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1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九年级化学(8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加热固体B.倾倒液体取固体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工艺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13.实验室用电解水实验装置探究水的元素组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纺纱织布B.沙里淘金C.海水晒盐D.丑谷酿酒A.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B.该探究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A.天然气用作燃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b管中的气体是氧气C.活性炭用来吸附色素和异味D.铜丝用作导线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3.张掖特产“金花寨”小米富含“硒”、“锶”。小米中的“硒”、“锶”指的是()14.已知“O”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如图所示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电4.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8m%38860D.A.氧气B.水C.氯化钠D.铁005.属于纯净物的是()15.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加碘盐B.苏打水C.二氧化碳D.洁净的空气A.步骤I可除去难溶性杂质6.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某款电动汽车的锂电池使用了磁酸铁锂(LiPP0,),其中锂Li)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液氯元素显+1价,铁元素显+2价,则磷酸铁锂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C.步骤Π可杀菌.消毒A.+1价B.3价C.+5价D.+6价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河水I沉降、过滤I吸附净化的水7.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二、填空题(共23分)A.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16.(5分)用化学用语填空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变大(1)氦气(2)2个氧原子(3)3个二氧化碳分子C.10L氧气被压缩装入500mL钢瓶中,是由于氧气分子之间间隔变小(4)4个钠离子(5)标出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D.液氧和氧气都支持燃烧,是因为同种分子性质相同17.(5分)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8.世界第一支城市消防队诞生宋朝!专用台词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消防装备一水袋、水袭、唧筒、麻搭、火钩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锂原子12MA.水羹水袋用来运水以灭火降低可燃物着火点24.31@》@》B.麻搭蘸吸泥水用于灭火一隔绝氧气并降低温度图1C.火钩用于拆除火势蔓延的小屋,切断火路一一清除可燃物(1)图1为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引图2为几种粒子的结构D.“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一物质燃烧需要多种条件示意图,其中与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数字序号)。镁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不同。9.空气是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2)图2中①所表示微观粒子的化学符号是」A.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B.氧气可用作燃料(3)图3表示锂原子与氯原子形成化合物丙的微观过程;写出化合物丙的化学式C.稀有气体有重要用途D.C0,不属于空气污染物18.(6分)化学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测定:10.化学学习需要关注物质变化的现象。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气压qe125107.5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傻弹簧夹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注射器975m5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传感器875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活塞在15mL刻度处82511.2025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725A.积极植树造林B.践行节约用水C.坚持绿色出行D.随意丢弃垃圾03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时间5图I图九年级化学第1页共2页图1实验装置图2气压时间曲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