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6.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6.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6.2.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导学案)
1.能够举例说明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准确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清晰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
【学习重点】
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
【学习难点】
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总结孟德尔推测,引导推理,逐步构建遗传图解,理解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1.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习惯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子一代(Dd)的生殖细胞为D、d,子代间交配,不同基因的生殖细胞结合机会相等,子二代产生DD、Dd、dd三种基因组成。
(4)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茎)的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茎)的基因组成有DD和Dd两种。基因型比例:DD:Dd:dd=1:2:1;表现型比例:高:矮=3:1。
2.禁止近亲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3.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近亲结婚的后代,产生隐性纯合子的机会大大增加,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大。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问题探究】孟德尔做这个豌豆杂交实验,他要研究什么问题呢?为什么他选择用豌豆做实验呢?
答案:孟德尔主要研究的是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选择豌豆做实验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豌豆是雌雄同株、两性花、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花在未开放状态下就完成了传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这样实验结果更容易分析;二是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很容易观察和分析。
【问题探究】我们来看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将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都是高茎。然后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子二代中大约3/4是高茎,1/4是矮茎。子一代中没有矮茎植株,是不是因为控制矮茎性状的基因没有遗传下来?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不是,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若亲代为纯合高茎()和纯合矮茎(),则子一代的基因型为,由于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具有显性作用,所以子一代全部表现为高茎,但控制矮茎的基因仍然遗传下来,只是没有表现出来。判断的依据是:隐性性状在子一代中未表现,但其控制基因仍然存在并遗传给后代。
【问题探究】依据上一节学习的染色体和基因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传递特点,分析这个实验结果,并在表格中填写相应的基因。
答案:亲代高茎豌豆基因型为,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是;亲代矮茎豌豆基因型为,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是。子一代基因型为,子一代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有和。子二代基因型及比例为,表现型高茎(、):矮茎()≈。
【归纳总结】总结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概念。
答案: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叫作显性性状;未表现的性状,叫作隐性性状。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如“”;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如“”。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体细胞基因成对,生殖细胞成单,有显性基因时表现显性性状。
(二)禁止近亲结婚
【问题探究】有一对夫妇肤色正常,却生了一个患有白化病的儿子,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得白化病的概率是多少?
答案: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假设控制肤色正常的基因为,控制白化病的基因为,因为这对夫妇肤色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病的孩子,所以夫妻均为,都携带致病基因。他们产生的生殖细胞类型及比例为,通过遗传图解可以看出,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得白化病()的概率是。
【问题思考】同学们都读过《红楼梦》吧,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他们的爱情故事曾让许多人唏嘘不已。请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他们能否结婚?为什么?
答案: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隐性遗传病,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产生隐性纯合()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机率就会增加。从生物学角度看,林黛玉和贾宝玉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他们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大。我国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就是为了减少遗传病出现的机率。
【归纳总结】总结近亲结婚的危害。
答案: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隐性遗传病,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产生隐性纯合()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机率就会增加。
一、选择题
