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4)三年级科学上学期 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二(含答题卡和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24)三年级科学上学期 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二(含答题卡和答案)

资源简介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苏教版)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2


四、连线题(6分)
37. 木筷子
塑料瓶
丝绸衬衫 天然材料
玻璃杯
金戒指 人造材料
水泥路面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试室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2.用2B铅笔填涂考号和选项信息点,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考生号。
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用2B铅笔填涂信息点。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五、简答题(6分)
3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为选择题、判断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符号为准)
二、选择题(40分)
7. [ A ] [ B ] [ C ] 8. [ A ] [ B ] [ C ] 9. [ A ] [ B ] [ C ] 10. [ A ] [ B ] [ C ]
11. [ A ] [ B ] [ C ] 12. [ A ] [ B ] [ C ] 13. [ A ] [ B ] [ C ] 14. [ A ] [ B ] [ C ]
15. [ A ] [ B ] [ C ] 16. [ A ] [ B ] [ C ] 17. [ A ] [ B ] [ C ] 18. [ A ] [ B ] [ C ]
19. [ A ] [ B ] [ C ] 20. [ A ] [ B ] [ C ] 21. [ A ] [ B ] [ C ] 22. [ A ] [ B ] [ C ]
23. [ A ] [ B ] [ C ] 24. [ A ] [ B ] [ C ] 25. [ A ] [ B ] [ C ] 26. [ A ] [ B ] [ C ]
六、实验题(8分)
40.(1)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0分)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七、综合题(10分)
41.(1) [ A ] [ B ] [ C ] (2) [ A ] [ B ] [ C ]
(3) [ A ] [ B ] [ C ] (4) [ A ] [ B ] [ C ]
(5) [ A ] [ B ] [ C ]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20分)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科学答题卷 第1页(共2页)
科学答题卷 第2页(共2页)
▲600
▲700
▲500
▲400
▲200
▲300
▲100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苏教版)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2
一、填空题(20分)
1.许多植物生长在土壤中,土壤为植物提供_____________,如农田中的高粱、河边的柳树等。
2.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混合物,可以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分离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可以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
3.通过纸蛇转动和塑料袋上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的一个重要性质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喜高温,耐水淹,对土壤的保水性和保肥能力要求较高。适宜生长在_____________中。
5.空气可以被_____________,压缩空气具有_____________。
6.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有_____________水域,如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40分)
7.下列物品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塑料尺 B.棉花 C.玻璃杯
8.风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
A.空气的冷热差异 B.空气的颜色 C.空气的味道
9.下列不属于空气的特征的是( )。
A.支持燃烧 B.提供呼吸 C.没有质量
10.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包括( )。
①海洋 ②冰川 ③湖泊 ④河流 ⑤咸水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11.下列物质中,属于固体的是( )。
A.牛奶 B.空气 C.石块
12.量取 20mL 水时,当接近 20mL 时,应该用( )向量筒内滴水。
A.烧杯 B.滴管 C.漏斗
13.做有机肥时,放入果皮、菜叶的主要目的是( )。
A.更美观 B.制造氧气 C.制造腐殖质
14.下列哪种土壤最适合种植花生?( )
A.黏质土 B.沙质土 C.壤土
15.下列哪种工具最适合用来观察土壤中的小生物?( )
A.温度计 B.量筒 C.放大镜
16.每当厨房里炒菜的油用完后,妈妈都要借助漏斗把大油桶里的油倒到小油瓶里,可是让妈妈烦的是倒进漏斗里的油,经常停在斗里,不漏到小油瓶里,
原因是( )。
A.空气有质量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占据空间
17.给小狗盖房子时要选坚硬、防水性好、便于加工的材料,根据以下材料特征,你认为选择哪种材料比较合适?( )
材料 特征
木板 硬度较高、不透光、容易渗水、容易切割
铝箔挤塑板 硬度高、不透光、防水性好,容易切割
玻璃 硬度高、透光、防水性好、不易切割
A.铝箔挤塑板 B.木板 C.玻璃
18.下图中,同时打开A、B两处的窗口,会发现蜡烛火焰( )。
A.向下偏
B.不变
C.向右偏
19.将乒乓球放入干燥的完整的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B. C.
