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2025年化学中考试卷1.(2025·淄博)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发光 B.干冰升华 C.牛奶变质 D.石蜡熔化【答案】C【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A、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灯泡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干冰升华过程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牛奶变质有乳酸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D、石蜡熔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进行分析解答。2.(2025·淄博)我国科学家为推动科技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发明“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A.徐寿 B.侯德榜 C.屠呦呦 D.张青莲【答案】B【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解析】【解答】A、徐寿主要是元素名称造字,没有发明联合制碱,故A不符合题意;B、侯德榜改进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也叫“侯氏制碱法”,被誉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故B符合题意;C、屠呦呦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为人类的疟疾治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故C不符合题意;C、张青莲测定了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与“联合制减法”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分析化学家及其在化学领域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3.(2025·淄博)化学在工业、农业和人类健康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金属表面烧制搪瓷可防止金属被腐蚀B.尿素可为农作物提供氮元素,促进增产C.液氮能制造低温环境,可用于冷藏血液D.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防止骨质疏松【答案】D【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解析】【解答】A、在金属表面烧制搪瓷能隔绝氧气和水, 可防止金属被腐蚀 ,不符合题意;B、 尿素中含有氮元素,氮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为农作物提供氮元素可促进增产 ,不符合题意;C、 液氮汽化吸热,能制造低温环境,可用于冷藏血液等 ,不符合题意;D、 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防止甲状腺肿大,而防止骨质疏松需要补充钙元素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隔绝氧气和水可防止金属锈蚀分析;B、根据尿素能为作物补充氮元素及氮元素地作物的作用分析;C、根据液氮的低温环境分析;D、根据碘元素与人体健康分析。4.(2025·淄博)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金刚石熔点高,用于切割玻璃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用作干燥剂C.石墨质软,用于制造电极D.稀有气体性质稳定,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答案】D【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解析】【解答】A、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利用其硬度大的性质,与熔点高无关 ,不符合题意;B、 氢氧化钠用作干燥剂是利用其吸水性 ,不符合题意;C、 石墨用于制造电极是因为具有导电性 ,不符合题意;D、 稀有气体性质稳定,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5.(2025·淄博)某种饼干的配料为小麦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鲜鸡蛋、奶油、食盐、碳酸氢钠、食用香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奶油富含蛋白质和油脂B.小麦粉、白砂糖富含糖类C.饼干制作中碳酸氢钠用作膨松剂D.食用香精作为食品添加剂,需严格控制用量【答案】A【知识点】常用盐的用途;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解析】【解答】A、 奶油富含油脂,不富含蛋白质, 符合题意;B、 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蔗糖也属于糖类 ,不符合题意;C、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能使饼干变得疏松多孔,饼干制作中碳酸氢钠用作膨松剂 ,不符合题意;D、 食用香精作为食品添加剂,虽然可以改善食品的香味,但过量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所以需严格控制用量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奶油主要成分析;B、根据米、面、糖中富含糖类分析;C、根据碳酸氢铵的性质分析;D、根据食用香精的性质及用途分析。6.(2025·淄博)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氧气验满C.取用稀盐酸 D.溶解粗盐【答案】B【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解析】【解答】A、加热试管内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不符合题意;B、氧气验满需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若复燃,则证明已满,符合题意;C、滴管取用稀盐酸时不能倒置,不符合题意;D、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体积,溶解粗盐不能在量筒中进行,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氧气验满方法分析;C、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D、根据量筒的用途分析。7.(2025·淄博)我国科研人员研发的三元催化剂(Y-Pt-Te)实现了甲酸燃料电池反应的高效进行。钇(Y)、碲(T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B.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gC.碲原子核内有52个质子 D.Y3+核外电子数为39【答案】C【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 钇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碲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不符合题意;B、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 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单位为“1”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C、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碲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52 ,符合题意;D、 Y3+是钇原子失3个电子形成的,钇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39,则Y3+核外电子数为39-3=36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元素名称带“钅”属于金属元素,带“石”属于非金属元素分析;B、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省略不写分析;C、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分析;D、根据原子质子数=电子数,阳离子是原子失电子形成分析。8.(2025·淄博)四环素(C22H24N2O8)是一种广谱抗菌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四环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B.四环素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1∶12C.