.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18.推理是学习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A.铜B.氧气C.水D,二氧化碳A.阴离子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11.不久前,某国决定将核废水排放入海引发国际争论。核废水中含有氚、锶、铯等放射B.化学变化第I卷(选择题共40分)性元素。已知氚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下列关于氚和普通氢原子的说法C.单质中只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正确的是D.稀有气体的A.电子数相同B.相对原子质量相同19.据《科学》1.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C.属于不同种元素D.都有中子,但数目不同域的前景“发射,开启世界首次月背“挖宝”之旅。下列探测目标与化学最密切相关的是12.下图表示某些概念的从属关系,下列选项中能符合图的是反…假若先A.测量月壤厚度B.分析月壤成分C.突破月背通信D.获取地月合照ABD2.《清顶香茶》中记载:“日出卧龙日暮色,月生青顶月茶香”,从微观角度解释煮茶时闻X氧化物单质氧化物纯净物A.CI1到茶香的原因是Y化合物化合物纯净物单质A.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B.分子的总数增大20.如图1,利月A.AB.BC.CD.DC.分子获得能量后运动速率加快D.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验结果如图213.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I3.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其中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该实验说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B.实验结束A.门捷列夫B.闵恩泽C.拉瓦锡D.张青莲A.长颈漏斗下端管内有液柱上升B.注射器内有液体进入4.下列各组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是C.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D.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蜡烛燃烧14.窑番薯是一种利用泥土窑的余热焖烤番薯的传统做法,过程可简要概括为以下步骤:D.燃着的蜡A.钾、钠、铁B.钙、铝、碳C.硫、锰、镁D.氯、钙、铜搭建土窑→烧制窑体→投放番薯→密封焖烤→取出食用→熄灭余火。在此过程中,下列合气体中5.下列图标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无关的是说法错误的是oA.搭窑时泥块间留空隙,确保空气流通二、填空与简答B.烧窑时将木柴架空,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A.排风B.洗手C.热烫D.护目镜C.烧窑时窑顶会出现炭黑,这是因为泥土能燃烧,生成黑色物质21.(5分)化学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D.熄灭余火时用泥土覆盖在余火和灰烬上,隔绝氧气使火熄灭(1)氖气下21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实现其实验目的的是(3)保持水的代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5)氧化汞分角A.吸取液体B.两人合作滴加液体C.取用粉末状固体D.洗涤试管A检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部22.(7分)空气7.安全用火,人人有责。在加油站、油库、煤矿井内,需要张贴的图标是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铁丝代替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1)下图是工八C区分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空气除尘D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D16.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化合物,中间为单质,后者为氧化物的是A.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降低姿势迅速逃离①步骤B中所A.纯净的空气臭氧水B.高锰酸钾铝氧化汞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用氮气和氧C.氧化钙液态氧高锰酸钾D.澄清的石灰水水银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灭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的失火②空气中的氧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③嫦娥五号取九年级化学第1页共6页九年级化学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