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海交大附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上海交大附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上海交大附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24分。
1.构建知识网络模型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2是小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的酸的化学性质知识
网络。
(1)若浓硫酸长时间敞口放置,持续测定浓硫酸中各种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图中曲线纵坐标表示的是
______。
A.溶液质量
B.溶质质量
C.溶液密度
D.溶剂质量
(2)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 2+,该反
应的原理是利用了图2中酸的第______(填序号“②”、“③”、“④”或“⑤”)点的化学性质。
(3)小明用图3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______(用符号表示)。
(4)图2中⑤的性质可用于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盐酸、硫酸、硝酸是实验室和工业上常用的“三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水溶液中都含有
+,但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也会解离出不同的酸根离子,从而导致他们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实验室能区
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常用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2.【“碳”素发现】
(1)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第 1 页,共 8 页
A.碳循环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B.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①②③⑤
C.碳循环过程中元素种类和化合价均不变
D.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因此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实验制“碳”】
(2)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二氧化碳,通过上下抽动金属丝,可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①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有同学指出在上述图1的发生装置中存在一处明显的错误,该错误是______。
③改正装置中的错误后,用图1装置制备 2并验证其性质。先打开 处弹簧夹,将网袋插入稀盐酸中,过
一会左边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④检验时关闭 处弹簧夹,打开 处弹簧夹,并将装有澄清石灰水洗气瓶的______(填“ ”或“ ”)端连接
橡胶管 端。
⑤若上图图2试管中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则瓶内的足量试剂 可能是______。
A.石灰水 .浓硫酸 .稀盐酸 .食盐水
【“碳”为所用】
第 2 页,共 8 页
(3)学习 2的制备与性质后,化学小组同学设计并制作了喷气船,气体从甲图塑料罐左边小孔喷出使船前
进。
①如图甲所示随着小船的前行船身会不断上浮。在实验中使用的是碳酸钙粉末而不用块状碳酸钙固体的原
因是______。
②为便于改变航行方向,小组同学又在船身 处安上帆竿,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_。
【固“碳”方法】
(4)研究发现海洋是重要的固碳之地,海洋吸收二氧化碳有三种方式:
①二氧化碳溶于海水。一年四季中,单位体积海水中溶解二氧化碳最多的是______季。
②植物固碳。海边的红树林、海洋浮游植物等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植物固碳只能发生在海洋的
浅层,超过一定深度不能发生,原因是______。
③碳酸盐泵。贝壳类、珊瑚等海洋生物将碳以碳酸钙的形式沉积起来。某地贝壳堤储存了约4亿吨贝壳,
其中95%为碳酸钙,则该地贝壳堤固定了______亿吨碳元素。
④用乙烷和二氧化碳反应制乙烯( 2 4)也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______。
A.甲的化学式为 2 6
B.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1
C.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丙与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低“碳”行动】
第 3 页,共 8 页
(5)某学生活动小组在植树节种了11棵树,若一棵树一年能吸收12 二氧化碳,若这11棵树一年吸收的二
氧化碳全部来源于甲烷完全燃烧( ),求每年燃烧的甲烷( 4)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解码月壤】
深空探测中,2024年我国探月计划中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南极永久阴影区采集到月壤样本,为揭示月球
演化提供独到视角。月壤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其成分较复杂,其中的钛铁矿是铁和钛的氧化物(主要成分可
写成 2),具有磁性,其余为非磁性矿物。据此科研人员用干式磁选法(如图1所示)分选富集出钛铁
矿。
(1)①图1中钛铁矿颗粒将进入______斗。
②水是保障人类生存的关键资源。科研人员还在月壤钛铁矿中发现储存有大量氢。在高温下钛铁矿中的氢
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反应。写出氢气与氧化亚铁反应生成单质铁和水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③上述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④我国取回的月壤是极其珍贵的科学研究样本。研究发现,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无污染的核聚变原料
3 (如图所示),地球上大量存在的是 4 . 3 与 4 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______(填“相同”或