四环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四环素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答案】D【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解答】A、 由四环素的化学式可知,四环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不符合题意;B、 四环素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2:24=11∶12 ,不符合题意;C、 四环素中碳、氢、氮、氧元素质量比为(12×22):24:(14×2):(16×8)=66:6:7:32,氢元素质量占比最小,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不符合题意;D、 四环素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6×8)=7∶32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分析;B、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分析;C、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D、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9.(2025·淄博)《本草纲目》中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近时惟以糯米或梗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浓酒属于混合物B.酒精变成蒸气的过程,分子间的间隔增大C.“始创其法”中的“法”是指蒸发D.“和曲酿瓮中七日”有缓慢氧化发生【答案】C【知识点】蒸发与蒸馏操作;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A、 浓酒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不符合题意;B、 酒精变成蒸气的过程,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不符合题意;C、 “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这里的“法”是蒸馏 ,符合题意;D、 “和曲酿瓮中七日”,酿酒过程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比较缓慢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分析;B、根据分子间存在间隔分析;C、根据蒸馏和蒸发原理分析;D、根据酿酒过程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较慢的氧化反应分析。10.(2025·淄博)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分离氧化铁和铁粉的混合物 用磁铁吸引B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加入过量CaCl2溶液,过滤C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CaCO3,过滤D 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 打开瓶塞,在瓶口处轻轻扇动,闻气味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物质的除杂、净化;物质的检验、鉴别【解析】【解答】A、铁具有铁磁性,能被磁铁吸引,氧化铁则不能, 用磁铁吸引可以分离氧化铁和铁粉的混合物, ,不符合题意;B、 加入过量CaCl2溶液, 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可除去原杂质,但引入了新杂质氯化钙,符合题意;C、 加入过量CaCO3,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滤 ,可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不符合题意;D、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塞,在瓶口处轻轻扇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无明显气味 , 打开瓶塞,在瓶口处轻轻扇动,闻气味可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铁的铁磁性分析;B、根据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分析;C、根据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不能改变原物质分析;D、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分析。11.(2025·淄博)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变化 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C.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B【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SO2+NO2SO3+NO,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B、 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符合题意;C、该反应中反应前氮元素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为+2价,化合价降低,不符合题意;D、 该反应不是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不属于复分解反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图示确定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结合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12.(2025·淄博)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和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a管和b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乙实验通过对比①和②中的现象,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C.丙实验中若红磷不足,会导致氧气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D.丁实验通过对比两处白磷的现象探究温度对燃烧的影响【答案】A【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电解水实验;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解析】【解答】A、 甲实验中,a管连接电源负极,产生气体为氢气,b管连接电源正极,产生气体为氧气,通电一段时间后,a管和b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符合题意;B、 乙实验①中铁钉接触氧气和水,生锈,②中铁休只接触水,不接触氧气,不生锈,通过对比①和②中的现象,探究氧气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不符合题意;C、 丙实验中若红磷不足,装置内氧气不能完全消耗,会导致氧气含量的测定结果偏低,不符合题意;D、 丁实验Y形管中白磷燃烧,水中白磷因不接触氧气不燃烧,通过对比两处白磷的现象探究氧气对燃烧的影响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的现象分析;B、根据实验中变量的为氧气分析;C、根据红磷过少氧气不能完全消耗分析;D、根据所给实验变量为氧气分析。13.(2025·淄博)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向50g水中加入20g NaCl,充分搅拌后得到70g NaCl溶液B.5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85.5g KNO3C.分别将t℃的KNO3和NaCl饱和溶液蒸发掉等质量的水,恢复至t℃,析出晶体质量相等D.2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NO3和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5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KNO3溶液>NaCl溶液【答案】C【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A、 20℃时NaCl溶解度为36.0g,向50g水中加入20g NaCl,只能溶解18gNaCl,充分搅拌后得到68gNaCl溶液 ,不符合题意;B、 50℃时KNO3溶解度为85.5g,则185.5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85.5g KNO3 ,不符合题意;C、 t℃的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分别将t℃的KNO3和NaCl饱和溶液蒸发掉等质量的水,恢复至t℃,析出晶体质量相等 ,符合题意;D、 20℃时KNO3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Na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分别将等质量的KNO3和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50℃,溶液都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KNO3溶液=NaCl溶液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4.(2025·淄博)用数字传感器探究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放出热量B.M点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HClC.N点到P点变化的微观本质是H++OH-→H2OD.