20.要加快冰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多加一些水 B.把冰糖压成粉末并搅拌 C.把水放到阴凉处
21.混合下列相同体积的两种固体后,总体积可能会明显变小的是( )。
A.铁块和铜块 B.食盐和白糖 C.黄豆和玉米粉
22.在同样的倾斜角度下,用等量的水冲刷①号和②号两块同样大的土壤,观察①号和②号两个木盒中流出的水量(其中①号土壤无植被覆盖,②号土壤有植被覆盖),会发现( )。
A.①号木盒中流出的水量较多
B.②号木盒中流出的水量较多
C.①号和②号木盒中流出的水量一样多
23.下列关于气体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没有确定的形状 B.占据一定的空间 C.有确定的体积
24.为唤醒公众的节水意识,联合国将( )定为“世界水日”。
A.3月22日 B.5月1日 C.12月12日
25.被称为“人类资源宝库”的是( )。
A.湖泊 B.水库 C.海洋
26.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是( )。
A.雨水 B.雨水、积雪融化 C.河水
三、判断题(10分)
27.不同的造风工具,制造风的原理完全不同,没有相同之处。( )
28.地下水是有限的,我们可以通过建设雨水花园、铺设透水地面等方法补充地下水。( )
29.液体在任何容器中都是水平的。( )
30.仙人掌耐高温、干旱、贫瘠,不喜潮湿,适宜种植在砂质土中。( )
31.所有的土壤都适合种植农作物。( )
32.人造材料有许多天然材料无法替代的性能和优点,所以,我们要多用人造材料。( )
33.合理开采天然材料、适度使用人造材料,能平衡科技发展与环保。( )
34.孔明灯升空是因为蜡烛燃烧加热空气,热空气上升带动灯笼升空。( )
35.我们在观察河流时,要注意安全,不能靠近深水区或独自下水。( )
36.固体的质量会因为形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
四、连线题(6分)
37.请将下列物品与其主要由哪种类型的材料制成用线连起来。
木筷子
塑料瓶
丝绸衬衫 天然材料
玻璃杯
金戒指 人造材料
水泥路面
五、简答题(6分)
38.在一个塑料杯底扎一个小孔,用一个手指按压着小孔,将杯子倒扣放入水中,等水淹没了杯子后,再放开按压的手指。杯中的水和空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六、实验题(8分)
39.如图,走马灯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玩具,大约在11世纪就有关于它的记载。点燃灯里的蜡烛,走马灯随之转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请在图中用“→”画出空气流动的路线。
(2)与走马灯的工作原理相似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
(3)小科找来一个塑料袋,开口朝下,套在走马灯上方,过一会可能会发生_____________。
(4)当小科熄灭蜡烛,走马灯会_____________。
七、综合题(10分)
40.同学们从不同地方采集了土壤,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土壤。
(1)为了便于观察,老师带来了孔径不同的筛子,可以对土壤的( )进行区分。
A.颗粒大小 B.颗粒轻重 C.颗粒颜色
(2)琦琦将相同质量的三种土壤分别装入三个大小一样的花盆,然后将同样多的水分别缓慢倒入三个花盆中(如图所示),这是对土壤的( )进行研究。
A.黏性 B.渗水性 C.含水量
(3)把一些水倒入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发现土壤出现了分层现象,其中( )位于最上层。
A.细沙 B.小石子 C.枯树叶、粉粒
(4)不同的植物适合种植在不同的土壤中,( )最适合种植在沙质土中。
A.水稻 B.花生 C.凤仙花
(5)通过查阅资料,琦琦发现土壤的形成与岩石、生物作用密切相关。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 )的时间。
A.几十年 B.几百到几万年 C.几十万到几千万年
参考解析
1.生存场所
【解析】很多植物都生长在土壤里,土壤就像植物的 “家”,能让植物的根扎在里面,给植物提供生活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 “生存场所”,比如高粱长在农田的土壤里,柳树长在河边的土壤里。
2.过滤 加热蒸发
【解析】过滤利用滤纸分离不溶固体(如沙子与水);加热蒸发通过去除水分分离可溶固体(如盐与水),是两类固液分离的典型方法。
3.空气受热会上升
【解析】在纸蛇转动实验中,当火焰加热纸蛇下方的空气时,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从而推动纸蛇转动;在塑料袋上升实验里,加热塑料袋内的空气,空气受热后上升,带动塑料袋一起上升。这两个实验都直观地展示了空气受热后会上升的性质。
4.水稻 黏质土
【解析】土壤可分为壤土、砂质土和黏质土这三类。不同的土壤保水力,肥力不同,适合生长的植物也不同。水稻喜高温、潮湿,对土壤的保肥能力要求较高,它适合生长在黏质土中。
5.压缩 弹性
【解析】空气是一种气体,它占据一定的空间,而且可以被压缩,比如我们给气球打气,能把更多空气挤进气球里,让气球变大,这就是空气被压缩的体现。当空气被压缩后,它具有弹性。就像充满气的皮球,我们拍它的时候,压缩的空气会“反抗”,让皮球弹起来,这就是压缩空气弹性的表现。
6.人工 水库
【解析】水域分为天然水域和人工水域,水库是由人类修建大坝等设施形成的,属于人工水域。
7.B
【解析】A. 塑料尺由塑料制成,塑料是通过化学加工石油等原料制成的人工材料,不属于天然材料。
B. 棉花是植物纤维,直接从棉花植物中获取,属于天然材料。
C. 玻璃杯由玻璃制成,玻璃需将沙子高温熔化后加工而成,属于人工材料。
故选B。
8.A
【解析】A.空气受热不均,导致各地气压不同,空气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从而形成风。因此,风的形成主要与空气的冷热差异有关。选项正确。
B.空气本身是无色的,空气的颜色不会对风的形成产生任何影响,选项错误。
C.空气的味道与风的形成没有关系,风的形成是空气流动的结果,和味道无关,选项错误。
故选A。
9.C
