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重庆一中高2027届高二上月考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e-9 O-16 Na-23 S-32 Cl-35.5 Ti-48
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 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B. 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
C. NaHCO3可用作制馒头的发酵粉 D. 人体血液的pH需保持在一定的范围才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2. 盐类水解在工业、农业、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实例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硫酸铁作絮凝剂 B. 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 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 D. 焊接金属用氯化铵溶液除锈
3.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的结构式为O-C-O B. 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 D. H2O2的球棍模型为
4.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蒸干Na2CO3溶液得到的固体是NaOH
B. 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过量,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
C. 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减小
D. pH=4.0的番茄汁中是pH=6.0的蔬菜汁中的100倍
5. 常温下,下列各组粒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澄清透明溶液:、、、
B. 由水电离出的mol·L-1的溶液:、、、Cl-
C.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
D. 通入足量NH3的溶液:、Mg2+、、Cl-
6. 如图装置中,a管冒出使淀粉KI溶液变蓝的气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X为负极 B. 一段时间后,连接Y的石墨电极质量增加
C. 电子从Y流出,经导线和氯化铜溶液流回X D. 一段时间后,氯化铜溶液中产生沉淀
7. 硫及其化合物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标准状况下,中含有质子数目为
B. 溶液中,数目为
C. 反应①每消耗,生成物中硫原子数目为
D. 反应②每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
8. 化学电源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几种电池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溶液中朝铜表面移动,不定向移动
B. 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 丙:锌筒作负极,石墨棒作正极,电池工作时在石墨表面生成氢气
D. 丁:放电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减弱
9.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到正确结论的是
A. 图①: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B. 图②:探究Fe3+与I-的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
C. 图③:比较Na2CO3与NaHCO3固体的热稳定性
D. 图④:向里推活塞,观察气体颜色变化得出结论“加压会使平衡逆向移动”
10. 常温下,用0.1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mL浓度均为0.10mol·L-1HCN溶液和CH3COOH溶液(酸性HCN<CH3COOH,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Ⅰ为HCN滴定曲线
B. 点①时:
C. 点⑤与点③的相等
D. 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
11.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CaCO3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溶液变浑浊 非金属性:Cl>C>Si
B 用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为黄色 溶液中有Na+
C 用激光笔照射某有色玻暗,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该有色玻璃是胶体
D 向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红 Fe2+易被氧化
A. A B. B C. C D. D
12. 某钠离子电池结构如图(图中箭头为移动方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电子由电极B经导线流向电极A
B. 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C. 充电时,电极B应与外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D. 充电时,过渡金属氧化物质量减少和硬碳的质量增加相等
13. 某兴趣小组利用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平衡体系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是
A. 由实验Ⅰ可得出>0
B. 若实验Ⅱ的目的为探究“降低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则试剂a可选用Na2CO3
C. 由实验Ⅲ得出的结论“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准确可靠
D. 实验Ⅳ中,溶液变色的原因是被还原
14. 常温下,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
B. 在溶液加入固体至不能溶解为止,浓度为mol·L-1
C. 锅炉水垢中的易转化为
D. 向悬浊液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并振荡后,溶液pH减小
15. 某营养补充剂的结构如图所示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Z同周期且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1,R是血红蛋白中所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W可分别与X、Y、Z形成10电子分子 B. 原子半径:X>Y>Z
C.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 D. R的单质与Z的氢化物不可能发生置换反应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6. 利用反应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电极A附近pH值变小
B. 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阳离子交换膜
C. 电极B的反应式为
D. 当有7.84 L (标准状况)生成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2 mol
17. 1molC(石墨,s)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变化,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C. D. C(石墨,s)
18. 25℃时,用0.100mol/L的AgNO3溶液分别滴定25.00mL浓度均为0.100mol/L的NaCl、NaBr、NaI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已知:Ag2CrO4为砖红色沉淀,Ksp=1.0×10-11.7;pX=-lgc(X-),X代表Cl、Br或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Ⅲ代表AgNO3溶液滴定NaCl溶液
B. Ksp(AgI)的数量级为10-16
C. 滴定Cl-时,可用K2CrO4作指示剂
D. 在1mL0.100mol/L的AgNO3溶液中滴入几滴浓度均为0.100mol·L-1的NaCl、NaBr、NaI混合溶液,只生成AgI沉淀
19. 一定条件下,将和按物质的量之比为3:1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不同压强下,达到化学平衡时氨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下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压强:
B. 速率:bC. a点时,的转化率约为33%
D. 虚线表示条件下充入He后的图像
20. 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某小组做如下两组实验:
实验Ⅰ:往20mL0.1mol·L-1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
实验Ⅱ:往20mL0.1mol·L-1溶液中滴加0.1mol·L-1CaCl2溶液。
已知:H2C2O4的电离常数,,,溶液混合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Ⅰ中滴至pH=5时,
B. 实验Ⅰ中V(NaOH) =10 mL时,
C. 实验Ⅱ开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 实验Ⅱ中V(CaCl2)=40mL时,溶液中mol·L-1
Ⅱ卷 (填空题)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21. 硫化氢普遍存在于化工废气中,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会腐蚀设备。常用碱吸收法、电化学法、沉淀法等多种方法处理硫化氢。(已知:室温下,H2S的电离平衡常数,)
(1)碱吸收法:常温下,用100mL0.1mol·L-1NaOH溶液吸收224mL(标准状况) H2S气体。
①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反应后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电化学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处理工业尾气中的H2S,回收硫元素。
①电极甲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电池工作时,H+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_(填“甲→乙”或“乙→甲”)。
③当有标准状况下112LH2S参与反应,则有___________mol穿过电解质膜。
(3)沉淀法
室温下,往含有重金属离子的酸性废水中通入H2S,发生反应ⅰ:
①维持为0.1mol·L-1,调节溶液的pH,测得溶液中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由图可知,___________(填“>”“<”或“=”);当M2+为Cu2+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②现向含有0.02mol/L M2+废水中通入一定量的H2S气体,调节溶液的pH=a,当HS-浓度为mol/L时,Mn2+开始沉淀。则___________。(已知:,lg2=0.3,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22. 某实验小组以粗铍(含少量的Mg、Al、Fe、Si)为原料制备、提纯BeCl2,并制定产品中BeCl2的纯度。已知:①乙醚沸点为34.5℃;BeCl2溶于乙醚,不溶于苯,易与水反应生成Be(OH)2;②MgCl2、FeCl2不溶于乙醚和苯;③AlCl3溶于乙醚和苯。
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备BeCl2:按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器)制备BeCl2.