向P点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答案】C【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B、由反应时溶液pH可知,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M点时稀盐酸未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HCl ,不符合题意;C、 N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N点到P点反应结束,氢氧化钠过量,符合题意;D、P点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向P点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热量,氢氧化钠溶液pH大于7,盐酸pH小于7,结合图像中反应情况确定反应进程分析。15.(2025·淄博)一种烟气脱硫工艺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烟气脱硫有利于减少酸雨的形成B.图中涉及的氧化物有2种C.理论上,脱硫过程中无须补充CaSD.理论上,吸收64g SO2,会生成44g CO2【答案】D【知识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解析】【解答】A、 烟气脱硫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所以烟气脱硫有利于减少酸雨的形成 ,不符合题意;B、 图中涉及的氧化物有SO2、CO2两种 ,不符合题意;C、 从反应原理来看,CaS在反应过程中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循环利用,理论上,脱硫过程中无须补充,不符合题意;D、由图示反应方程式SO2+CaS+O2CaSO4+S,CaSO4+2CCaS+2CO2↑可知,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分子个数比为1:2,二氧化硫相对分子质量为64,二氧化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理论上,吸收64gSO2,会生成88gCO2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分析;B、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C、根据CaS的循环利用分析;D、根据所给反应方程式中物质质量关系分析。16.(2025·淄博)氢能的开发与利用是当今全球瞩目的研究方向。(1)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2)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出新型光催化材料,使光解水制氢的效率大幅提升。从微观角度看,光解水的实质是水分子中的 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过程。(3)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出新型催化剂,实现了零碳排放情况下的高效制氢。具体反应为:270℃、催化剂条件下,乙醇(C2H5OH)和水转化为氢气和乙酸(CH3CO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一种储氢的有效方法是将镧镍合金(LaNi5)与氢气化合生成镧镍氢化物(LaNi5H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B、F(2)氢原子和氧原子(3)C2H5OH+H2O2H2+CH3COOH(4)LaNi5+3H2══LaNi5H6【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化学反应的实质【解析】【解答】(1) 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不易溶于水,因C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导管过短,装置错误,所以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B、F。(2) 从微观角度看,光解水的实质是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过程。(3)由题中信息可知, 270℃、催化剂条件下,乙醇和水转化为氢气和乙酸,反应方程式为 C2H5OH+H2O2H2+CH3COOH 。(4)由题中信息可知, LaNi5与氢气化合生成LaNi5H6,反应方程式为 LaNi5+3H2══LaNi5H6 。【分析】(1)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由气体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分析;(3)根据题中信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由此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析;(4)根据题中信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由此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析。17.(2025·淄博)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利用化学方法可将垃圾转化为新的资源。(1)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矿泉水瓶、废弃纸张属于____ (填字母)。A. B. C. D.(2)厨余垃圾发酵制得的沼气(主要成分为CH4)可用作燃料。当沼气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时,需要 (选填“调大”或“调小”)空气进口。(3)从废旧手机中回收金属Ag,其中一个步骤是向酸溶所得的混合溶液(含AgNO3)中,加入盐酸,使其转化为AgCl。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回收利用废旧铝制品有利于CO2的大幅减排,其原因是 。【答案】(1)A(2)调大(3)AgNO3+HCl══AgCl↓+HNO3(4)回收利用废旧铝制品可以节省因电解铝而损耗的大量电能,从而减少燃煤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合理即可)【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解答】(1) 矿泉水瓶、废弃纸张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A。(2)当沼气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时,说明氧气不充分,燃气发生不充分燃烧,需要调大空气进口,以补充充足氧气。(3) 向酸溶所得的混合溶液(含AgNO3)中,加入盐酸, 发生的是硝酸银与盐酸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为AgNO3+HCl=AgCl↓+HNO3 。(4) 回收利用废旧铝制品有利于CO2的大幅减排, 是因为回收利用废旧铝制品可以节省因电解铝而损耗的大量电能,从而减少燃煤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分析】(1)根据矿泉水瓶、废弃纸张属于可回收垃圾分析;(2)根据沼气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时,说明氧气不充分分析;(3)根据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分析;(4)根据回收利用废旧铝制品可节约能源分析。18.(2025·淄博) 2025年4月24日,搭载3名航天员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与空间站组合体实现自主交会对接。(1)下列不能作为火箭推进剂的是____(填字母)。A.液氧—煤油 B.液氧—液氢C.液氧—液态甲烷 D.液氮—液氢(2)科研人员为中国空间站研发了高效能的锂离子电池。LiCoO2(其中Li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常用的电池正极材料,其中钴元素(Co)的化合价为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能量转化方式为 。(3)空间站使用固体氢氧化物吸收CO2,从输送成本的角度考虑,下列三种固体氢氧化物中最适合作为CO2吸收剂的是 。氢氧化物 KOH NaOH LiOH相对分子质量 56 40 24(4)空间站可利用反应NaClO3+FeO2↑+NaCl+FeO供氧。如果每名航天员每天消耗0.96kg O2,假设航天员所需要的O2全部由上述反应提供,计算3名航天员每天需要NaClO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kg)。【答案】(1)D(2)+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LiOH(4)解:设生成0.96kg O2需要NaClO3的质量为x。NaClO3+FeO2↑+NaCl+FeO106.5 32x 0.96 kgx=3.195 kg3名航天员每天需要NaClO3的质量为3.195kg×3≈9.6kg。答:3名航天员每天需要NaClO3的质量为9.6kg。【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解答】(1) A.液氧助燃,煤油可燃,可作推进剂,不符合题意。B.液氧助燃,液氢可燃,可作推进剂,不符合题意。C.液氧助燃,液态甲烷可燃,可作推进剂,不符合题意。D.液氮不能助燃,不能作推进剂,符合题意。(2) LiCoO2中Li的化合价为+1,氧的化合价为-2,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钴元素(Co)的化合价为+3.