【解析】空气直接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支持燃烧,提供呼吸,A、B属于空气的特征;C不属于空气的特征。故选C。
10.B
【解析】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包括冰川、湖泊、河流。海洋属于海洋水体,不属于陆地水体,故①错误。咸水湖属于湖泊的一种,已包含在③中,无需单独列出⑤。故选B。
11.C
【解析】A.牛奶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属于液体,A选项错误。
B.空气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属于气体,B选项错误。
C.石块具有固定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属于固体,C选项正确。
故选C。
12.B
【解析】量取液体接近目标刻度时,需用滴管逐滴加入以确保精确。烧杯用于盛装或配制溶液,无法精确控制水滴;漏斗用于转移或过滤,不能滴加;杯子同样无法精确滴液。滴管专用于逐滴添加液体,故选B。
13.C
【解析】A.果皮、菜叶作为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不会改变肥料外观,美观并非主要目的。A选项错误。
B.制造氧气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而有机肥制作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此过程消耗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B选项错误。
C.果皮、菜叶含有大量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后形成腐殖质,可改善土壤结构并提供养分。C选项正确。
故选C。
14.B
【解析】沙质土颗粒较大,透气性和排水性较好,适合需要疏松土壤的作物。花生根系生长和果实发育需要良好的透气环境,沙质土便于根系伸展和果实膨大,收获时也容易拔出。黏质土透气差,易积水;壤土虽适中,但不如沙质土更适合花生特性。故选B。
15.C
【解析】A. 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无法放大物体进行观察,A选项错误。
B. 量筒用于测量液体体积,不具备放大功能,B选项错误。
C. 放大镜可将微小物体放大,便于观察土壤中的小生物,C选项正确。
故选C。
16.C
【解析】当漏斗塞住瓶口时,瓶内的空气无法排出,瓶子内部的空气占据了空间,油无法顺利进入瓶子,因此会停在漏斗里。故选C。
17.A
【解析】盖房子要求选择坚硬、防水性好、便于加工的材料。木板虽然硬度较高且容易切割,但容易渗水,防水性差;玻璃硬度高且防水,但不易切割,加工困难。铝箔挤塑板同时满足硬度高、防水性好、容易切割三个条件,符合盖房子的要求。故选A。
18.C
【解析】点燃蜡烛后,管内热空气会上升从顶部的A口逸出,外界较冷的空气会从侧面的B口补充进入。这样便形成从B口到A口的气流,蜡烛火焰受到从侧面吹入的气流影响,因而向右侧偏斜。故选C。
19.C
【解析】因为杯子中的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所以杯里的水面下降。而杯外的水面上升,杯中的乒乓球也随着下降。乒乓球停留在了倒扣杯子的杯口位置,所以C符合题意。
20.B
【解析】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包括颗粒大小、是否搅拌以及温度。将冰糖压成粉末可增大接触面积,搅拌能加速溶解,两者结合最有效。A选项增加水量可能让溶解总量变多,但不直接加快速度;C选项降温会减慢溶解。故选B。
21.C
【解析】A.铁块和铜块体积较大且形状固定,混合后空隙难以被填充,总体积变化不明显。A选项错误。
B.食盐和白糖颗粒虽小,但大小相近,混合时彼此空隙难以进一步减少,总体积变化较小。B选项错误。
C.黄豆颗粒较大,玉米粉颗粒细小,混合后玉米粉会填入黄豆间的空隙,使总体积明显变小。C选项正确。
故选C。
22.A
【解析】植被的根系能固定土壤,叶片可阻挡雨水直接冲刷,同时植被还能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
①号土壤无植被覆盖,土壤易被水冲刷,保水能力弱,因此流出的水量较多。
②号土壤有植被覆盖,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保水能力强,流出的水量较少。所以①号木盒中流出的水量较多。
故选A。
23.C
【解析】A.正确,气体形状随容器改变;
B.正确,气体占据空间;
C.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够充满整个容器,因此体积不固定;
故选C。
24.A
【解析】联合国为倡导全球水资源保护,将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旨在提高公众对淡水重要性的认识,呼吁节约用水。故选A。
25.C
【解析】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例如鱼类、石油、潮汐能等,种类和数量远超湖泊和水库,因此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湖泊和水库虽然提供水资源,但资源种类和规模有限。故选C。
26.B
【解析】水是取之不尽的,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27.×
【解析】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不同造风工具如扇子、电风扇等,虽然动力来源或结构不同,但本质都是通过推动空气产生气流。因此它们的原理存在共同点,即促使空气流动,并非“完全不同”。题目说法错误。
28.√
【解析】地下水属于有限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可促进其补充。雨水花园和透水地面能增加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使更多水分渗入地下,从而有效补充地下水。题目描述的方法符合科学原理,判断正确。
29.×
【解析】液体静止时表面会形成水平面,这是重力作用的结果。但题目中“任何容器”表述不准确,例如将液体装入弯曲的U形管中,两侧液面高度不同但各自保持水平,此时整体并非同一水平。因此,题目说法错误。
30.

