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5分。
1.年月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阅兵活动中,我国首次公开了东风是一款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的消息。下列关于导弹发射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发射井盖打开 B. 燃料混合反应 C. 压缩气体膨胀 D. 导弹位置升高
2.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人工智能在环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不属于技术助力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 监测空气质量状况 B. 监测河流污染物浓度
C. 识别可回收垃圾类型 D. 控制太阳能路灯开关时间
3.我国近代化学启蒙者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中文名称。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一致的是( )
A. 碳 B. 锰 C. 钠 D. 钙
4.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冰川保护”。冰川被称为“地球的固态水库”,储存了约的淡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低碳行动利于冰川保护 B. 冰川水经过滤得到纯水
C. 冰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 大力开发冰川旅游资源
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从细口瓶中取少量液体 B. 振荡试管
C. 倾倒液体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6.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我国化学家徐光宪在稀土分离技术上作出了杰出贡献,稀土中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钬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钬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C. 钬原子的中子数为
D. 钬原子的质量为
7.科学家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显电性 B. 失去一个中子后带个单位正电荷
C. 质量相当于一个氦原子的质量 D. 在现有的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
8.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污染物,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其涉及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 该设计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 该转换器的应用对酸雨的防治有一定效果 D. 该反应中的反应物有两种
9.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
A.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中一定只含一种元素
B.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C.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10.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B. 蜡烛在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的曲线是和
C. 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D. 此数字化实验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快速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11.“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______。
A.水温度降低结成冰分子体积变大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用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银原子______
12.如图,化学中的许多概念之间存在着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化合反应和化学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B.混合物和纯净物属于交叉关系
C.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D.缓慢氧化和氧化反应属于______关系
1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相符的是 ______。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氧气 助燃性 作燃料
稀有气体 通电可发出不同颜色光 制冷剂
氮气 化学性质稳定 食品防腐
活性炭 ______ 作冰箱除味剂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分。
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唐诗风中有这样两句“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诗人观察到的这种自然现象证明了______的存在,它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天问是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以它命名的“天问一号”研究成果揭示火星气候转变。火星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氧气、水等物质。地球和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1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氯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它属于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氩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周期。
如图: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该微粒是______选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化学符号是______。
氟和磷属于不同种元素,本质原因是它们的原子中的______不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经探究,生成氧气的质量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
现有高锰酸钾,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
这些氧气若装在容积为的集气瓶中氧气在该条件下的密度为,最多装几瓶?写出计算过程
正常人每分钟约呼吸次,每次约吸入空气。则一个人一天吸入体内的氧气约为______结果填整数。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分。
17.小南同学为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实验。
甲中检验木炭燃烧产物的现象是 ______。
乙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______,该反应属于 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对比硫粉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现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______有关。
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A.实验乙、丙中集气瓶底的水都可用细沙代替
B.由实验丙可推测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C.实验中三种物质都要自上而下快速伸入集气瓶中
D.可用细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8.建构合理的思维模型,既能促进深度学习,又能提高思维品质。小明建构了如图所示的“混合物含量测定”的思维模型:
运用该模型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进行实验探究:忽略含量很低的其他物质,空气可以看成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
【原理分析】
利用某种化学物质将氧气反应掉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属于思维模型中的 ______填“分离转移”或“反应转化”。
【经典回顾】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首先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操作与观察】按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______。
由于红磷燃烧只消耗空气中的 ______,使瓶内气压减小,烧杯中的水倒吸到集气瓶中,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进而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前向集气瓶中加少量水,目的是 ______写一条即可,弹簧夹最佳打开时间是 ______填“反应刚结束”或“冷却到室温”时。
1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上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装置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装试剂;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熄灭酒精灯;收集气体;将导管移出水槽,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排序号。
如果用装置收集氧气,应从______填“”或“”口通入氧气。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一瓶氧气,为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在中选择。
实验室可用图中装置、制取某气体,则下列相关推理一定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制取气体的试剂中有液体 B.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较大
C.气体不与氧气反应 D.气体密度大于空气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20.催化剂的相关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探究催化剂
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设计了如图实验进行验证,请填写下表:
步骤现象 步骤现象 步骤结果 步骤结果 实验结论
无明显现象 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 ______ 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______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通过对比步骤______的现象,可以证明氧化铜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步骤中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任务二】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小组同学以生成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实验。
序号 溶液的体积 催化剂 反应时间
氧化铜
二氧化锰
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为______,序号中的值为______,上述实验中收集氧气最适宜的方法为______填字母。
A.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法
若,则得出的实验结论为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的催化效果更好。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原子的体积小
12. 包含
13. 吸附性
14.空气;混合物。
物理。
不同
15.;非金属;

三;
阴离子;;;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6.。
瓶。

17.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化合反应;
氧气浓度;

18.反应转化。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或。
氧气。
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或吸收热量,使装置尽快冷却至室温;冷却到室温
19.铁架台;锥形瓶;
;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或;

20.复燃;;
;或;
药匙;;;
二氧化锰
第4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