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能量转化方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三种氢氧化物中金属元素化合价相同, LiOH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则吸收相同质量二氧化碳时LiOH相消耗质量最少,输送成本低。【分析】(1)根据 火箭推进剂需要燃料和助燃剂分析;(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分析;(3)根据三种氢氧化物中金属元素化合价相同,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吸收相等质量的二氧化碳时所用质量越小分析;(4)根据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需NaClO3的质量分析。19.(2025·淄博)某兴趣小组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实验探究。(1)将黄铜片与铜片相互刻画,铜片表面有明显划痕,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手持铜丝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另一端,手指感觉发烫,这说明金属铜具有 。(2)为探究镉(Cd)、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实验探究。[作出猜想]结合已知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Cd>Zn>Cu;猜想二:Zn>Cd>Cu;猜想三: 。[实验探究]供选用的试剂:镉片、锌片、铜片、稀硫酸、CdSO4溶液、ZnSO4溶液、CuSO4溶液。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Ⅰ 镉片上有气泡产生 Ⅱ 放入砂管中,过的锌外加入适量CdSO4溶液 锌片上 金属活动性:Zn>Cd实验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出结论]猜想 正确。【答案】(1)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良好导热性(2)Zn>Cu>Cd;将镉片放入试管中,再加入稀硫酸;金属活动性:Cd>H(或Cd>Cu);有固体析出;Zn+CdSO4══ZnSO4+Cd;二【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 将黄铜片与铜片相互刻画,铜片表面有明显划痕, 由此可得出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手持铜丝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另一端,手指感觉发烫,这说明金属铜具有导热性。(2) 已知金属活动性顺序Zn>Cu,已有猜想一:Cd>Zn>Cu;猜想二:Zn>Cd>Cu;那么猜想三就是Zn>Cu>Cd。实验Ⅰ:金属与酸反应会产生氢气,要探究镉与氢的位置关系,操作是将镉片放入试管中,再加入稀硫酸 ,现象是镉片上有气泡产生,结论是金属活动性:Cd>H。实验Ⅱ:锌片放入CdSO4溶液,得出金属活动性:Zn>Cd ,则锌能与CdSO4溶液反应,观察到的现象为锌片上有银白色固体析出,反应方程式为Zn + CdSO4 = ZnSO4 + Cd。由此得出猜想二正确。【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反应,结合实验中的现象或结论进行解答。20.(2025·淄博)从MnSO4、Al2(SO4)3和H2SO4的混合液中提取MnS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已知:①氨水显碱性;②实验条件下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Al3+ 3.4 4.7Mn2+ 8.1 10.1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A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调pH”时,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 ~8.1之间。(2)“沉锰”发生的反应为2NH4HCO3+MnSO4══MnCO3↓+(NH4)2SO4+X+CO2↑,X为 (填化学式)。(3)“操作Ⅰ”的名称为 。(4)MnC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Al(OH)3;4.7(2)H2O(3)过滤(4)MnCO3+H2SO4══MnSO4+H2O+CO2↑【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解析】【解答】(1)由流程图示可知,加入适量氨水调节pH是为了沉淀铝离子,则固体A的成分为 Al(OH)3。 由表中铝离子和锰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可知“调pH”时,应使铝离子完全沉淀,而锰离子未开始沉淀,则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4.7~8.1之间。(2)所给反应方程式中,各原子种类和个数,反应前:氮2、氢10、碳2、锰1、硫1、氧10,反应后:氮2、氢8、碳2、锰1、硫1、氧9,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则X中含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化学式为 H2O 。(3)“操作Ⅰ”分离出固体,名称为过滤。(4) Mn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MnCO3+H2SO4══MnSO4+H2O+CO2↑ 。【分析】(1)根据流程及目的,各离子沉淀的pH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3)根据过滤原理分析;(4)根据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盐、水、二氧化碳分析。21.(2025·淄博)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检验草酸亚铁晶体(FeC2O4 2H2O)热分解的气体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观察到B中白色固体变蓝色,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产物中含有 。观察到 (填装置字母及对应的现象),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2。(2)观察到G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E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H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产物中含有 。H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开始,应先点燃 (选填“A”或“G”)处酒精灯。(4)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H2+CuOCu+H2O。为一并检验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产物中是否含有H2,需对图中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答案】(1)H2O;C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CO;CO2+Ca(OH)2══CaCO3↓+H2O(3)A(4)在G和H之间增加盛有无水硫酸铜的硬质玻璃管(合理即可)【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实验步骤的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解答】(1) 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B中白色固体变蓝色,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产物中含有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观察到C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2。(2) 观察到G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E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H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通入G前无二氧化碳,通入G后生成二氧化碳和铜,可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H中发生的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 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 实验开始,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使草酸亚铁晶体先分解,产生的气体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4)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要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产物中是否含有H2, 要在G和H之间增加盛有无水硫酸铜的硬质玻璃管 ,通过验证是否有水生成来得出是否有氢气。【分析】根据 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可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结合各步现象分析。1 / 1山东省淄博市2025年化学中考试卷1.