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资源简介

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2025九上·德阳月考)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境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 B.火上浇油
C.立竿见影 D.杯弓蛇影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刻舟求剑、立竿见影、杯弓蛇影描述的情境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火上浇油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分析。
2.(2025九上·德阳月考)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氧化钠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B.铜丝能够导电
C.镁条可以燃烧
D.锌粒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
【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化,这一性质是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铜丝具有导电性,可以导电,这一性质是铜丝的物理性质,故B选项符合题意;
C、镁条具有可燃性,能够燃烧,这一性质是镁条的化学性质,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锌的金属活动性位于H之前,所以可以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这一性质是锌的化学性质,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显碱性这一性质属于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B、根据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镁的可燃性是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锌的金属活动性位于H之前才能和酸反应这一性质是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3.(2025九上·德阳月考)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火焰分为三层
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蜡烛逐渐变短
D.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
【答案】D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解:A、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这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故A选项的说法正确;
B、蜡烛燃烧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故B选项的说法正确;
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它们都散到空气中,我们看到蜡烛在逐渐变小.故C选项的说法正确;
D、蜡烛燃烧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观察不到.故D选项的说法不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蜡烛火焰的结构、以及燃烧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对四个选项做出判断.
A、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
B、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C、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
D、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观察不到.
4.(2025九上·德阳月考)下列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错误的是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
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故A选项正确;
B、取用块状固体是,先将试管横放,然后用镊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竖直起来,故B选项正确;
C、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故C选项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药品时,试管竖直放置,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于试管口正上方,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B、根据取用块状固体的实验操作进行分析;
C、根据给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5.(2025九上·德阳月考)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该图中只有一个分子,是纯净物,而且该纯净物由两种元素构成,所以该物质是化合物,故A选项符合题意;
B、该图中有两种原子,表示两种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所以属于混合物,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图中只有一个分子,是纯净物,而且该纯净物由同种元素构成,所以该物质是单质,故C选项符合题意;
D、该物质含有两种分子,两种原子,所以该物质由四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6.(2025九上·德阳月考)目前,“加铁酱油”和“加碘食盐”一样,已走入我们的家庭生活,成为我们经常使用的调味品。这里的“铁”和“碘”指的是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
【答案】B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加铁酱油”、“加碘食盐”等用品中的“碘、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宏观上,元素组成物质,进行分析。
7.(2025九上·德阳月考)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冰水混合物、干冰、氮气 B.食盐、氦气、天然气
C.洁净的空气、氯化氢、液氢 D.水银、酒精、氧气
【答案】C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冰水混合物本质上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氮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添加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氦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还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氯化氢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液氢是液态的氢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C选项符合题意;
D、水银是汞的俗称,是纯净物;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氧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单质定义进行分析。
8.(2025九上·德阳月考)航天员饮用水属于小分子团水,小分子团水由5~8个水分子构成,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6小时正常需水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分子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是静止的
C.小分子团水的组成元素和普通水不同
D.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间没有间隔
【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由题意“小分子团水由5~8个水分子构成”可知:小分子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B. 小分子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具有分子不断运动的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 小分子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即小分子团水也由氢氧元素组成,与普通水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D. 小分子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具有分子间有间隔的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9.(2025九上·德阳月考)化学概念有交叉、并列和包含等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和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
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答案】D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所以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A选项说法错误;
B、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其中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纯净物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而且是纯净物中包含化合物,故B选项说法错误;
C、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所以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C选项说法错误;
D、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因此化合物中包含氧化物,二者属于包含关系,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纯净物和化合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C、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D、根据化合物和氧化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10.(2025九上·德阳月考)已知钚原子的原子核内部有130个中子,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4,则该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是多少(  )
A.94 B.130 C.224 D.64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钚原子的质子数=224-130=94,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钚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4;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1.(2025九上·德阳月考)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现象 解释
A 水银温度计液面上升 原子体积变大
B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 报纸上的一个墨点大约包含1×1018个碳原子 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D 6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水银温度计液面上升是因为原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故A选项解释错误;
B、湿衣服在夏天干得比冬天快,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选项解释正确;
C、报纸上的一个墨点大约包含1×1018个碳原子这说明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C选项解释正确;
D、6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间隔变小,故D选项解释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原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进行分析;
B、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进行分析;
C、根据原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进行分析;
D、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间隔变小进行分析。
12.(2025九上·德阳月考)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在原子中,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C.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表现的性质主要是由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故A选项正确;
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电子的质量非常小,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是质子和中子,故B选项错误;
C、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特殊情况像H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没有中子,故C选项正确;
D、原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进行分析;
B、根据电子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是质子和中子进行分析;
C、根据原子核一般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进行分析;
D、根据原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进行分析。
13.(2025九上·德阳月考)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Ar:2个氩元素