1.多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M控制的。已知一位手指正常年轻女性的父母和弟弟均为多指,理论上,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该年轻女性的弟弟基因组成为MM或Mm
B.该年轻女性的父母基因组成一定都为MM
C.若该年轻女性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一定正常
D.该女性的父母若再生一胎,孩子表现为正常指的概率是25%
【答案】B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多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M控制的,那么正常指是由隐性基因m控制。一位手指正常年轻女性(基因组成是mm)的父母和弟弟均为多指,说明父母都携带隐性基因m,所以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Mm。其遗传图解如下:
(3)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因为近亲双方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
【详解】A.从分析中的遗传图解可知,父母所生孩子中表现为多指的基因组成有MM和Mm,该女性的弟弟表现为多指,所以该年轻女性的弟弟基因组成为MM或Mm,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该年轻女性手指正常基因组成是mm,这两个m基因分别来自父母,所以其多指父母基因组成一定都为Mm,而不是MM,B错误。
C.该年轻女性基因组成是mm,正常男性基因组成也是mm,他们婚配后,后代的基因组成都没有M基因,都是mm,表现为正常,所以若该年轻女性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一定正常,C正确。
D.结合分析中的遗传图解可知,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Mm,他们若再生一胎,孩子表现正常指的概率是25%,D正确。
故选B。
2.已知基因B控制有耳垂(显性),基因b控制无耳垂(隐性),基因组成为Bb的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 )
A.显性性状 B.隐性性状
C.中间性状 D.一只有耳垂,另一只无耳垂
【答案】A
【分析】生物的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者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两个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A.已知基因B是显性基因(控制有耳垂),基因b是隐性基因(控制无耳垂)。基因组成为Bb时,存在显性基因B,根据“只要有显性基因,就表现显性性状”的规律,所以该个体表现显性性状(有耳垂),故A符合题意。
B.表现隐性性状的前提是基因组成为隐性纯合子,即bb。而该个体基因组成为Bb,含有显性基因B,不会表现隐性性状(无耳垂),故B不符合题意。
C. “中间性状”通常出现在不完全显性等特殊遗传模式中(如红花和白花杂交,后代出现粉花),但本题中B对b是完全显性(有B就表现显性性状),不存在“中间性状”的情况,故C不符合题意。
D.耳垂的有无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个体的性状表现是统一的(要么有耳垂,要么无耳垂),不会出现“一只又耳垂,另一只无耳垂”的情况,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在人体细胞中有一对基因A和a,有一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AA和aa,他们的孩子与基因组成为AA的亲代表现的性状一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 B.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C.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 D.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和aa
【答案】C
【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本题中,基因A为显性,a为隐性,显性基因A会掩盖隐性基因a的表现,只要有一个A存在,即表现为显性性状。
【详解】ABC.假设孩子爸爸的基因组成是AA,只能产生含A基因的生殖细胞;则孩子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只能产生含a基因的生殖细胞。所以他们孩子的基因组成只能是Aa,而不可能是AA,AB错误,C正确。
D.AA的亲代只能提供A基因,正常情况下,孩子不可能出现aa的基因组成,D错误。
故选C。
4.我国研究人员对鱼的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四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其中可判断出体色中黑色型是显性性状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确定相对性状显隐性的方法有:具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或一个亲本自交),若后代出现新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详解】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所以,四个选项中,根据B选项的遗传规律(亲代:黑色型×黑色型→子代出现:白化型),可推知黑色型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可表示为AA或Aa),白化型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可表示为aa),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科学依据是( )
A.近亲结婚违反伦理道德
B.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
C.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D.后代患传染病的机会增多
【答案】C
【分析】近亲结婚时,双方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概率较高,导致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详解】A.近亲结婚违反伦理道德,属于社会伦理因素,并非科学依据,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定会患遗传病”表述绝对化,近亲结婚仅增加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后代不一定会患遗传病,故B不符合题意。
C.隐性遗传病需同时遗传两个隐性致病基因才会发病,近亲携带相同隐性基因的概率更高,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故C符合题意。
D.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与遗传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来就有的疾病属于遗传病
B.遗传病患者的后代一定患病
C.红绿色盲、白化病都是遗传病
D.近亲结婚其后代不会患遗传病
【答案】C
【分析】近亲结婚时,夫妇双方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导致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增加。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等。