(2025·淄博)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发光 B.干冰升华 C.牛奶变质 D.石蜡熔化2.(2025·淄博)我国科学家为推动科技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发明“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A.徐寿 B.侯德榜 C.屠呦呦 D.张青莲3.(2025·淄博)化学在工业、农业和人类健康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金属表面烧制搪瓷可防止金属被腐蚀B.尿素可为农作物提供氮元素,促进增产C.液氮能制造低温环境,可用于冷藏血液D.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防止骨质疏松4.(2025·淄博)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金刚石熔点高,用于切割玻璃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用作干燥剂C.石墨质软,用于制造电极D.稀有气体性质稳定,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5.(2025·淄博)某种饼干的配料为小麦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鲜鸡蛋、奶油、食盐、碳酸氢钠、食用香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奶油富含蛋白质和油脂B.小麦粉、白砂糖富含糖类C.饼干制作中碳酸氢钠用作膨松剂D.食用香精作为食品添加剂,需严格控制用量6.(2025·淄博)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氧气验满C.取用稀盐酸 D.溶解粗盐7.(2025·淄博)我国科研人员研发的三元催化剂(Y-Pt-Te)实现了甲酸燃料电池反应的高效进行。钇(Y)、碲(T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B.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gC.碲原子核内有52个质子 D.Y3+核外电子数为398.(2025·淄博)四环素(C22H24N2O8)是一种广谱抗菌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四环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B.四环素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1∶12C.四环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四环素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9.(2025·淄博)《本草纲目》中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近时惟以糯米或梗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浓酒属于混合物B.酒精变成蒸气的过程,分子间的间隔增大C.“始创其法”中的“法”是指蒸发D.“和曲酿瓮中七日”有缓慢氧化发生10.(2025·淄博)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分离氧化铁和铁粉的混合物 用磁铁吸引B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加入过量CaCl2溶液,过滤C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CaCO3,过滤D 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 打开瓶塞,在瓶口处轻轻扇动,闻气味A.A B.B C.C D.D11.(2025·淄博)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变化 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C.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12.(2025·淄博)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和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a管和b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乙实验通过对比①和②中的现象,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C.丙实验中若红磷不足,会导致氧气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D.丁实验通过对比两处白磷的现象探究温度对燃烧的影响13.(2025·淄博)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向50g水中加入20g NaCl,充分搅拌后得到70g NaCl溶液B.5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85.5g KNO3C.分别将t℃的KNO3和NaCl饱和溶液蒸发掉等质量的水,恢复至t℃,析出晶体质量相等D.2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NO3和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5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KNO3溶液>NaCl溶液14.(2025·淄博)用数字传感器探究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放出热量B.M点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HClC.N点到P点变化的微观本质是H++OH-→H2OD.向P点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15.(2025·淄博)一种烟气脱硫工艺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烟气脱硫有利于减少酸雨的形成B.图中涉及的氧化物有2种C.理论上,脱硫过程中无须补充CaSD.理论上,吸收64g SO2,会生成44g CO216.(2025·淄博)氢能的开发与利用是当今全球瞩目的研究方向。(1)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2)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出新型光催化材料,使光解水制氢的效率大幅提升。从微观角度看,光解水的实质是水分子中的 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过程。(3)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出新型催化剂,实现了零碳排放情况下的高效制氢。具体反应为:270℃、催化剂条件下,乙醇(C2H5OH)和水转化为氢气和乙酸(CH3CO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一种储氢的有效方法是将镧镍合金(LaNi5)与氢气化合生成镧镍氢化物(LaNi5H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2025·淄博)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利用化学方法可将垃圾转化为新的资源。(1)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矿泉水瓶、废弃纸张属于____ (填字母)。A. B. C. D.(2)厨余垃圾发酵制得的沼气(主要成分为CH4)可用作燃料。当沼气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时,需要 (选填“调大”或“调小”)空气进口。(3)从废旧手机中回收金属Ag,其中一个步骤是向酸溶所得的混合溶液(含AgNO3)中,加入盐酸,使其转化为AgCl。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回收利用废旧铝制品有利于CO2的大幅减排,其原因是 。18.(2025·淄博) 2025年4月24日,搭载3名航天员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与空间站组合体实现自主交会对接。(1)下列不能作为火箭推进剂的是____(填字母)。A.液氧—煤油 B.液氧—液氢C.液氧—液态甲烷 D.液氮—液氢(2)科研人员为中国空间站研发了高效能的锂离子电池。LiCoO2(其中Li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常用的电池正极材料,其中钴元素(Co)的化合价为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能量转化方式为 。(3)空间站使用固体氢氧化物吸收CO2,从输送成本的角度考虑,下列三种固体氢氧化物中最适合作为CO2吸收剂的是 。氢氧化物 KOH NaOH LiOH相对分子质量 56 40 24(4)空间站可利用反应NaClO3+FeO2↑+NaCl+FeO供氧。如果每名航天员每天消耗0.96kg O2,假设航天员所需要的O2全部由上述反应提供,计算3名航天员每天需要NaClO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kg)。19.(2025·淄博)某兴趣小组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实验探究。(1)将黄铜片与铜片相互刻画,铜片表面有明显划痕,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手持铜丝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另一端,手指感觉发烫,这说明金属铜具有 。