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下期初中期中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C B A C B A D B D C B A A C C
填空题(20题每空2分,其他题每空1.5分 共30分)
(1)稀有气体 (2)活性炭 (3)元素 (4)间隔
(1)49 (2)Na+ (3) 4 C
(1)A (2)④ (3)过滤 (4)污水处理之后再排放(答案合理即可)
(1)Li (Mn 、Ni 、Co任写一种都给分)
+1 (3)氢气燃烧只生成了水(答案合理即可) (4)化学性质
(1)A中酚酞溶液变红
(2)快 (3)氨气+氯化氢→氯化铵
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1.(1)酒精灯 (2)棉花 ;过氧化氢 水+氧气
(3)B (或C) b
22. (1)增强水的导电性
(2)Na2SO4 (3) 生成了氯气和氧气
(4) 2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四.计算题(5分)
23.(1)1:2 (2分)
(2) =25.27% (3分)
答: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27%2025年下期初中期中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8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CB
A
CB
A
D
B
D
B
C
二、填空题(20题每空2分,其他题每空1.5分共30分)
16.(1)稀有气体(2)活性炭(3)元素(4)间隔
17.(1)49
(2)Na*(3)4C
18.(1)A(2)④(3)过滤(4)污水处理之后再排放(答案合理即可)
19.(1)Li(Mn、Ni、C0任写一种都给分)
(2)+1(3)氢气燃烧只生成了水(答案合理即可)
(4)化学性质
20.(1)A中酚酞溶液变红
(2)快(3)氨气+氯化氢→氯化铵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1.(1)酒精灯(2)棉花;过氧化氢
三氧化钙水十氧气
(3)B(或C)b
22.(1)增强水的导电性
(2)Na2S04(3)生成了氯气和氧气
(4)2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四.计算题(5分)
23.(1)1:2(2分)
31×3
(2)
23x5+31x3+16×10×100%=25.27%
(3分)
答:Na,P010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27%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2025年下期初中期中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物理、化学合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本试卷满分100分,总时量60分钟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l-35.5 Na-23 P-31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道县龙船迎湘超,一路永州人民夹道欢迎,下列行为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锣鼓喧天 B.柚子飘香 C.鞭炮齐鸣 D.彩旗飞扬
2.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下列科技成果中,主要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神舟十七号飞船发射轨道的设定 B.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
C.研究北斗卫星的运动情况 D.AI程序的开发
3. 空气中含量较高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 B. C. D.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的是( )
A. B. C. D.
5.空气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空气的是( )
A.植树造林 B.在田野里焚烧秸秆 C.使用清洁能源 D.提倡绿色出行
湖南省足球联赛,简称“湘超联赛”。这是一场关于足球的比赛,化学社团对足球比赛产生了兴趣,研究了有关足球比赛里面的化学知识。
6.球场上的“化学大夫”,是一种叫氯乙烷(C2H5Cl)的物质,氯乙烷液体喷射到伤痛部位,能迅速汽化成气体,对受伤的皮肤进行降温,减少痛感。下列有关氯乙烷(C2H5Cl)说法正确的是( )
A.氯乙烷(C2H5Cl)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
B.氯乙烷(C2H5Cl)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2.5g
C.氯乙烷(C2H5Cl)中碳元素、氢元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2:5:1
D.氯乙烷(C2H5Cl)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
7. 球场上的裁判随身携带“任意球喷雾器”,用于任意球定位和人墙排布,喷到草地上1分钟后就会消失。喷雾中的主要成分是丁烷,下列属于丁烷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气体 B.易液化 C.几乎不溶于水 D.易燃烧
8.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氮气不支持燃烧,氧气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B.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C.一滴水中含有水分子个数为1.67×1021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通常都很小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9. 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科学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下列哪位科学家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
A.杨振宁 B.闵恩泽 C.屠呦呦 D.张青莲
10.某同学利用如图创新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过程进行探究。当蜡烛燃烧约1分钟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形管内出现大量水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B.该实验能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C.吹灭蜡烛时,观察到的白烟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D.该创新实验现象明显,便于观察
1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②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C.若③中的,则表示的粒子为阳离子
D.④中乙的元素名称是氖
12.如图所示,图中黑、白小球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图像能表示由原子构成的纯净物是( )