【详解】A.生来就有的疾病可能是先天性疾病(如孕期感染导致),不一定是遗传病,故A不符合题意。
B.遗传病患者的后代不一定患病,如隐性遗传病患者的后代若为携带者(杂合子)则不表现病症,故B不符合题意。
C.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均由基因突变引起,属于遗传病,故C符合题意。
D.近亲结婚会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白化病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基因引起的遗传病。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图谱如图所示(用A和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白化病的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3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都是
C.1号与4号的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D.9号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答案】D
【分析】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显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有两种:两个显性基因或一个显性基因一个隐性基因,表现出隐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两个都是隐性基因。
【详解】A.由1、2、5或3、4、8之间的关系可知,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
B.从题干可以看出3号和4号肤色正常的夫妇生出了8号患白化病的孩子,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基因外,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因此,3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都是Aa,B正确。
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基因在亲子代中传递,5为白化病患者,基因型为aa,故1和2的基因组成为Aa;由上述分析可知,4号的基因组成为Aa,故二者的基因组成相同,C正确。
D.1号和2号肤色正常的夫妇生出了5号患白化病的孩子,3号和4号肤色正常的夫妇生出了8号患白化病的孩子,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基因外,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因此,6号和7号有可能性携带致病基因a,故9号作为6号和7号的后代可能携带致病基因,D错误。
故选D。
8.某品牌的辣椒有黄、橙、红三种颜色,科学家经研究得知其果皮颜色及基因组成分别为红(BB)、橙(Bb)、黄(bb),现科学家将黄色辣椒的花粉授到橙色辣椒的柱头上,则结出的辣椒果皮颜色以及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黄色,Bb或bb B.橙色,bb
C.红色,Bb或bb D.橙色,Bb或bb
【答案】D
【分析】果皮由母本的子房壁发育而来,基因型与母本相同;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基因型由父本和母本的生殖细胞决定。
【详解】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其基因组成和性状与母本一致。这里将黄色辣椒(bb)的花粉授到橙色辣椒(Bb)的柱头上,橙色辣椒作为母本,所以结出辣椒的果皮颜色与橙色辣椒相同,即为橙色。
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橙色辣椒(Bb)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可能是 B 或 b,黄色辣椒(bb)产生的精子基因组成都是 b。当卵细胞基因组成是 B 时,与精子(b)结合,受精卵基因组成是 Bb;当卵细胞基因组成是 b 时,与精子(b)结合,受精卵基因组成是 bb。所以胚的基因组成是 Bb 或 bb。如图所示:

综上,结出的辣椒果皮颜色是橙色,胚的基因组成是 Bb 或 bb,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某探究小组对三位不能卷舌同学的父母进行遗传调查,结果如表,分析错误的是( )
家庭 父亲 母亲 孩子
甲 不能卷舌 不能卷舌 不能卷舌
乙 能卷舌 能卷舌 不能卷舌
丙 能卷舌 不能卷舌 不能卷舌
A.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
B.甲家庭父母都不能卷舌,孩子也不能卷舌,这是遗传现象
C.根据乙家庭的调查结果可知,不能卷舌为隐性性状
D.丙家庭父亲控制能否卷舌的一对基因均为显性基因
【答案】D
【分析】(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3)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详解】A.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同种生物(人)同一性状(能否卷舌)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以它们是一对相对性状,A正确。
B.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甲家庭父母都不能卷舌,孩子也不能卷舌,体现了亲子间在能否卷舌这一性状上的相似性,这是遗传现象,B正确。
C.乙家庭父母都能卷舌,而孩子不能卷舌,说明不能卷舌这一性状在亲代中没有表现出来,在子代中出现了,新出现的性状(不能卷舌)是隐性性状,C正确。
D.假设控制能卷舌的基因是A,控制不能卷舌的基因是a。丙家庭孩子不能卷舌,其基因组成是aa,这两个a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所以父亲一定含有一个隐性基因a,又因为父亲能卷舌,所以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而不是均为显性基因AA,D错误。
故选D。
二、综合题
10.马凡综合征是一种遗传病,患者眼球中,与睫状肌相连的悬韧带可能会因病断裂造成近视。如图为某马凡综合征患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据图回答:
(1)父母都正常,孩子患马凡综合征是一种 现象,马凡综合征是一种 (选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
(2)若用“A/a”表示控制马凡综合征的一对基因,1的基因组成是 。
(3)12的患病基因来自1,理由是 。若12手术后视力正常,与健康人婚配,产下一名健康孩子的可能性是 。
【答案】(1) 变异 显
(2)Aa
(3) 因为该病是显性遗传病,由图可知12号的致病基因来自6号,而6号来自1号 50%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通常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就是变异,因此,父母都正常,孩子患马凡综合征是一种变异现象;根据夫妇3、4患病,9、10正常可判断,马凡综合征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2)若用“A/a”表示控制马凡综合征的一对基因,1患病,2正常(aa),后代个体5正常(aa),4、6患病,1、2婚配产生后代的遗传图解如下:
个体5的两个a一个来自1,一个来自2,说明1的基因型为Aa。
