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试剂瓶的标签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校园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和使用,可以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B. 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C. 积极植树造林有助于提升空气质量
D.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有利于调控工业布局、减少环境污染
3.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入固体 B. 量取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 闻气体气味
4.下列关于 2、 2、 2、 2四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含有氧气 B. 都是氧化物 C. 都含有氧分子 D. 都含有氧元素
5.下列事实的相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氧元素和硫元素属于不同种类的元素 氧原子和硫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氦气、氖气化学性质稳定 原子均达到稳定结构
过氧化氢和水都能分解产生氧气 过氧化氢和水中都含有氧元素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的氧原子多
A. B. C. D.
第 1 页,共 10 页
6.兴趣小组制作了如下图所示的两种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装置中①处放活性炭,②处放细沙
B. 为使甲装置的净水效果更好需定期更换活性炭
C. 乙装置中获取小水杯中的水的快慢与温度无关
D. 两个装置得到的水均为纯净物
7.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中共涉及4种物质 B. 变化Ⅰ、Ⅱ中原子种类均发生了改变
C. 变化Ⅱ中可能进行了降温操作 D. 保持“ ”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8.化学小组设计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盛有生石灰(生石灰遇水放热)的
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白磷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注射器中的水和胶头滴管中的水作用不同
B. 为了保障结果准确,白磷需要足量
第 2 页,共 10 页
C. 滴入水后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若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剩余10 ,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
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设计
探究石蜡中含有碳
实验目的 检验氢气纯度 除去水中的泥沙 探究分子间有间隔
元素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0.苏轼《留别廉守》: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赏月、观菊、吃月饼是中秋节约定俗成的活动。
(1)下列月饼制作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
A.炒制馅料
B.面粉发酵
C.压模成型
D.烘焙烤熟
(2)从月饼生产到送入家家户户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减缓月饼变质,常向月饼包装袋中充入 2,主要利
用了 2的_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3)某南瓜蓉月饼中含有“糖类、蛋白质、钠”等,其中的“钠”指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11.炉甘石始载于《外丹本草》,主要成分为碳酸锌( 3)和碱式碳酸锌,炮制后主要成
分为氧化锌( ),可作为外用药使用。
(1)如图为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氧化锌中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碳酸锌中的阴离子为______(填离子符号)。
第 3 页,共 10 页
12.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_(填“甲”、“乙”或“丙”)中的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
质是______。
(2)实验二中,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中的浓氨水挤入装置下端两侧玻璃管内,立即将玻璃管底部同时浸
入装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观察到______(填“左侧”或“右侧”)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
自下而上变红的速率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______(填“快”或“慢”)。
13.如图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 、 、 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填字母)。
(2) 和 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4) 粒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
14.实践小组的同学对水展开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探究构成水的粒子
(1)我国科学家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带电针尖扫描水才能观察到水分子,说明水分子______。
(2)下图是同学们为制作水分子模型画的草图,其中符合实际的是______(填字母)。
第 4 页,共 10 页
A. B. C.
探究二:探究水的组成
(3)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在电解器玻璃管中加满水,接通直流电 电极附近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
流 、 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______
②切断电源,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
玻璃管尖嘴口处气体燃烧,产生 ______
玻璃管尖嘴口处,控制活塞,使气体慢慢
火焰, 玻璃管尖嘴口处木条燃烧得更旺
放出
(4)由此实验可得出:水由______组成。
15.小丽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之后构建了思维导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原因是______。
(2)反应②中,当 为蜡烛时,发生的反应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合反应。
(3)用文字表示③中发生的反应______。
(4)如图是小丽进行反应④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第 5 页,共 10 页
A.做此实验时,需标注实验图标
B.可以用细沙代替集气瓶底部的水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D.若将集气瓶内氧气换为空气,也能看到相同的现象
二、非选择题
16.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收集气体,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
(2)实验室用 装置制取 2,应进行的改进是______。用文字表示试管内发生的反应______。
(3)若要收集一瓶较干燥的 2,应选择的装置为______(填字母)。
(4)实验小组研究了图1所示的某品牌制氧机的装置原理后,利用身边物品自制了如图2所示的简易供氧
器。图2中 瓶相当于图1的______(填“加湿仓”或“反应仓”)。
1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元旦晚会准备了“大象牙膏”趣味实验。在实验时发现泡沫未出现“牙膏”状喷
射效果,于是他们对该实验再次进行了探究。
任务一:“大象牙膏”的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如图所示,过氧化氢溶液与发泡剂(洗洁精)在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使发泡
剂膨胀喷涌而出。
(1)用文字表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分解的反应:______。
第 6 页,共 10 页
任务二:探究“大象牙膏”喷射形成的条件
【查阅资料】
①常用的催化剂有二氧化锰( 2)、氯化铁( 3)和碘化钾( )等;
②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铁、碘化钾易溶于水;
③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会放出热量。
【实验探究】在烧瓶中加入50 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一定量发泡剂,在等质量的催化剂中
加入15 水,充分搅拌后倒入烧瓶中。
实验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发泡剂的体积 催化剂 “牙膏”的喷射效果
1 30% 20 2 喷射无力,夹杂黑色的粉末
2 % 20 3 喷射激烈,泡沫来不及形成
3 30% 20 泡沫快速涌出
4 50% 20 喷射力不足
5 50% 12 喷射高,“牙膏”连续
(2)表中 为______。
(3)实验1、2、3是探究______对“牙膏”喷射效果的影响。
(4)对比实验4和实验______(填序号),可知发泡剂的量会影响“牙膏”喷射效果。
【实验结论】选择50 50%的过氧化氢溶液,发泡剂体积为12 , 做催化剂时,“牙膏”喷射能达到
最佳效果。
【交流反思】
(5)小红建议用“大象牙膏”喷射出来的“泡沫”灭火,你觉得是否可行?原因是:______。
(6)已知: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腐蚀性越强。实验应注意______(填字母)。
A.进行实验时,应佩戴护目镜防止液体溅入眼睛
B.当“大象牙膏”喷出时,不要立刻触摸以免烫伤
C.清理“大象牙膏”时,须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
第 7 页,共 10 页
18.2025年3月,国家卫健委正式启动“体重管理年”,赤藓糖醇( 4 10 4)以热量低、不参与糖代谢等优
势进入大众视野。请分析并计算:
(1)赤藓糖醇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2)赤藓糖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3)赤藓糖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4)61 赤藓糖醇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第 8 页,共 10 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
化学性质。
元素
11.65.38;
+2;
2 3
12.甲;在不断运动;
左侧;快
13. ;
2;
得到;
3+
14.体积很小;

①2:1;
②淡蓝色;
氢元素和氧元素
15.氧气浓度不同。
不属于。
第 9 页,共 10 页
点燃
红磷+氧气 → 五氧化二磷。

16.水槽;
加热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高锰酸钾 →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湿仓
二氧化锰
17.过氧化氢 → 水+氧气;
30;
催化剂种类;
5;
不可行,“泡沫”中含有大量的氧气,会使燃烧更剧烈;

18.3。
122。
24:5。
32
第 10 页,共 10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