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十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十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年级10月考试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Ti:48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高炉炼铁 B. 海水晒盐 C. 漂白粉失效 D. 食物的腐败
2.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固体属于分子晶体
B.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C. 的球棍模型:
D. 聚丙烯结构简式:
3. 在进行“钠与水的反应”的探究实验中,不需要标注的图标是
A B. C. D.
4. 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
B. 碱性锌锰电池的正极反应:
C. 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D. 向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玻璃浸泡木材用于防火
B. 麒麟芯片的主要成分为
C. 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D. 运载火箭所用的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6. 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事故 处理方法
A 易燃物钠、钾引起火灾 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 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 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
C 被玻璃碎片划伤 伤口处理清理干净后,可用碘酒擦洗
D 误食重金属盐 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A. A B. B C. C D. D
7. 某物质的结构如图所示,所有元素都为短周期元素且X、Z、M、Q位于同一周期,只含Z、Y的化合物称之为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B. 第一电离能大小:
C. 氢化物的沸点: D. 阴阳离子中均存在配位键
8.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硬度:金刚石>石墨 石墨中碳碳键键能小于金刚石中碳碳键键能
B 键角: 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不同
C 的溶解度: 的极性仅是的极性的28%
D 酸性:(邻羟基苯甲酸)(苯酚) 邻羟基苯甲酸根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A. A B. B C. C D. D
9. 碳酸镧可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高磷酸盐血症,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制备碳酸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中导气管f与d相连
B. X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
C. Z中通入气体的方式是先通入足量,后通入过量的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 已知苯与液溴在溴化铁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的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一步:,第二步:
A. 反应Ⅰ为
B. 反应Ⅱ过程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发生了改变
C. 若将换成ICl,将会生成
D. 甲苯也可以发生类似的反应
11. 近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本杰明教授来我校讲学。其研究成果利用脯氨酸()催化的羟醛缩合反应如下,其中DMF为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化学式为
B. X与氢气加成后存在4个手性碳原子
C. 脯氨酸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 该反应存在副产物
12. 冠醚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相转移催化剂,向间二甲苯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8-冠-6晶体,离子转移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冠醚中的O原子与通过非共价键作用
B. 进入有机层是因为静电作用
C. 使用18-冠-6与形成超分子体现了冠醚的分子识别特性
D. 18-冠-6可加快间二甲苯和的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冠醚使氧化性增强
13. 常温常压下,光催化电极失去电子并产生有强氧化性的空穴(),使水和空气产生羟基自由基()和超氧离子自由基(),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丙烯腈(),效率高成本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为
B. 氧化丙烯腈的化学方程式为
C. 负极附近的pH减小
D. 若电路中通过3mol电子,则理论上有0.2mol丙烯腈被处理
14.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开发领域。MOF-5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材料之一,由(摩尔质量为)与对苯二甲酸根()(摩尔质量为)通过配位键连接,形成立方晶系结构,其中与同一配体相连的两个的取向不同,MOF-5晶体内部的空腔可以吸附小分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个可形成4个配位键,与4个配位
B. 已知A粒子的分数坐标为,则B粒子的分数坐标
C. 可在配体上引入、以增强MOF-5与之间的吸附作用
D. 该晶体的密度是
15. 某研究小组利用电位滴定法研究盐酸滴定亚磷酸钠()溶液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得到电极电位U和溶液pH随盐酸滴加的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①电位滴定法原理:在化学计量点附近,被测离子浓度发生突跃,指示电极电位也发生了突跃,进而确定滴定终点。
②亚磷酸()是二元弱酸,其电离常数分别是,
A. a点对应溶液的
B. 第二次电极电位突跃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C. 水的电离程度:
D. c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存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利用含铯废渣(主要含、、、及油脂等)制备金属铯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焙烧后固体中存在、、、等物质;
②不溶于水,存在于强酸性环境中;
