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进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上进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高一化学试卷
试卷共6页,1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下列技艺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古代织布机织布 B.古法炼铁 C.磨黄豆浆 D.雕刻窗花
2.常温下,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3.江西古代科技奇才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古代中国技术的百科全书,其中涉及了硝石、铁、胡粉、绿矾等多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
B.能与稀盐酸反应
C.属于混合物
D.利用交叉分类法分类,可分类为钾盐和硝酸盐
4.下列检验固体中是否含有的操作错误的是( )
A.溶解固体 B.将铂丝处理干净 C.蘸取待测液 D.观察焰色
5.劳动创造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下列所述化学知识正确且与劳动项目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生石灰制作简易干燥剂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B 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稀盐酸)除碳酸钙型水垢
C 制作烟花时添加碳酸锂作着色剂 碳酸锂受热易分解
D 用钢瓶储存液氯 与氯水在常温下不反应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中,少量金属保存在装有煤油的细口瓶中
B.金属着火常用湿润的砂子灭火
C.在实验室中进行与的实验,该实验的安全提示图标中无
D.可以将置于坩埚中加热进行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7.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能够实现的是( )
A. B.
C. D.
8.工业上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了氧化反应
B.若消耗,则会生成还原产物
C.纯净的能在中安静地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可表示为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少量铜粉中滴加稀硫酸:
B.过量与稀溶液反应:
C.少量溶液与过量溶液反应:
D.与溶液反应:
10.“价—类”二维图是一种在高中化学中广泛应用的工具。元素的部分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转化
B.e的酸性比b强
C.d溶液和c溶液均属于电解质
D.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极易得到电子,所以a不具有还原性
11.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联合制碱法简易流程如图所示,沉淀池中发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为和,其中为酸性氧化物
B.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与相比较,的溶解度更大,热稳定性更强
D.沉淀池中分离出采取的方法为过滤
12.下列除杂(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除杂方法
A 在空气中加热
B 先通过足量的溶液后再通过足量浓硫酸
C 先通过足量的饱和溶液后再通过足量浓硫酸
D 溶液 加入过量的溶液
13.用如图装置探究的部分性质并模拟工业上制备少量漂白粉。已知遇淀粉溶液会变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处试纸变蓝,说明氧化性:
B.a为冷的澄清石灰水,乙中液面下的导管口要注意防堵塞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
D.若丙中生成了数目相同的和,则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14.某同学将溶液置于烧杯中,滴定针筒盛装约的溶液,调节合适的滴速,将溶液滴入溶液中。实验过程中测得溶液电导率(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能力越强)随滴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含有带正电荷的水合钠离子:
B.点时,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为和
C.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食盐中含有和,属于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将1滴20%氯化钠溶液滴入50mL99.7%乙醇溶液中能形成胶体,胶体粒子的直径为________(填字母);利用________效应可区分溶液和胶体。
A. B. C.
(2)a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钠与水的反应。
①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碗中溶液会变________。
③a同学不使用试管而是用陶瓷碗进行该实验,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b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与的反应。
①写出在生活中的一种应用:________。
②丁处试管收集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同学认为与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c同学认为b同学的结论不严谨。请在b同学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完善实验:________(只需用文字描述改进装置方案即可,需说明所用试剂名称)。
16.(14分)浩瀚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海水中获得的粗盐含有可溶性杂质、和。粗盐提纯制备的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的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利用溶液除去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试剂①和试剂③的添加顺序不能互换,否则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
(4)添加的稀盐酸需要过量,若稀盐酸少量,则会有杂质产生。写出少量稀盐酸与足量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该工艺使用的粗盐中,的质量分数为90%,100g粗盐经过上述流程,实际制得的质量大于90g,原因是________。
