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4)一年级科学上学期 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含答题卡和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24)一年级科学上学期 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含答题卡和答案)

资源简介

一年级科学上学期(苏教版)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试室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四、连线题(5分)
39.冰块 摸起来滑滑的
丝绸 摸起来凉凉的
蜂蜜 尝起来甜甜的
柠檬 闻起来香香的
玫瑰花 尝起来酸酸的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2.用2B铅笔填涂考号和选项信息点,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考生号。
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用2B铅笔填涂信息点。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五、简答题(5分)
4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为选择题、判断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符号为准)
二、选择题(50分)
6. [ A ] [ B ] [ C ] 7. [ A ] [ B ] [ C ] 8. [ A ] [ B ] [ C ] 9. [ A ] [ B ] [ C ]
10. [ A ] [ B ] [ C ] 11. [ A ] [ B ] [ C ] 12. [ A ] [ B ] [ C ] 13. [ A ] [ B ] [ C ]
14. [ A ] [ B ] [ C ] 15. [ A ] [ B ] [ C ] 16. [ A ] [ B ] [ C ] 17. [ A ] [ B ] [ C ]
18. [ A ] [ B ] [ C ] 19. [ A ] [ B ] [ C ] 20. [ A ] [ B ] [ C ] 21. [ A ] [ B ] [ C ]
22. [ A ] [ B ] [ C ] 23. [ A ] [ B ] [ C ] 24. [ A ] [ B ] [ C ] 25. [ A ] [ B ] [ C ]
26. [ A ] [ B ] [ C ] 27. [ A ] [ B ] [ C ] 28. [ A ] [ B ] [ C ] 29. [ A ] [ B ] [ C ]
30. [ A ] [ B ] [ C ]
六、实验题(5分)
41.(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6分)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七、综合题(5分)
42.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14分)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


科学答题卷 第1页(共2页)
科学答题卷 第2页(共2页)
▲600
▲700
▲500
▲400
▲200
▲300
▲100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一年级科学上学期(苏教版)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
一、填空题(14分)
1.“解暗箱” 是通过_____________和实验,推测物体内部情况的科学方法。
2.我们穿的衣服属于_____________世界,手机属于_____________产品。
3.保护皮肤要注意:远离尖物防割伤、太阳大时戴帽子防_____________、天冷加衣防冻伤。
4.合理饮食要做到食物_____________化,荤素_____________。
5.童第周是我国_____________学的主要创始人,他通过胚胎技术创造出来了“童鱼”。
二、选择题(50分)
6.伽利略在滚小球实验中发现:当坡度相同的时候,小球离桌面越( ),滚得越远。
A.低 B.高 C.近
7.科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蒙住眼睛,用手触摸两块粗细不同的砂纸。你认为用手的哪个部位触摸砂纸更能准确辨别它的粗细?( )
A.手背 B.指尖 C.手腕
8.秋天树叶变黄是因为缺少?( )
A.阳光 B.水分 C.叶绿素
9.秋天树叶会变成什么颜色( )。
A.绿色 B.红色或黄色 C.白色
10.枫树叶子的是( )。
A. B. C.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数据的填写要实事求是
B.为了提高效率,每个实验只做一次即可
C.可以用表格来记录、整理信息
12.用手摸一摸,下列哪种物体摸起来 “软软的、暖暖的”?( )
A.石头 B.毛绒玩具 C.钥匙
13.观察树叶最好的工具是( )。
A.放大镜 B.剪刀 C.尺子
14.下列物体中,用眼睛观察是球的物体是( )。
A.乒乓球 B.数学课本封面 C.玻璃杯
15.观察蚂蚁时,我们一般借助( )仔细地观察。
A.眼睛 B.放大镜 C.显微镜
16.下列属于人工产品的是?( )
A.彩虹 B.布娃娃 C.闪电
17.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技术革命把人类带入了( ),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提高。
A.信息时代 B.农业时代 C.工业时代
18.请你选出菜叶上有这么多洞的原因。( )
A.被虫咬的
B.被风吹的
C.被雨淋的
19.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 )。
A.种植水稻 B.设计制造物品 C.研究地震
20.我们在科学课上可以学到( )。
① 如何观察事物 ② 怎样做简单实验 ③如何设计桥梁 ④科学探究的方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21.想知道一杯水是冷是热,最安全的方法是( )。
A.用舌头尝一尝 B.用手轻轻摸一摸杯子外壁 C.把耳朵凑过去听
22.( )是学习科学的第一步,要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
A.提出问题 B.动手操作 C.观察发现
23.探究小组走进学校周边的超市,了解保温产品的种类、材料、结构等信息。这种调研方式是( )。
A.实地考察 B.查阅资料 C.采访
24.下列图中,哪个是人造的?( )
A.B. C.
