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高桥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A.了解世界,实业救国
B.开启民智,呼吁变革
C.分析形势,倡导革命
D.传播新知,宣扬民主
八年级历史学科能力训练(二)
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庚子事变的枪炮沉寂以后…而列
强之见及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材料中
题号

总分
“拳民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得分
A.“平均地权”
B.“实业救国”C.“自强求富”D.“扶清灭洋
8.1903年,章炳麟为驳斥康有为的保皇立宪主张,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陈天华
满分:70分时间:50分钟
所写的《警世钟》和《猛回头》揭露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和清政府的卖国行径。
一、
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这说明当时思想传播的方式是()
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前的英文字母依次填写在下面相应的答题栏内)
A.翻译西方书籍B.创办学堂学会C.从事革命活动D.撰写革命著作
题号12
3456
7
89101112131415
9.1894年兴中会成立时孙中山先生曾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且扶大厦之将倾。”
答案
面对民族危亡,他为振兴中华奔走呼号。下列属于他的革命实践的是()
1.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描述道:“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
A.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B.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为遏制这一乱象,中国近代发生的标志性事件是()
C.提出“自强”“求富”口号
D.发动五四运动,反对巴黎和约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C.三国干涉还辽
D.八国联军侵华
10.北洋军阀统治的前六七年间,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问题是()
2.“1860年,英国借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迫使清政府签订条约,将九龙半岛南端一处
A.改良主义与暴力革命问题之争
B.责任内阁与总统权力之争
区域割占。”该区域是通过以下哪一条约被割占的()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争
D.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之争
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望厦条约》
D.《南京条约》
11.美国《独立周报》在评论五四运动时说:“彼等…于三月之间…使一内阁完全倾
3.下面是九年级同学排练的历史剧片段,据此判断他们的剧本名称是()
覆,使巴黎和会之中国专使拒绝签字,使列强惊讶,何其力之雄伟如是!”该评论表明
人物A:兄弟姐妹们!我们要建立公平的新天朝!我们要打破腐朽的清朝统治。
()
人物B:是啊,我们跟随天王,找到真正的出路!
A.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被粉碎
B.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C.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D.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充分发展
se eee
人物A:(在天京向民众演讲)我已经起草了《天朝田亩制度》,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
12.1920年春,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与李大钊等人举行座谈会,向他们介绍十月革命的
平分土地。
情况,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轮廓”。这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的逐步兴起
B.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A.《抗倭英雄》B.《太平天国传》C.《五四风云》D.《建党伟业》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4.1861年,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书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
13.下面两幅图片所示内容出现于1927年3月中国的不同地区,这说明北伐战争胜利进
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
军的重要原因是()
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从中看出,洋务运动
()
A.主要为了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
B.利于列强进一步对华经济侵略
C.曾国藩固守天朝上国传统观念
D.清朝士大夫依然坚持盲目排外
5.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荣氏兄弟利用一战期间“短暂
的春天”,建立起了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的庞大家族企业。由此可知当时的时代主题
是()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A.军事强国B.实业救国C.教育兴国D.民族团结
A.北伐将士英勇作战
B.正确的作战方针
6.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
C.共产党的模范作用
D.工农群众的支持
也”。《国闻报》同时译载重要政论及名著,如严复翻译的赫胥黎《天演论》等。可见
14.在江西三湾,毛泽东断然废除陋规旧习,实行民主政策,规定官兵平等,不许打骂士兵。
这些报刊创办旨在()
毛泽东等领导人以身作则,穿草鞋,自己背米袋,和士兵在一个锅里吃饭。尽管生活艰苦,
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