(6)电解熔融的会发生反应:,请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情况:________(只需注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即可)。
17.(15分)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常用作消毒剂;(亚氯酸钠)是一种较稳定的含氯消毒剂,可用于制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将置于火焰上灼烧,焰色为________色。
(2)的一种制备原理如下:
i.;
ii.(未配平)。
①反应i中氧化产物为________;反应i中体现了________(填化学性质)性。
②补全并配平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在发生反应ii的条件下,、、、四种物质中,氧化性最强的为________。
(3)一种二氧化氯泡腾片主要成分为和,将该泡腾片投入水中,会发生反应生成、、和,该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4)与的混合溶液可用于脱除有毒气体,反应生成、和。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18.(1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并探究其与水的反应。
已知:常温下,浓盐酸能与溶液反应产生。
(1)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新制氯水呈黄绿色的原因是含有________(填微粒符号)。
(2)小组同学探究氯水的成分,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编号 探究微粒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1.将浓盐酸缓慢注入装有高锰酸钾溶液的容器中; 2.分别观察干燥的和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的颜色变化情况 0~3s 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 和本身不具有酸碱性
3~20s 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反应产物存在
2 40s之后 i 1. ii ; 2.反应产生的或具有漂白性
3 将硝酸酸化的溶液注入右侧支管的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 氯水中含有
①i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ii的实验结论为________。
②该实验装置的缺点为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新制氯水受到光照时会有气泡产生,对于气泡内气体的成分,甲同学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气泡内气体的成分为;
猜想2:气泡内气体的成分为;
猜想3:气泡内气体的成分为。
①小组其他同学利用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否定了猜想1,否定的理由可能是________。
②甲同学将浓盐酸进行光照,无气泡产生,甲同学进行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③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气泡中气体的成分。乙同学通过实验过程中的含量增加得出猜想2正确,指导老师提出该证据不严谨,理由可能是________。根据实验4中溶液值变化等数据可知,在光照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编号 实验方案 实验装置 实验数据
时间 pH 含量/%
4 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用2个手电筒照射三颈烧瓶中的新制饱和氯水,进行数据采集60s 开始 2.33 14.92
60s末 2.32 14.97
变化 -0.01 +0.05
1.【答案】B
【解析】古代织布机织布、磨黄豆浆、雕刻窗花均未发生化学反应,A、C、D项不符合题意;炼铁时,铁的氧化物转化为铁单质,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项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会与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A项不符合题意;会与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不符合题意;、、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项符合题意;会与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不符合题意。
3.【答案】C
【解析】铁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为铁锈,A项正确;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和,B项正确;有固定的成分,属于纯净物,C项错误;利用交叉分类法分类,可分类为钾盐和硝酸盐,D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利用焰色试验检验固体中是否含有钾元素的操作为将固体溶解,将铂丝在盐酸中洗涤干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再用铂丝蘸取溶解后形成的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是否呈紫色,A、B、C项正确,D项错误。
5.【答案】B
【解析】用生石灰制作简易干燥剂是因为常温下会与水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洁厕灵”中的能与反应,使其转化为可溶性的而除去,B项符合题意;制作烟花时添加碳酸锂作着色剂是因为元素的焰色为紫红色,C项不符合题意;常温下会与氯水中的酸反应,且用钢瓶储存液氯是因为与氯气在常温下不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6.【答案】D
【解析】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保存在装有煤油的广口瓶中,A项错误;会与反应产生,金属着火可用专用灭火剂和干砂灭火,B项错误;为有毒气体,在实验室中进行相关实验时需要排风,所以实验安全提示图标中需要标注,C项错误;进行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若将放在烧杯中加热会发生剧烈反应使烧杯炸裂,可以在坩埚中进行燃烧实验,D项正确。
7.【答案】A
【解析】与反应生成和,常温下与反应生成,A项符合题意;不会与稀硝酸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与加热时反应生成,C项不符合题意;与不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元素化合价上升,为还原剂,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了氧化产物,中部分元素化合价下降,发生了还原反应,生成了还原产物,A项错误;消耗,则会生成,B项正确;纯净的能在中安静地燃烧,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从而形成白雾,C项错误;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可表示为,D项错误。