25.下列农业生产工具中,属于传统工具的是( )。
A.收割机 B.镰刀 C.播种机
26.( )是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与动物分开。
A.摩擦生火 B.轮子 C.蒸汽机
27.下列物品中属于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玻璃杯 B.衣服 C.铁钉
28.下列属于科学教室特有的设施是( )。
A.黑板 B.课桌椅 C.实验水池
29.工程师的工作包括( )。
① 设计桥梁 ② 研究植物生长 ③ 制造机器 ④ 预测地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30.做对比实验时,我们应该保证( )不相同,这样实验才公平。
A.只有一个条件 B.所有条件 C.两个条件
三、判断题(16分)
31.工程师制作模型时,需要先画设计图再选择材料。( )
32.科学家做实验时,只需要观察不需要记录实验结果。( )
33.用鼻子闻气味时,要把物体凑到鼻子前用力吸气。( )
34.塑料瓶和玻璃瓶一样,都是透明的。( )
35.冬天天气冷,河里的水会结冰。( )
36.植物生长不需要阳光,只需要浇水就可以。( )
37.用指甲刻画某人造物,可以确定它的硬度。( )
38.我们用玻璃箱为蜗牛搭建的窝也是“自然物”。( )
四、连线题(5分)
39.将下列物体与其对应的 “感觉特征” 连起来。
冰块 摸起来滑滑的
丝绸 摸起来凉凉的
蜂蜜 尝起来甜甜的
柠檬 闻起来香香的
玫瑰花 尝起来酸酸的
五、简答题(5分)
40.叶由哪些部分组成?不同的叶有什么相同点?
六、实验题(5分)
41.实验:斜坡滚球实验
实验材料:小球、斜面、直尺
实验问题:小球滚动距离与坡度有关吗?
实验步骤:
(1)保持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置不变,第一次用_____________坡度,测量滚动距离。
(2)第二次用_____________坡度,测量滚动距离(选填“大”或“小”)
(3)实验中需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实验发现:坡度越大,小球滚动距离越_____________。
七、综合题(5分)
42.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出现了哪些自然事物?(至少写3个)
(2)图中的树可能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参考解析
1.外部观察
【解析】“解暗箱” 的定义是通过外部观察(不直接打开物体)和实验,推测内部情况,这是区别于直接拆解的关键科学方法。
2.人工 人工
【解析】衣服是由人类通过加工自然材料(如棉花、羊毛)制成的,属于人类创造的产品,不是自然界原本存在的。手机完全由人类设计、制造,使用了金属、塑料等材料,是科技产物,属于人工世界。
3.暴晒
【解析】皮肤很脆弱,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皮肤。太阳大的时候,阳光中的紫外线强烈。皮肤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会受到紫外线的伤害,也就是暴晒。暴晒可能会导致皮肤被晒伤,出现红肿、疼痛、脱皮等症状,还可能增加皮肤老化、患皮肤疾病的风险。戴帽子可以遮挡阳光,减少皮肤受到的紫外线照射,从而防止皮肤被暴晒伤害。
4.多样 搭配
【解析】多样:指饮食中应包含多种不同种类的食物(如谷物、蔬菜、水果、蛋白质等),保证营养全面,避免单一。
搭配:强调荤(肉类、蛋类等)和素(蔬菜、谷物等)要合理配合,确保营养均衡,满足身体需求。
5.实验胚胎
【解析】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生物学家,他在胚胎学和细胞核移植领域有重要贡献。他通过将鲤鱼胚胎细胞核移植到鲫鱼去核卵细胞中的实验,成功培育出外形特征介于两种鱼之间的新品种,被称为“童鱼”。这项成果是人工干预培育新物种的早期范例。
6.B
【解析】A.小球离桌面低,重力势能小,滚得近,不符合题意。
B.小球离桌面高,重力势能大,滚得远,符合题意。
C.“近”是距离的描述,不是高度的特征,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解析】A. 手背的触觉神经分布较少,敏感度较低,难以准确感知砂纸的细微差别,因此A选项错误。
B. 指尖的触觉神经非常密集,触觉灵敏度高,能更清晰地分辨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因此B选项正确。