(2)为探究镉(Cd)、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实验探究。[作出猜想]结合已知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Cd>Zn>Cu;猜想二:Zn>Cd>Cu;猜想三: 。[实验探究]供选用的试剂:镉片、锌片、铜片、稀硫酸、CdSO4溶液、ZnSO4溶液、CuSO4溶液。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Ⅰ 镉片上有气泡产生 Ⅱ 放入砂管中,过的锌外加入适量CdSO4溶液 锌片上 金属活动性:Zn>Cd实验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出结论]猜想 正确。20.(2025·淄博)从MnSO4、Al2(SO4)3和H2SO4的混合液中提取MnS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已知:①氨水显碱性;②实验条件下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Al3+ 3.4 4.7Mn2+ 8.1 10.1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A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调pH”时,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 ~8.1之间。(2)“沉锰”发生的反应为2NH4HCO3+MnSO4══MnCO3↓+(NH4)2SO4+X+CO2↑,X为 (填化学式)。(3)“操作Ⅰ”的名称为 。(4)MnC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2025·淄博)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检验草酸亚铁晶体(FeC2O4 2H2O)热分解的气体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观察到B中白色固体变蓝色,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产物中含有 。观察到 (填装置字母及对应的现象),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2。(2)观察到G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E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H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产物中含有 。H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开始,应先点燃 (选填“A”或“G”)处酒精灯。(4)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H2+CuOCu+H2O。为一并检验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产物中是否含有H2,需对图中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A、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灯泡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干冰升华过程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牛奶变质有乳酸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D、石蜡熔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进行分析解答。2.【答案】B【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解析】【解答】A、徐寿主要是元素名称造字,没有发明联合制碱,故A不符合题意;B、侯德榜改进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也叫“侯氏制碱法”,被誉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故B符合题意;C、屠呦呦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为人类的疟疾治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故C不符合题意;C、张青莲测定了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与“联合制减法”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分析化学家及其在化学领域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3.【答案】D【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解析】【解答】A、在金属表面烧制搪瓷能隔绝氧气和水, 可防止金属被腐蚀 ,不符合题意;B、 尿素中含有氮元素,氮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为农作物提供氮元素可促进增产 ,不符合题意;C、 液氮汽化吸热,能制造低温环境,可用于冷藏血液等 ,不符合题意;D、 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防止甲状腺肿大,而防止骨质疏松需要补充钙元素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隔绝氧气和水可防止金属锈蚀分析;B、根据尿素能为作物补充氮元素及氮元素地作物的作用分析;C、根据液氮的低温环境分析;D、根据碘元素与人体健康分析。4.【答案】D【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解析】【解答】A、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利用其硬度大的性质,与熔点高无关 ,不符合题意;B、 氢氧化钠用作干燥剂是利用其吸水性 ,不符合题意;C、 石墨用于制造电极是因为具有导电性 ,不符合题意;D、 稀有气体性质稳定,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5.【答案】A【知识点】常用盐的用途;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解析】【解答】A、 奶油富含油脂,不富含蛋白质, 符合题意;B、 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蔗糖也属于糖类 ,不符合题意;C、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能使饼干变得疏松多孔,饼干制作中碳酸氢钠用作膨松剂 ,不符合题意;D、 食用香精作为食品添加剂,虽然可以改善食品的香味,但过量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所以需严格控制用量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奶油主要成分析;B、根据米、面、糖中富含糖类分析;C、根据碳酸氢铵的性质分析;D、根据食用香精的性质及用途分析。6.【答案】B【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解析】【解答】A、加热试管内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不符合题意;B、氧气验满需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若复燃,则证明已满,符合题意;C、滴管取用稀盐酸时不能倒置,不符合题意;D、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体积,溶解粗盐不能在量筒中进行,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氧气验满方法分析;C、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D、根据量筒的用途分析。7.【答案】C【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 钇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碲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不符合题意;B、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 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单位为“1”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C、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碲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52 ,符合题意;D、 Y3+是钇原子失3个电子形成的,钇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39,则Y3+核外电子数为39-3=36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元素名称带“钅”属于金属元素,带“石”属于非金属元素分析;B、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省略不写分析;C、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分析;D、根据原子质子数=电子数,阳离子是原子失电子形成分析。8.