9.【答案】C
【解析】常温下,铜粉不与稀硫酸反应,A项错误;过量与稀溶液反应生成,B项错误;少量溶液与过量溶液反应生成、和,C项正确;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项错误。
10.【答案】A
【解析】a、b、c、d、e分别为、、、、。在光照条件下生成和,与反应生成和,A项正确;为弱酸,酸性弱于,B项错误;溶液和溶液均属于混合物,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C项错误;与或溶液反应均能体现的还原性,D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煅烧炉中受热分解生成、和,a为和,为酸性氧化物,A项正确;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项错误;与相比较,的溶解度更大,热稳定性更强,C项正确;沉淀池中析出晶体,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D项正确。
12.【答案】C
【解析】加热时,不会发生反应,而会与反应生成,A项不符合题意;也会与溶液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先通过足量的饱和溶液,可除去,再通过足量浓硫酸,可除去,C项符合题意;加入过量的溶液会引入新的杂质,D项不符合题意。
13.【答案】B
【解析】甲处试纸变蓝,说明有生成,说明氧化性:,A项正确;将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则可制得以为有效成分的漂白粉:,B项错误,C项正确;丙中生成了数目相同的和,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丙中的反应为,D项正确。
14.【答案】B
【解析】会与分子中的原子互相吸引,水合钠离子可表示为,A项错误;点时,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溶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为和,B项正确;过程为与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项错误;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D项错误。
15.【答案】(1)盐(1分) B(1分) 丁达尔(1分)
(2)①(2分,物质错误、未配平不得分,未写“↑”不扣分)
②蓝或蓝色(1分)
③陶瓷碗开口大,散热快,安全性更高(2分,答到散热快即可)
(3)①作糕点的膨松剂(2分,或治疗胃酸过多等合理答案)
②(2分,物质错误、未配平不得分,多写“↑”不扣分)
③在甲乙之间增加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或在甲乙之间增加一个装有无水的球形干燥管(2分,合理表述即可,要体现出能将干燥的改进措施)
【解析】(1)属于盐;胶体粒子的直径为,B项符合题意;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溶液和胶体。
(2)①与反应生成和:。②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会变蓝。③陶瓷碗开口大,溶液更容易散热,安全性更高。
(3)①受热易分解生成、和:。利用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糕点疏松多孔,故可用作糕点的膨松剂。②与发生了反应生成和:。③未干燥,会干扰实验,可在甲乙之间增加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或一个装有无水的球形干燥管。
16.【答案】(1)漏斗(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玻璃棒(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2空不分先后)
(2)(2分) (2分,物质错误、未配平不得分,未写“↓”不扣分)
(3)不能除去多余(过量)的(2分,意思相近即可)
(4)(2分,物质错误、未配平不得分)
(5)除杂过程中会生成(2分,或添加溶液和盐酸时均会生成等合理表述)
(6)(2分,“”写成“”不扣分)
【解析】(1)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2)加入溶液,与反应生成沉淀;与反应生成沉淀:。
(3)若先加溶液后加溶液,则不能除去过量的。
(4)少量稀盐酸与足量溶液反应生成和:。
(5)添加溶液和盐酸时均会生成,质量分数为90%的粗盐经过上述流程,制得的质量最终会大于。
(6)电解熔融的时,得电子、失电子,电子转移的情况为。
17.【答案】(1)+3(2分) 黄(1分)
(2)①(2分,写高氯酸也得分) 酸(2分)
②(2分,未配平不得分,“=”写成“→”扣1分)
③(2分,写二氧化氯不扣分)
(3)(2分)
(4)(2分,物质错误、未配平不得分)
【解析】(1)中,为+1价、为-2价、为+3价;进行焰色试验时,元素的焰色为黄色,故在火焰上灼烧,焰色为黄色。
(2)①反应中,失去电子生成氧化产物。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其酸性。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可知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信息可知,发生了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均为,个数比为,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
(4)根据质量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8.【答案】(1)(2分,物质错误、未配平不得分,“ ”写成“=”扣1分) (1分)
(2)①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1分),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褪色(1分) 干燥的不具有漂白性(1分,或本身不具有漂白性)
②实验装置组装困难或拆解装置时会有逸出等合理答案(2分)
(3)①为强氧化性物质,自身光照分解不能生成还原性强的(2分,类似表述即可)
②验证猜想3不成立(1分,类似表述即可)
③溶解的逸出导致气体中含量增加(2分,合理表述即可) (2分,物质错误、未配平不得分,未写条件扣1分,未写“↑”不扣分)
【解析】(1)与反应生成和,离子方程式为;新制氯水因含有而呈黄绿色。
(2)①根据结论可知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褪色。②该实验装置的缺点为实验装置组装困难且拆解装置时会有逸出。
(3)①为强氧化性物质,自身光照分解不能生成还原性强的,故猜想1可直接否定。②甲同学将浓盐酸进行光照,无气泡产生,说明在浓度较大时依然不会以气泡的形式逸出,故可确定猜想3不成立。③未作对比试验,无法确定瓶中气体含量增大的原因是不是原来溶解在中的逸出;减小,说明有产生,故可推导出在光照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