C. 手腕的皮肤较厚且触觉神经较少,对物体表面细节的感知能力较弱,因此C选项错误。
故选B。
8.C
【解析】树叶里有让它变绿的叶绿素,到了秋天,天气变冷,叶绿素会慢慢变少,没法再掩盖树叶里本来有的黄色色素。所以树叶就变黄了,核心是缺少了叶绿素。故选C。
9.B
【解析】在正常情况下,树叶中含有叶绿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等色素。叶绿素含量较多时,树叶呈现绿色。到了秋天,随着气温下降和光照减少,叶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且分解加快,其含量逐渐降低。而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相对比较稳定,不容易被分解。当叶绿素含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颜色显现出来,使树叶呈现黄色。此外,有些树叶中还含有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花青素会使树叶呈现红色,所以秋天树叶会变成红色或黄色。而白色并不是秋天树叶通常会变成的颜色。故选B。
10.B
【解析】要判断枫树叶子,需识别其典型形态特征:
A.叶片呈心形、边缘光滑,是普通阔叶树(如杨树)的叶片特征;
B.叶片呈掌状、有多个深裂,秋季常变红,这是枫树叶子的典型形态;
C.叶片呈扇形、叶脉二叉分支,是银杏叶的特征。
故选B。
11.B
【解析】在科学实验中,实验数据需要反复验证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般来说,重复实验多次可以减少偶然误差,并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为了提高效率而只做一次实验的做法是错误的,可能导致不可靠的结论。其他选项实验数据要实事求是和可以用表格来记录、整理信息都是正确的做法。故选B。
12.B
【解析】A.石头质地坚硬且导热较快,摸起来通常较凉,不符合“软软的、暖暖的”。
B.毛绒玩具内部填充蓬松纤维,质地柔软且纤维导热性差,能保留体温,因此摸起来“软软的、暖暖的”。
C.钥匙是金属材质,坚硬且导热快,触感凉且硬。
故选B。
13.A
【解析】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工具。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看到物体的细微之处,因此观察树叶最好的工具是放大镜。故选A。
14.A
【解析】A. 乒乓球是标准的球体,用眼睛观察时呈现圆形球状,符合题意。
B. 数学课本封面是长方形平面,不是立体球体。
C. 玻璃杯通常是圆柱形,上下为圆形但侧面为长方形。
故选A。
15.B
【解析】观察蚂蚁这种小型昆虫时,虽然我们可以直接用眼睛看到它们,但为了更仔细地观察蚂蚁的细节(如身体结构、腿、触角等),通常会借助放大镜。放大镜是一种简单、常见的工具,能放大物体,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观察。显微镜通常用于观察更微小的东西,如细胞,不适合蚂蚁观察。故选B。
16.B
【解析】A. 彩虹是阳光照射空气中的水滴后形成的自然现象,并非人类制造。A选项错误。
B. 布娃娃由人类使用布料等材料制作而成,属于人工产品。B选项正确。
C. 闪电是云层间或云与地面间的放电现象,属于自然现象。C选项错误。
故选B。
17.C
【解析】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推动了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与计算机技术相关,农业时代早于工业革命。故选C。
18.A
【解析】菜叶上的洞通常是由昆虫咬食造成的。昆虫,如菜青虫、蚜虫等,会啃食蔬菜叶片,留下明显的孔洞。虽然风、雨也可能对菜叶造成损害,但菜叶上有这么多大小不一的洞明显是因为昆虫的咬食。故选A。
19.B
【解析】工程师是运用科学知识和技术进行设计、制造或改进各种物品和系统的人员。
A.种植水稻属于农业活动,与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无关。
B.设计制造物品直接对应工程师的核心职责,如建造桥梁、开发机械等。
C.研究地震属于地质科学领域,与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无关。
故选B。
20.C
