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秋季学期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期中测试卷历史、道德与法治为网堂分卷、闭考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本试卷为历史部分,满分75分。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伸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1卷(选择题共36分)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O1.学会用火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迄今所知,我国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的古人类生活在A.元谋人遗址B.那县人遗址C.北京人遗址D.牛河梁遗址○2.《中国原始社会史》一书指出:特别是钻孔和磨制技术是这个时期比校突出的工艺成就,反映了新的生产水平。举握这些技术的古人类是A.蓝田人B.山顶洞人C.贾湖居民D.仰韶先民O3.考古学家在山西、河南的仰韶文化遗址中相继发现,蚕茧、丝织品残片,以及骨雕或石雕的蚕蛹、蚕形象遗物,这些考古遗存共同反映了当时仰韶先民能够A.饲养家畜B.制作工具C.雕刻饰品D.养蚕纺织O4,我国在五六千年前的部落联盟时期流传着大量远古先民事迹的传说。在这些传说中,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人物是A.蚩尤、炎帝B.蚩尤、黄帝C炎帝、黄帝D.尧、舜、再5,下图是出土于各地的新时期文物,这些文物的发现共同反映出中华文明玉猪龙辽宁牛河彩发数肉盘(山西玉龙(皮橄家键凸堆龙纹红购增(甘梁迪址)构容古城速址)迪址)用家坪遗址)A.多元一体B.均衡发展C.领先世界D.开放包容O6夏、商、西周是我国历史上三个重要的奴隶制王朝。纵观这些王朝的兴衰发展历程,导致它们走向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被少数民族攻陷B.建国者根基不稳C.内部发生严重叛乱D.统治者实施暴政O7.商周时期,农具普遍使用木制或骨制的来相,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普遍推广,基本上能适应开垦、耕翻、平整、除草松土、收剖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这描述的是A,原始农耕生产B.生产工具的改进C土地制度的变迁D.耕作方式的变革O8.《管子·地图》靓:“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孙子兵法·地形篇》戟:“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据此可知,当时地理知识的运用适应了A.诸侯征战B.水利兴修C.儒学兴起D.私学发展9.西周时期天子土地直辖方圆千里,兵力直辖14万人,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到东周时期天子直辖土地方圆百里,直辖兵力几千人,天子成为诸侯的傀儡。这种变化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贵族腐败B.农业发展C.王室衰微D.诸侯争霸O10.自古以来,四川的成都平原享有“天府之国”的萸称。这主要得益于A.治理黄河B.兴修灵渠C.大禹治水D.修建都江堰O11.公元前3世纪,秦国和赵国之间发生长平之战,赵军大败,元气大伤,而其他国家更无力抵抗秦军。这段历史发生在A,史前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