B.O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H2O2:过氧化氢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元素符号前加数字只能表示微观概念,不能表示宏观概念,所以2Ar表示2个氩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A选项错误;
B、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因此O2-中的2表示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B选项错误;
C、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氧原子和氢原子,不含氧分子和氢分子,这里的2指的是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C选项错误;
D、化合价书写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字为“1”时也不能省略,因此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元素符号前加数字只能表示微观概念进行分析;
B、根据离子符号右上角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进行分析;
C、根据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氧原子和氢原子进行分析;
D、根据化合价书写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分析。
14.(2025九上·德阳月考)《本草纲目》中记载:“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其中花椒的“麻”源于花椒酰胺(C16H25NO),下列关于花椒酰胺说法正确的是
A.花椒酰胺是混合物
B.花椒酰胺分子由16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C.花椒酰胺由花椒酰胺分子构成
D.花椒酰胺由16个碳元素、25个氢元素、1个氮元素、1个氧元素组成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花椒酰胺中只含有花椒酰胺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A选不正确;
B、一个花椒酰胺分子由16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要讲明分子的个数,故B选项不正确;
C、花椒酰胺由花椒酰胺分子构成,故C选项正确;
D、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所以花椒酰胺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D选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花椒酰胺中只含有花椒酰胺一种物质进行分析;
B、根据一个花椒酰胺分子由16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进行分析;
C、根据花椒酰胺由花椒酰胺分子构成进行分析;
D、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
15.(2025九上·德阳月考)下列关于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图中一共有4种元素
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Al+3
C.①④化学性质相似
D.②表示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形成阳离子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图示中共有16、11、13三种质子数,所以图中共有3种元素,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
B、④的粒子核内有13个质子,核外有2+8=10个电子,所以该粒子是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的离子,13号元素是铝元素,所以④是Al3+,书写离子符号时,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是省略不写,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
C、原子的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①④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但①是阴离子,④是阳离子,均为离子,所以①④化学性质不同,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
D、②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进行分析;
B、根据书写离子符号时,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是省略不写进行分析;
C、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进行分析;
D、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进行分析。
16.(2025九上·德阳月考)“北斗三号”导航卫星搭载了精密计时的铷原子钟。如图为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和铷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37,n=18
B.铷是非金属元素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g
D.铷原子第一层电子层上电子能量比最外层电子能量低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一格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所以铷原子的质子数为37,核外电子数也为37,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所以m=37;此外2+8+18+n+1=37,所以n=8,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
B、铷是“钅”字旁,是金属元素,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不为“g”,通常省略不写,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电子在核外按照轨道运动,离核越近,能量越低,所以铷原子第一层电子层上电子能量比最外层电子能量低,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以及元素周期表一格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B、根据铷是“钅”字旁,是金属元素进行分析;
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不为“g”,通常省略不写进行分析;
D、根据电子离核越近,能量越低进行分析。
17.(2025九上·德阳月考)有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能显示不同的化合价,与SO3中硫元素化合价相同的是
A.BaSO3 B.Na2S C.H2SO4 D.S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硫的化合价为x,那么x+3×(-2) =0,解得:x=+6,因此SO3中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
A、Ba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设硫元素化合价为y,那么(+2)+y+(-2)x3=0,解得x=+4,即BaSO3中硫元素化合价为+4价,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 钠在化合物中显+1价,设硫元素化合价为y,那么+2+y= 0,解得y=-2,即Na2S做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氢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设硫元素化合价为y,那么2 × (+1) +y+4 × ( 2) = 0,解得y=+6,即H2SO4中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故C选项符合题意;
D、单质化合价为0,所以S中硫元素化合价为0,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根据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得到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
A、根据Ba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
B、根据钠在化合物中显+1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
C、根据氢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
D、根据单质化合价为0进行分析。
18.(2025九上·德阳月考)已知某气体是一种有毒且具有刺激性的红棕色气体,人为产生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锅炉废气的排放。该物质的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它的化学式为
A.NO2 B.N2O C.NO D.N2O5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假设该物质化学式为,那么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x):(16y)=7:16,解得x:y=1:2,所以该物质化学式为:,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就等于元素所对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的比进行分析。
19.(2025九上·德阳月考)物质甲、乙均为消毒剂成分,灭菌过程中转化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l2O
B.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C.乙应该避光保存
D.保持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氢原子和氯原子
【答案】C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一个甲物质的分子中含有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所以甲的化学式为:ClO2,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图示可知,丁物质为O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x2=32,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图示可知,乙物质在光照下分解生成丙和丁,即乙物质见光易分解,所以乙物质要避光保存,故C选项说法正确;
D、由图示可知,丙物质为HCl,HCl由HCl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丙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HCl分子,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一个甲物质的分子中含有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进行分析;
B、根据丁是O2进行分析;
C、根据乙物质在光照下分解生成丙和丁进行分析;
D、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进行分析。
20.(2025九上·德阳月考)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 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则铕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A.g B.g C. D.g
【答案】A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是: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计算公式为: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相对原子质量为16,那么有16=,所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g;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代入公式有152==,所以铕原子的实际质量=152xg=g,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
21.(2025九上·德阳月考)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烃,碳原子数在4及以下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通常为气体。常温常压时,烃C2H4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混入的烃可能是(  )
A.CH4 B.C2H2 C.C2H6 D.C8H8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解析】【解答】因纯净的C2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而C2H4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那么另一种物质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应该大于87%。则C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2H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2H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8H8常温下为液体,则混入的烃可能是 C2H2,故选B;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大小来分析比较进行解答。
22.(2025九上·德阳月考)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   。
(2)2个氢分子   。
(3)3个氢氧根离子   。
(4)4个铜离子   。
(5)标出碳酸钙中,钙元素为+2价   。
(6)   。
【答案】(1)2H
(2)2H2
(3)3OH-
(4)4Cu2+
(5)
(6)Cl-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
【解析】【解答】(1)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氢的元素符号是H,所以2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答案为:2H;
(2)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氢分子的化学式是H2,所以2个氢分子表示为2H2,故答案为:2H2;
(3)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氢氧根离子的符号是OH-,所以3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3OH-,故答案为:3OH-;
(4)铜离子的符号是Cu2+,所以4个铜离子表示为4Cu2+,故答案为:4Cu2+;