【解析】科学课的核心内容包括观察事物、进行简单实验以及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是科学学习的基础,实验帮助学生验证猜想,科学探究方法(如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结论)是科学思维的关键。设计桥梁属于工程技术领域,通常不属于小学科学课的主要内容。故选C。
21.B
【解析】A.用舌头尝可能烫伤口腔或误尝有害物质,不安全。
B.用手轻摸杯壁能感知温度变化且无危险,安全。
C.听声音无法判断水温,无效。
故选B。
22.A
【解析】科学研究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当我们对周围的自然现象、事物的规律等产生疑问时,就会引发我们去探索答案。所以提出问题是学习科学的第一步,观察发现和动手操作都是研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不是学习科学的第一步。故选A。
23.A
【解析】在制作保温物品这个项目的初始阶段,要带着问题去调研。调研的方式包括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探究小组走进学校周边的超市,了解保温产品的种类、材料、结构等信息,这种调研方式是实地考察。故选A。
24.B
【解析】大自然里有山,有水,还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等,它们是自然形成的。房屋、衣服、文具、自行车等都是人工制造的,它们构成了人工世界。大树、小猫是自然物体;竹筏是人工制造的。故选B。
25.B
【解析】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原始农业是以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为主要特点的传统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农业则是以使用大型现代化机械为主要特点的。题目中是传统工具只有镰刀,所以B符合题意。
26.A
【解析】恩格斯曾说过:“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地把人和动物分开。”摩擦生火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选A。
27.C
【解析】玻璃杯是由玻璃制成;衣服是由布制成;铁钉是由金属制成,故本题选C。
28.C
【解析】科学教室是进行实验和科学活动的场所,需要配备专门的实验设施。
A.黑板是普通教室的基本设施。
B.课桌椅是普通教室的基本设施。
C.实验水池用于实验操作,属于科学教室特有。
故选C。
29.B
【解析】A. ①设计桥梁属于工程师的工作,②研究植物生长属于生物学家的领域,与工程师无关。A选项错误。
B. ①设计桥梁和③制造机器均为工程师的典型职责,符合题意。B选项正确。
C. ③制造机器正确,但④预测地震属于地质学或地震学范畴,不属于工程师工作。C选项错误。
故选B。
30.A
【解析】对比实验需控制变量,即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才能准确判断该条件对结果的影响。题目中“保证不相同”指除被测试条件外的其他条件必须相同,因此正确选项为“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余相同。故选A。
31.√
【解析】工程设计的一般流程是明确需求后,先绘制设计图确定结构、尺寸等要素,再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材料。设计图包含材料类型、数量等信息,材料选择需依据设计图要求,例如设计桥梁模型时需根据承重需求选择对应强度的材料。因此题干描述正确。
32.×
【解析】科学实验需要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观察是获取实验现象的过程,而记录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便于后续分析和验证,没有记录,实验数据容易遗忘或混淆,无法形成可靠结论。因此题目说法错误。
33.×
【解析】正确闻气味的方法是轻轻用手扇动气体,使少量气体飘入鼻腔,而不是直接凑近用力吸气。直接凑近并用力吸气可能导致吸入过多有害气体,造成危险。因此题目中的做法不正确。
34.×
【解析】玻璃通常为透明材质,而塑料瓶的透明度因材料种类和用途不同而变化。例如,矿泉水瓶透明,但某些饮料瓶或日化用品瓶可能为半透明或不透明。因此,题目中“都是透明”的表述不准确。
35.√
