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测查九年级化学试卷考生注意:(本考场试卷序号(由监考填写))1.考试时间 90分钟。2.全卷共29道大题,总分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Na-23 Fe-56 Zn-65 C-12 N-14 Ca-40 C1-35.5 K-39 Mn-55 P-31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 总分 核分人得 分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13--15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1.豆腐是生活中常见的美食。下列制作豆腐的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精选黄豆 B.磨豆成浆 C.过滤豆渣 D.燃柴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取用药品 B.点燃酒精灯C.倾倒液体 D.加热试管内的液体3.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石墨用作铅笔芯——能导电B.氮气用于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酒精用作燃料——易变成气体,并放出热量D.氦气用于填充气球——密度大于空气4.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变化观:和可以相互转化B.分类观:和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C.元素观:CO和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因为它们的结构不同5.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2升氢气和8升氧气反应生成10升水B.1克红磷和1克氧气反应生成2克五氧化二磷C.50克酒精和50克水混合得到100克酒精溶液D.某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7.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硫酰氟()是“点击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之一。下列关于硫酰氟说法正确的是A.硫酰氟是氧化物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C.硫酰氟中硫、氟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D.硫酰氟由1个硫原子、2个氧原子和2个氟原子构成8.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和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液氮、水、氯酸钾、矿泉水 B.红磷、液氧、氯化钾、过氧化氢溶液C.铁、高锰酸钾、二氧化碳、空气 D.铜、二氧化硫、氢气、稀有气体9.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C.SO2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D.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10.下面是某同学做完碳的还原性实验后所写的化学方程式:2CuO+C2Cu+C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时大试管中红色粉末变黑B.化学反应前后试管中固体总质量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碳发生了还原反应,有还原性 D.该反应中CuO中的氧被C夺去11.我国古代将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有如下2个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ZnCO3ZnO+CO2↑ ②C+2ZnO2Zn+X↑A.X的化学式为CO2 B.反应①中元素化合价均没变C.反应②中ZnO发生了还原反应 D.反应②中碳具有氧化性1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只有一种生成物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因此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C.化学变化通常伴随发光、发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均为化学变化D.混合物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浓盐酸中含氯化氢和水,所以浓盐酸是混合物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一定量过氧化氢分解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C.加热分解一定量氧化汞D.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14.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铁丝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B 区分氧气、空气、二氧化碳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C 比较石蜡和水的密度大小关系 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D 闻气体气味 将鼻孔凑近集气瓶口直接闻A.A B.B C.C D.D15.1.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丙一定是单质C.若消耗6g的乙,则生成34g的丙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丙的质量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 (每空1分,每个方程式2分共32分)16.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最基本的技能,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1)氮气 ;(2)2个硫酸根离子 ;(3)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17.从空气的成分中选择适当的气体填空(填序号即可):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⑤氢气;⑥水蒸气(1)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可以制造化肥的气体是 。(2)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表面会生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3)可以填充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 。(4)抢救病人常用的物质是 。(5)夏天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17.某同学带一瓶浑浊的山泉水,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下图所示:(1)图1中操作Ⅰ的名称是 ,实验室中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填仪器名称):若经过操作Ⅰ后,所得液体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写一点)。图1中操作Ⅱ在实验室中可用图2装置来净化水,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该操作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3)在水样静置过程中,要加速水中悬浮物沉降,常加入的试剂可以是 。(4)工业上也常用次氯酸钠作为净化水的消毒剂,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5)在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有较多浮渣,说明该水样属 (填“硬水”或“软水”)。18.请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及化学变化的本质。(1)上述周期表空白处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2)上述周期表中与氮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为 (写化学符号)。(3)上述图1中处于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序号)(4)氘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则图2中表示氘原子的是 (填“”或“”)。(5)如图3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①在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②到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写粒子名称)。19.氢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安全高效的制氢和储氢是氢能成为主要能源的关键。(1)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长征系列火箭功不可没。液氢和液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推进剂,为火箭发射提供动力。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高压气态储氢是通过恒温高压将氢气储存在压力容器中,从微观角度解释此过程主要发生改变的是 。(3)我国科学家实现了甲烷制氢的突破,在400℃条件下,将甲烷和水蒸气直接转化为氢气与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F六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1)B的化学式为 ,反应①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上述反应中A、F都具有 性.得 分 评卷人 三、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24.如图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按要求写出正确的仪器名称。(1)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2)取用粉末状固体试剂应选用的仪器是 。(3)小樱想要量取水,需要选择的仪器是 。25.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1)图1实验中能说明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 。(2)用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若实验过程中弹簧夹没夹紧,则测量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3)图3实验,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填“A”或“B”)烧杯中溶液变红,该实验可得出有关微观粒子的结论是: 。(4)化学实验常在容器中放少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图4中水的作用是 。26.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一瓶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棉花的作用是 ,停止加热时,发现水槽中的水有倒吸现象,原因 。(2)收集气体时一定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B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应改正为 ,实验室用改正后的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主要的操作步骤有:a、收集气体;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将固体药品放入锥形瓶中;d、从长颈漏斗加入液体药品。上述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 制取装置是 中一般不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选用D或E收集气体时需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这样做的目的是 。(4)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 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B.b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C.等质量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的质量最多D.对比分析点c、d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粉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Ⅱ、由此数字化实验可验证的一条普遍规律是 。27.学习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查阅资料】酸性物质,比如稀醋酸等,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向盛有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为了探究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同学们作了大胆猜想,并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图)。(1)请和同学们来完成下表:猜想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①可能是CO2使石蕊变红 C 小花不变色②可能是 使石蕊变红 B 小花不变色 猜想错误③可能是CO2和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石蕊变红 D 猜想正确(2)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里加约体积的水,迅速盖。上瓶盖振荡,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物理性质。得 分 评卷人 五 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28题3分,29题9分共12分)28.2022年冬奥会将在我国北京举办。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分子结构形似奥运五环,宽度只有1.2nm,被认为是世上最小的五环标志一奥林匹克烯(C19H12),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奥林匹克烯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2)奥林匹克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480g奥林匹克烯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g(列式并计算)。29.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2)计算原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九年级化学试卷 第 3 页 ( 共8页 ) 九年年级化学试卷 第 4 页 ( 共8页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