(5)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碳酸钙的化学式是CaCO3,所以碳酸钙中钙元素为+2价表示为,故答案为:;
(6)该粒子的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17号元素为氯元素,所以该粒子为为氯离子,符号为Cl-,故答案为:Cl-。
【分析】(1)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来回答;
(2)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来回答;
(3)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来回答;
(4)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来回答;
(5)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和碳酸钙的化学式来回答;
(6)根据该粒子表示氯离子和氯离子的化学符号来回答。
(1)2个氢原子 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氢的元素符号是H,所以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2)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氢分子的化学式是H2,所以2个氢分子表示为2H2。
(3)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氢氧根离子的符号是OH-,所以3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3OH-。
(4)铜离子的符号是Cu2+,所以4个铜离子表示为4Cu2+。
(5)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碳酸钙的化学式是CaCO3,所以碳酸钙中钙元素为+2价表示为。
(6)该粒子的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氯离子,符号为Cl-。
23.(2025九上·德阳月考)书写正确的化学式:
(1)氮气   ;
(2)五氧化二磷   ;
(3)氧化铁   ;
(4)氦气   ;
(5)硝酸   ;
(6)氢氧化钙   ;
(7)硫酸钠   ;
(8)氯化铵   。
【答案】(1)N2
(2)P2O5
(3)Fe2O3
(4)He
(5)HNO3
(6)Ca(OH)2
(7)Na2SO4
(8)NH4Cl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一个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所以氮气的化学式为N2;故答案为:N2;
(2)磷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设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xOy,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5)x+(-2)y = 0,解得x:y= 2:5,所以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答案为:P2O5;
(3)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设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xOy,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2)y=0,解得x:y= 2:3,所以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故答案为:Fe2O3;
(4)氦气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用元素符号直接来表示,因此氦气的化学式为He,故答案为:He;
(5)硝酸中氢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所以硝酸的化学式为HNO3;故答案为:HNO3;
(6)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设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x,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1)x=0,解得x=2,所以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故答案为:Ca(OH)2;
(7)钠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设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xSO4,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解得x=2,所以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O4;故答案为:Na2SO4;
(8)铵根显+1价,氯元素显-1价,所以氯化铵的化学式为NH4Cl,故答案为:NH4Cl。
【分析】(1)根据氮气的化学式来回答;
(2)根据氧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回答;
(3)根据氧元素和铁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回答;
(4)根据氦气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用元素符号直接来表示来回答;
(5)根据硝酸中氢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回答;
(6)根据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回答;
(7)根据钠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回答;
(8)根据铵根显+1价,氯元素显-1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回答。
(1)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一个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所以氮气的化学式为N2。
(2)磷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设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xOy,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5)×x+(-2)×y = 0,解得x:y= 2:5,所以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
(3)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设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xOy,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2)×y=0,解得x:y= 2:3,所以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
(4)氦气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所以氦气的化学式为He。
(5) 硝酸中氢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所以硝酸的化学式为HNO3。
(6)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设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x,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1)×x=0,解得x=2,所以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
(7)钠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设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xSO4,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解得x=2,所以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O4。
(8)铵根显+1价,氯元素显-1价,所以氯化铵的化学式为NH4Cl。
24.(2025九上·德阳月考)从镍氢电池到锂电池,再到钠电池、钾电池,科学家在不断提升电池的性能。
(1)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   (选填“阴”或“阳”)离子,锂、钠、钾等金属很容易失去电子,所以常被用作电池材料。
(2)研究表明,半径越大的金属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如图是锂、钠、钾三种金属的离子半径大小,电池容量相同的这三种电池,充满电的时间最短的是    离子电池。
【答案】(1)阳
(2)钾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解析】【解答】(1)电子带负电,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
(2)由题意研究表明,半径越大的金属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由锂、钠、钾三种金属的离子半径大小,钾离子的半径最大,电池容量相同的这三种电池,充满电的时间最短的是钾电池。
【分析】(1)根据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来解答;
(2)根据金属原子的半径越大,电池容量相同时充电时间最短来解答。
(1)电子带负电,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
(2)由题意,研究表明,半径越大的金属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由锂、钠、钾三种金属的离子半径大小,钾离子的半径最大,电池容量相同的这三种电池,充满电的时间最短的是钾电池。
25.(2025九上·德阳月考)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示意图,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9号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下同)元素,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失去”)电子;氖原子化学性质   (“稳定”、“不稳定”)。
(3)表中与P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
(4)请写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写出能用AB2型表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写1种)
(5)下列化学式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Hg B.O C.Ar D.Ba2+
(6)研究表中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可发现元素从左向右的排列规律是   ;请预测质子数为20的元素在表中的位置   (选填①、②、③)。
(7)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答案】(1)28.09
(2)非金属;得到;稳定
(3)氮元素
(4)Al2O3;CO2(合理即可)
(5)A;C
(6)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依次递增;②
(7)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在元素周期表一格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故答案为:28.09;
(2)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9号元素是氟元素,由“气”字旁可知,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氟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7,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氖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故氖原子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得失电子,故答案为:非金属、得到、稳定;
(3)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因此表中与P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氮元素,故答案为:氮元素;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它们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Al2O3;二氧化碳是能用AB2型表示的化合物,化学式为:CO2;故答案为:Al2O3;CO2;
(5)A、Hg可以表示汞这种物质,也能表示一个汞原子,还能表示汞元素,符合题意;
B、O可以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不能表示氧气这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C、Ar可以表示氩气这种物质,一个氩原子,也能表示氩元素,符合题意;
D、Ba2+可以表示钡离子,不能表示钡元素,也不能表示1个钡原子,也不能表示钡这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6)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研究表中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可发现元素从左向右的排列规律是: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依次递增;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为20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8、2,则该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ⅡA族,故其在表中的位置是②,故答案为: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依次递增、②;
(7)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符合题意;
B、同种元素可能中子数不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C、同种元素可能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D、同种元素可能电子数不同,如钠原子和钠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来回答;
(2)根据氟元素是非金属元素回答第一个空,根据氟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回答第二个空,根据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稳定结构来回答第三个空;
(3)根据位于同一主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来回答;