【解析】水的温度降至0℃时会凝固成冰。冬季气温低于0℃,河水温度随之下降,达到凝固点后开始结冰。题目描述符合自然现象,故正确。
36.×
【解析】植物生长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养分,仅浇水无法满足生长需求。题目中“不需要阳光”的说法错误,因为长期缺乏阳光会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甚至死亡。水是必要条件之一,但并非唯一。
37.√
【解析】硬度是表示物质软硬程度的物理量,常用刻画法来比较。用指甲刻画某人造物,若能刻下划痕,说明该人造物硬度小于指甲;反之则说明其硬度大于或等于指甲。这是一种确定相对硬度的方法,故该说法正确。
38.×
【解析】自然物指自然界中未经人类加工的事物,如石头、土壤。人造物是人类制造或改造的物品。玻璃箱由人工材料制成,经过加工搭建,属于人造物而非自然物。因此题目说法错误。
39.
【解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皮肤。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比较,能够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
冰块由于温度较低,触摸时会感觉到凉凉的,所以冰块对应摸起来凉凉的。
丝绸其表面质地柔软、细腻,触摸起来有顺滑的感觉,因此丝绸对应摸起来滑滑的。
蜂蜜是一种甜味的液体,品尝时会有甜甜的味道,所以蜂蜜对应尝起来甜甜的。
柠檬富含酸性物质,品尝时会有酸涩的感觉,故柠檬对应尝起来酸酸的。
玫瑰花具有浓郁的香气,通过嗅觉可以闻到其香味,所以玫瑰花对应闻起来香香的。
40.叶子主要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不同的叶的相同点:大多叶子呈绿色、可以根据环境改变形状、都有叶片和叶柄。
【解析】叶子是植物的重要器官之一,主要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片是叶子的主要部分,负责光合作用,通常是扁平的形状以增加光照面积。叶柄连接叶片与茎的部分,起到支持和输送养分的作用。
不同种类的叶子虽然形态各异,但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无论是针叶还是阔叶,它们的内部结构都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等组织,大多呈现绿色且都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各种叶子都能通过改变自身的形态或生理特性来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以减少水分蒸发。
41.(1)大 (2)小 (3) 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置 小球的大小 (4)远
【分析】这进行的是一个对比实验,改变的条件只有一个,其他的条件均相同。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坡度大小。不能改变的条件是:斜面的光滑程度,小球的大小,小球放置的位置,小球每次从斜坡的释放在同一位置。
【解析】(1)在对比实验中,保持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置不变,第一次测试用大坡度,测量小球滚动的距离。
(2)实验第二次用小坡度,测量小球滚动的距离。然后对两次测试的数据进行对比。
(3)该实验采用的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需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是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置和小球的大小。
(4)通过两次实验的数据探究小球滚动距离与坡度有关。实验发现:斜面坡度越大,小球滚动的距离越远,斜面坡度越小,小球滚动的距离越近。
42.(1) 太阳、云、小鸟、树、蚂蚁
(2) 夏季(或春季),因为树叶茂盛/有鸟类活动/无落叶等
【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图中出现了太阳、云、小鸟、树、蚂蚁等自然事物。
(2)一年有四个季节,不同的季节有各自的特点,对生物的影响是不同的。图中树叶茂盛,无落叶,且有鸟类活动,因此可能在夏季或春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