1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14.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阳离子一定带有正电荷,则带有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点燃前一定要验纯,则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D.分子由原子构成,则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15.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将氧化汞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该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6.随着时代的发展,无人机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了。
无人机用于灯光秀。出现五彩缤纷的灯光是因为灯管中填充了 (填”稀有气体”或“氮气”)。
无人机用于环境检测,检测环境中是否含有甲醛,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这些有毒气体可以用 来吸附。(填物质名称)
无人机用于给农作物施肥,肥料中有氮、磷、钾等,这里的“氮、磷、钾”指的是 (“单质”或“元素”)。
无人机用于灭火,经过火场上空时,需要随时调整速度、高度和姿态,避免损坏。火场上空的空气温度升高后体积膨胀,微观角度来看主要是因为气体分子的 发生了变化。
17.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上的薄膜电池用到了铟,如图1是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3是另外几种元素的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2)在化学反应中,B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离子,它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
(3)是五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共表示 种元素,与铟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序号)。
18.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所示。
(1)图中步骤③的作用是 。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蒸馏 D.过滤
(2)图中工业流程图的步骤 (填序号)降低了水的硬度。
(3)步骤②超滤膜的原理如图所示,它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 操作。
(4)作为一个初中生,写出 1条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
19.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几乎都建立在化学基础上,从动力来源到关键部件,化学材料和化学反应是其运行的核心。阅读以下关于新能源的知识回答问题。
1.核心动力:动力电池中的化学
锂离子电池:目前主流技术,依赖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迁移实现充放电。例如,正极常用磷酸铁锂(LiFePO4) 或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负极多为石墨,电解质是含锂盐的有机溶液,这些材料的化学组成直接决定了电池的容量、寿命和安全性。
2.补能方式:充电与燃料电池的化学
氢燃料电池:通过氢气与氧气的电化学反应直接发电,反应产物仅为水,其核心部件燃料电池堆中的催化剂(如铂Pt) 能加速电极表面的反应,是电池高效运行的关键。
(1)三元材料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有 (填元素符号,写一种)。
(2)LiFePO4中Fe的化合价是+2,P的化合价是+5,则Li的化合价是 。
(3)氢燃料电池利用了氢气,氢气被称之为清洁能源,主要原因是 。
(4)铂Pt在氢燃料电池中做催化剂,则它的质量和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2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课本进行一个化学实验(如图1所示),在进行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对原实验重新进行了设计(如图2所示)
【实验方案一】
(1)图1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方案二】
按照如图2操作,乙、丙瓶中的小纸花上喷等量酚酞溶液,按照甲的方式分别在乙丙塑料瓶中同时注入五滴浓氨水。乙放在冷水中,丙放在热水中。丙中小纸花先变红说明温度影响了分子的运动速度。因此化学组的同学产生了好奇,猜测还有没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分子的运动速度。
于是化学组的同学设计如图3所示的方案,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分别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中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橡胶塞。已知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浓氨水会挥发出氨气,两种气体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
(2)过一会儿后,从图3中观察到有白烟产生且位置偏右,说明氨气分子比氯化氢分子运动速度 (填“快”或“慢”)。化学组的同学得出结论,在条件一样的情况下,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会影响分子的运动速度。
(3)写出图3中产生白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仪器和装置制取气体。
(1)①仪器的名称是
(2)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选用装置A,装置A试管口还缺少 ;若用B装置制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实验室常用液体稀硫酸与固体锌粒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已知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若用该方法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用E装置收集氢气,气体从 (填“a”或“b”)进。
22.同学们在学习电解水实验时对水中增加其它物质感到好奇,于是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纯水中大约每十亿个水分子中,只有两个水分子分解生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②硫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等物质在水中易解离出离子。
③溶液电导率是衡量导电性的指标之一,离子浓度(常用mol/L为单位)越大,电导率越高,导电性越好。
④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溶于水。
根据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硫酸钠的原因是 。
(2)相同条件下,图1几种物质中 (填化学式)导电性最好。
【实验】
一小组做电解水实验时,在水中加了少量氯化钠,该小组发现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出现少量黄绿色气体。这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请你一起参与该小组的探究活动吧!(为了安全本实验在通风橱内进行)
【提出问题】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生成了什么气体?
