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多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多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二调考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共8页,18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变化中的吸放热反应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煤气燃烧 B. 碳酸钙受热分解
C. 氧化钙溶于水 D. 钠与水反应
2. 下列措施或现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合成氨工业中需要采用高压的条件
B. 红棕色的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 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许醋酸钠固体,溶液的pH增大
D. 、、HI平衡时的混合气体,缩小容器的体积,颜色变深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0
B. 500°C、30 MPa下,0.5 mol N2(g)和1.5mol H2(g)反应生成NH3(g)放热Q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 H2(g)2 NH3(g) =-2QkJ/mol
C. 已知Ni(CO)4(g)=Ni(s)+4CO(g) =QkJ/mol,则Ni(s) +4CO(g)=Ni(CO)4(g) =-QkJ/mol
D. 已知两个平衡体系:2NiO(s)2Ni(s)+O2(g)、2CO(g)+O2(g)2CO2(g)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可推知平衡NiO(s)+CO(g)Ni(s)+CO2(g)的平衡常数为K1×K2
4. 臭氧层中分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降低
B. 加入催化剂后,活化能为
C. Cl原子是反应的催化剂,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 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
5. 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
a(g)+b(g) 2c(g);△H1<0
x(g)+3y(g) 2z(g);△H2>0
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作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
B. 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C. 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D. 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6.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NaClO溶液的pH B.取用15.00mL0.1mol/L的稀盐酸
C.准确测量中和反应反应热 D.蒸干溶液获得晶体
A. A B. B C. C D. D
7. 已知:,该反应分①、②两步进行,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为吸热反应,反应②为放热反应,总反应为放热反应
B. HI是该反应催化剂,起到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
C. 整个反应过程共有2个基元反应,决定速率的为第①步反应
D. ICl(g)+HI(g)= I2 (g)+HCl (g) ΔH = -218kJ/mol
8. 下列有关滴定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滴定管和锥形瓶水洗后都要用待装液润洗
B. 滴定过程中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变化
C. 聚四氟乙烯滴定管可以盛装盐酸或NaOH溶液
D. 滴定终点时液面如图,读数为20.20mL
9. 常温下,取的两种酸溶液HA、HB和的MOH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其pH变化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A酸性强于HB,且HA是强酸
B. 若,则稀释后三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C. 若,则MOH是弱碱
D. 若,稀释前MOH和HA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碱性
10. 已知,。下列关于溶液和NaHS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溶液中:
B. 在溶液中:
C.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
D. 向足量盐酸中滴加少量溶液,能得到NaHS溶液
11. 下列实验中,由实验操作和现象不能得到相关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往等体积、等pH的HA溶液和HB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充分反应后,HA溶液产生更多的氢气
B 往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25℃时,往溶液中滴加甲基橙溶液,溶液变红 25℃时,HCNO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的电离平衡常数
D 25℃时,用pH试纸测得0.1mol/L BOH溶液的pH为11 BOH为弱电解质
A. A B. B C. C D. D
12. 工业上合成尿素的反应为,氨气的平衡转化率随着条件甲和条件乙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条件甲和条件乙表示温度或压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条件甲是温度 B. 条件乙1>条件乙2
C. a、b、c三点中,b点反应速率最大 D. a、c点的平衡常数相等
13.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30 min~40 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B. 反应方程式中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30 min时减小压强,40 min时升高温度
D. 0~8 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4 mol/(L·min)
14. 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特制容器中分别加入20mL0.4mol/L溶液和40mL0.2mol/L溶液,再分别用0.4mol/L盐酸滴定,利用pH计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得到如图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甲、丁线表示向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表示向溶液中滴加盐酸
B. 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时(a点、b点),所发生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C 根据pH-V(HCl),滴定分析时,c点可用酚酞、d点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
D. 和溶液中均满足: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8分。
15.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i.
ii.
iii.
回答下列问题:
(1)a=___________(用b、c表示),已知反应ii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则b___________(“>”“<”或“=”)0。
(2)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仅发生反应iii.
①下列叙述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B.容器中CO、的物质的量相等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相同时间内,断裂H-O的数目是断裂H-H的2倍
②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通入时,则___________(填“>”“<”或“”),平衡常数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O、、,发生反应i,其中X、Y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进行1min时三种物质的体积分数均相等。
①Y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0~1min时___________。
③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
16. 食醋是日常饮食中的一种重要的调味剂,其主要成分是乙酸()。
(1)用0.1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
①滴定醋酸的曲线是________(填“Ⅰ”或“Ⅱ”)。
②滴定开始前,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最大的是________(填“NaOH”、“HCl”或“”)。
③和的关系:________(“>”、“=”或“<”)。
④M点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国家标准规定酿造食醋中醋酸含量标准为3.5~5.0g/100mL。将食用白醋稀释至原浓度的得待测白醋溶液。用0.10mol/L标准NaOH溶液滴定某品牌白醋样品的数据如下。
滴定次数 1 2 3 4
V(样品)/mL 20.00 20.00 20.00 20.00
15.00 15.02 14.98 15.60
①用酚酞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
②按表中数据处理,转换为原市售白醋中醋酸的含量为________g/100m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可知该白醋符合国家标准。
③若测定结果偏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滴定过程中振摇时锥形瓶中有液滴溅出
B.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NaOH溶液
C.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1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水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中”或“碱”),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实验室在配制的溶液时要考虑水解的因素,所以常将固体先溶于较浓的________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抑制其水解。
(2)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各溶液(仅列出溶液中的溶质):
①HCl ②NaOH ③ ④ ⑤ ⑥KCl
上述溶液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
(3)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
①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用“a,b,c”和“<,>,=”表示)。
②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填“a”、“b”或“c”)。
③若使b点对应的溶液中增大,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填序号)。
A.加入水
B.加入少量的浓NaOH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C.加入浓硫酸
D.加入碳酸钠固体
④a、b、c三点溶液用1mol/L NaOH溶液中和,消耗NaOH溶液体积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用“a,b,c”和“<,>,=”表示)
(4)工业上采取用氨水除去,已知25℃时,的,。
常温下,的,若氨水的浓度为2.0mol/L,则溶液中的约为________mol/L。将通入该氨水中,当降至时,溶液中的________。
18. Ⅰ.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物质 HCOOH HCN
电离常数(常温下) ,
(1)常温下,在相同浓度HCOOH和HCN溶液中,溶液导电能力更强的是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2)常温下,同浓度的、、、结合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
(3)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判断,以下反应不能进行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Ⅱ.将等pH、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随加水稀释倍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4)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填“>”、“<”或“=”)。
(5)常温下,a点由水电离的浓度为________mol/L。
(6)a、b、c三点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c、d两点的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消耗NaOH物质的量更多的是________点。
(7)25℃时,的盐酸和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则________。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二调考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共8页,18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8分。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
(2) ①. D ②. > ③. 不变
(3) ①. H2 ②. 0.1 ③. 35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Ⅰ ②. CH3COOH ③. < ④.
(2) ①. 当滴入最后半滴NaOH溶液时,溶液恰好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②. 4.5 ③. BC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碱 ②. ③. 硝酸
(2)①③⑤⑥④② (3) ①. ②. c ③. BD ④.
(4) ①. 0.006 ②. 12.4
【18题答案】
【答案】(1)HCOOH
(2) (3)B
(4)< (5)
(6) ①. ②. d
(7)9︰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