(3)该病是显性遗传病,由图可知12的患病基因A来自6,而6的患病基因来自1,因此,12的患病基因来自1;若12手术后视力正常,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因此,12基因组成仍是Aa,与健康人(aa)婚配产生后代遗传图解如下:
后代患病与正常比例为1:1,所以产下一名健康孩子的可能性为50%
知识点类别 易错点 关键点 / 正确结论
核心概念(显性 / 隐性基因) 认为 “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表现,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不表现” 2. 混淆 “基因组成” 与 “性状表现” 的对应关系 1. 显性基因(如 A)对隐性基因(如 a)有 “显性作用”:杂合子(Aa)表现显性性状,只有纯合隐性(aa)才表现隐性性状 2. 基因组成分两类:- 纯合子(AA 或 aa):基因成对且相同- 杂合子(Aa):基因成对且不同(表现显性性状)
孟德尔豌豆实验结论 1. 误以为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2. 记错 F2 代(子二代)的性状比例 1. 亲代(高茎 DD × 矮茎 dd)杂交,子一代(F1)全为高茎(基因组成 Dd) 2. F1 代(Dd × Dd)自交,F2 代:- 基因组成:DD:Dd:dd=1:2:1- 性状比例:高茎:矮茎 = 3:1(高茎占 3/4,矮茎占 1/4)
隐性性状表现条件 认为 “只要携带隐性基因,就会表现隐性性状” 隐性性状的表现需满足 “基因组成是纯合隐性(aa)”:- 如单眼皮(隐性性状),只有基因组成是 aa 时才表现- 若为 Aa,表现为双眼皮(显性性状)
近亲结婚与隐性遗传病 不清楚 “近亲结婚为何增加隐性遗传病概率” 2. 认为 “隐性遗传病只由母亲或父亲一方基因决定” 1. 近亲(如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概率高,结合后易形成纯合隐性(如 aa),导致遗传病(如白化病、血友病)2. 隐性遗传病需 “父母双方都携带隐性致病基因(如 Aa)”,子代才可能是 aa(概率 25%)
基因传递与性状预测 误以为 “子代性状与亲代完全相同” 或 “无法根据亲代基因预测子代性状” 可通过 “基因组成推导” 预测子代性状:- 如亲代均为 Aa(双眼皮),子代可能是 AA(双眼皮)、Aa(双眼皮)、aa(单眼皮)- 即使亲代均表现显性性状,子代仍可能出现隐性性状(需亲代均为杂合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6.2.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导学案)
1.能够举例说明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准确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清晰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
【学习重点】
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
【学习难点】
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总结孟德尔推测,引导推理,逐步构建遗传图解,理解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1.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习惯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子一代(Dd)的生殖细胞为D、d,子代间交配,不同基因的生殖细胞结合机会相等,子二代产生DD、Dd、dd三种基因组成。
(4)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矮茎)的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高茎)的基因组成有DD和Dd两种。基因型比例:DD:Dd:dd=1:2:1;表现型比例:高:矮=3:1。
2.禁止近亲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3.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近亲结婚的后代,产生隐性纯合子的机会大大增加,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大。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问题探究】孟德尔做这个豌豆杂交实验,他要研究什么问题呢?为什么他选择用豌豆做实验呢?
答案:
【问题探究】我们来看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将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都是高茎。然后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子二代中大约3/4是高茎,1/4是矮茎。子一代中没有矮茎植株,是不是因为控制矮茎性状的基因没有遗传下来?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
【问题探究】依据上一节学习的染色体和基因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传递特点,分析这个实验结果,并在表格中填写相应的基因。
答案:
【归纳总结】总结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概念。
答案:
(二)禁止近亲结婚
【问题探究】有一对夫妇肤色正常,却生了一个患有白化病的儿子,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得白化病的概率是多少?
答案:
【问题思考】同学们都读过《红楼梦》吧,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他们的爱情故事曾让许多人唏嘘不已。请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他们能否结婚?为什么?
答案:
【归纳总结】总结近亲结婚的危害。
答案:
一、选择题
1.多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M控制的。已知一位手指正常年轻女性的父母和弟弟均为多指,理论上,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该年轻女性的弟弟基因组成为MM或Mm
B.该年轻女性的父母基因组成一定都为MM
C.若该年轻女性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一定正常
D.该女性的父母若再生一胎,孩子表现为正常指的概率是25%
2.已知基因B控制有耳垂(显性),基因b控制无耳垂(隐性),基因组成为Bb的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 )
A.显性性状 B.隐性性状
C.中间性状 D.一只有耳垂,另一只无耳垂
3.在人体细胞中有一对基因A和a,有一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AA和aa,他们的孩子与基因组成为AA的亲代表现的性状一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 B.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C.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 D.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和aa
4.我国研究人员对鱼的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四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其中可判断出体色中黑色型是显性性状的一组是( )
