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秋七年级期中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右图是考古学家根据某原始人类头盖骨化石复原的头像,经测定其生活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据此判断这一原始人类是()A.元某人B.北京人C.丁村人D.山顶洞人2.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下面出土文物信息可用于研究()。浙江余姚出土●山西太原光社出土 体型虽然与野猪仍有@用于垦地、下种,是些近似,但其头部已经明一种直插式的破土和显变短,一定程度上反映整地工具了家猪到化的过程石铲陶猪A早期国家的产生B.原始农业的兴起C.生产工具的改进D.社会阶级的分化3.2024年是中国甲辰龙年。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图一彩绘龙纹阅盘(仙西陶寺送址)图二玉猪龙(内蒙古红山文化进址)图三玉龙(安徽凌家流遗址)A.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4.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西周古代青铜器利簋为我们还原了商朝灭亡的历史真相。一场大战成为压垮商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商纣王军事战略失误使周武王能一战灭商。这场大战是()A.阪泉之战B.长平之战C.涿鹿之战D.牧野之战5、春秋后期农业上深耕细作,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A,手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C,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D、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6.历史史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B.春秋争霸促进了民族交融C.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D.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7.“水早从人,不知饥噬,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得益于()A.商鞅变法的实施B.都江堰的修建C.铁犁牛耕的推广D.秦朝统一的完成8.如图两幅形势图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是〈)图1春秋形势图图2战国形势图A.统一趋势不断加强B.各国长城已经连为一体C.桊灭六国完成统一D.农业、手工业水平提高9、我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开始于()A.夏B.商C.西周D.战国10.商代浇铸一大型青铜器,需要67口坩蜗,每口坩埚熔铜12.5千克,千人协作才能完成。该青铜器可能()A、商朝铜爵B.护头铜胄C.司母戊鼎D.青铜面具11在各路反秦势力中,有原六国旧贵族,如项梁、项羽:也有秦吏萧何、曹参:儒士叔孙通;市井平民樊哙和周勃等社会各阶层人士。从反秦势力的成分反映出秦末起义具有A.首创性B.偶然性C.广泛性D.正义性12、“公元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圃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显赫的索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当时,“统治者”向谁投降?()A.陈胜B.吴广C.刘邦D.项羽二、材料题部分。(共36分)13.(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科一:中国大部分国土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天寒冷千澡,但夏季炎热多雨,宜于植物生长,这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原始农业。但季风气侯有一个缺点,即夏季来临和退却时期的或早或迟,形成雨量的我多或少,很容易形成干旱或水灾。…史不地书的水平突害,使中国人民自古以来重视兴修水利,如四川人民开凿了灌溉成都地区土地的渠道,秦国挖掘了郑国渠。一摘编自《古代文明与地理环境之关系》材料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在我国多个地区,约有一万多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