(4)根据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以及氧化铝和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来回答;
(5)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回答;
(6)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分析回答;
(7)根据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分析回答。
(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2)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9号元素是氟元素,由“气”字旁可知,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氟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7,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氖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故氖原子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3)氮元素与磷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即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它们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Al2O3;
二氧化碳是能用AB2型表示的化合物,化学式为:CO2;
(5)A、Hg可以表示汞这种物质,也能表示一个汞原子,还能表示汞元素,符合题意;
B、O可以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不能表示氧气这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C、Ar可以表示氩气这种物质,一个氩原子,也能表示氩元素,符合题意;
D、Ba2+可以表示钡离子,不能表示钡元素,也不能表示1个钡原子,也不能表示钡这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6)质子数=原子序数,研究表中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可发现元素从左向右的排列规律是: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依次递增;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为20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8、2,则该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ⅡA族,故其在表中的位置是②;
(7)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符合题意;
B、同种元素可能中子数不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C、同种元素可能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D、同种元素可能电子数不同,如钠原子和钠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6.(2025九上·德阳月考)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为硒原子结构示意图。
(1)x=   。
(2)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离子符号为   。
(3)亚硒酸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化学式为Na2SeO3,其中硒元素的化合价   。
【答案】(1)34
(2)得到;Se2-
(3)+4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所以x=2+8+18+6=34,故答案为:34;
(2)由图示可知,硒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e2-;故答案为:得到、Se2-;
(3)钠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设硒元素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那么有:,解得:x=+4,故答案为:+4。
【分析】(1)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来回答;
(2)根据硒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来回答;
(3)根据钠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回答。
(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2+8+18+6=34;
(2)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符号为Se2-;
(3)设硒元素的化合价为x,化合物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则,x=+4。
27.(2025九上·德阳月考)下图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分析,再回答问题:
(1)上述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下同),与②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有   。
(2)写出以下序号中表示的微粒符号:⑤   ,⑥   。
(3)③和⑤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①和⑦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1)②和③;⑦
(2);
(3)MgF2;HCl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是同种元素,②和③质子数相同,都为9,属于同一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相似,②⑦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故与②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有⑦,故答案为:②和③、⑦;
(2)⑤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离子,12号元素是镁元素,所以是镁离子,符号是;⑥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16号元素是硅元素,所以是硅原子,符号是,故答案为:、;
(3)③是氟离子,⑤是镁离子,③和⑤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F2;①是氢原子,⑦是氯原子,①和⑦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Cl,故答案为:MgF2;HCl。
【分析】(1)根据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以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相似分析回答;
(2)根据⑤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离子以及⑥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分析回答;
(3)根据③、⑤、①、⑦所代表的粒子分析回答。
(1)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②和③质子数相同,都为9,故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②和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②⑦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故与②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有⑦;
(2)⑤是镁离子,符号是;⑥是硅原子,符号是。
(3) ③是氟离子,⑤是镁离子,③和⑤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F2;①是氢原子,⑦是氯原子,①和⑦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Cl。
28.(2025九上·德阳月考)微粒A和B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该微粒B是原子,则y=   。
(2)如果y=11,微粒B的符号是   。
(3)如果微粒B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该微粒的符号是   。
(4)如果x=20,微粒A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5)如果x=19,微粒A与结合形成的物质化学式为   。
【答案】(1)10
(2)Na+
(3)O2-
(4)阳离子
(5)KMnO4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若是微粒B是原子,那么y=2+8=10,故答案为:10;
(2)如果y=11,即B粒子的质子数为11,由图示可知该粒子核外电子数为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B为钠离子,符号是Na+;故答案为:Na+;
(3)如果微粒B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y=2+8-2=8,该微粒是氧离子,符号为O2-;故答案为:O2-;
(4)如果x=20,即A粒子的质子数为20,由图示可知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8=18,则A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故答案为:阳离子;
(5)如果x=19,则为钾离子,与结合形成的物质化学式为KMnO4,故答案为:KMnO4。
【分析】(1)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来回答;
(2)根据y=11即B粒子的质子数为11分析回答;
(3)根据阴离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来回答;
(4)根据x=20,那么A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来回答;
(5)根据x=19,则为钾离子以及高锰酸钾的化学式来回答。
(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y=2+8=10;
(2)如果y=11,核外电子数为2+8=10,则B为钠离子,符号是Na+;
(3)如果微粒B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y=2+8-2=8,该微粒是氧离子,符号为O2-;
(4)如果x=20,核外电子数为2+8+8=18,则A为阳离子;
(5)如果x=19,则为钾离子,与结合形成的物质化学式为KMnO4。
29.(2025九上·德阳月考)谷氨酸大量存在于谷类蛋白质中,在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1)谷氨酸分子中碳、氢、氧、氮的原子个数比为   。
(2)谷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
【答案】(1)5:9:4:1
(2)147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分子结构示意图可知,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所以谷氨酸分子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比为5:9:4:1,故答案为:5:9:4:1;
(2)由(1)分析可知谷氨酸的化学式为:C5H9O4N,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为,故答案为:147。
【分析】(1)根据分子结构示意图得到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来回答;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就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原子的个数的和计算回答。
(1)根据分子结构示意图可知,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碳、氢、氧、氮原子个数比为5:9:4:1;
(2)谷氨酸的化学式为:C5H9O4N,相对分子质量为。
30.(2025九上·德阳月考)香兰素是一种使用广泛的香料,在巧克力等食品中常有添加,食品厂商在生产时使用香兰素必须遵守一定的使用剂量要求。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2,其化学式为C8H8Ox。
(1)X=   。
(2)香兰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3)香兰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计算608kg香兰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3
(2)12:1:6
(3)63.2%
(4)答:608 kg香兰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是384kg。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相对分子质量为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原子个数的和,则香兰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解得x=3,故答案为:3;
(2)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比,则香兰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故答案为:12:1:6;
(3)香兰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63.2%;
(4)解:608 kg香兰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
答:608 kg香兰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是384kg。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原子个数的和分析回答;
(2)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比计算回答;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x100%计算回答;
(4)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x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回答。
(1)相对分子质量指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则香兰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解得x=3
(2) 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比,则香兰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3)
(4)
答:608 kg香兰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是384kg。
