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一中、镇江中学、南京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镇江一中、镇江中学、南京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测试
化学试题 2025.10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Al 27 S 32 Ti 48 Cu 64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科技强国,近年来我国科技在各个领域都有重大进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量子通信材料螺旋碳纳米管TEM与石墨烯互同素异形体
B. 载人火箭逃逸系统复合材料中的酚醛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 华为Pura 80 Pro手机搭载的处理器是麒麟9020芯片,其主要成分是晶体Si
D. 用蚕丝合成高强度、高韧性“蜘蛛丝”,蚕丝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2. 某合金含、、、、和等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电负性大于
B. Mn和Cu均为区元素
C. 的第一电离能小于
D. 形成的配离子中键、键数目之比为1∶1
3.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21的钾核素:
B. 的电子式:
C. 基态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D. 氨基的电子式:
4. 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铁制镀件上镀铜 B.实验室快速制备氨气
C.实验室蒸馏分离和 D.检验乙醇脱水生成乙烯
A. A B. B C. C D. D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硫(S)元素在自然界中通常以硫化物、硫酸盐或单质的形式存在。硫有多种单质存在形式,S8的结构如图,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S、KNO3和C;硫的氢化物(硫化氢、二硫化氢)均有弱酸性;低价硫有氧气敏感性,在细菌作用下可发生氧化反应;SO2具有还原性。人类根据需要可将硫元素转化为指定物质,以减少环境污染,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O2分子中键角小于SO3分子中键角
B. 二硫化氢(H2S2)分子的构型为直线形
C. CaSO4·2H2O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D. 离子半径:
6. 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 黄铁矿在细菌作用下转化为强酸:
B. 用酸性KMnO4溶液吸收
C. 使用硫化亚铁除去废水中汞离子:
D. 黑火药爆炸:
7. 下列物质结构与性质或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S-H键长比O-H的长,CH3SH的沸点低于CH3OH
B. SO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制取硫酸
C. 四氯乙烯为非极性分子,工业上可用于溶解S8
D.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8. 在水溶液中,电化学方法合成高能物质时,伴随少量生成,电解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的电极反应:
B. 电解时,向电极移动
C. 每生成的同时,生成
D. 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降低
9. 合成抗肿瘤药氟他胺的部分流程如下。已知吡啶是一种有机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最多与发生加成反应
B. 甲到乙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C. 吡啶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丙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
10. 利用制甲烷可实现碳中和。催化与转化为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催化剂中掺入少量,用替代结构中部分形成,可提高催化效率。
B. 催化加氢合成反应的
C. 步骤(Ⅱ)中相关的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的变化为由sp杂化转变为杂化
D. 催化与转化为的反应方程式为
11.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有关的性质。
实验1:向的溶液中滴加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
实验2:向实验1所得滤液中滴加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过滤。
实验3:向实验2所得滤液中逐滴滴加氨水,产生沉淀先变多后变少,直至消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1过滤后滤液中
B. 通过实验1和实验2可得出
C. 实验3所得溶液可以与葡萄糖溶液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发生银镜反应
D. 实验3滴加氨水过程中,先减小后增大
12.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aHS溶液的性质。
已知:,,。
实验1: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溶液
实验2:向溶液中加等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入2滴酚酞试液
实验3: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1所得溶液中:
B. 实验2的现象为溶液变红
C. 实验2所得溶液中:
D. 实验3中反应的平衡常数
13. 逆水煤气变换反应是一种转化和利用的重要途径,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常压下,向密闭容器中投入和,达平衡时和含碳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曲线是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C. 649℃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
D. 其他条件不变,在250℃~90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时不断增大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
14. 采用两段焙烧——水浸法从铁锰氧化矿(主要含、及、、、等元素的氧化物)分离提取、、等元素,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该工艺条件下,低温分解生成,高温则完全分解为气体;在650℃完全分解,其他金属硫酸盐分解温度均高于700℃。回答下列问题:
(1)“低温焙烧”时金属氧化物均转化为硫酸盐。与反应转化为时有和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高温焙烧”温度为650℃,“水浸”所得滤渣主要成分除外还含有_____(填化学式)。
(2)在投料量不变的情况下,与两段焙烧工艺相比,直接“高温焙烧”,“水浸”时金属元素的浸出率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HR萃取反应为:(有机相)(水相)(有机相)(水相)。“反萃取”时加入的试剂为_____(填化学式)。
(4)“沉钴”中,时恰好沉淀完全,则此时溶液中_____mol。已知:,,。CoS“溶解”时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
(5)“沉锰”所得滤液并入“吸收”液中,经处理后所得产品导入_____(填操作单元名称)循环利用。
15. 金、银是生活中常见的贵重金属
(1)工业上常利用氰化法从含金矿石(成分为、、和其它不溶性杂质)中提取金。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氢氰酸(HCN)易挥发、有剧毒,;
①工艺流程中“酸浸”步骤中所用的酸是_____。
②“浸出”步骤的目的是将单质转化为。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步骤中金的溶解速率在80℃时达到最大值,但实际生产中控制反应液的温度在10~20℃,可能原因是_____。
(2)工业上也可以用溶液、氨水和溶液为原料配制浸金液,其中一种可能浸金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由上述原理可知,在浸金过程中起_____作用。
②下图表示相同时间内,配制浸金液的原料中对浸金过程中消耗率和浸金量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已知:,结合下图,解释图中浸金量先上升后下降的原因:_____。
(3)一种铜金合金的晶胞中原子处于面心,原子处于晶胞顶点;该晶体具有储氢功能,氢原子可进入由原子与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用“●”同等代表原子与原子,则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为_____。
16. 纳米铜用途广泛,可用次磷酸还原柠檬酸铜钠制备。
已知:①为一元弱酸;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
②易溶于水。
③与柠檬酸根离子可形成配位离子。
(1)制备次磷酸。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将白磷与石灰乳混合,在85℃下搅拌2~3小时,制得(此反应为歧化反应),冷却后过滤,滤液通过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后得到。制得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制备柠檬酸铜钠。制备过程如图所示:
①写出外围电子排布式:_____。
②加入溶液的作用是:_____。
(3)制备纳米铜。在敞开体系中,向柠檬酸铜钠溶液中加入稀调节溶液为4~6,加入一定量,50~70℃时反应半小时,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①调后的溶液中的将氧化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②的实际用量远大于理论值的原因是:_____。
(4)经过还原后所得的纳米铜中含有难溶的,欲测定产品中的百分含量,请补充完整以下实验方案: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的样品,置于烧杯中,_____,将沉淀灼烧至恒重后,用电子天平称量,质量为,计算出结果。(已知:。必须使用的试剂:溶液、溶液、溶液、蒸馏水)通过计算得出产品中的百分含量为: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7. 氨的合成和利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化学链合成氨可实现物质循环,方法如图所示。已知反应Ⅱ的方程式为,则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偶联活化制。研究发现,可以活化,合成氨提供活性氢原子。
①将暴露在中,反应产生微粒有、、、等。实验过程中的质谱图如图所示。图中质荷比为125对应的微粒为_____,生成该微粒的同时,还生成的微粒是_____。
②活化后,产生活性原子与反应生成。活化过程中生成多种副产物导致的选择性较低,其中不含非极性键的含氮副产物分子可能有_____(至少写两种)。
(3)合成尿素是利用的途径之一。尿素合成主要通过下列反应实现: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体系中除发生反应Ⅰ、反应Ⅱ外,还发生尿素水解、尿素缩合生成缩二脲和尿素转化为氰酸铵等副反应。尿素生产中实际投入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其实际投料比值远大于理论值的原因是_____。
(4)用反应废热和生成的氨可以处理含电镀废液的装置如图。该装置由电池部分和热再生部分组成:电池部分中,极室为混合液,极室为溶液;热再生部分加热极室流出液,使分解。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为_____(填“阳离子交换膜”或“阴离子交换膜”)。电池部分的总反应为:_____。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测试
化学试题 2025.10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Al 27 S 32 Ti 48 Cu 64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B
【5~7题答案】
【答案】5. A 6. B 7. 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
【14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
(2)减小 (3)
(4) ①. ②.
(5)低温焙烧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硝酸 ②. ③. 避免大量水解生成,污染环境
(2) ①. 催化(写“氧化”也可) ②. 当时,随着的增大,的浓度增大,浸金速率增大;当时,游离的消耗,使浓度减小,浸金速率减小
(3)
【16题答案】
【答案】(1)
(2) ①. ②. 氧化,促进溶解
(3) ①. ②. 部分分解;部分被氧化,增大的消耗量
(4) ①. 边搅拌边向其中加入稍过量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固体2~3次,洗涤滤液与原滤液合并,向合并后的滤液中滴加溶液至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继续加溶液不再产生沉淀,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至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向其中加入溶液无沉淀生成 ②.
【17题答案】
【答案】(1)
(2) ①. ②. HCHO ③. 、、
(3)提高的转化率,抑制尿素水解,抑制尿素缩合生成缩二脲
(4) ①. 阴离子交换膜 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