(1)仪器a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B中竖直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装置B和D的共同作用是防止某个反应的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装置C需置于15℃左右的水浴中,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Ⅱ.BeCl2的提纯:充分反应后,装置C中乙醚溶液经过滤、蒸馏出乙醚得到固体,再用苯溶解固体,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干燥得BeCl2产品。
(4)用苯溶解固体,充分搅拌后过滤,目的是___________。
Ⅲ.BeCl2的纯度测定:
①取mg上述产品溶于盐酸配成250mL溶液;
②取25.00mL溶液,经一系列处理得到Be(OH)2固体;
③加入KF溶液至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滴加酚酞作指示剂,用a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其中的KOH,消耗标准液bmL。(已知:;滴定过程中K2BeF4不与盐酸反应)
(5)接近滴定终点时,向锥形瓶中滴入半滴标准液的操作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6)BeCl2的纯度为___________(用m、a、b表示)。
(7)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得BeCl2的纯度偏小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B. 滴定时,不慎将锥形瓶内溶液溅出少许
C. 滴定结束后尖嘴处挂有一滴液滴 D. 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23. 金属镓被称为“电子工业脊梁”,氮化镓(GaN)、氧化镓是第三代、第四代半导体的主要材料。由炼锌矿渣(主要含铁酸锌、铁酸钢、钛酸亚铁、制取氮化镓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镓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和铝同主族:Ga(OH)3与Al(OH)3化学性质相似:20℃氯化镓易溶于水,且温度升高,溶解度明显增大;
②矿渣经“酸浸”后所得“没出液”中含有Zn2+、Fe2+、Fe3+、Ga3+等离子;
③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表:
金属离子 Fe2+ Fe3+ Zn2+ Ga3+ TiO2+
开始沉淀pH 8.0 1.7 5.5 3.0 0.4
沉淀完全pH 9.6 3.2 8.0 4.9 11
回答下列问题:
(1)G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
(2)“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滤液2”可用于回收硫酸锌,则处理“滤液1”需调节的pH范围是___________。
(4)萃取和反萃取是为了除去铁元素和,“操作3”后水溶液中镓元素以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形式存在。
(5)“操作4”是指蒸发结晶、趁热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6)“高温气相沉积”中镓先转化为Ga(CH3)3,然后再与NH3发生反应,写出Ga(CH3)3与NH3反应生成GaN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7)测定钛白粉中TiO2的含量可用滴定分析法:
①取1.000g样品充分溶于过量稀硫酸中,再加入铝粉将钛元素转化为Ti3+,过滤,将滤液用稀硫酸稀释至100mL。
②取20mL于锥形瓶中,滴加2~3滴KSCN溶液,用0.1000mol/L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Fe3+能将Ti3+氧化成四价钛的化合物),重复上述滴定操作两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23.00mL。
①上述滴定的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
②钛白粉中Ti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4. 甲烷(CH4)氧化铜联剂乙烷(C2H6)是提高甲烷附加值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其涉及的反应如下:
① kJ·mol-1
② kJ·mol-1
③ kJ·mol-1
已知:以乙烯为例,其选择性定义为,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烷(C2H6)被O2氧化生成C2H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___(填“能”“不能”)自发进行,假设在400℃的容器中只发生该反应。下列说法一定能证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
A. B.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C.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2)C2H6氧化偶联生成C2H4分步进行,C2H6和C2H4的选择性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第一步反应的产物为___________。
(3)恒温恒压条件下,原料气中的值对平衡时CH4转化率与C2H6、C2H4、CO2选择性的影响如图所示,根据本研究课题的目的,在___________(填“2~3”或“3~4”或“4~5”或“大于5”)区间更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恒温恒容条件下,若原料气的,初始压强为500kPa,达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为30%,C2H4和C2H6的选择性均为40%,则反应③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025年重庆一中高2027届高二上月考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e-9 O-16 Na-23 S-32 Cl-35.5 Ti-48
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D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B
Ⅱ卷 (填空题)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碱性
(2) ①. ②. 甲→乙 ③. 10
(3) ①. > ②. ③. 3.7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防止倒吸 ②. 平衡装置的内外压强
(2)
(3)防止溶液温度过高,致使乙醚和HCl挥发过快
(4)除去杂质 (5)B
(6) (7)BD
【23题答案】
【答案】(1)31 (2)
(3)
(4)
(5) ①. 冷却结晶 ②. 过滤
(6)
(7) ①. 当加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②. 92.0%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能 ③. BD
(2)C2H6(或乙烷)
(3) ①. 2~3 ②. 当为2~3时,乙烯的选择性远大于乙烷的选择性,而当为3~4时,乙烯的选择性与乙烷的选择性相差不大;当大于3~4时,乙烷的选择性远大于乙烯的选择性;且为2~3时的转化率大,所以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烷时为时更优 (4)4.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