1 / 1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2025九上·德阳月考)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境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 B.火上浇油
C.立竿见影 D.杯弓蛇影
2.(2025九上·德阳月考)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氧化钠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B.铜丝能够导电
C.镁条可以燃烧
D.锌粒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
3.(2025九上·德阳月考)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火焰分为三层
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蜡烛逐渐变短
D.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
4.(2025九上·德阳月考)下列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错误的是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
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
5.(2025九上·德阳月考)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6.(2025九上·德阳月考)目前,“加铁酱油”和“加碘食盐”一样,已走入我们的家庭生活,成为我们经常使用的调味品。这里的“铁”和“碘”指的是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
7.(2025九上·德阳月考)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冰水混合物、干冰、氮气 B.食盐、氦气、天然气
C.洁净的空气、氯化氢、液氢 D.水银、酒精、氧气
8.(2025九上·德阳月考)航天员饮用水属于小分子团水,小分子团水由5~8个水分子构成,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6小时正常需水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分子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是静止的
C.小分子团水的组成元素和普通水不同
D.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间没有间隔
9.(2025九上·德阳月考)化学概念有交叉、并列和包含等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和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
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10.(2025九上·德阳月考)已知钚原子的原子核内部有130个中子,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4,则该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是多少(  )
A.94 B.130 C.224 D.64
11.(2025九上·德阳月考)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现象 解释
A 水银温度计液面上升 原子体积变大
B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 报纸上的一个墨点大约包含1×1018个碳原子 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D 6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A.A B.B C.C D.D
12.(2025九上·德阳月考)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在原子中,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C.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表现的性质主要是由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13.(2025九上·德阳月考)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Ar:2个氩元素
B.O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H2O2:过氧化氢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4.(2025九上·德阳月考)《本草纲目》中记载:“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其中花椒的“麻”源于花椒酰胺(C16H25NO),下列关于花椒酰胺说法正确的是
A.花椒酰胺是混合物
B.花椒酰胺分子由16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C.花椒酰胺由花椒酰胺分子构成
D.花椒酰胺由16个碳元素、25个氢元素、1个氮元素、1个氧元素组成
15.(2025九上·德阳月考)下列关于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图中一共有4种元素
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Al+3
C.①④化学性质相似
D.②表示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形成阳离子
16.(2025九上·德阳月考)“北斗三号”导航卫星搭载了精密计时的铷原子钟。如图为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和铷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37,n=18
B.铷是非金属元素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g
D.铷原子第一层电子层上电子能量比最外层电子能量低
17.(2025九上·德阳月考)有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能显示不同的化合价,与SO3中硫元素化合价相同的是
A.BaSO3 B.Na2S C.H2SO4 D.S
18.(2025九上·德阳月考)已知某气体是一种有毒且具有刺激性的红棕色气体,人为产生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锅炉废气的排放。该物质的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它的化学式为
A.NO2 B.N2O C.NO D.N2O5
19.(2025九上·德阳月考)物质甲、乙均为消毒剂成分,灭菌过程中转化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l2O
B.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C.乙应该避光保存
D.保持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氢原子和氯原子
20.(2025九上·德阳月考)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 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则铕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A.g B.g C. D.g
21.(2025九上·德阳月考)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烃,碳原子数在4及以下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通常为气体。常温常压时,烃C2H4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混入的烃可能是(  )
A.CH4 B.C2H2 C.C2H6 D.C8H8
22.(2025九上·德阳月考)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   。
(2)2个氢分子   。
(3)3个氢氧根离子   。
(4)4个铜离子   。
(5)标出碳酸钙中,钙元素为+2价   。
(6)   。
23.(2025九上·德阳月考)书写正确的化学式:
(1)氮气   ;
(2)五氧化二磷   ;
(3)氧化铁   ;
(4)氦气   ;
(5)硝酸   ;
(6)氢氧化钙   ;
(7)硫酸钠   ;
(8)氯化铵   。
24.(2025九上·德阳月考)从镍氢电池到锂电池,再到钠电池、钾电池,科学家在不断提升电池的性能。
(1)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   (选填“阴”或“阳”)离子,锂、钠、钾等金属很容易失去电子,所以常被用作电池材料。
(2)研究表明,半径越大的金属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如图是锂、钠、钾三种金属的离子半径大小,电池容量相同的这三种电池,充满电的时间最短的是    离子电池。
25.(2025九上·德阳月考)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示意图,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9号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下同)元素,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失去”)电子;氖原子化学性质   (“稳定”、“不稳定”)。
(3)表中与P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
(4)请写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写出能用AB2型表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写1种)
(5)下列化学式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Hg B.O C.Ar D.Ba2+
(6)研究表中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可发现元素从左向右的排列规律是   ;请预测质子数为20的元素在表中的位置   (选填①、②、③)。
(7)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26.(2025九上·德阳月考)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为硒原子结构示意图。
(1)x=   。
(2)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离子符号为   。
(3)亚硒酸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化学式为Na2SeO3,其中硒元素的化合价   。
27.(2025九上·德阳月考)下图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分析,再回答问题:
(1)上述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下同),与②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有   。
(2)写出以下序号中表示的微粒符号:⑤   ,⑥   。
(3)③和⑤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①和⑦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8.(2025九上·德阳月考)微粒A和B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该微粒B是原子,则y=   。
(2)如果y=11,微粒B的符号是   。
(3)如果微粒B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该微粒的符号是   。
(4)如果x=20,微粒A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5)如果x=19,微粒A与结合形成的物质化学式为   。
29.(2025九上·德阳月考)谷氨酸大量存在于谷类蛋白质中,在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1)谷氨酸分子中碳、氢、氧、氮的原子个数比为   。
(2)谷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
30.(2025九上·德阳月考)香兰素是一种使用广泛的香料,在巧克力等食品中常有添加,食品厂商在生产时使用香兰素必须遵守一定的使用剂量要求。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2,其化学式为C8H8Ox。
(1)X=   。
(2)香兰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3)香兰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计算608kg香兰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刻舟求剑、立竿见影、杯弓蛇影描述的情境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火上浇油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分析。
2.【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化,这一性质是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铜丝具有导电性,可以导电,这一性质是铜丝的物理性质,故B选项符合题意;
C、镁条具有可燃性,能够燃烧,这一性质是镁条的化学性质,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锌的金属活动性位于H之前,所以可以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这一性质是锌的化学性质,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显碱性这一性质属于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B、根据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镁的可燃性是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锌的金属活动性位于H之前才能和酸反应这一性质是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3.【答案】D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解:A、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这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故A选项的说法正确;
B、蜡烛燃烧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故B选项的说法正确;
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它们都散到空气中,我们看到蜡烛在逐渐变小.故C选项的说法正确;
D、蜡烛燃烧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观察不到.故D选项的说法不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蜡烛火焰的结构、以及燃烧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对四个选项做出判断.
