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 闯关练 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 闯关练 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 闯关练 2025-2026学年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B.若反应条件为加热,可用“”表示
C.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O2 FeO2 B.Fe+O2=FeO
C.4Fe+3O2=2Fe2O3 D.3Fe+2O2 Fe3O4
3.配平化学方程式时,所配化学计量数是否正确的依据是反应前后
A.各元素的种类是否相同
B.各物质的状态是否相同
C.各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之和是否相等
D.各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
4.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当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后,往往式子左右两边各种元素的原子数目不相等,这就需要通过配平来解决。如图所示,方框内应填写的数字为
A.10 B.5 C.1 D.2
5.三氧化铬(CrO3)常用于金属镀铬。在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制造三氧化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r2O7+X=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H2S B.H2SO3 C.H2SO4 D.SO2
6.在化学方程式aCu+bHNO3=cCu(NO3)2+dNO↑+eH2O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e+2d=b B.2b=c C.a+d=e D.d+e=a
7.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的燃料——“零碳甲醇(CH3OH)”备受瞩目,这是全球首次对“零碳甲醇”的实践应用。“零碳甲醇”是利用焦炉气中的副产品氢气和从工业尾气中捕捉的二氧化碳在一种纳米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的,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纳米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B.丁的化学式为H2O
C.反应物均为单质 D.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1
8.陶瓷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的化学式是
B.X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C.该反应中与的质量比
D.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与生成的中氧元素质量相等
二、填空与简答
9.下列化学方程式存在错误,请在横线上改正过来。
(1), 。
(2), 。
(3), 。
(4), 。
(5), 。
10.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每个小题一分)
(1) Cu+ O2 CuO
(2) C3H8+ O2 CO2+ H2O
(3) FeS2+ O2 Fe2O3+ SO2
1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回答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总和⑤物质的种类⑥物质的体积⑦物质的状态
(2)将Cl2通入冷的稀NaOH溶液可制取常用的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O+H2O+X则X的化学式是 。
(3)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40 10 20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2 4 X 52
①X的数值是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②若甲、丁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8,则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
12.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1)“酒精检测仪”可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是,其中X的化学式为 。
(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①由“”聚集成的物质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②从该反应中能得出的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D D B C A B B
1.D
【详解】A、书写化学方程式首要的一点就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随意臆造不存在的化学方程式,故A说法正确;
B、若反应条件为加热,可用“”表示,故B说法正确;
C、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C说法正确;
D、当反应物中有气体时,生成物中的气体不标气体符号,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2.D
【分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即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注意方程式的配平。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生成物化学式错误,故A错误
B、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亚铁,反应条件也没写,故B错误;
C、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反应条件也没写,故C错误;
D、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原子的个数保持不变,书写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配平的实质是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化学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故选D。
4.B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Al原子个数为1,O原子个数为2,反应后Al原子个数为2,O原子个数为3,则原子总个数为2+3=5,故选B。
5.C
【详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r2O7+X═2CrO3+Na2SO4+H2O,生成物中Cr、O、Na、S、H原子个数分别为2、11、2、1、2,反应物中Na、Cr、O原子个数分别为2、2、7,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X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即每个X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SO4。故选C。
6.A
【详解】A. 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则a=3,b=8,c=3,d=2,e=4。e+2d=4+2×2=8=b,此选项正确;
B. 2b=2×8≠c=3,此选项错误;
C. a+d=3+2=5≠e =4,此选项错误;
D. d+e=2+4=6≠a=3,此选项错误。
故选A。
7.B
【详解】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H、C、O的个数分别为6、1、2,反应后H、C、O的个数分别为4、1、1,依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可知1个丁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丁的化学式为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改变,则反应前后“纳米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但物理性质可能改变,说法错误;
B、丁的化学式为H2O,说法正确;
C、反应物氢气是单质、二氧化碳是化合物,说法错误;
D、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说法错误。
故选:B。
8.B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4个Fe原子、4个S原子、14个O原子;反应后除4X外有4个Fe原子、6个O原子,所以4X中应含有4个S原子和8个O原子,X中应含有1个S原子和2个O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SO2,不是SO3,该选项错误;
B、X为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属于大气污染物,该选项正确;
C、该反应中FeS与Fe2O3的质量比为,该选项错误;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O2中氧元素部分转化到Fe2O3中,部分转化到SO2中,所以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大于生成的Fe2O3中氧元素质量,该选项错误。
故选B。
9.(1)
(2)
(3)
(4)
(5)
【详解】(1)碳和氧气反应的条件为点燃,正确答案为
(2)铁和氧气反应的产物为四氧化三铁,正确答案为
(3)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物没有气体,生成物是两种气体,都需要标“↑”,正确答案为
(4)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不需要加热,正确答案为
(5)化学计量数应约至最简整数,正确答案为
10.(1) 2 1 2
(2) 1 5 3 4
(3) 4 11 2 8
【详解】(1)用观察法,观察Cu+O2CuO,显然,CuO里的铜原子来自反应物里的铜,而CuO里的氧原子又来自反应物O2的氧原子,因此,CuO化学式前必须配上化学计量数2,而铜原子前必须配上化学计量数2,至此化学方程式各原子个数相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故填:2;1;2;
(2)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3H8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H2O、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5、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故填:1;5;3;4;
(3)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Fe2O3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FeS2、O2、S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4,同时扩大2倍,则化学计量数分别是4、11、2、8,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故填:4;11;2;8。
11.(1)①③④
(2)NaCl
(3) 10 分解反应 1:1
【详解】(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元素的种类都不会发生改变;化学变化后生成了新物质,物质的种类一定会改变,而物质的体积、物质的状态可能改变;所以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数目、元素种类、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变,故填:①③④;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Cl、Na、O、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2、2、2,反应后Cl、Na、O、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1、2、2,则X的化学式为NaCl,故填:NaCl;
(3)①根据质量守恒,则有8+40+10+20=12+4+X+52,得X=10,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甲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乙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丁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该反应为乙在一定条件生成甲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填:10;分解反应;
②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质量比除以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故填:1:1。
12.(1)
(2) 可能 / 化合反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反应前有反应后有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H、O元素,其9X中含有H、O原子个数分别为18和9,故X的化学式为;
(2) 因为“”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该反应可能为一氧化碳与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变化,故由“”聚集成的物质可能是氧化物;
删去反应前后没有参与反应的分子:,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1:2),此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故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该反应中能得出的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原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重新组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