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跟踪练 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跟踪练 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跟踪练
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C.每两个一氧化碳分子与一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2.在《哪吒2·魔童闹海》里,无量仙翁使用天元鼎炼制仙丹,经古人记载炼丹时是将红色的氧化汞(HgO)粉末放入丹炉中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化学方程式可以获取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
B.每2个氧化汞分子加热分解生成2个汞原子和1个氧分子
C.每217份质量的氧化汞完全反应生成201份质量的汞和32份质量的氧气
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3.在化学反应 3H2+Fe2O32Fe+3H2O 中,反应物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为( )
A.1:1 B.3:1:2:3 C.3:80:56:27 D.1:80:28:9
4.我国科学家设计出了可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的新工艺。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C.该反应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利于“碳中和”
D.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质量比为22:1
5.SO2与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SO3是硫酸工业中的重要反应,其微观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物质甲的微观示意图为
B.该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C.参加反应的SO2和O2的质量比为2:1
D.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6.已知物质M、N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B.M、N、P、Q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C.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D.若16gM和64g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
7.2024年12月16日18时,长征五号B遥六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偏二甲肼(C2H8N2)一般作为导弹、飞船等发射试验和运载火箭的主体燃料。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N2O42CO2↑+4H2O+3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B.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C.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氮气的质量比为11:7 D.C2H8N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8.我国科学家利用复合催化剂催化CO和H2O,按如图所示过程(①~④)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数目均不变 B.反应前后碳、氢、氧元素化合价均发生变化
C.过程①中中的氧原子与催化剂结合 D.该反应中消耗的和的质量比为
9.科学工作者研发了一种SUNCAT系统,借助该系统利用如图所示的原理可持续合成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发生化合反应 B.步骤②参加反应的Li3N和H2O的质量比为1:3
C.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H2O=NH3+O2 D.理论上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金属Li
10.氨气作为燃料,被称为“零碳”清洁能源,2024年12月,我国实现了船用氨燃料的首次加注。氨燃料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
A.上述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数目都不发生改变
B.物质甲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
C.保持物质丙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
D.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质量比为2:1
二、填空与简答
11.化学方程式读法,以2H2+O22H2O为例
宏观: 和 在 条件下生成了
微观:每2个 和1个 结合生成了2个
质量: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 完全反应,生成 .
12.2H2O2H2↑+O2↑为例,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意义:
(1)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反应条件是 。(填写物质名称)
(2)该反应中各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 。
(3)该反应中H2O、H2和O2的质量比为 。
读法:
(4)“质”的读法:宏观: 在 条件下生成
(5)微观:每 个 分子通电生成 个 分子和 个氧分子。
(6)“量”的读法:每 份质量的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 份质量的氧气。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D C A D A A C
1.B
【详解】A、反应物(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物(二氧化碳)和反应条件(点燃)。正确。
B、应该为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不正确。
C、 它包含了分子数比(2:1:2,与方程式系数一致)和反应条件(点燃),符合方程式的微观描述。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正确。
故选B。
2.C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汞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2个氧化汞分子加热分解生成2个汞原子和1个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434份质量的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02份质量的汞和32份质量的氧气,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详解】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3×2):(56×2+16×3):(2×56):(3×18)=6:160:112:54=3:80:56:27。
故选:C。
4.D
【详解】A、一切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正确;
B、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正确;
C、该反应可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和水,有利于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碳中和,正确;
D、由反应化学方程式中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关系可知,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22:3,错误。
故选D。
5.C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S、O的个数分别是2、6,生成物中含S、O的个数也应是2、6,每个三氧化硫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应补充2个三氧化硫分子,故图为,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三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硫元素显+6价,故该反应中S、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反应前后的分子数目比为3:3=1:1,符合题意;
B、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如的反应中均含有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C、分解反应是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多种生成物的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若16gM和64g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A、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反应前,偏二甲肼(C2H8N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四氧化二氮(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氮气(N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因此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氮气的质量比为(2×44):(3×28) =22:21,故选项说法错误;
D、C2H8N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A
【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一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详解】A、由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数目均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前后,碳元素由+2价变成+4价,氢元素由+1价变成0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该选项说法错误;
C、过程①中CO中的碳原子被催化剂吸附,该选项说法错误;
D、由可知,该反应中消耗的CO和H2O的质量比为28:18=14:9,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9.A
【详解】A、步骤①是锂(Li)和氮气(N2 )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氮化锂(Li3 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 “多变一” 的化合反应特征,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B、步骤②是Li3N和H2O反应生成LiOH和NH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Li3N和H2O的质量比为,该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图像,总反应是氮气和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氨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选项说法错误;
D、金属Li在反应过程中,先参与反应,后续又能生成,总反应方程式为,可知理论上不需要不断补充金属Li,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根据D项的方程式,该反应中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分别是7、8,则分子的数目改变,说法错误;
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物质甲是氨气,氨气由氨分子构成,一个氨气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说法错误;
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丙表示的物质是氮气,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故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说法正确;
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参与反应的氨气和生成的氮气质量比=[(14+1×3)×4]:[(14×2)×2]=17:14,说法错误。
故选C。
11. 氢气 氧气 点燃 水 氢分子 氧分子 水分子 氧气 36份质量的水
【详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读法,2H2+O22H2O,从宏观上,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故填:氢气;氧气;点燃;水
从微观上,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结合生成了2个水分子;
故填:氢分子;氧分子;水分子
该反应可读作: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故填:氧气;36份质量的水
12.(1) 水 氢气和氧气 通电
(2)2:2:1
(3)36:4:32/9:1:8
(4) 水
通电 氢气和氧气
(5) 2 水 2 氢 1
(6) 36 32
【详解】(1)由方程式可知,等号左边为反应物,右边为生成物,等号上面表示反应条件,则反应物为水,生成物为氢气和氧气,反应条件为通电。
(2)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比表示该反应的微观个数比,则该反应中水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2:1。
(3)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H2O、H2和O2的质量比为[2×(1×2+16)]:(1×4):(16×2)=9:1:8。
(4)结合前面分析,该方程式可读作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5)结合前面分析,该方程式可表示为每2个水分子通电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6)结合前面分析,该反应中H2O、H2和O2的质量比为[2×(1×2+16)]:(1×4):(16×2)=36:4:32,该方程式还可表示为:每36份质量的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