A、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
B、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C、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
D、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观察不到.
4.【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故A选项正确;
B、取用块状固体是,先将试管横放,然后用镊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竖直起来,故B选项正确;
C、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故C选项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药品时,试管竖直放置,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于试管口正上方,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B、根据取用块状固体的实验操作进行分析;
C、根据给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该图中只有一个分子,是纯净物,而且该纯净物由两种元素构成,所以该物质是化合物,故A选项符合题意;
B、该图中有两种原子,表示两种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所以属于混合物,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图中只有一个分子,是纯净物,而且该纯净物由同种元素构成,所以该物质是单质,故C选项符合题意;
D、该物质含有两种分子,两种原子,所以该物质由四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6.【答案】B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加铁酱油”、“加碘食盐”等用品中的“碘、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宏观上,元素组成物质,进行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冰水混合物本质上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氮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添加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氦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还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氯化氢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液氢是液态的氢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C选项符合题意;
D、水银是汞的俗称,是纯净物;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氧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单质定义进行分析。
8.【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由题意“小分子团水由5~8个水分子构成”可知:小分子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B. 小分子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具有分子不断运动的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 小分子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即小分子团水也由氢氧元素组成,与普通水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D. 小分子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具有分子间有间隔的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9.【答案】D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所以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A选项说法错误;
B、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其中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纯净物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而且是纯净物中包含化合物,故B选项说法错误;
C、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所以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C选项说法错误;
D、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因此化合物中包含氧化物,二者属于包含关系,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纯净物和化合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C、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D、根据化合物和氧化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钚原子的质子数=224-130=94,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钚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4;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1.【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水银温度计液面上升是因为原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故A选项解释错误;
B、湿衣服在夏天干得比冬天快,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选项解释正确;
C、报纸上的一个墨点大约包含1×1018个碳原子这说明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C选项解释正确;
D、6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间隔变小,故D选项解释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原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进行分析;
B、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进行分析;
C、根据原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进行分析;
D、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间隔变小进行分析。
12.【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故A选项正确;
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电子的质量非常小,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是质子和中子,故B选项错误;
C、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特殊情况像H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没有中子,故C选项正确;
D、原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进行分析;
B、根据电子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是质子和中子进行分析;
C、根据原子核一般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进行分析;
D、根据原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进行分析。
13.【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元素符号前加数字只能表示微观概念,不能表示宏观概念,所以2Ar表示2个氩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A选项错误;
B、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因此O2-中的2表示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B选项错误;
C、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氧原子和氢原子,不含氧分子和氢分子,这里的2指的是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C选项错误;
D、化合价书写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字为“1”时也不能省略,因此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元素符号前加数字只能表示微观概念进行分析;
B、根据离子符号右上角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进行分析;
C、根据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氧原子和氢原子进行分析;
D、根据化合价书写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分析。
14.【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花椒酰胺中只含有花椒酰胺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A选不正确;
B、一个花椒酰胺分子由16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要讲明分子的个数,故B选项不正确;
C、花椒酰胺由花椒酰胺分子构成,故C选项正确;
D、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所以花椒酰胺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D选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花椒酰胺中只含有花椒酰胺一种物质进行分析;
B、根据一个花椒酰胺分子由16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进行分析;
C、根据花椒酰胺由花椒酰胺分子构成进行分析;
D、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
15.【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图示中共有16、11、13三种质子数,所以图中共有3种元素,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
B、④的粒子核内有13个质子,核外有2+8=10个电子,所以该粒子是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的离子,13号元素是铝元素,所以④是Al3+,书写离子符号时,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是省略不写,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
C、原子的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①④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但①是阴离子,④是阳离子,均为离子,所以①④化学性质不同,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
D、②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进行分析;
B、根据书写离子符号时,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是省略不写进行分析;
C、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进行分析;
D、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进行分析。
16.【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一格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所以铷原子的质子数为37,核外电子数也为37,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所以m=37;此外2+8+18+n+1=37,所以n=8,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
B、铷是“钅”字旁,是金属元素,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不为“g”,通常省略不写,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电子在核外按照轨道运动,离核越近,能量越低,所以铷原子第一层电子层上电子能量比最外层电子能量低,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以及元素周期表一格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B、根据铷是“钅”字旁,是金属元素进行分析;
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不为“g”,通常省略不写进行分析;
D、根据电子离核越近,能量越低进行分析。
17.【答案】C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硫的化合价为x,那么x+3×(-2) =0,解得:x=+6,因此SO3中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
A、Ba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设硫元素化合价为y,那么(+2)+y+(-2)x3=0,解得x=+4,即BaSO3中硫元素化合价为+4价,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 钠在化合物中显+1价,设硫元素化合价为y,那么+2+y= 0,解得y=-2,即Na2S做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氢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设硫元素化合价为y,那么2 × (+1) +y+4 × ( 2) = 0,解得y=+6,即H2SO4中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故C选项符合题意;
D、单质化合价为0,所以S中硫元素化合价为0,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根据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得到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
A、根据Ba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
B、根据钠在化合物中显+1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