【答案】D【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解答】A、 由四环素的化学式可知,四环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不符合题意;B、 四环素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2:24=11∶12 ,不符合题意;C、 四环素中碳、氢、氮、氧元素质量比为(12×22):24:(14×2):(16×8)=66:6:7:32,氢元素质量占比最小,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不符合题意;D、 四环素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6×8)=7∶32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分析;B、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分析;C、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D、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9.【答案】C【知识点】蒸发与蒸馏操作;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A、 浓酒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不符合题意;B、 酒精变成蒸气的过程,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不符合题意;C、 “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这里的“法”是蒸馏 ,符合题意;D、 “和曲酿瓮中七日”,酿酒过程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比较缓慢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分析;B、根据分子间存在间隔分析;C、根据蒸馏和蒸发原理分析;D、根据酿酒过程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较慢的氧化反应分析。10.【答案】B【知识点】物质的除杂、净化;物质的检验、鉴别【解析】【解答】A、铁具有铁磁性,能被磁铁吸引,氧化铁则不能, 用磁铁吸引可以分离氧化铁和铁粉的混合物, ,不符合题意;B、 加入过量CaCl2溶液, 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可除去原杂质,但引入了新杂质氯化钙,符合题意;C、 加入过量CaCO3,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滤 ,可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不符合题意;D、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塞,在瓶口处轻轻扇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无明显气味 , 打开瓶塞,在瓶口处轻轻扇动,闻气味可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铁的铁磁性分析;B、根据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分析;C、根据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不能改变原物质分析;D、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分析。11.【答案】B【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SO2+NO2SO3+NO,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B、 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符合题意;C、该反应中反应前氮元素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为+2价,化合价降低,不符合题意;D、 该反应不是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不属于复分解反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图示确定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结合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12.【答案】A【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电解水实验;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解析】【解答】A、 甲实验中,a管连接电源负极,产生气体为氢气,b管连接电源正极,产生气体为氧气,通电一段时间后,a管和b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符合题意;B、 乙实验①中铁钉接触氧气和水,生锈,②中铁休只接触水,不接触氧气,不生锈,通过对比①和②中的现象,探究氧气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不符合题意;C、 丙实验中若红磷不足,装置内氧气不能完全消耗,会导致氧气含量的测定结果偏低,不符合题意;D、 丁实验Y形管中白磷燃烧,水中白磷因不接触氧气不燃烧,通过对比两处白磷的现象探究氧气对燃烧的影响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的现象分析;B、根据实验中变量的为氧气分析;C、根据红磷过少氧气不能完全消耗分析;D、根据所给实验变量为氧气分析。13.【答案】C【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A、 20℃时NaCl溶解度为36.0g,向50g水中加入20g NaCl,只能溶解18gNaCl,充分搅拌后得到68gNaCl溶液 ,不符合题意;B、 50℃时KNO3溶解度为85.5g,则185.5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85.5g KNO3 ,不符合题意;C、 t℃的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分别将t℃的KNO3和NaCl饱和溶液蒸发掉等质量的水,恢复至t℃,析出晶体质量相等 ,符合题意;D、 20℃时KNO3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Na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分别将等质量的KNO3和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50℃,溶液都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KNO3溶液=NaCl溶液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4.【答案】C【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B、由反应时溶液pH可知,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M点时稀盐酸未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HCl ,不符合题意;C、 N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N点到P点反应结束,氢氧化钠过量,符合题意;D、P点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向P点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热量,氢氧化钠溶液pH大于7,盐酸pH小于7,结合图像中反应情况确定反应进程分析。15.【答案】D【知识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解析】【解答】A、 烟气脱硫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所以烟气脱硫有利于减少酸雨的形成 ,不符合题意;B、 图中涉及的氧化物有SO2、CO2两种 ,不符合题意;C、 从反应原理来看,CaS在反应过程中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循环利用,理论上,脱硫过程中无须补充,不符合题意;D、由图示反应方程式SO2+CaS+O2CaSO4+S,CaSO4+2CCaS+2CO2↑可知,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分子个数比为1:2,二氧化硫相对分子质量为64,二氧化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理论上,吸收64gSO2,会生成88gCO2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分析;B、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C、根据CaS的循环利用分析;D、根据所给反应方程式中物质质量关系分析。16.【答案】(1)B、F(2)氢原子和氧原子(3)C2H5OH+H2O2H2+CH3COOH(4)LaNi5+3H2══LaNi5H6【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化学反应的实质【解析】【解答】(1) 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不易溶于水,因C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导管过短,装置错误,所以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B、F。(2) 从微观角度看,光解水的实质是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过程。(3)由题中信息可知, 270℃、催化剂条件下,乙醇和水转化为氢气和乙酸,反应方程式为 C2H5OH+H2O2H2+CH3COOH 。