③“萃取”和“反萃取”可简单表示为:;
④常温下,两相平衡体系中,被萃取物在有机层和水层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称为分配比(D),如,Ti的萃取率。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铯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2)焙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氧气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渣A为___________。
(5)萃取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反萃取过程中加入的溶液X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萃取操作中,取500 L总浓度为28 mg/L的溶液,加入300 L某萃取剂,若,则单次萃取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若要提高萃取率,需优化的措施为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17. 设计以下实验,探究铜与不同溶液的反应。已知:ⅰ.为蓝色,为黄色。ⅱ.利用氧化还原传感器测量物质的氧化性,电势越大,物质的氧化性越强。
实验装置图
试剂 现象
实验序号 溶液X 试管
Ⅰ 30%溶液 铜丝 无明显现象,加入1 mL1 mol/L稀后产生大量气泡,___________(现象A)
Ⅱ 1 mol/L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Ⅲ 10 mol/L浓盐酸 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为绿色
(1)实验Ⅰ中气体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现象A为___________,可证明铜已溶解。
(2)甲同学为探究稀在实验Ⅰ中的作用,利用氧化还原传感器测定溶液和溶液加入稀前后电势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稀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实验Ⅲ中气体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用离子方程式描述实验Ⅲ中溶液为绿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甲同学的探究可知铜和浓盐酸能够反应,起到了重要作用。乙同学认为也推动了该反应进行,他进行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在实验Ⅱ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固体(填名称),产生少量气泡,溶液变为绿色。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18. 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K的合成路线如下(略去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B→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分子中,1号碳原子上的比2号上的更___________(填“易”或“难”)断裂。
(4)H的分子式为,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5)为促进K→L反应进行,可添加___________(填字母)。
A. NaOH B. C. D.
(6)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有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只含有吡啶环(,其性质与苯环类似)
②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吡啶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19.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主要反应为
反应Ⅰ: kJ·mol-1
反应Ⅱ: kJ·mol-1
(1)反应 ,则___________kJ·mol-1。
(2)一定温度条件下,利用不同催化剂,在相同反应时间内,测得产物的生成速率与催化剂的关系如图1。
①由图1可知,有利于获得甲烷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填“Cat1”、“Cat2”、“Cat3”或“Cat4”)。
②已知(k为速率常数,R、C均为常数),下列关于反应Ⅱ在题设条件下图像与上述两种催化剂Cat1、Cat2关系对应正确的是___________(图2,填标号)。
(3)反应Ⅱ的正、逆反应速率分别表示为:;,其中、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升高温度时,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不同条件下,按照投料同时发生上述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如图3所示。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压强为时,温度高于700℃之后,温度升高转化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在PMPa、T℃下,将投料比的原料气匀速通过无分子筛膜多孔载体反应器,只发生反应Ⅱ,的平衡转化率为25%。同温同压下,若通入装有催化剂的新型膜反应器(如图4所示),的平衡转化率为40%,则相同时间内出口a和出口b中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高三年级10月考试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Ti:48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题答案】
【答案】(1) (2)
(3) ①. 使油脂燃烧除去 ②. 将氧化为
(4)、
(5) ①. 与配位形成,从而进行萃取 ②.
(6) ①. 85.7 % ②. 提高分配比D(如更换萃取剂或调节pH)/增大相比V(增加有机相体积)/增加萃取级数(如进行二级三级萃取)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溶液变蓝
(2)增强的氧化性
(3) ①. ②. ③.
(4) ①. 氯化钠 ②. 与结合生成,增强了Cu的还原性,使Cu更容易被氧化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2,6-二氯苯甲醛 ②. 酯基,羰基
(2) ①. 取代 ②.
(3)难 (4) (5)BD
(6)10
【19题答案】
【答案】(1)-206.1
(2) ①. Cat4 ②. a
(3)增大 (4) ①. >> ②. 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为两个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之和,反应Ⅰ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Ⅱ吸热,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温度高于700℃之后,温度升高转化率增大的原因是此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主要取决于反应Ⅱ。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