C、根据氢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
D、根据单质化合价为0进行分析。
18.【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假设该物质化学式为,那么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x):(16y)=7:16,解得x:y=1:2,所以该物质化学式为:,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就等于元素所对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的比进行分析。
19.【答案】C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一个甲物质的分子中含有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所以甲的化学式为:ClO2,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图示可知,丁物质为O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x2=32,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图示可知,乙物质在光照下分解生成丙和丁,即乙物质见光易分解,所以乙物质要避光保存,故C选项说法正确;
D、由图示可知,丙物质为HCl,HCl由HCl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丙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HCl分子,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一个甲物质的分子中含有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进行分析;
B、根据丁是O2进行分析;
C、根据乙物质在光照下分解生成丙和丁进行分析;
D、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进行分析。
20.【答案】A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是: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计算公式为: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相对原子质量为16,那么有16=,所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g;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代入公式有152==,所以铕原子的实际质量=152xg=g,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
21.【答案】B
【知识点】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解析】【解答】因纯净的C2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而C2H4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那么另一种物质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应该大于87%。则C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2H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2H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8H8常温下为液体,则混入的烃可能是 C2H2,故选B;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大小来分析比较进行解答。
22.【答案】(1)2H
(2)2H2
(3)3OH-
(4)4Cu2+
(5)
(6)Cl-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
【解析】【解答】(1)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氢的元素符号是H,所以2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答案为:2H;
(2)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氢分子的化学式是H2,所以2个氢分子表示为2H2,故答案为:2H2;
(3)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氢氧根离子的符号是OH-,所以3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3OH-,故答案为:3OH-;
(4)铜离子的符号是Cu2+,所以4个铜离子表示为4Cu2+,故答案为:4Cu2+;
(5)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碳酸钙的化学式是CaCO3,所以碳酸钙中钙元素为+2价表示为,故答案为:;
(6)该粒子的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17号元素为氯元素,所以该粒子为为氯离子,符号为Cl-,故答案为:Cl-。
【分析】(1)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来回答;
(2)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来回答;
(3)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来回答;
(4)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来回答;
(5)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和碳酸钙的化学式来回答;
(6)根据该粒子表示氯离子和氯离子的化学符号来回答。
(1)2个氢原子 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氢的元素符号是H,所以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2)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氢分子的化学式是H2,所以2个氢分子表示为2H2。
(3)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氢氧根离子的符号是OH-,所以3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3OH-。
(4)铜离子的符号是Cu2+,所以4个铜离子表示为4Cu2+。
(5)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碳酸钙的化学式是CaCO3,所以碳酸钙中钙元素为+2价表示为。
(6)该粒子的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氯离子,符号为Cl-。
23.【答案】(1)N2
(2)P2O5
(3)Fe2O3
(4)He
(5)HNO3
(6)Ca(OH)2
(7)Na2SO4
(8)NH4Cl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一个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所以氮气的化学式为N2;故答案为:N2;
(2)磷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设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xOy,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5)x+(-2)y = 0,解得x:y= 2:5,所以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答案为:P2O5;
(3)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设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xOy,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2)y=0,解得x:y= 2:3,所以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故答案为:Fe2O3;
(4)氦气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用元素符号直接来表示,因此氦气的化学式为He,故答案为:He;
(5)硝酸中氢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所以硝酸的化学式为HNO3;故答案为:HNO3;
(6)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设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x,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1)x=0,解得x=2,所以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故答案为:Ca(OH)2;
(7)钠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设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xSO4,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解得x=2,所以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O4;故答案为:Na2SO4;
(8)铵根显+1价,氯元素显-1价,所以氯化铵的化学式为NH4Cl,故答案为:NH4Cl。
【分析】(1)根据氮气的化学式来回答;
(2)根据氧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回答;
(3)根据氧元素和铁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回答;
(4)根据氦气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用元素符号直接来表示来回答;
(5)根据硝酸中氢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回答;
(6)根据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回答;
(7)根据钠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回答;
(8)根据铵根显+1价,氯元素显-1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回答。
(1)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一个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所以氮气的化学式为N2。
(2)磷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设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xOy,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5)×x+(-2)×y = 0,解得x:y= 2:5,所以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
(3)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设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xOy,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2)×y=0,解得x:y= 2:3,所以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
(4)氦气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所以氦气的化学式为He。
(5) 硝酸中氢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所以硝酸的化学式为HNO3。
(6)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设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x,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1)×x=0,解得x=2,所以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
(7)钠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设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xSO4,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解得x=2,所以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O4。
(8)铵根显+1价,氯元素显-1价,所以氯化铵的化学式为NH4Cl。
24.【答案】(1)阳
(2)钾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解析】【解答】(1)电子带负电,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
(2)由题意研究表明,半径越大的金属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由锂、钠、钾三种金属的离子半径大小,钾离子的半径最大,电池容量相同的这三种电池,充满电的时间最短的是钾电池。
【分析】(1)根据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来解答;
(2)根据金属原子的半径越大,电池容量相同时充电时间最短来解答。
(1)电子带负电,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
(2)由题意,研究表明,半径越大的金属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由锂、钠、钾三种金属的离子半径大小,钾离子的半径最大,电池容量相同的这三种电池,充满电的时间最短的是钾电池。
25.【答案】(1)28.09
(2)非金属;得到;稳定
(3)氮元素
(4)Al2O3;CO2(合理即可)
(5)A;C
(6)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依次递增;②
(7)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在元素周期表一格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故答案为:28.09;
(2)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9号元素是氟元素,由“气”字旁可知,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氟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7,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氖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故氖原子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得失电子,故答案为:非金属、得到、稳定;
(3)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因此表中与P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氮元素,故答案为:氮元素;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它们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Al2O3;二氧化碳是能用AB2型表示的化合物,化学式为:CO2;故答案为:Al2O3;CO2;