【提出假设】
(3)假设1:生成了氯气;假设2:生成了氧气;假设3: 。
【设计实验】
(4)该小组仍然用如图装置来电解加了氯化钠的水,并收集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按照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试管收集正极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的颜色。 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黄绿色 通过对气体颜色的分析,说明假设 肯定错误
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内 假设 3成立
【实验结论】
(5)经老师指导查阅资料,小组同学知道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会有氯气产生
【反思】如果用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的组成,因为会产生氯气,不能加入氯化钠。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5分)
23.同学们热衷购买街边小吃淀粉肠,学校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配料中含有添加剂三聚磷酸钠,其化学式为,通过进一步了解,适量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安全的,但过量摄入三聚磷酸钠可能导致肠胃不适,如腹痛、腹泻,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肾脏结石等健康问题。根据三聚磷酸钠的化学式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配料:鸡肉、猪肉、淀粉、水、食用盐、白砂糖、香辛料、食品添加剂(如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等)。
(1)三聚磷酸钠中钠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 。
(2)计算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025年下期初中期中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物理、化学合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生在
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本试卷满分100分,总时量60分钟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0-16C1-35.5Na-23P-31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道县龙船迎湘超,一路永州人民夹道欢迎,下列行为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锣鼓喧天B.柚子飘香
C.鞭炮齐鸣
D.彩旗飞扬
2.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下列科技成果中,主要属于化
学研究范畴的是()
A.神舟十七号飞船发射轨道的设定B.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
C.研究北斗卫星的运动情况
D.AI程序的开发
3.空气中含量较高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N2
B.02
C.C0,
D.H,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的是(
A.
B
C
D
5.空气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空气的是()
A.植树造林B.在田野里焚烧秸秆C.使用清洁能源D.提倡绿色出行
湖南省足球联赛,简称“湘超联赛”。这是一场关于足球的比赛,化学社团对足球比
赛产生了兴趣,研究了有关足球比赛里面的化学知识。
6.球场上的“化学大夫”,是一种叫氯乙烷(C2HC1)的物质,氯乙烷液体喷射到伤痛部
位,能迅速汽化成气体,对受伤的皮肤进行降温,减少痛感。下列有关氯乙烷(CH5C1)
说法正确的是(
)
A.氯乙烷(C2HC1)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
B.氯乙烷(C2H5C1)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2.5g
C.氯乙烷(C2HC1)中碳元素、氢元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2:5:1
D.氯乙烷(C2H5C1)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
九年级化学(试题卷)第1页(共6页)
7.球场上的裁判随身携带“任意球喷雾器”,用于任意球定位和人墙排布,喷到草地上
1分钟后就会消失。喷雾中的主要成分是丁烷,下列属于丁烷的化学性质的是()
A.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气体B.易液化
C.几乎不溶于水D.易燃烧
8.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氮气不支持燃烧,氧气支持燃烧一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B.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一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C.一滴水中含有水分子个数为1.67×1021个一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通常都很小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一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9.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科学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下列哪位科学家为相对原
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A.杨振宁
B.闵恩泽
C.屠呦呦
D.张青莲
10.某同学利用如图创新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过程进行探究。当
20×200mm
蜡烛燃烧约1分钟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形管内的U型管
出现大量水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澄清
B.该实验能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石灰水密
细蜡烛
C.吹灭蜡烛时,观察到的白烟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D.该创新实验现象明显,便于观察
1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He
50 Sn
Ne
甲c乙
118.7


A.①中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②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C.若③中的x=8,则表示的粒子为阳离子
D.④中乙的元素名称是氖
12.如图所示,图中黑、白小球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图像能表示由原子构成的
纯净物是(
A
B
1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九年级化学(试题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