A. B.
C. D.
5.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科学依据是( )
A.近亲结婚违反伦理道德
B.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
C.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D.后代患传染病的机会增多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来就有的疾病属于遗传病
B.遗传病患者的后代一定患病
C.红绿色盲、白化病都是遗传病
D.近亲结婚其后代不会患遗传病
7.白化病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基因引起的遗传病。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图谱如图所示(用A和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白化病的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3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都是
C.1号与4号的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D.9号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8.某品牌的辣椒有黄、橙、红三种颜色,科学家经研究得知其果皮颜色及基因组成分别为红(BB)、橙(Bb)、黄(bb),现科学家将黄色辣椒的花粉授到橙色辣椒的柱头上,则结出的辣椒果皮颜色以及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黄色,Bb或bb B.橙色,bb
C.红色,Bb或bb D.橙色,Bb或bb
9.某探究小组对三位不能卷舌同学的父母进行遗传调查,结果如表,分析错误的是( )
家庭 父亲 母亲 孩子
甲 不能卷舌 不能卷舌 不能卷舌
乙 能卷舌 能卷舌 不能卷舌
丙 能卷舌 不能卷舌 不能卷舌
A.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
B.甲家庭父母都不能卷舌,孩子也不能卷舌,这是遗传现象
C.根据乙家庭的调查结果可知,不能卷舌为隐性性状
D.丙家庭父亲控制能否卷舌的一对基因均为显性基因
二、综合题
10.马凡综合征是一种遗传病,患者眼球中,与睫状肌相连的悬韧带可能会因病断裂造成近视。如图为某马凡综合征患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据图回答:
(1)父母都正常,孩子患马凡综合征是一种 现象,马凡综合征是一种 (选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
(2)若用“A/a”表示控制马凡综合征的一对基因,1的基因组成是 。
(3)12的患病基因来自1,理由是 。若12手术后视力正常,与健康人婚配,产下一名健康孩子的可能性是 。
知识点类别 易错点 关键点 / 正确结论
核心概念(显性 / 隐性基因) 认为 “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表现,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不表现” 2. 混淆 “基因组成” 与 “性状表现” 的对应关系 1. 显性基因(如 A)对隐性基因(如 a)有 “显性作用”:杂合子(Aa)表现显性性状,只有纯合隐性(aa)才表现隐性性状 2. 基因组成分两类:- 纯合子(AA 或 aa):基因成对且相同- 杂合子(Aa):基因成对且不同(表现显性性状)
孟德尔豌豆实验结论 1. 误以为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2. 记错 F2 代(子二代)的性状比例 1. 亲代(高茎 DD × 矮茎 dd)杂交,子一代(F1)全为高茎(基因组成 Dd) 2. F1 代(Dd × Dd)自交,F2 代:- 基因组成:DD:Dd:dd=1:2:1- 性状比例:高茎:矮茎 = 3:1(高茎占 3/4,矮茎占 1/4)
隐性性状表现条件 认为 “只要携带隐性基因,就会表现隐性性状” 隐性性状的表现需满足 “基因组成是纯合隐性(aa)”:- 如单眼皮(隐性性状),只有基因组成是 aa 时才表现- 若为 Aa,表现为双眼皮(显性性状)
近亲结婚与隐性遗传病 不清楚 “近亲结婚为何增加隐性遗传病概率” 2. 认为 “隐性遗传病只由母亲或父亲一方基因决定” 1. 近亲(如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概率高,结合后易形成纯合隐性(如 aa),导致遗传病(如白化病、血友病)2. 隐性遗传病需 “父母双方都携带隐性致病基因(如 Aa)”,子代才可能是 aa(概率 25%)
基因传递与性状预测 误以为 “子代性状与亲代完全相同” 或 “无法根据亲代基因预测子代性状” 可通过 “基因组成推导” 预测子代性状:- 如亲代均为 Aa(双眼皮),子代可能是 AA(双眼皮)、Aa(双眼皮)、aa(单眼皮)- 即使亲代均表现显性性状,子代仍可能出现隐性性状(需亲代均为杂合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