【解析】砂质土颗粒大、透气性好、排水快,保水性差,适合需排水良好的植物。仙人掌耐旱怕涝,砂质土特性与其生长需求匹配,故正确。
31.×
【解析】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等类型,不同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肥力等特性不同。例如,沙质土保水能力差,黏质土透气性弱,而壤土较适合农作物生长。盐碱地等特殊土壤因含盐量过高,也不适合种植。因此并非所有土壤都适合种植农作物。
32.×
【解析】人造材料虽具备某些优势,但天然材料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环保、可再生等。合理使用需综合考虑性能、成本和环境影响,而非单一偏好。过度依赖人造材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或污染,因此题目观点错误。
33.√
【解析】合理开采天然材料可避免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破坏,适度使用人造材料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科技发展促进环保技术应用,如回收再利用、开发绿色材料等,从而在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保护环境。两者结合可实现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协调。
34.√
【解析】孔明灯内部空气被蜡烛加热后,温度升高导致体积膨胀上较轻,周围冷空气较重,产生的浮力大于孔明灯的总重量,灯笼便升空。此现象与热气球原理相同,属于热胀冷缩和浮力知识的应用。
35.√
【解析】观察河流时,安全是最重要的。深水区存在溺水风险,独自下水无人帮助更危险。题目强调的不靠近深水区不独自下水是基本安全准则,符合实际防护要求,因此正确。
36.×
【解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固体形状改变时,物质总量未增减,因此质量不变。例如,将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其质量仍相同。题目说法错误。
37.
【解析】木筷子:由木材制成,木材是直接来自自然界的天然材料,所以木筷子与天然材料相连。
塑料瓶:塑料是通过人工合成的人造材料,因此塑料瓶与人造材料相连。
丝绸衬衫:丝绸由蚕丝制成,蚕丝是天然的,属于天然材料,故丝绸衬衫与天然材料相连。
玻璃杯:玻璃是经人工加工制造的人造材料,玻璃杯与人造材料相连。
金戒指:金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金属,属于天然材料,金戒指与天然材料相连。
水泥路面:水泥是人造的建筑材料,水泥路面属于人造材料,与之相连。
38.杯中的空气从小孔向外流出,杯中的空气减少,水越来越多。
【解析】杯子倒扣入水且手指按压小孔时,杯子内部与外界隔绝,此时杯内有一定量的空气。当放开按压的手指后,小孔与外界的水相通。由于杯内空气的压强大于小孔所在位置外界水的压强,空气会从小孔流出。随着杯内空气不断流出,杯内空气的体积减小,原本被空气占据的空间逐渐被外界的水填充,所以杯中的空气减少,水越来越多。
39.(1) (2)热气球 (3)塑料袋会鼓起/会往上飞 (4)停止转动
【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1)空气从走马灯下方进入,被蜡烛加热后向上流动,并从灯罩顶部的孔或缝隙排出。
(2)与走马灯原理相似的“热气球”也是利用热空气上升使球体浮起。
(3)上方罩一个朝下的塑料袋,热空气会收集在袋里使其膨胀,往上飞。
(4)当熄灭蜡烛后,没有热量提供,对流停止,走马灯就不再转动。
40.(1)A (2)B (3)C (4)B (5)B
【分析】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不同的土壤渗水性不同,含有黏土较多的土壤渗水性最弱,所以三种土壤渗水能力高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解析】(1)用不同孔径的筛子主要区分土壤中颗粒的大小。故选A。
(2)往相同质量、相同容器的土壤中加同样的水,用来比较土壤的渗水性。故选B。
(3)土壤和水混合后静置,最上层往往是枯叶和较轻、较细的颗粒。故选C。
(4)植物多种多样,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需要,花生种植需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好的沙质土壤。故选B。
(5)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