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上进联考更专业更放心一站式考试服务专家江西省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纪念大会于9月3日上午9点整开始,依据太阳视运动规律,此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旗杆影子朝向西北,D项正确。2.【答案】C【解析】北京时间(东八区)为9:00,此时0点经线的位置为:120E-9小时×15°/小时=120E-135°=15°W。因此,3日的范围是从15W向东到180°,跨度为:180°-(-15)=195°;由于0时经线持续向西移动,导致“今天”的范围(3日)不断扩大。从北京时间9:00到10:30,范围从195°扩展到217.5°,增加了22.5°。故C项正确。3.【答案】A【解析】在理想状态下,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地方时6点日出、18点日落。结合图2,该地春分日日出早于北京时间6点,日落早于北京时间18点,可推测位于北京以东地区,C、D项错误;台北位于亚热带地区,温室大棚无需草苫等覆盖(或无需覆盖这么多个月),B项错误;沈阳位于北京以东,且处于温带地区,符合条件,A项正确。4.【答案】B【解析】加盖草苫覆盖物的时间段为10月至次年5月,太阳直射点先向南后向北移,其中直射点移至冬至日时该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A项错误;北极极夜时长为10月至次年3月21日,3月21日至5月为极昼现象,B项正确:此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先快(1月初最快)后慢,C项错误:地轴与黄道面夹角是一个相对固定值,人类文明时间尺度内的季节其角度约为66.5°不变,D项错误。5.【答案】B【解析】材料提到该岛地处板块交界处,岛屿形似大碗,更可能由张裂形成,板块挤压常形成褶皱山脉,A项错误;位于板块交界处,结合“形似大碗”的特征,加上多为玄武岩(火成岩一种),符合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导致地幔岩浆上通形成火山喷发,B项正确,D项错误:无信息表明是地壳抬升作用形成,C项错误。6.【答案】D【解析】观察岛屿形状如大碗,判断为火山岛,湖泊为火山喷发停歇后,火山锥顶部坍塌或直接由喷出口的洼地蓄水而形成,D项正确:基岩裂隙处发育的湖泊一般多呈直线或折线形状,走向性强,A项错误;科尔武岛多玄武岩构成,流水溶蚀是喀斯特地貌区溶蚀湖的形成机制,B项错误;地层断裂下陷形成的是构造湖,C项错误。7.【答案】D【解析】降水差异、昼夜温差、冻融作用影响风化速率,但并非形成此特定矿床类型的“基础”条件,A、B、C项错误:金刚石比其他围岩更坚硬、更耐风化。这种“岩性差异”是其他矿物被分解带走后,金刚石能残留下来的根本基础,D项正确。8.【答案】A【解析】冲积砂矿床的金刚石被河流长距离搬运后,会经历流水的分选作用,大小、比重相近的颗粒会沉积在一高二地理第1页(共3页)绝密★启用前江西省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上进联考高二地理试卷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考查范围: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至第三章。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25年9月3日9点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共持续约1.5小时。图1为大会中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据此完成1-2题。图11.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旗杆的影子朝向为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2.纪念大会期间,与北京同处一天的经度范围A.不变B.缩小C.扩大D.先缩小后扩大为获得光照,我国某地日光温室需在日出后揭开草苦等覆盖物,日落前盖回。图2示意该日光温室需加盖草苫覆盖物期间(睛天条件下)的日出日落时刻变化。据此完成3~4题。18:00E回14:00共10:006:0010-0111-0112-0101-0102-0103-0104-0105-01日期/(月-日)图2高二地理第1页(共6页)3.该日光温室地可能位于A.沈阳(41N,123E)B.台北(25N,121E)C.兰州(36N,103E)D.银川(38N,106E)4.日光温室加盖草苫覆盖物期间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B.北极极夜时长超过极昼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D.地轴与黄道面夹角变大科尔武岛(3941'N,316'W)形似大碗,是北大西洋中东部亚速尔群岛中最小岛屿,地处板块交界处,岛上玄武岩广布,顶部有浅水湖。图3为科尔武岛景观图。据此完成5~6题。图35.科尔武岛的形成是由于A.板块挤压B.板块张裂C.地壳抬升D.海水堆积6.顶部浅水湖发育在A.基岩裂隙处B.溶蚀的石灰岩裂隙处C.断裂下陷的地层D.岩浆喷发停歇后的洼地金刚石残积型矿床是在地质作用下其他矿物被分解带走,金刚石保留下来堆积形成的。金刚石被河流从原生矿或残积砂矿中搬运出来后,在河流中沉积易形成冲积砂矿床。图4示意金刚石残积型矿床形成的过程。据此完成7~8题。地表金刚石金M行聚集地表金刚石岩筒图47金刚石残积型矿床形成的基础是A.降水差异B.:夜温差C.冻融作用D.岩性差异8.与残积型矿床相比,冲积砂矿床的金刚石A.大小均匀B.棱角分明C.体积较大D.光泽度差高二地理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月江西高二期中考试·地理 11月江西高二期中考试·地理.pdf 11月江西高二期中考试·地理 11月江西高二期中考试·地理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