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
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
务必将选择题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I卷(共33分)
一、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在除夕之夜(
)。晚会以“已
已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科技感十足,不仅
让亿万国人共享装餮盛宴,而且让全球观众连连称赞。从1983年起,春晚已连
续举办42届。春晚已成了一个年俗,成为春节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成为每个
国人萦绕于怀的“文化乡愁”。作为综合性文艺晚会,春晚是(
)的“文
化大餐”。作为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本届春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
创意展现“甲”的中国年;北京主会场与四大分会场各具特色,一个个独具地
方韵味的节目让整台晚会更加丰富饱满,共同唱响“乙”的家国情怀:春晚是
百姓舞台,百姓是春晚主角,“麦子阿姨”秦士芳、“外卖诗人”王计兵等普通
百姓走向前台,“让爱无碍”,演绎出“丙”的深情:科技改变生活,也(
春晚舞台,《秧B0T》中机器人迈出“丁”的科技感。春晚把家事国事天下事
连接起来,让我们从中看到家国情怀的累积,看到民族精神的升华,从而激发奋
斗的内生动力,踔厉奋发奔赴美好的明天。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指出,“过好春节
意味着新一年有一个好的开端。”咀嚼着春节晚会的极致快乐,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下列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A.如约而至
实至名归
赋能
B.不期而遇
名副其实
助力
C.如约而至
名副其实
赋能
D.不期而遇
实至名归
助力
2.下列文章中甲、乙、丙、丁处的句子,正确的顺序是()
①天工人巧日争新
②爆竹声中一岁除
③天涯共此时
④一枝一叶总关情
A.②④③①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②③④①
3.文章末尾画钱处的空白部分,下列哪一句是最恰当的(
A.见证着春节文化的火爆出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阔步前行,从中增
添蛇行千里的劲头。
B,见证着春节文化的火爆出圈,从中增添蛇行千里的劲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
化征程上阔步前行。
C.增添着蛇行千里的劲头,见证着春节文化的火爆出图,阔步前行推进中国式
现代化征程。
D.增添着蛇行千里的劲头,见证着春节文化的火爆出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征程上阔步前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材料一:
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基本看法、见解与信念,是人们对知识本质、来源、
性质、标准、价值等的种种假设,是人们关于知识问题的总体认识。从历史发展
进程视角,可以把知识观分为原始知识观、古代知识观、现代知识观和后现代知
识观四种。
原始知识观,又称为神话知识观。它是原始人基于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尊崇、
解释、描述而形成的知识观念。
古代知识观,又称为形而上学知识观。与原始知识观的“泛灵论”不同,它
致力于建立一种“本体论”。本体论知识观竭力探讨和追问万事万物的本源和存
在根据,致力于弄清世界万物为什么存在、如何存在等根本性问题。它是由概念
和逻辑所构成的命题,是抽象的、绝对的、终极的、永恒的知识。
现代知识观,又称为科学知识观。它认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知识,是既得到
观察和实验证实又得到严格的逻辑证明的知识,是认识主体对认识对象的本质属
性“反映”的结果。它认为:知识的陈述是借助特殊的概念、符号、范畴和命题
进行的,数学和逻辑学是最基础的科学语言: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价值中立
的:观察和实验是获得可靠知识的唯一来源。
后现代知识观,又称为多元知识观。它建立在对现代知识观的质疑、反思与
,批判的基础上,认为知识具有主观性、开放性、价值性、文化性、境域性、建构
性。知识的目标不是真理,而是开发歧见、维护竞争和对话。它试图从根本上推
翻科学知识观的信念和架构,摧毁现代社会单一的科学权成、科学崇拜和科学霸
权,建立一种更加人性化、更加自由和开放的知识观,为后现代社会奠定基础。
(取材于王竹立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人类能在漫长进化过程中站到文明金字塔顶端,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通过不
断生产、积累、迭代知识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在此过程中,人类的知识生产模式
也发生了变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