(4)由题中信息可知, LaNi5与氢气化合生成LaNi5H6,反应方程式为 LaNi5+3H2══LaNi5H6 。【分析】(1)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由气体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分析;(3)根据题中信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由此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析;(4)根据题中信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由此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析。17.【答案】(1)A(2)调大(3)AgNO3+HCl══AgCl↓+HNO3(4)回收利用废旧铝制品可以节省因电解铝而损耗的大量电能,从而减少燃煤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合理即可)【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解答】(1) 矿泉水瓶、废弃纸张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A。(2)当沼气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时,说明氧气不充分,燃气发生不充分燃烧,需要调大空气进口,以补充充足氧气。(3) 向酸溶所得的混合溶液(含AgNO3)中,加入盐酸, 发生的是硝酸银与盐酸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为AgNO3+HCl=AgCl↓+HNO3 。(4) 回收利用废旧铝制品有利于CO2的大幅减排, 是因为回收利用废旧铝制品可以节省因电解铝而损耗的大量电能,从而减少燃煤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分析】(1)根据矿泉水瓶、废弃纸张属于可回收垃圾分析;(2)根据沼气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时,说明氧气不充分分析;(3)根据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分析;(4)根据回收利用废旧铝制品可节约能源分析。18.【答案】(1)D(2)+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LiOH(4)解:设生成0.96kg O2需要NaClO3的质量为x。NaClO3+FeO2↑+NaCl+FeO106.5 32x 0.96 kgx=3.195 kg3名航天员每天需要NaClO3的质量为3.195kg×3≈9.6kg。答:3名航天员每天需要NaClO3的质量为9.6kg。【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解答】(1) A.液氧助燃,煤油可燃,可作推进剂,不符合题意。B.液氧助燃,液氢可燃,可作推进剂,不符合题意。C.液氧助燃,液态甲烷可燃,可作推进剂,不符合题意。D.液氮不能助燃,不能作推进剂,符合题意。(2) LiCoO2中Li的化合价为+1,氧的化合价为-2,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钴元素(Co)的化合价为+3.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能量转化方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三种氢氧化物中金属元素化合价相同, LiOH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则吸收相同质量二氧化碳时LiOH相消耗质量最少,输送成本低。【分析】(1)根据 火箭推进剂需要燃料和助燃剂分析;(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分析;(3)根据三种氢氧化物中金属元素化合价相同,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吸收相等质量的二氧化碳时所用质量越小分析;(4)根据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需NaClO3的质量分析。19.【答案】(1)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良好导热性(2)Zn>Cu>Cd;将镉片放入试管中,再加入稀硫酸;金属活动性:Cd>H(或Cd>Cu);有固体析出;Zn+CdSO4══ZnSO4+Cd;二【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 将黄铜片与铜片相互刻画,铜片表面有明显划痕, 由此可得出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手持铜丝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另一端,手指感觉发烫,这说明金属铜具有导热性。(2) 已知金属活动性顺序Zn>Cu,已有猜想一:Cd>Zn>Cu;猜想二:Zn>Cd>Cu;那么猜想三就是Zn>Cu>Cd。实验Ⅰ:金属与酸反应会产生氢气,要探究镉与氢的位置关系,操作是将镉片放入试管中,再加入稀硫酸 ,现象是镉片上有气泡产生,结论是金属活动性:Cd>H。实验Ⅱ:锌片放入CdSO4溶液,得出金属活动性:Zn>Cd ,则锌能与CdSO4溶液反应,观察到的现象为锌片上有银白色固体析出,反应方程式为Zn + CdSO4 = ZnSO4 + Cd。由此得出猜想二正确。【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反应,结合实验中的现象或结论进行解答。20.【答案】(1)Al(OH)3;4.7(2)H2O(3)过滤(4)MnCO3+H2SO4══MnSO4+H2O+CO2↑【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解析】【解答】(1)由流程图示可知,加入适量氨水调节pH是为了沉淀铝离子,则固体A的成分为 Al(OH)3。 由表中铝离子和锰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可知“调pH”时,应使铝离子完全沉淀,而锰离子未开始沉淀,则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4.7~8.1之间。(2)所给反应方程式中,各原子种类和个数,反应前:氮2、氢10、碳2、锰1、硫1、氧10,反应后:氮2、氢8、碳2、锰1、硫1、氧9,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则X中含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化学式为 H2O 。(3)“操作Ⅰ”分离出固体,名称为过滤。(4) Mn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MnCO3+H2SO4══MnSO4+H2O+CO2↑ 。【分析】(1)根据流程及目的,各离子沉淀的pH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3)根据过滤原理分析;(4)根据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盐、水、二氧化碳分析。21.【答案】(1)H2O;C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CO;CO2+Ca(OH)2══CaCO3↓+H2O(3)A(4)在G和H之间增加盛有无水硫酸铜的硬质玻璃管(合理即可)【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实验步骤的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解答】(1) 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B中白色固体变蓝色,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产物中含有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观察到C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2。(2) 观察到G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E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H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通入G前无二氧化碳,通入G后生成二氧化碳和铜,可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H中发生的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 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 实验开始,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使草酸亚铁晶体先分解,产生的气体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4)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要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产物中是否含有H2, 要在G和H之间增加盛有无水硫酸铜的硬质玻璃管 ,通过验证是否有水生成来得出是否有氢气。【分析】根据 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可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结合各步现象分析。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淄博市2025年化学中考试卷(学生版).docx 山东省淄博市2025年化学中考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