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 跟踪练 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 跟踪练 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 跟踪练
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2.利用化学方法可消除家居装修过程中的甲醛,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的单质为氧气
B.反应的产物均为无毒物质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甲酸(HCOOH)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工原料。加热时,选择不同的催化剂,甲酸可发生下图所示两种情况的化学反应。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甲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
C.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
D.选择不同的催化剂,可使化学反应主要向某一方向进行
4.为了保护环境,我国的城市燃气和集中供暖已广泛使用较为清洁的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只含有两种元素,则a的值为
A.1 B.2 C.3 D.4
5.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和等混合而成,其燃烧时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火药可存放于高温处 B.黑火药爆炸时吸热
C. D.的化学式为
6.化学方程式为,配平后化学计量数之和为
A.13 B.12 C.11 D.10
7.载人航天飞船可用反应来提供氧气,物质R的化学式是
A. B. C. D.
8.利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进行材料的加工与生产是空间站的重要应用,如制备化(GaAs)的生产成本只有地球上的1%。制取砷化的化学原理为,该反应中n的值是
A.4 B.3 C.2 D.1
9.二氧化氮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可用尿素[CO(NH2)2]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NO2 +4CO(NH2)2 =4CO2+7X+8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氮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B.该反应中NO2与CO(NH2)2的质量比为23:30
C.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g
D.X的化学式为N2
1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丁的化学式是
B.参加反应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C.反应前后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二、填空与简答
1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P+ O2 P2O5;
(2) C2H4+ O2 CO2+ H2O;
(3) Fe2O3+ CO Fe+ CO2;
(4) CuSO4+ NaOH= Cu(OH)2↓+ Na2SO4。
12.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1)“酒精检测仪”可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是,其中X的化学式为 。
(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①由“”聚集成的物质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②从该反应中能得出的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
13.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回答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总和⑤物质的种类⑥物质的体积⑦物质的状态
(2)将Cl2通入冷的稀NaOH溶液可制取常用的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O+H2O+X则X的化学式是 。
(3)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40 10 20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2 4 X 52
①X的数值是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②若甲、丁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8,则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B C A D B D B
1.C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氧气是气体,二氧化硫后面不需要标注气体符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选 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D、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C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醛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该反应中涉及到的单质是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均为无毒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前有氧气,反应后生成氧化物,化合价从0价变为-2价,化合价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分析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B
A、从甲酸的化学式HCOOH可以看出,它由碳(C)、氢(H)、氧(O)三种元素组成 ,该选项正确;
B、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根据图示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该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反应 2 中甲酸(HCOOH)在加热、ZnO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H2 )和二氧化碳(CO2),化学方程式为,该选项正确;
D、从图中可以看到,选择不同的催化剂(Al2O3 和ZnO),甲酸发生的反应不同,说明选择不同的催化剂,可使化学反应主要向某一方向进行,该选项正确。
故选B。
4.B
生成物中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反应物中的氧气只含有氧元素,已知X只含有两种元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X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反应前有4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a个氧原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则有4=2+a,得a=2,故选B。
5.C
A、黑火药属于易燃易爆物质,不能存放于高温处,防止发生危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黑火药爆炸时放出大量的热,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根据,反应前有3个碳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反应后也应有3个碳原子和6个氧原子,故a=3,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根据,化学方程式左边有3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2个钾原子、2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化学方程式右边有1个X分子、2个钾原子、1个硫原子、3个碳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1个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根据“定一法”进行配平,假设C3H8的化学计量数为1,则O2、CO2、H2O的化学计量数为:5、3、4,则配平后化学计量数之和为:1+5+3+4=13。
故选A。
7.D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R +O2,反应物中钠、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4、8、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0、2、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R中含有4个钠原子、2个碳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 R 分子由2个钠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R的化学式为 Na2CO3。故选 D。
8.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3个C,生成物中也应含3个C,故n=3。
故选B。
9.D
A、二氧化氮是由二氧化氮分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氮分子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NO2与CO(NH2)2的质量比为(46×6):(60×4)=23:20,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则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14+1×2)×2=60,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氮、氧、碳、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4、16、4、16,反应后除7X外氮、氧、碳、氢原子个数分别为0、16、4、1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7X中含有14个氮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N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4个C、4个H、10个O,反应后已知物中有4个C、8个O,则未知处含有2个O和4个H,化学计量数为2,则丁物质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为C2H2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A、由上述分析可知,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故A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6×2):(32×5)=13:40,故B错误;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图中涉及的物质甲为C2H2、乙为O2,丙为CO2、丁为H2O,其中CO2、H2O两种物质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D正确;
故选:B。
11.(1) 4
5 2
(2) 1 3 2 2
(3) 1 3 2 3
(4) 1 2 1 1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依据的是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1)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比为2:5,所以O2前配5,P2O5前配2,氧原子守恒。反应后有4P,则反应前P前配4:;
(2)C2H4与CO2个数比为1:2,与H2O个数比为1:2,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3)通过观察一个一氧化碳与一个氧原子结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数目相等,氧化铁与一氧化碳数目比为1:3,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4)根据钠原子反应前后不变反应前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钠个数比为2:1,氢氧根数目不变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铜个数比为2:1,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12.(1)
(2) 可能 / 化合反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反应前有反应后有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H、O元素,其9X中含有H、O原子个数分别为18和9,故X的化学式为;
(2) 因为“”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该反应可能为一氧化碳与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变化,故由“”聚集成的物质可能是氧化物;
删去反应前后没有参与反应的分子:,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1:2),此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故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该反应中能得出的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原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重新组合。
13.(1)①③④
(2)NaCl
(3) 10 分解反应 1:1
(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元素的种类都不会发生改变;化学变化后生成了新物质,物质的种类一定会改变,而物质的体积、物质的状态可能改变;所以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数目、元素种类、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变,故填:①③④;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Cl、Na、O、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2、2、2,反应后Cl、Na、O、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1、2、2,则X的化学式为NaCl,故填:NaCl;
(3)①根据质量守恒,则有8+40+10+20=12+4+X+52,得X=10,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甲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乙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丁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该反应为乙在一定条件生成甲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填:10;分解反应;
②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质量比除以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故填:1: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