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考试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考试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39 I-127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列书中记载的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机杼织布 B.粉碎矿石 C.海水晒盐 D.五谷醇酒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蒸馏水 C.双氧水 D.石灰水
3.“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6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加入固体试剂 B.滴加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过滤
5.如表中是某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是( )
A.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B.微观粒子与物质的构成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充氮包装 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
C.元素与物质的组成 D.日常生活经验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元素 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检验
6.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空气质量状况,增强环保意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质量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B. 加强空气质量检测有利于调控工业布局、减少环境污染
C. 建筑工地使用喷淋系统,能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
D. SO2、NO2、CO、O3、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等是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
7.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 B.用水电解实验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C.用10mL量筒量取6.52mL的稀盐酸 D.用木炭代替红磷做空气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则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D.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9.客观、全面、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能够为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提供依据。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雾
C.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 D.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10.某兴趣小组用如图1探究氧气的性质,将透明的实验盒中间用隔板插入细沙分成两部分,将O2倒入倾倒室,然后一段时间后提起中间隔板,得到倾倒室内氧气浓度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通过装置和数据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大约为20%
B.MN段曲线快速上升,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C.实验中“提起中间隔板”操作对应的时间点约在第25s
D.NP段蜡烛燃烧越来越微弱,最后在P点熄灭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方程式书写2分,共35分)
11.(3分)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氢元素的符号为 ; (2)两个氢原子可表示为 ; (3)氢气的化学式为 。
12.(4分)秦岭山中有我国最大的铼矿,铼有优异的理化特性,常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制造。图A是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B、C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D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B表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3)若C表示离子,则x= 。
(4)D中的 (填“甲”或“乙”)与B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13.(3分)甲醛是一种防腐剂,如图是甲醛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构成甲醛的微粒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甲醛燃烧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
(3)该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反应。
14.(4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图中四个实验都用到了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甲:集气瓶中水的作用 。
(2)实验乙:通电一段时间后,用燃着的木条在玻璃管A尖嘴口检验,现象是 。
(3)实验丙:C试管比B试管中酚酞先变红的原因是 。
(4)实验丁:蒸馏时,冷凝管中注水的方式为 。
15.(4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在利用空气的同时必须还要保护空气。
冰箱中常用“气调保鲜”来达到对食物保鲜的效果。下图是工业上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流程:
(1)在空气分离后,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 (填“富氧空气”或“富氮空气”),这一保鲜原理主要是 。
(2)AQI数值是空气中6种常规污染监测物的综合评价值,数值越小说明空气质量越好。以下几种气态成分不属于常规监测污染物的是______。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臭氧
(3)请你就有关提高空气质量的做法写出一条合理建议: 。
16.(2分)央视栏目《遇鉴文明》展现了人类文明魅力,其中有许多中外文明主题互鉴。
(1)国画与油画——国画气韵生动,油画抽象浪漫。博物馆保存珍贵名画时用氮气作保护气,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 。
(2)茶与咖啡——中国茶清香四溢,西方咖啡醇香浓厚。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17.(5分)航天员在太空生活需要氧气和水,氧气和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合”与“分”的思想。“合”的思想:液氢和液氧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为返回舱返回提供动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过程1;“分”的思想: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所需氧气主要通过电解水获得,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过程2。
(1)请将过程2中空白方框内的信息补充完整。
(2)过程1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反应。
(3)过程2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文字或化学式,可以不配平)
(4)“合”与“分”的思想:通过以上事实,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组成。
18.(6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文字或化学式,可以不配平),以高锰酸钾为试剂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A装置还需要做的改进是 。
(3)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 (填“a”或“b”)管通入,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19.(4分)一种“贴身暖宝宝”的使用说明书如下,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袋内物质展开探究。
品名:XX牌贴身暖宝宝 袋内物质:铁粉、水、活性炭、食盐等 内袋材料:微孔透气无纺布 外袋材料:不透气塑料 用法:临使用前,打开外袋取出内袋,直接贴在衣服上,打开外袋后保持温暖12小时。
【提出问题】铁粉能否在空气中燃烧?
【获取事实】将少许铁粉撒在酒精灯火焰上,铁粉立即剧烈燃烧。
【反思交流】
(1)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能燃烧,造成此差异的原因是 。
【拓展探究】用不同可燃物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分别在图甲所示装置的燃烧匙内放置铁粉、红磷(均足量)电加热引燃。氧气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图丙。

(2)实验过程中瓶内温度均 (填“升高”或“降低”);
(3)待铁粉熄灭并恢复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进入瓶内的水约占玻璃瓶 。
(4)分析图乙、图丙可知,实验中消耗氧气更彻底的是 (填“铁粉”或“红磷”)。
三、计算题(5分)
食品名称:大然海盐 配料:特削盐、碘酸钾 氯化钠:≥98.5g/100g 碘酸钾(以I计):18~33mg/kg 食用方法:烹饪时加入,建议每日摄入量不超过5g 贮存条件:密封、避光、常温、防潮
20. 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2)碘酸钾中K、I和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式并计算出结果,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500g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范围是多少?
九年级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D C A B D A D
非选择题
11、(1)H (2)2H (3)H2
12、(1)186.2 (2)得到 (3)8 (4)甲
13、(1)分子 (2)1:1:1:1 (3)属于
14、(1)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2)木条燃烧更旺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4)下注上出
15、(1) 富氮空气 氮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或氮化学性质不活泼、或氮气不能供呼吸) (2)B (3)使用清洁能源(或植树造林等其他合理答案)
16、(1)不活泼或稳定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7、(1) (2)化合
(3)## (4)氢元素、氧元素
18、(1)铁架台 (2)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 a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口,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
19、(1)氧气浓度不同 (2)升高 (3)原空气体积的 (4)铁粉
三、计算题
20、(1)214 (2)39:127:48
(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答: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9.3%。
(4)500g食盐中碘元素的最低含量为18mg/kg×0.5kg=9mg,最高含量为33mg/kg×0.5kg=16.5mg
答:500g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范围是9mg~16.5m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