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三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三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三实验学校2025秋7-9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O:16 Zn:65 C:12 Ca:40
一、选择题(2分/题,共14分)
1.我国2025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随手关闭电灯 B.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
C.露天焚烧树叶 D.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
2.实验千万个,安全第一位,下列实验操作没有安全隐患的是( )
A.给液体加热 B.点燃酒精灯 C.闻气味 D.取固体药品
3.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性质决定用途 ①氧气用于医疗急救、金属切割 ②食品包装充氮气以防腐
B.人物与事件 ①道尔顿:原子分子学说 ②拉瓦锡:空气成分研究
C.实验现象描述 ①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②镁在空气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燃烧和灭火 ①用水灭火,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②木柴架空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A.A B.B C.C D.D
4.2025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明矾可以使悬浮的杂质从水中沉降出来
B.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水一定是软水
C.对污水进行处理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方式
D.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1:2
5.我们常从化学思维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化与守恒:酒精灯火焰上罩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可推测酒精中含有氢元素
B.模型与推理:镁原子和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镁和氦化学性质相似
C.微观与宏观: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构成不同,可推测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探究与创新: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则二氧化碳可以支持镁的燃烧
6.“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中的大马酮(化学式为C13H18O)是其香味的主要来源。下列有关大马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混合物 B.大马酮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大马酮由三种元素组成 D.大马酮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18
7.下列化学实验中出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用自制净水器对河水进行净化 探究水的组成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异常情况 未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 处理后的水仍有颜色 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 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
原因分析 可能是铁丝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或氧气浓度太低 可能是活性炭用量过少或此装置内没有使用明矾 可能是一小部分产生的氧气与金属电极发生了反应 可能是红磷用量不足或装置未冷就打开了弹簧夹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46分)
8.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1)《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丽水之中生金”,就是“沙里淘金”。“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占
第 位。请画出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沙里淘金”同时反映出金的化学性质是 。
(2)《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酿酒时利用酒精的沸点较低,通过蒸馏将酒精与酒糟分离,沸点低属于酒精的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3)刘禹锡《浪淘沙》中写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其中的“淘”和“漉”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
(4)《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中有火”是指沼气燃烧,即甲烷()气体燃烧。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5)中华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水的硬度会影响茶的口感,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泥兴陶茶壶中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铝及氧化铁等,写出其中一种成分的化学式 。
(6)石灰石循环法可用于捕集烟气中的,该方法以捕集将所得产物在高温下煅烧可重新获得和,生成的具有疏松多孔的内部结构,其在捕集过程中对具有良好的 性。
(7)燃气安全是家庭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一旦燃气泄漏即可闻到气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为 ;乙硫醇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8)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而化为铜是古代湿法炼铜的方法之一,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一定有的金属阳离子符号为 。
(9)烟雾弹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引信触发内部炸药,抛散发烟剂(如白磷)到空气中,发烟剂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生成大量固体颗粒烟雾,形成视觉障碍屏障.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9.阅读下面料普短文。
二氧化钛(TiO2)具有无毒、遮盖力强和价格便宜等优点,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白色颜料,其应用领域分布如图1。
此外,TiO2可作为光催化剂促进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中有害物质的降解。研究表明向TiO2中掺杂某些金属元素可以提高其光催化降解性能。我国科研人员用水热法制备了铜掺杂二氧化钛(Cu-TiO2)复合材料,比较了TiO2和Cu- TiO2复合材料对某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结果如图2。图中降解率越高,表明材料对该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越好。
目前,科研人员还在致力于TiO2性能的改进研究,其应用领域也会越来越广泛。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TiO2中Ti的化合价是 。 (2)由图1可知:TiO2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 。
(3)TiO2属于_____ ( 填序号)。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在研究的材料用量范围内,当材料用量超过1.2 g时,光能化降解性能趋于稳定,Cu- TiO2复合材料对污染物降解率接近100%。 ;
②TiO2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5)图2数据可作为Cu-TiO2复合材料对该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优于TiO2的证据之一,理由是 。
10.含硫量是衡量煤炭品质及环境影响的核心指标,我国将煤炭按含硫量(硫元素的质量分数)划分为下表中的五个等级:
煤炭等级 特低硫煤 低硫煤 中硫煤 中高硫煤 高硫煤
含硫量 ≤0.50% 0.51%-1.00% 1.01%-2.00% 2.01%-3.00% >3.00%
某火力发电厂为防止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环境,使用石灰石进行烟气脱硫。该厂实验室采用燃烧分析法,测定100g煤样充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需用3g石灰石完全吸收。信息: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为90%(假设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也不含钙元素)。2、烟气脱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1)烟气脱硫是因为后会污染空气,请写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如果该发电厂要将燃煤烟气中的72吨二氧化硫全部反应吸收,至少需要上述石灰石的质量是
吨(2分)。
(3)该发电厂所用煤炭等级为 。
(4)生石灰(CaO)也可以用于烟气脱硫,原理与石灰石脱硫相似,请尝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2025年4月24日是我国第十个航天日。我国空间站的建设、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发射等,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的航天实力。
(1)我国液体捆绑式火箭用到了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推进剂。二者反应的,其中X的化学式为 。
(2)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其中一种火箭推进剂也是四氧化二氮,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反应发生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从图中可得出该反应的什么信息? 。(写一条)
(3)嫦娥六号月球车的红外成像光谱仪采用了二氧化碲(TeO2)晶体,如图是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②碲元素位于第六周期
③碲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2
④碲原子与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2.人类活动离不开氧气。
【实验室制氧气】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高锰酸钾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从A—E中选择),当出现 现象,可以开始收集气体。写出实验室选择B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请再写一个可以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装置F也能用于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 (填“a”或“b”)端通入,如何检验是否收集满? 。收集好的氧气要盖好玻璃片,___________放在桌面上。(填:“正”或“倒”)
【潜水艇制氧气】
(4)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的密闭环境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设备。你认为比较适合的方法是下图中的路径 (填序号“甲乙丙丁”)。
【家用制氧气】
如图是“便携式制氧机”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反应仓可能是H2O2溶液在MnO2催化下产生O2
B.此仪器可用于医疗急救,也可用产生的氧气做燃料切割金属
C.可根据加湿过滤仓中气泡的密集程度,来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
D.加湿过滤仓利用氧气逸出时带出水蒸气来保持氧气的湿润
13.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实验一: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分子运动的特点
【操作与分析】
(1)按图1连接好实验装置,打开氧气传感器,测得前3分钟曲线为图2中AB段,请从分子的性质角度回答氧气体积分数下降的原因是 。
(2)用双手给塑料瓶加热2分钟,测得曲线为BC段,对比曲线AB和BC可知:温度升高,分子 。
(3)松开双手并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测得曲线为CD段,对比AB段,请分析CD段氧气体积分数下降更快的原因是 。
实验二:通过化学反应探究分子数目与压强的关系
【操作与记录】如图3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并确保其气密性良好。
操作1:将5mL水一次性注入到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滤瓶内,轻轻振荡,发现95℃热水无明显变化。
操作2:若将操作1中注入的水改成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相同实验,观察到95℃热水立即沸腾。
【分析与结论】回答下列问题
(4)设计操作1的目的是 。
(5)95℃热水立即沸腾的合理解释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