(5)A、Hg可以表示汞这种物质,也能表示一个汞原子,还能表示汞元素,符合题意;
B、O可以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不能表示氧气这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C、Ar可以表示氩气这种物质,一个氩原子,也能表示氩元素,符合题意;
D、Ba2+可以表示钡离子,不能表示钡元素,也不能表示1个钡原子,也不能表示钡这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6)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研究表中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可发现元素从左向右的排列规律是: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依次递增;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为20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8、2,则该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ⅡA族,故其在表中的位置是②,故答案为: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依次递增、②;
(7)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符合题意;
B、同种元素可能中子数不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C、同种元素可能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D、同种元素可能电子数不同,如钠原子和钠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来回答;
(2)根据氟元素是非金属元素回答第一个空,根据氟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回答第二个空,根据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稳定结构来回答第三个空;
(3)根据位于同一主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来回答;
(4)根据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以及氧化铝和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来回答;
(5)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回答;
(6)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分析回答;
(7)根据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分析回答。
(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2)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9号元素是氟元素,由“气”字旁可知,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氟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7,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氖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故氖原子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3)氮元素与磷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即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它们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Al2O3;
二氧化碳是能用AB2型表示的化合物,化学式为:CO2;
(5)A、Hg可以表示汞这种物质,也能表示一个汞原子,还能表示汞元素,符合题意;
B、O可以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不能表示氧气这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C、Ar可以表示氩气这种物质,一个氩原子,也能表示氩元素,符合题意;
D、Ba2+可以表示钡离子,不能表示钡元素,也不能表示1个钡原子,也不能表示钡这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6)质子数=原子序数,研究表中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可发现元素从左向右的排列规律是: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依次递增;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为20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8、2,则该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ⅡA族,故其在表中的位置是②;
(7)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符合题意;
B、同种元素可能中子数不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C、同种元素可能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D、同种元素可能电子数不同,如钠原子和钠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6.【答案】(1)34
(2)得到;Se2-
(3)+4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所以x=2+8+18+6=34,故答案为:34;
(2)由图示可知,硒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e2-;故答案为:得到、Se2-;
(3)钠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设硒元素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那么有:,解得:x=+4,故答案为:+4。
【分析】(1)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来回答;
(2)根据硒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来回答;
(3)根据钠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回答。
(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2+8+18+6=34;
(2)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符号为Se2-;
(3)设硒元素的化合价为x,化合物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则,x=+4。
27.【答案】(1)②和③;⑦
(2);
(3)MgF2;HCl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是同种元素,②和③质子数相同,都为9,属于同一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相似,②⑦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故与②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有⑦,故答案为:②和③、⑦;
(2)⑤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离子,12号元素是镁元素,所以是镁离子,符号是;⑥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16号元素是硅元素,所以是硅原子,符号是,故答案为:、;
(3)③是氟离子,⑤是镁离子,③和⑤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F2;①是氢原子,⑦是氯原子,①和⑦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Cl,故答案为:MgF2;HCl。
【分析】(1)根据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以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相似分析回答;
(2)根据⑤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离子以及⑥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分析回答;
(3)根据③、⑤、①、⑦所代表的粒子分析回答。
(1)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②和③质子数相同,都为9,故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②和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②⑦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故与②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有⑦;
(2)⑤是镁离子,符号是;⑥是硅原子,符号是。
(3) ③是氟离子,⑤是镁离子,③和⑤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F2;①是氢原子,⑦是氯原子,①和⑦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Cl。
28.【答案】(1)10
(2)Na+
(3)O2-
(4)阳离子
(5)KMnO4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若是微粒B是原子,那么y=2+8=10,故答案为:10;
(2)如果y=11,即B粒子的质子数为11,由图示可知该粒子核外电子数为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B为钠离子,符号是Na+;故答案为:Na+;
(3)如果微粒B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y=2+8-2=8,该微粒是氧离子,符号为O2-;故答案为:O2-;
(4)如果x=20,即A粒子的质子数为20,由图示可知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8=18,则A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故答案为:阳离子;
(5)如果x=19,则为钾离子,与结合形成的物质化学式为KMnO4,故答案为:KMnO4。
【分析】(1)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来回答;
(2)根据y=11即B粒子的质子数为11分析回答;
(3)根据阴离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来回答;
(4)根据x=20,那么A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来回答;
(5)根据x=19,则为钾离子以及高锰酸钾的化学式来回答。
(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y=2+8=10;
(2)如果y=11,核外电子数为2+8=10,则B为钠离子,符号是Na+;
(3)如果微粒B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y=2+8-2=8,该微粒是氧离子,符号为O2-;
(4)如果x=20,核外电子数为2+8+8=18,则A为阳离子;
(5)如果x=19,则为钾离子,与结合形成的物质化学式为KMnO4。
29.【答案】(1)5:9:4:1
(2)147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分子结构示意图可知,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所以谷氨酸分子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比为5:9:4:1,故答案为:5:9:4:1;
(2)由(1)分析可知谷氨酸的化学式为:C5H9O4N,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为,故答案为:147。
【分析】(1)根据分子结构示意图得到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来回答;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就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原子的个数的和计算回答。
(1)根据分子结构示意图可知,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碳、氢、氧、氮原子个数比为5:9:4:1;
(2)谷氨酸的化学式为:C5H9O4N,相对分子质量为。
30.【答案】(1)3
(2)12:1:6
(3)63.2%
(4)答:608 kg香兰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是384kg。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相对分子质量为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原子个数的和,则香兰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解得x=3,故答案为:3;
(2)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比,则香兰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故答案为:12:1:6;
(3)香兰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63.2%;
(4)解:608 kg香兰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
答:608 kg香兰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是384kg。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原子个数的和分析回答;
(2)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比计算回答;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x100%计算回答;
(4)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x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回答。
(1)相对分子质量指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则香兰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解得x=3
(2) 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比,则香兰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3)
(4)
答:608 kg香兰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是384kg。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