“不同”)。
⑤4 的化学性质______(填“活泼”或“稳定”)。
⑥下列关于 3 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 3 属于一种新的元素 . 3 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 . 3 原子中含有1个中子 . 3 原子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3
【“锂”蕴无限】
第 4 页,共 8 页
在能源领域,新一代锂电池研发聚焦固态电解质与高能量密度体系,旨在提升安全性与续航力,驱动全球
新能源革命。锂离子电池凭借其独特的化学特性与工程优化,成为当今最主流的储能技术之一,化学兴趣
小组对锂及锂的化合物进行了调查探究。
(2)图1为锂原子构成示意图,图2为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①图1中微观粒子 的名称是______。
②图2中“ ”与图1中微观粒子______(填“ ”或“ ”)的数量相等。
(3)氢化锂:
氢化锂( )是一种很好的储氢材料,它常温下能稳定存在,但遇水就会立即与水发生反应,释放出大量
的氢气并生成碱,被称为“制造氢气的工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碳酸锂:
①碳酸锂是制备电池电解液的重要原料,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碳酸锂从物质类别来看属于
______(填“酸”“碱”或“盐”)。
②请写出其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 10分。
4.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的概念、性质和用途
①将适量调味品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______。
A.食盐 .蔗糖 .花生油 .黄酒
②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有 ______。
A.盐酸是纯净物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将 可溶性固体加入 水中充分搅拌,一定能得到( + ) 的溶液
(2)常温下,将某固态物质 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Ⅰ(如下图),进行以下实验。
第 5 页,共 8 页
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图可知,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往溶液Ⅱ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溶液呈紫红色。据此现象,写出对“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
______。
③常温时,该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Ⅰ.常温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 ______ 。
Ⅱ. 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精确到0.1%)。
Ⅲ.图中 、 、 三个点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关系是 ______。
(3)消毒液的用途:
①某消毒液稀释后 = 6,则稀释前其 ______6(填“>”、“=”或“<”)。
②蘸有油污的手,无法用水清洗,但可用洗洁精清洗,洗洁精的作用是 ______。
(4)制作美丽硫酸铜晶体。
图1所示为硫酸铜的溶解度曲线,图2所示为制作硫酸铜晶体的实验过程(不考虑水的蒸发)。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若40℃时,在50 水中加入10 硫酸铜粉末完全溶解,使溶液处于 点,请在图1中标出 点位置。
______Ⅱ.烧杯②中溶液是60℃时硫酸铜的 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第 6 页,共 8 页
Ⅲ.比较烧杯①③的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①______③(填“>”“=”或“<”)。
(5)氯化铵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晶体,却赋予溶液微弱的酸性。既是工业制备的原料,农业中的常用化肥,
也是实验室中的熟客。
下表为不同温度下 4 、 在水中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4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溶解度/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①要从含少量 的 4 中得到较纯的 4 ,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______。
②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可用图3表示,则其中溶解度 的最小取值范围是 ______。
③某同学按图4所示用氯化钠进行实验。已知烧杯甲中溶剂为120 ,则烧杯戊中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 ;
烧杯甲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保留整数)。
第 7 页,共 8 页
参考答案
1. ;
②;
+、 ;
6 + 2 3 = 2 3 + 3 2 ;
( )2或 ( 3)2或 2
2. ;
① 3 + 2 = 2 + 2 + 2 ↑;②铁网袋能跟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不
纯(答案不唯一);③充有空气的气球上浮;④ ;⑤ ;
①反应速率快,迅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小船前进;②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Ⅱ变红,干燥的紫色
石蕊试纸Ⅰ不变红;
①冬; ②超过一定深度,光照弱,植物光合作用不易发生(答案不唯一);③0.456;④ ;
48
3.① ;② ;③置换反应;④相同;⑤稳定;⑥ ;
①核外电子;② ;
+ 2 = + 2 ↑;
①盐;② 2 3 + 2 4 = 2 4 + 2 + 2 ↑
4. ; ;
减小;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对于其它物质不一定是饱和的;40;28.6%; > > ;
<;乳化作用;
;不饱和; =;
降温结晶;35.8~37.2;54.8;20%
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